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型干燥剂压片冷成型包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53631发布日期:2019-11-16 00:23阅读:1117来源:国知局
环保型干燥剂压片冷成型包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包装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保型干燥剂压片冷成型包装。



背景技术:

目前,药用冷成型硬片包装的主要结构,从外到内依次pa/pu/al/pu/pvc,与之配套封合的是ptp铝箔。这种材料的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其一、pvc是不环保的材料。采用氯乙烯单体含量低的食品级聚氯乙烯树脂和无毒添加剂,可制得符合国家标准的直接接触包装饮料、食品及药品的塑料包装。然而,一旦氯乙烯单体含量超标或选用了不合适的添加剂,就可能引起聚氯乙烯包装薄膜使用过程中与食品接触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聚氯乙烯包装薄膜废弃物对生态环境同样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其二、pa/pu/al/pu/pvc的正面阻隔性在不存在针孔缺陷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接近于零,但是无法去除包装时封入包装泡罩内的空气水分,也无法消除从封合边缘缓慢渗入包装空间内的水分,对于技术要求极高的包装应用场合仍显不足。如果采用具有干燥剂功能的环保材料压片,则这种技术问题则迎刃而解,可以成倍提高对药片的保质功能。

另外,现在的药用冷成型硬片包装通常是采用常规的聚氨酯胶黏剂,粘结强度不够,导致包装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难以达到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环保型干燥剂压片冷成型包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保型干燥剂压片冷成型包装,包括两部分:泡罩成型部分和封盖部分,

所述泡罩成型部分复合膜结构,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冷成型强度支撑层、第一聚氨酯胶黏剂层、铝箔阻隔层、第二聚氨酯胶黏剂层和干燥剂压片聚丙烯薄膜;

所述封盖部分为设置有热熔胶层的铝箔层。

优选的是,所述干燥剂压片聚丙烯薄膜为三层共挤复合膜,包括依次设置的电晕层、干燥剂压片层和热封层;所述电晕层与所述第二聚氨酯胶黏剂层相粘接,所述干燥剂压片层为干燥剂经造粒与聚烯烃树脂的混合材料层,所述热封层用于与所述铝箔层上的热熔胶层相封合。

优选的是,所述热封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填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优选的是,所述热封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聚氨酯胶黏剂层和第二聚氨酯胶黏剂层均由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经干燥成型后得到,所述改性聚氨酯胶黏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

优选的是,所述改性聚氨酯胶黏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填料为硬脂酸钡、纳米氧化镁、超细玻璃棉、纳米氧化铝粉和纳米碳酸钙粉的混合物。

优选的是,所述热熔胶层为聚烯烃树脂材料。

优选的是,所述冷成型强度支撑层为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厚度为15~35μm;所述第一聚氨酯胶黏剂层和第二聚氨酯胶黏剂层的厚度均为2~7μm;所述铝箔阻隔层为软化铝箔,其厚度为45~65μm;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20~30μ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环保型干燥剂压片冷成型包装,具有环保及水分自吸附功能。聚丙烯完全无毒无害的包装材料之一,能解决pvc材料的卫生安全性及垃圾处理时对环境的危害,也是未来用于替代pvc的环保材料。本发明的干燥剂压片聚丙烯材料的应用,单独的干燥剂包装在泡罩包装中无法应用,而将其分散于丙烯材料中,一个吸湿速度大大降低,也就是在加工环节对环境的稳定性提高,解决了暴露失效的问题;而在成型包装后,可以缓慢吸附包装空间中残留水分子及从包装边缘渗入到泡罩内的水分,长期保持药片的相对低湿度储存条件;本发明的热熔胶层和热封层具有很好的封合性能,实现了泡罩成型部分和封盖部分的稳定封合。本发明的改性聚氨酯胶黏剂能提供稳定、牢固的粘结性能,保证了铝塑盖膜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环保型干燥剂压片冷成型包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冷成型强度支撑层;2—第一聚氨酯胶黏剂层;3—铝箔阻隔层;4—第二聚氨酯胶黏剂层;5—干燥剂压片聚丙烯薄膜;6—热熔胶层;7—铝箔层;50—电晕层;51—干燥剂压片层;52—热封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环保型干燥剂压片冷成型包装,包括两部分:泡罩成型部分和封盖部分,

所述泡罩成型部分复合膜结构,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冷成型强度支撑层1、第一聚氨酯胶黏剂层2、铝箔阻隔层3、第二聚氨酯胶黏剂层4和干燥剂压片聚丙烯薄膜5;

所述封盖部分为设置有热熔胶层6的铝箔层7。

所述热熔胶层为聚烯烃树脂材料。与热封层属于同一树脂体系,因此具有良好的封合性。

所述干燥剂压片聚丙烯薄膜5为三层共挤复合膜,包括依次设置的电晕层50、干燥剂压片层51和热封层52;所述电晕层50与所述第二聚氨酯胶黏剂层4相粘接,所述干燥剂压片层51为干燥剂经造粒与聚烯烃树脂的混合材料层,所述热封层52用于与所述铝箔层上的热熔胶层6相封合。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冷成型强度支撑层为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厚度为15~35μm;所述第一聚氨酯胶黏剂层和第二聚氨酯胶黏剂层的厚度均为2~7μm,作层间粘接用;所述铝箔阻隔层为软化铝箔,其厚度为45~65μm。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20~30μm,无针孔,是成型泡罩正面的阻隔材料。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热封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其中,无规共聚聚丙烯具有较好的刚性和韧性,添加的聚烯烃弹性体能够降低热封层的热封温度,提高粘弹性;无规共聚聚丙烯、聚乙烯、乙烯丙烯酸甲酯、聚酰胺和聚烯烃弹性体复配使用,能产生协同增强的效果使制得的热封层具有很好的刚性和韧性,强度和热封合性能提高。

其中,纳米氧化镁粉能增强热封合强度和耐疲劳性能;纳米氧化锌粉能提高材料内部的均匀和致密性,提高机械强度和抗老化性能;纳米氧化铝粉能提高强度和粘性,进一步提高热封合强度;纳米碳纤维能提高纳米纤维具有质量轻,强度大等特点,可有效提高热封层的力学性能。纳米氧化镁粉、纳米氧化锌粉、纳米氧化铝粉、纳米碳纤维复配使用,能产生协同增强的效果,极大提高热封层的韧性和强度,显著提高热封合性能。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聚氨酯胶黏剂层和第二聚氨酯胶黏剂层均由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经干燥成型后得到,所述改性聚氨酯胶黏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

其中,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能改善粘结性能,马来酸酐改性的聚烯烃树脂的添加能有效提高改性粘结剂的粘结力。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马来酸酐改性的聚烯烃树脂、过氧化二苯甲酰、丙烯基苯基醚聚与聚氨酯配合,能产生协同增强的效果,使制得的聚氨脂胶黏剂层具有很强的粘结强度、抗冲击强度及很强的耐候、耐疲劳性能。

其中,松香可对聚氨酯进行改性,能提高最终制得的聚氨酯胶黏剂层的韧性、延伸性和抗冲击性能。闭式-1,2-二碳代十二硼烷可对聚氨酯进行改性,提高制得的聚氨酯胶黏剂层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添加的纳米碳粉能提高强度,去除异味,还能提高含固量。二硫化钼具有很好的润滑性,能改善原料的相容性。二硫化钼与芥酸酰胺复配添加能产生协同效应,能促进材料中各组分混合相容、提高聚氨酯胶黏剂的均匀性、稳定性和粘结强度。

其中,所述第二填料为硬脂酸钡、纳米氧化镁、超细玻璃棉、纳米氧化铝粉和纳米碳酸钙粉的混合物。硬脂酸钡能提高稳定性;纳米氧化镁能提高粘结强度和耐疲劳性能;超细玻璃棉具有体质轻、耐腐蚀、耐热的突出优点;纳米碳酸钙粉能提高粘结强度和耐温性能;纳米氧化铝粉能提高分散性能、耐疲劳性能和抗蠕变性能。硬脂酸钡、纳米氧化镁、超细玻璃棉、纳米氧化铝粉和纳米碳酸钙粉复配添加,能产生协同增强效果,大大提高制得的聚氨酯胶黏剂层的粘结强度、耐腐蚀性能、耐温性能、耐疲劳性能。

本发明整体产品的制备方法为:采用干式复合、挤出复合或共挤流延等方式进行生产。如采用共挤流延方法生产,包括:备料、多层共挤模头挤出、吹胀、冷却定型、收卷、分切等。

以下提供具体的实施例和对比例,以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所述热封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改性聚氨酯胶黏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

所述第二填料为硬脂酸钡、纳米氧化镁、超细玻璃棉、纳米氧化铝粉和纳米碳酸钙粉的混合物。

实施例2

所述热封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改性聚氨酯胶黏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

所述第二填料为硬脂酸钡、纳米氧化镁、超细玻璃棉、纳米氧化铝粉和纳米碳酸钙粉的混合物。

实施例3

所述热封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改性聚氨酯胶黏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

所述第二填料为硬脂酸钡、纳米氧化镁、超细玻璃棉、纳米氧化铝粉和纳米碳酸钙粉的混合物。

对比例1

所述热封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改性聚氨酯胶黏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

所述第二填料为硬脂酸钡、纳米氧化镁、超细玻璃棉、纳米氧化铝粉和纳米碳酸钙粉的混合物。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相比,热封层中不含有第一填料(纳米氧化镁粉、纳米氧化锌粉、纳米氧化铝粉、纳米碳纤维),其余成分和及其质量份数均相同。

对实施例1、对比例1和2获得的热封层进行性能测试:

横向直角撕裂强度,纵向直角撕裂强度,参照标准:qb/t1130-1991;设备:塑料薄膜撕裂强度性能测试仪。

测试结果:实施例1的横向直角撕裂强度相比于对比例1提高了50%,相对于对比例2提高了67%;实施例1的纵向直角撕裂强度相比于对比例1提高了51%,相对于对比例2提高了70%。

说明无规共聚聚丙烯、乙烯丙烯酸甲酯、聚酰胺、聚烯烃弹性体的加入能显著提高热封层的韧性。第一填料能显著提高热封层的机械强度。

对比例3

对比例3与实施例1相比,改性聚氨酯胶黏剂替换为普通市售聚氨酯胶黏剂,其余成分和及其质量份数均相同。

对比例4

对比例4与实施例1相比,不含有第二填料(硬脂酸钡、纳米氧化镁、超细玻璃棉、纳米氧化铝粉和纳米碳酸钙粉的混合物),其余成分和及其质量份数均相同。

对实施例1和对比例4的改性聚氨酯胶黏剂,以及对比例3的普通市售聚氨酯胶黏剂性能测试,测试其剥离强度,参照标准:gb-t2791-1995。

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可按以下工艺:

1)将聚氨脂、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马来酸酐改性的聚烯烃树脂、过氧化二苯甲酰、丙烯基苯基醚、松香、闭式-1,2-二碳代十二硼烷和助剂加入搅拌釜中加热搅拌均匀;

2)继续加入纳米碳粉、二硫化钼、芥酸酰胺和第二填料,加热并搅拌均匀;

3)加入固化剂,搅拌均匀,得到改性聚氨酯胶黏剂。

测试结果:实施例1与对比例3相比,实施例1的剥离强度提高了80%;实施例1与对比例4相比,实施例1的剥离强度提高了42%。说明本申请的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粘结强度大大高于普通市售聚氨酯胶黏。而通过实施例1与对比例4的比较结果可以看出,第二填料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改性聚氨酯胶黏剂的粘结强度。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