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击训练自瞄检查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1466发布日期:2019-07-19 22:20阅读:921来源:国知局
射击训练自瞄检查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军用枪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军用各型轻武器射击教学与组训瞄准检查的保障器材,具体为射击训练自瞄检查仪。



背景技术:

部队现装备的自动步枪等轻武器枪械,射手在射击训练时,如需检验瞄准点是否准确,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由教练通过瞄准检查镜对射手进行人工辅助检查。因此在组织射击训练时对优秀射击教练要求非常高,由于瞄准检查镜由镜片折射与反射方式,为射手及射击教练提供的视觉图像,使射手受到了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二是利用实弹射击检验。组织实弹射击对射手的培养周期长,对训练器材准备强度大,缩短了枪支使用寿命、耗费了大量训练经费、人工报靶直观性差、自动报靶设备容易受天候影响磊且维护与保养复杂等问题。因此,部队射击训练与院校教学组训等轻武器射击训练中,急需体积小、便于安装、易于组训、直观可视性好的辅助训练器材,基于传统轻武器射击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与训练器材针对射击分解动作要领检查纠正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立足调动射手训练的主观能动性,分解射击动作要领,为射手提供直观可视性强的自我检查与纠正的依据,提升了在模拟训练方式下的射击教学组训实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专利是为了解决传统的检查手段落后和自动报靶系统诸多不足,而研发的一种自我直观检查并纠正训练问题的训练辅助器材。具有体积小巧,便于安装的特定,通过发射光斑辅助射击瞄准训练中自我纠偏。

射击训练自瞄检查仪,包括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卡座组件、扳机联动装置等部件,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包含激光光源体、水平微距调校装置、垂直微距调校装置、控制单元、电池及电源;所述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通过卡座组件固定在枪械的准星与枪口之间的枪管上,卡座组件与枪管之间加装耐热材料;所述扳机联动装置安装在枪械的扳击后侧。

所述的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外部由壳体、前盖板和后盖板构成,壳体内安装激光光源体和与之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板、内置电池,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置单片机、USB接口、信号输入电路,三路按钮输入电路,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器,采集信号输入电路的信号,并通过三路按钮输入电路的设置控制激光光源体;USB接口连接三路按钮输入电路,分别对应三路按钮输入电路连接的1号键、2号键和3号键;壳体顶部安装垂直微距调校装置,垂直微距调校装置的转轴与壳体内激光光源体接触,壳体一侧面安装水平微距调校装置,水平微距调校装置的转轴与壳体内激光光源体接触。

所述扳机联动装置内置一个PCB电路板,PCB电路板为3条导电条,预压过程中所产生的扳机行程分别与3条导电条先后连接,3条导电条通过USB连接线与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的控制电路板上USB接口连接,与三路按钮输入电路一一对应连接,将扳机行程连接到枪体外壳上,当枪体外壳与3条导电条对应连接时构成闭合电路回路,所产生的电信号通过USB连接线输入单片机,由单片机控制激光光源体发射,实现扣动扳机行程触发不同档位。

所述卡座组件由上卡座和下卡座两部分组成,上、下卡座之间设计有隔热垫层。上卡座顶部采用燕尾槽形设计,通过与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底部的燕尾槽滑动配合方式实现组合安装,并通过定位螺钉实现紧固。上、下卡座的一端通过销轴连结,另一端通过紧固螺钉将整个卡座组件抱紧于枪管上。卡座在设计时,基于可安装于不同类型枪支安装使用要求,上卡座的厚度有多个不同尺寸,可满足不同类型枪支使用射击训练自瞄仪的调校要求。通过更换不同型号的上卡座以实现光源体与不同类型枪支的枪管弹道曲线,能够准确的交汇于不同射击距离处的靶纸上。

所述微距调校装置采用间接调整方式,即旋纽与转轴联结在一起,旋纽上按密位方式设计分为一周48齿,一齿为125密位,旋转一周对应转轴为行程0.5mm,当水平、垂直微距调校装置每转动一齿时,对应激光光源体在100m处的红色光斑位移26mm。

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卡座组件、扳机联动装置等部件的外部结构材质均为耐磨、不易损毁的金属材料,其表面均为亚光涂层且与枪身光泽一致。

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的三路按钮输入电路,采用3个自锁按钮方式设计,通过按下不同按钮(即USB接口输入的扣动扳机行程电信号)对应射击训练的三个不同阶段,并有指示灯指示;若3个按钮均未按下时,单片机持续产生控制信号,激光光源体持续发光;若有2个或3个按钮同时按下,单片机默认为低档按钮触发(1号键对应训练阶段)。

USB接口连接三路按钮输入电路,该USB接口在训练时通过USB连接线与扳机联动装置相连,将扳击扳机联动装置产生的控制信号传输至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当电池电压较低时,该USB接口与充电器相连实施充电。

空枪射击教学训练组训过程中,射击动作要领的分解方式与射击自瞄检查仪的工作机理:

一是按下按钮1号键,对应为射手初级瞄准训练阶段。当射手完成四点一线的瞄准平正训练后(四点即眼、砚孔、准星、目标),通过轻压扳机即可触动扳机联动触发装置产生激光束,射手通过直观地查看激光束投射在报纸上直径为10cm亮斑位置,并通过确定其红色光斑几何形状与靶纸白色中心的位置关系,实现自我检查瞄准点(即光斑位置)正确与否,激光的亮斑在5秒后自动熄灭。

二是按下按钮2号键,对应为射手空枪预压训练阶段。当射手能够正确进行瞄准线的平正关系处置后,进行深度预压时即可触动扳机联动触发装置产生激光束,射手通过直观地查看激光束投射的亮斑位置,通过确定其红色光斑几何形状与靶纸白色中心的位置关系,直观地评估预压扳机的动作要领和呼吸管控对其影响,以实现自我检查纠正的目的,激光束亮斑在5秒后自动熄灭。

三是按下按钮3号键,对应为射手空枪击发训练阶段。当射手准确掌握预压扳机的要领、对呼吸的控制后,实施深度预压并不触发产生激光束,当完成击发动作时即可触动扳机联动触发装置产生激光束,此时使射手能够观察到击发完成后光斑具体位置,通过确定其红色光斑几何形状与靶纸白色中心的位置关系,以自我检查整个击发过程中的要领正确与否,激光束亮斑在触发后5秒自动熄灭。

空枪射击教学训练的过程中,通过控制激光束的产生时机,即完成相应的分解射击动作后才产生10cm的红色光斑,既可为射手及教练员提供直观可视的参考信息,又可逐步减少射手对激光束引导指示的依赖心理,实现辅助射手提升射击训练实效的目标。

实弹射击教学训练组训过程中,射击自瞄检查仪模拟报靶与指示弹着点位置的工作机理。按下装置的3号键,可对应实弹射击训练阶段模拟报靶和弹着点显示,扳机完成击发时即可触动扳机联动触发装置产生激光束,射手可在击发后通过查看光斑投射位置,模拟进行报靶与指示弹着点位置的功能,帮助射手在完成实弹射击后自我感知射击实效,并通过光斑位置实现弹道纠偏的功能。

模拟实弹射击组训与成绩评估的工作机理。按下3号键,使用空爆弹进行射击训练,可模拟实弹射击组训与成绩评估。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空爆弹产生的后坐力与爆鸣并与击发后产生的红色光斑,实现对实弹射击的全过程模拟,既可降低训练成本、减少枪支损耗、降低实弹组训安全管控风险等,也通过模拟训练的方式提升部队的训练实效,还可将此模拟训练手段推广到全国高校的大学生军训中。

警员射击教学训练组训过程中,射击自瞄检查仪持续指示弹着点位置的工作机理。当装置的3个按键均不按下时,对应为警员射击训练模式,此时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持续产生激光束,警员可通过持续产生的激光光斑位置,预先感知击发后弹着点位置,并通过光斑位置实现弹道纠偏的功能。

各类型轻武器枪械的自动步枪、机枪等,均可通过更换固定底座进行加装。

通过调整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的垂直微距调校装置,与不同规格大小的靶纸配套使用,可解决基层部队或高校大学生军训中无标准射击训练场地时,在25m、500m、750m等距离范围内开展因地制宜的非实弹射击教学与组训。

射击训练自瞄检查仪,既解决了以上提到的诸多问题,又通过直观可视的方式将射击动作要领进行分解显示,激发射手内在潜力,实现自我检查发现问题、自我纠正错误动作要领的目的,使射手摆脱了对教练员和激光持续指示的依赖心理,极大的提升了射击训练实效。该实用新型专利还可以起到指示弹着点和模拟报靶的作用,与空爆弹结合使用可实现对实弹射击的模拟训练效果,降低了实弹射击组训对场地的要求和安全风险的有效管控。

附图说明

图1为射击训练自瞄检查仪结构及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为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垂直微距调校装置和水平微距调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与扳机联动触发装置电路原理结构图;

图5为卡座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2-卡座组件;3-信号导线;4-扳机联动装置;5-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前盖板;6-激光光源体;7-垂直微距调校装置;8-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壳体;9-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后盖板;10-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控制电路板;11-1号键;12-2号键;13-3号键;14-USB接口;15-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内置电池;17-垂直微距调校装置转轴;18-水平微距调校装置;19-水平微距调校装置转轴;20-上卡座,21-下卡座,22销轴,23-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射击训练自瞄检查仪组成结构包括: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卡座组件、扳击联动装置等三个主要功能装置。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包含激光光源体、水平微距调校装置、垂直微距调校装置、控制单元、电池及电源等电路组成。三个主要功能装置外部结构材质均为耐磨、不易损毁的金属材料,其表面均为亚光涂层且与枪身光泽一致。

如图2所示,所述的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外部由壳体、前盖板和后盖板构成,壳体内安装激光光源体和与之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板、内置电池,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置单片机、USB接口、信号输入电路,三路按钮输入电路,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器,采集信号输入电路的信号,并通过三路按钮输入电路的设置控制激光光源体;USB接口连接三路按钮输入电路,分别对应三路按钮输入电路连接的1号键、2号键和3号键。

如图3所示,壳体顶部安装垂直微距调校装置,垂直微距调校装置的转轴与壳体内激光光源体接触,壳体一侧面安装水平微距调校装置,水平微距调校装置的转轴与壳体内激光光源体接触。

如图4所示,所述扳机联动装置内置一个PCB电路板,PCB电路板为3条导电条,预压过程中所产生的扳机行程分别与3条导电条先后连接,3条导电条通过USB连接线与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的控制电路板上三路按钮输入电路一一对应连接,将扳机行程连接到枪体外壳上,当枪体外壳与3条导电条对应连接时构成闭合电路回路,所产生的电信号通过USB接口连接线输入单片机,由单片机控制激光光源体发射,实现扣动扳机行程触发不同档位。

所述微距调校装置采用间接调整方式,即旋纽与转轴联结在一起,旋纽上按密位方式设计分为一周48齿,一齿为125密位,旋转一周对应转轴为行程0.5mm,当水平、垂直微距调校装置每转动一齿时,对应激光光源体在100m处的红色光斑位移26mm。

如图5所示,所述卡座组件由上卡座和下卡座两部分组成,上、下卡座之间设计有隔热垫层。上卡座顶部采用燕尾槽形设计,通过与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底部的燕尾槽滑动配合方式实现组合安装,并通过定位螺钉实现紧固。上、下卡座的一端通过销轴连结,另一端通过紧固螺钉将整个卡座组件抱紧于枪管上。卡座在设计时,基于可安装于不同类型枪支安装使用要求,上卡座的厚度有多个不同尺寸,可满足不同类型枪支使用射击训练自瞄仪的调校要求。通过更换不同型号的上卡座以实现光源体与不同类型枪支的枪管弹道曲线,能够准确的交汇于不同射击距离处的靶纸上。

射击训练自瞄检查仪各部件安装位置及工作基本机理: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通过卡座组件安装固定于各类轻武器的准星与枪口之间的枪管上,扳击联动装置安装固定在扳击后侧位置,扣动扳击后,扳击触发扳击联动装置产生控制信号,控制信号通过信号导线经USB接口与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相连,按照按键的设置情况对应触发激光光源体发光,红光激光光斑在100m处投射在靶纸上呈现出直径为10cm的可见光斑,射手通过直观的视觉影像实现自我检查与自我纠正的训练实效。

射击训练自瞄检查仪帮助射手实现自我瞄准检查并进行自我纠正的基本原理:子弹飞行轨迹为抛物线,眼睛通过砚孔、准星到目标的瞄准线为直线,射击训练时通过改变表尺使子弹飞行轨迹与瞄准线在100m等不同距离上产生交点,此交点即为瞄准和完成击发动作后的弹着点,该弹着点如在靶心上,则为高质量的瞄准击发过程;在枪支上加装的射击训练自瞄检查仪能够产生激光束,通过调整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上水平和垂直微距调校装置,使激光束产生的光斑在100m等距离上与子弹飞行轨迹和瞄准线产生交点再相交,则为利用激光产生的光斑辅助帮助瞄准提供也依据,通过判别激光束产生的光斑与靶心之间的位置关系,就能够为射手判断瞄准和击发动作全过程是否存在问题得出正确的自我判断;由于激光束产生的光斑在100m的距离上,射手目视无法直观识别,通过提前调校激光光源体的聚焦情况使其在100m的距离上光斑直径为10cm,则射手可直接通过目视进行识别,通过直观比对直径为10cm红色光斑与直径为10cm白色靶心图形的位置关系,帮助射手实现了目视情况下的自我检查的目的。

射击训练自瞄检查仪触发产生的红色光斑调校机理: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内的激光光源体与水平微距调校装置、垂直微距调校装置在共同作用下,实现对激光束产生的红色光斑投射位置进行调整。水平微距调校装置、垂直微距调校装置上的旋纽与转轴联结在一起,旋纽转动后带动转轴调节激光光源体的水平与垂直方向的偏角,进而改变红色光斑投射位置。旋纽一周按密位制设计分为48齿,一齿为125密位,旋纽转动旋转一周6000密位时,对应转轴的行程为0.5mm,当水平微距调校装置、垂直微距调校装置每转动一齿时,对应100m处的激光光源体产生的红色光斑位移26mm。通过调整水平微距调校装置、垂直微距调校装置,可满足在25m、500m、750m不同距离上的射击训练,此时对应使用的靶纸和红色光斑的尺寸也按比例缩小。

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内的激光光源体的选择要求:采用成熟的激光光源体,只需要单片机为其供电即可控制激光光源体发光。激光光源体有红光、绿光可选,工作电压为3V,功率250mW(安全模式下的功率要求),射程500-1000m,圆形光斑可调,最小光直径≤1.0mm,10m处光点≤5.0mm。通过实测及可辨度分析,激光光源体选用红光指示模式。

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的工作机理和控制方式:其自锁按钮采用3个自锁按钮方式设计,通过按下不同按钮对应射击训练的三个不同阶段,并有指示灯指示;若3个按钮均未按下时,单片机持续产生控制信号,激光光源体持续发光;若有2个或3个按钮同时按下,单片机默认为低档按钮触发(按钮1对应训练阶段)。USB接口在训练时通过USB连接线与扳机联动装置相连,将扳击扳机联动装置产生的控制信号传输至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当电池电压较低时,该USB接口与充电器相连实施充电。

扳机联动装置的控制机理:扳机联动装置内置一个含有3条导电条的PCB电路板,射手在预压过程中,所产生的扳机行程分别与3条导电条先后连接,3条导电条通过信号导线与按钮接口装置的3个按钮一一对应,设计时将扳机行程连接到枪体外壳上,当枪体外壳与3条导电条对应连接时构成闭合电路回路,所产生的控制信号通过信号导线触发单片机控制激光光源体发生激光束,实现扣动扳机的行程不同与不同的控制档位对应。

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的电池选型采用18650锂电池供电的基本机理:由于控制单元使用的单片机工作电压为2V-5V,激光光源体工作电压2V-3V,因此,需求电池的容量较大且体积小,可充电电池。目前锂电池是最好选择,标准圆柱18650电池单节容量可达3300mA,扁平方形电池尺寸较多,选择通用范围较小,容量比与圆柱型电池差不多。考虑通用需求及后期采购和容量大小变化,18650型圆柱锂是最好选择。

18650型电池:直径d:18.5mm max;高度h:65mm max;重量:48g;容量:3.3Ah max;电压:3.7V。

电池充电供电:电池电压与光源体电压不一致,通过电路设计变换为光源体工作电压,同时可以调节输出工作电压来调节光源体发光强度。充电:采用5V USB标准充电,内部设计充电保护电路实现电池安全充电。

电池容量计算:实测激光光源体功率为:0.2A*3V=0.6W;按照每分钟激光亮6次,每次亮5S计算,即每分钟30S时间为点亮激光光源时间,50%时间工作;1天按6小时全时训练计算,0.6W*6h*50%=1.8Wh,对应1天1.8Wh能量;1个月按20个训练日计算,则需要36Wh。单节18650型电池按3Ah计算,最大容量为3Ah*3.7V=11.1Wh,需要3节的18650型电池保持工作时间为1个月。但是3节电池占用体积较大,同时不好排布,故选用2节电池关联。总能量22.2Wh,可以使用12个训练日,故选用2节电池并联能够实现半个月充电一次的使用时长。

空枪状态下,通过分解射击动作并对应触发可视信号的方式实现自瞄功能。其射击动作要领的分解方式与射击自瞄检查仪不同状态下的工作机理:

一是按下装置的1号键,对应为射手初级瞄准训练阶段。当射手完成四点一线的瞄准平正训练后(四点即眼、砚孔、准星、目标),通过轻压扳机即可触动扳机联动触发装置产生激光束,射手通过直观地查看激光束投射在报纸上直径为10cm亮斑位置,并通过确定其红色光斑几何形状与靶纸白色中心的位置关系,实现自我检查瞄准点(即光斑位置)正确与否,激光的亮斑在5秒后自动熄灭。

二是按下装置的2号键,对应为射手空枪预压训练阶段。当射手能够正确进行瞄准线的平正关系处置后,进行深度预压时即可触动扳机联动触发装置产生激光束,射手通过直观地查看激光束投射的亮斑位置,通过确定其红色光斑几何形状与靶纸白色中心的位置关系,直观地评估预压扳机的动作要领和呼吸管控对其影响,以实现自我检查纠正的目的,激光束亮斑在5秒后自动熄灭。

三是按下装置的3号键,对应为射手空枪击发训练阶段。当射手准确掌握预压扳机的要领、对呼吸的控制后,实施深度预压并不触发产生激光束,当完成击发动作时即可触动扳机联动触发装置产生激光束,此时使射手能够观察到击发完成后光斑具体位置,通过确定其红色光斑几何形状与靶纸白色中心的位置关系,以自我检查整个击发过程中的要领正确与否,激光束亮斑在触发后5秒自动熄灭。

空枪射击教学训练的过程中,通过控制激光束的产生时机,即完成相应的分解射击动作后才产生10cm的红色光斑,既可为射手及教练员提供直观可视的参考信息,又可逐步减少射手对激光束引导指示的依赖心理,实现辅助射手提升射击训练实效的目标。

实弹射击状态下,射击自瞄检查仪模拟报靶与指示弹着点位置的工作机理:按下装置的3号键,可对应实弹射击训练阶段模拟报靶和弹着点显示,扳机完成击发时即可触动扳机联动触发装置产生激光束,射手可在击发后通过查看光斑投射位置,模拟进行报靶与指示弹着点位置的功能,帮助射手在完成实弹射击后自我感知射击实效,并通过光斑位置实现弹道纠偏的功能。

发射空爆弹状态下,模拟实弹射击组训与成绩评估的工作机理:按下装置的3号键,使用空爆弹进行射击训练,可模拟实弹射击组训与成绩评估。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空爆弹产生的后坐力与爆鸣并与击发后产生的红色光斑,实现对实弹射击的全过程模拟,既可降低训练成本、减少枪支损耗、降低实弹组训安全管控风险等,也通过模拟训练的方式提升部队的训练实效,还可将此模拟训练手段推广到全国高校的大学生军训中。

警员射击教学训练组训过程中,射击自瞄检查仪持续指示弹着点位置的工作机理:当装置的3个按键均不按下时,对应为警员射击训练模式,此时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持续产生激光束,警员可通过持续产生的激光光斑位置,预先感知击发后弹着点位置,并通过光斑位置实现弹道纠偏的功能。

射击训练自瞄检查仪在自动步枪、机枪等的各类型轻武器枪械上使用时,均可通过更换不同型号的固定底座实现加装,当不同的轻武器枪械为同系列枪支时,通过调整水平微距调校装置、垂直微距调校装置实现调校,实现该设备的通用要求。

通过调整自瞄检查仪主体组件的垂直微距调校装置,与不同规格大小的靶纸配套使用,可解决基层部队或高校大学生军训中无标准射击训练场地时,在25m、500m、750m等距离范围内开展因地制宜的非实弹射击教学与组训。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