一种PL型聚氯乙烯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1917发布日期:2019-04-16 22:42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一种PL型聚氯乙烯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分子防水卷材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PL型外露聚氯乙烯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国内的防水卷材按材料分为两类:沥青类防水卷材和高分子类防水卷材。沥青类防水卷材最早产品形式为油毛毡;现在此类改良产品称为SBS改性沥青卷材。高分子防水卷材包括聚乙烯、丙烯防水卷材、EPDM防水卷材、聚氯乙烯防水卷材、TPO防水卷材等。高分子类相比于传统沥青类卷材,其耐久性和环保性更好。市场销售聚氯乙烯防水卷材(按国标GB12952-2011)主要有三类:P型:内增强聚氯乙烯防水卷材,中间有起增强作用的经编衬纬布;L型:带背衬聚氯乙烯防水卷材,背面复合了针刺无纺布;H型:均质聚氯乙烯防水卷材,单纯的聚氯乙烯卷材。P型和L型可直接用于暴露式屋面,比如各类钢结构屋面防水。H型卷材一般用于非外露场合,例如:隧道、地下室防水。P型外露使用年限长,适用机械固定施工(机械固定施工:利用螺钉,压条等五金配件,将防水卷材固定在屋面,起到防水作用。),一般质保10年。L型外露使用时间短,适用胶水满粘施工(胶水满粘施工:整体使用胶水,将防水卷材固定在屋面。侧边用胶水配合五金配件固定防水卷材,起到防水的作用。),一般质保5年。P型卷材因为有内增强的胎基布,所以可以用机械固定施工,而其背面没有针刺无纺布,所以和胶水粘结力差,不适合粘胶施工。L型卷材正相反。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L型聚氯乙烯防水卷材,既能适合L型的胶水满粘施工,同时又有P型卷材使用年限长的特点。该PL型聚氯乙烯防水卷材使用时,直接暴露于阳光下。PL型卷材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特别是创造性地将聚氯乙烯薄膜分为四层,实现了在低配方成本前提下,解决聚氯乙烯卷材的长期抗户外老化问题。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PL型聚氯乙烯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为层状结构,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一聚氯乙烯薄膜层(1)、第二聚氯乙烯薄膜层(2)、聚酯经编衬纬布层(3)、第三聚氯乙烯薄膜层(4)、第四聚氯乙烯薄膜层(5)、针刺无纺布层(6);所述第一聚氯乙烯薄膜层(1)、第二聚氯乙烯薄膜层(2)、聚酯经编衬纬布层(3)、第三聚氯乙烯薄膜层(4)、第四聚氯乙烯薄膜层(5)、针刺无纺布层(6)通过贴合设备复合为一体。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PL型聚氯乙烯防水卷材,所述第一聚氯乙烯薄膜层(1)为添加有增塑剂、安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光屏蔽剂、防止增塑剂迁移助剂、耐低温助剂的聚氯乙烯树脂薄膜层,考虑到直接外露,需要使用耐迁移和耐候的特殊配方;所述第二聚氯乙烯薄膜层(2)和第三聚氯乙烯薄膜层(4)为添加有增塑剂、安定剂、填充料的聚氯乙烯树脂薄膜层,使用普通配方,同时加入一定比例的回收料,降低成本;所述第四聚氯乙烯薄膜层(5)为添加有增塑剂、安定剂、填充料、防止增塑剂迁移助剂、耐低温助剂的聚氯乙烯树脂薄膜层,主要考虑配方的长期耐迁移性能;所述聚酯经编衬纬布层(3)为聚酯纤维经编衬纬布,起增强作用;所述针刺无纺布层(6)为涤纶针刺无纺布。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PL型聚氯乙烯防水卷材,所述第一聚氯乙烯薄膜层的厚度为0.30~0.4mm。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PL型聚氯乙烯防水卷材,所述第二聚氯乙烯薄膜层和第三聚氯乙烯薄膜层的厚度为0.30~0.6mm。

进一步的,上述一种PL型聚氯乙烯防水卷材,所述第四聚氯乙烯薄膜层的厚度为0.30~0.6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PL型聚氯乙烯防水卷材通过结合P型和L型防水卷材,达到既能适合L型的胶水满粘施工,同时又有P型卷材使用年限长的特点,填补了国内此类产品的空白。

(2)PL型聚氯乙烯防水卷材,将聚氯乙烯薄膜从常规的单层或上下两层,创造性地分为四层后,通过四层不同的聚氯乙烯薄膜,提高卷材整体性能,更加持久耐用;同时将聚氯乙烯薄膜分为四层后,每层使用不同配方,在非外露的中间两层,加入一定比例的回收料,降低卷材整体成本的同时,实现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PL型聚氯乙烯防水卷材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聚氯乙烯薄膜层-1;第二聚氯乙烯薄膜层-2;聚酯经编衬纬布层-3;第三聚氯乙烯薄膜层-4;为第四聚氯乙烯薄膜层-5;针刺无纺布层-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几个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这些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问题,并不是一种限制。

实施例1:

一种PL型聚氯乙烯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材为层状结构,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第一聚氯乙烯薄膜层(1)、第二聚氯乙烯薄膜层(2)、聚酯经编衬纬布层(3)、第三聚氯乙烯薄膜层(4)、第四聚氯乙烯薄膜层(5)、针刺无纺布层(6);所述第一聚氯乙烯薄膜层(1)、第二聚氯乙烯薄膜层(2)、聚酯经编衬纬布层(3)、第三聚氯乙烯薄膜层(4)、第四聚氯乙烯薄膜层(5)、针刺无纺布层(6)通过贴合设备复合为一体。

所述第一聚氯乙烯薄膜层(1)为添加有增塑剂、安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光屏蔽剂、防止增塑剂迁移助剂、耐低温助剂的聚氯乙烯树脂薄膜层。考虑到直接外露,需要使用耐迁移和耐候的特殊配方。

所述第一聚氯乙烯薄膜层(1)的厚度为0.30mm。

所述第二聚氯乙烯薄膜层(2)和第三聚氯乙烯薄膜层(4)为添加有增塑剂、安定剂、填充料的聚氯乙烯树脂薄膜层。使用普通配方,同时加入一定比例的回收料,降低成本。

所述第二聚氯乙烯薄膜层(2)和第三聚氯乙烯薄膜层(4)的厚度为0.30mm。

所述第四聚氯乙烯薄膜层(5)为添加有增塑剂、安定剂、填充料、防止增塑剂迁移助剂、耐低温助剂的聚氯乙烯树脂薄膜层,主要考虑配方的长期耐迁移性能。

所述第四聚氯乙烯薄膜层(5)的厚度为0.30mm。

所述针刺无纺布(6)为涤纶针刺无纺布。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