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减轻材料重量的复合手机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2516发布日期:2019-05-11 00:46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可减轻材料重量的复合手机外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外壳,尤其是一种可减轻材料重量的复合手机外壳。



背景技术:

手机外壳一般包括一矩形背板,在矩形背板的四周设有侧板构成一个容纳手机中板及手机主体的容置部。现有的手机为了增加用户的体验感,一般将手机外壳向轻和薄方向发展,然而,当手机外壳向薄的方面发展过度,则会产生刚度不够,易产生变形,当手机外壳向厚的方向发展,则必然会产生重量过重。如何能制成即轻又薄,且刚度还合适的手机外壳,一直是行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向社会提供一种在手机外壳厚度一定的情况下,其外壳更轻的可减轻材料重量的复合手机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减轻材料重量的复合手机外壳,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的上部背板上设有与摄像头对应的第一通孔和与闪光灯对应的第二通孔,在所述壳体的上部侧板上设有与开关对应的第三通孔和与音量调节开关对应的第四通孔,所述壳体的背板和/或侧板是由内外两层复合板构成的,其中外层板为金属板,所述内层板为比重小于外层板的非金属板。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金属板是铝合金板,其厚度为大于等于0.2 mm小于等于0.3mm。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非金属板是塑料板,其厚度为大于等于0.1 mm小于等于0.2mm。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塑料板是聚烯烃材料制成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聚烯烃材料是聚乙烃或聚丙烯。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所述壳体的背板和/或侧板是由内外两层复合板构成的,其中外层板为金属板,所述内层板为比重小于外层板的非金属板的结构,这样,使得手机外壳具有在厚度一定的情况下,其外壳更轻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请参见图1至图2,图1至图2揭示的是一种可减轻材料重量的复合手机外壳,包括壳体1,在所述壳体1的上部背板上设有与摄像头对应的第一通孔11和与闪光灯对应的第二通孔12,在所述壳体1的上部侧板上设有与开关对应的第三通孔13和与音量调节开关对应的第四通孔14,所述壳体1的背板和/或侧板是由内外两层复合板构成的,其中外层板15为金属板,所述内层板16为比重小于外层板的非金属板。

所述金属板15是铝合金板,其厚度为大于等于0.2 mm小于等于0.3mm。采用铝合金板,且厚度为大于等于0.2 mm小于等于0.3mm,再加上复合的非金属板16是塑料板,其厚度为大于等于0.1 mm小于等于0.2mm,这样,使得手机外壳的铝合金保证了外壳的硬度,塑料板减轻了外壳的重量。

优选的,所述塑料板是聚烯烃材料制成的。

优选的,所述聚烯烃材料是聚乙烃或聚丙烯。

优选的,所述壳体1的背板与侧板是通过圆弧面2过渡连接的。有利于人们手握手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