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爆破冲击波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4046发布日期:2019-05-17 20:16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爆破冲击波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爆破冲击波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交通发展,城镇隧道等地下结构工程越来越多,暗挖爆破施工是常见的施工方法,而爆破开挖时,很容易产生超压的爆破冲击波,这会对周围建筑物及居民正常生活秩序产生不良影响。

为降低爆破冲击波影响,除了控制一次爆炸药量、优化爆破参数、改进装药结构、确保填塞高度和质量等降低原始爆炸冲击波大小的方式外,还应该对已产生的爆炸冲击波进行缓冲,目前较为常用的缓冲爆炸冲击波的方法是:

1、在爆破源上加覆盖物(如盖沙袋、草袋、胶管帘、废轮胎帘、胶皮帘)。此方法对降低爆炸冲击波有一定作用,但由于覆盖物自身的因素等,无法起到很达的效果,而且此方法的安全警戒范围大,工作量大,费工费时,成本高;

2.在隧道内设置幕式减震降噪装置,即通过多块磁铁将隔震幕布吸附固定在两侧帘杆上,通过隔震幕布来缓冲爆破冲击波。此方法无法封闭管线布设范围,降低爆破冲击波的效果较差,且隔震幕布易损坏、易脏需经常清洗更换,成本高;

3.简易门式减震装置,仅将部分面积设置成泄压窗,减小了通道的净空,且消减的措施也较为单一,降低爆破冲击波的效果不明显,通常需多道设置才能起到相应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常规的简易门式减震装置的基础上,对设置的位置、装置的结构设计进行了优化改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隧道爆破冲击波缓冲装置,包括:门式框架,固定支撑于隧道内;用以缓冲冲击波的泄压面板,封闭于所述门式框架;

所述泄压面板进一步包括固定泄压面板与活动泄压面板,其中:所述固定泄压面板,固设于所述门式框架上,且设有用以供管道通过的开口;

所述活动泄压面板,包括若干泄压窗,每个所述泄压窗的上部设有转轴,所述泄压窗通过所述转轴活动的铺设于所述门式框架上。

通过上述固定、活动泄压面板组合的封闭方式,能够最大化利用狭小隧道的净空面积,另外,通过可绕所述转轴摆动的泄压窗,能够将冲击波的能量转化为动能,且也能避免冲击波对该装置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爆破冲击波缓冲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泄压窗的下部设有配重。

通过对泄压窗底部增设配重,以使泄压窗能够将更多的冲击波的能量转化为动能,提高该装置对冲击波的缓冲能力。

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爆破冲击波缓冲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装置设于隧道明暗挖交界处。

通过将装置安装在隧道明暗挖交界处,使传播中的爆破冲击波在经过该装置时,被大幅度缓冲的同时,剩余已被减弱的冲击波在释放到明挖处时,扩大的通道再次分解了冲击波的能量,通过上述两种方式的叠加,使冲击波被最大程度的削减,有效降低了冲击波对周围建筑及居民生活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爆破冲击波缓冲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泄压面板至少包括:

靠近爆破源的反射层,用以反射冲击波,且同时保证未反射冲击波的通过;

远离爆破源的所述减震层,用以削减剩余部分的所述未反射冲击波;

夹设于所述反射层与所述减震层之间的吸收层,用以吸收部分的所述未反射冲击波。

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爆破冲击波缓冲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反射层为带有若干通孔的波浪形板。

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爆破冲击波缓冲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吸收层为多孔泡沫板。

采用上述多层复合结构的泄压面板,使冲击波经过该泄压面板时,内侧的反射层既能有效对冲击波进行反射,且能够保证未反射的波的通过性,中部的内衬吸收层对通过反射层的未反射冲击波能量进行大幅度吸收,外侧的减震层再对通过吸收层的剩余未反射冲击波进行一定程度的消减。经由上述三层材料对冲击波进行组合消减和吸收,大大的提高了装置对冲击波能量的缓冲。

综上,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有益效果:

1.在常规简易门式减震装置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制作方便;

2.泄压面板的多种封闭方式,最大化利用了隧道空间,增大了泄压面积;

3.合页状泄压窗结构及增设配重,有效缓冲冲击波的同时降低了装置的损坏率;

4.将装置设置于隧道明暗挖交界处,进一步提高了缓冲效果;

5.采用多层组合材料的泄压面板,使冲击波被组合消减和吸收,最大化的降低冲击波的能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门式框架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泄压窗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泄压面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和“顶”、“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隧道爆破冲击波缓冲装置,包括:

门式框架10,固定支撑于隧道内,为使该装置的作用发挥最好,优选将门式框架10置于隧道的明暗挖交界处,对于地铁隧道来说,置于斜井的明暗挖交界处;

泄压面板20,用以缓冲冲击波。该泄压面板20按照封闭方式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固定泄压面板21,固定封闭于门式框架10上,且设有用以供风、水、电等管路穿过的开口211;

二是活动泄压面板22,该活动泄压面板22是由若干合页状泄压窗221组成,泄压窗221的上部设有一转轴222,通过转轴222将泄压窗221依次铺设于门式框架10上;

具体地,上述门式框架10的外形尺寸需适配所处隧道位置的截面尺寸,门式框架10的内部骨架分为两种结构,一是用以供风、水、电等管路穿过的固定式结构11,优选固定式结构11设在门式框架10的边缘距离隧道内壁一定宽度范围内,固定式结构11部分除预留风、水、电管路的穿过空间外其余均采用固定泄压面板22予以封闭;二是非管路穿过的活动式结构12,优选活动式结构12设在中部,以地铁隧道斜井为例,中部大概有5m的宽度范围,将该范围制成两扇各2.5m宽的拱形门扇的活动式结构12,通过将合页状泄压窗221连续铺设于活动式结构12上,具体由每个泄压窗221上部设有的转轴222将泄压窗活动连接于活动式结构12的竖向方钢上,泄压窗221在收到冲击波的能量时,会绕着转轴摆动,将部分冲击波的能量转化成泄压窗221的动能,进而达到削减冲击波的目的,同时,还能保护该装置,降低装置损坏率。

进一步地,泄压窗221的下部设有配重223,本实施例优选于泄压窗221下部增设一厚的钢板作为配重,用以使泄压窗221能够将更多的冲击波的能量转化为动能,提高该装置对冲击波的缓冲能力。

更进一步地,如图3~4所示,所述泄压面板20至少包括,靠近爆破源的反射层201、远离爆破源的减震层203、夹设于所述反射层201与所述减震层203之间的吸收层202,其中:

反射层201优选为15mm厚的波浪形带孔的反射吸音板,用以反射冲击波,且同时保证未反射冲击波的通过;

吸收层202优选为5cm厚的多孔吸声玻璃棉,通过厚度较厚的吸收层,可以吸收大部分的从反射层201通过的未反射冲击波;

减震层203优选为2mm厚的钢板,用以削减从吸收层202通过的剩余部分的未反射冲击波。

经由上述多层结构对冲击波进行组合消减和吸收,大大的提高了装置对冲击波能量的缓冲。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对其作出种种变化。例如泄压窗的尺寸、配重的形式等,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