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复合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4729发布日期:2019-10-09 04:48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燃复合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复合面料,属于纺织面料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公共场所大量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致使火灾不断发生,造成群死群伤,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损失,我国新《消防法》颁布实施,公安部等部委为了整治公共场所防火安全出台一系列的消防法规,国家阻燃标准、行业阻燃标准也陆续制订并颁布实施,公共场所、运输工具等市场对阻燃、难燃材料需求正与日俱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装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制作服装的面料的布面光泽度、手感以及风格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设计一种功能多样同时具有良好阻燃能力的面料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阻燃复合面料,具有较好的阻燃能力,可以有效阻止火势蔓延,同时具有除异味抗静电耐变形多种功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阻燃复合面料,包括第一面料、连接面料、第三面料,所述第一面料、第三面料分别设置在连接面料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面料、第三面料之间通过连接面料连接,所述第二面料、第三面料均由依次从上到下设置的第一耐磨层、弹性层、纳米银抗菌层、第一阻燃层、抗静电层、竹炭纤维除臭层、棉纤维层构成,所述由依次从上到下设置的阻燃珍珠棉层、阻燃气泡层构成,所述连接面料由依次从上到下设置的第二耐磨层、第二阻燃层、防水层构成,所述第二阻燃层由依次从上到下设置的芳纶阻燃纤维层、涤纶阻燃纤维层、腈氯纶纤维层构成。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面料、第三面料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面料、连接面料、第三面料的厚度相等。

进一步而言,所述弹性层由涤纶丝和pbt高弹丝复合编织而成。

进一步而言,所述竹炭纤维除臭层由竹炭纤维构成,所述竹炭纤维除臭层的厚度设置为0.2mm。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阻燃层、第二阻燃层的表面均涂有阻燃剂,所述第二阻燃层的厚度为连接面料厚度的三分之二。

本发明有益效果:一种阻燃复合面料,通过在第一面料、第二面料内设置由阻燃珍珠棉层、阻燃气泡层构成的第一阻燃层,阻燃珍珠棉层是一种阻燃隔热材料,阻燃气泡层可以提供隔热和阻燃性能,有效提高了复合面料的阻燃性能,利用连接面料上设置的由芳纶阻燃纤维层、涤纶阻燃纤维层、腈氯纶纤维层构成的第二阻燃层,即使第一面料、第二面料出现燃烧,由于复合面料中存在大量的具有阻燃能力的连接面料,有效可以阻止面料上火势的蔓延,大大提高了面料的阻燃能力,通过设置竹炭纤维除臭层提高了面料的除异味能力,具有较好的阻燃能力,可以有效阻止火势蔓延,同时具有除异味抗静电耐变形多种功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一种阻燃复合面料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阻燃复合面料第二阻燃层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阻燃复合面料第一阻燃层结构图。

图中标号:1、第一面料;2、连接面料;3、第三面料;4、第一耐磨层;5、弹性层;6、纳米银抗菌层;7、第一阻燃层;8、抗静电层;9、竹炭纤维除臭层;10、棉纤维层;11、第二耐磨层;12、第二阻燃层;13、防水层;14、芳纶阻燃纤维层;15、涤纶阻燃纤维层;16、腈氯纶纤维层;17、阻燃珍珠棉层;18、阻燃气泡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3所示,一种阻燃复合面料,包括第一面料2、连接面料2、第三面料3,所述第一面料2、第三面料3分别设置在连接面料2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面料2、第三面料3之间通过连接面料2连接,整体复合面料采用第一面料2、连接面料2、第三面料3作为一组,多组连接的形式进行组合连接,利用连接面料上设置的由芳纶阻燃纤维层14、涤纶阻燃纤维层15、腈氯纶纤维层16构成的第二阻燃层12,即使第一面料、第二面料出现燃烧,由于复合面料中存在大量的具有阻燃能力的连接面料3,有效可以阻止面料上火势的蔓延,大大提高了面料的阻燃能力,所述第二面料2、第三面料均由依次从上到下设置的第一耐磨层4、弹性层5、纳米银抗菌层6、第一阻燃层7、抗静电层8、竹炭纤维除臭层9、棉纤维层10构成,所述7由依次从上到下设置的阻燃珍珠棉层17、阻燃气泡层18构成,通过在第一面料1、第二面料3内设置由阻燃珍珠棉层17、阻燃气泡层18构成的第一阻燃层7,阻燃珍珠棉层17是一种阻燃隔热材料,阻燃气泡层18可以提供隔热和阻燃性能,有效提高了复合面料的阻燃性能,所述连接面料3由依次从上到下设置的第二耐磨层11、第二阻燃层12、防水层13构成,所述第二阻燃层12由依次从上到下设置的芳纶阻燃纤维层14、涤纶阻燃纤维层15、腈氯纶纤维层16构成。

更具体而言,所述第一面料2、第三面料3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面料2、连接面料2、第三面料3的厚度相等,所述弹性层5由涤纶丝和pbt高弹丝复合编织而成,有效提高了面料的弹性,具有较好的耐变形能力,所述竹炭纤维除臭层9由竹炭纤维构成,所述竹炭纤维除臭层9的厚度设置为0.2mm,竹炭纤维具有较好的除异味功能,提高了面料的清洁度,所述第一阻燃层9、第二阻燃层12的表面均涂有阻燃剂,所述第二阻燃层12的厚度为连接面料3厚度的三分之二。

本发明改进于:一种阻燃复合面料,通过在第一面料1、第二面料3内设置由阻燃珍珠棉层17、阻燃气泡层18构成的第一阻燃层7,阻燃珍珠棉层17是一种阻燃隔热材料,阻燃气泡层18可以提供隔热和阻燃性能,有效提高了复合面料的阻燃性能,利用连接面料上设置的由芳纶阻燃纤维层14、涤纶阻燃纤维层15、腈氯纶纤维层16构成的第二阻燃层12,即使第一面料、第二面料出现燃烧,由于复合面料中存在大量的具有阻燃能力的连接面料3,有效可以阻止面料上火势的蔓延,大大提高了面料的阻燃能力,通过设置竹炭纤维除臭层9提高了面料的除异味能力,具有较好的阻燃能力,可以有效阻止火势蔓延,同时具有除异味抗静电耐变形多种功能。

以上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复合面料,包括第一面料、连接面料、第三面料,所述第一面料、第三面料分别设置在连接面料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面料、第三面料之间通过连接面料连接,所述第二面料、第三面料均由依次从上到下设置的第一耐磨层、弹性层、纳米银抗菌层、第一阻燃层、抗静电层、竹炭纤维除臭层、棉纤维层构成,所述由依次从上到下设置的阻燃珍珠棉层、阻燃气泡层构成,所述连接面料由依次从上到下设置的第二耐磨层、第二阻燃层、防水层构成,所述第二阻燃层由依次从上到下设置的芳纶阻燃纤维层、涤纶阻燃纤维层、腈氯纶纤维层构成,具有较好的阻燃能力,可以有效阻止火势蔓延,同时具有除异味抗静电耐变形多种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叶智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良骏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4
技术公布日:2019.10.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