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反射与Low-E钢化夹胶玻璃的生产方法及夹胶玻璃与流程

文档序号:19745438发布日期:2020-01-21 18:18阅读:1430来源:国知局
热反射与Low-E钢化夹胶玻璃的生产方法及夹胶玻璃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夹胶玻璃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反射与low-e钢化夹胶玻璃的生产方法及夹胶玻璃。



背景技术:

low-e玻璃由于其优良的透光性及隔热保温性被广泛运用到高档建筑幕墙中。但由于low-e玻璃生产批次的不同导致外观颜色存在差异,使用热反射玻璃做室外片,low-e玻璃做夹胶,可弥补low-e玻璃生产批次的不同导致外观颜色存在差异问题。但热反射与low-e玻璃钢化夹胶过程中存在翘边情况,影响夹胶质量,目前的技术方案为在夹胶生产过程中(辊压后)涂抹封边剂,打燕尾夹通过外力挤压提高封边效果。

现有技术热反射玻璃与low-e玻璃辐射率的不一致,钢化后两片玻璃的变形不一致导致夹层生产通过在基片平整度、吻合度差,采用打燕尾夹外力挤压的方式促进玻璃与玻璃的夹合,返修率高,同时存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反弹开胶风险,挤压部位pvb会变薄,导致产品透视变形,影响外观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反射与low-e钢化夹胶玻璃的生产方法及夹胶玻璃,以解决热反射玻璃热反射层与low-e玻璃的low-e镀层吸热快慢不一导致的变形问题,生产平整度好,均匀性好的夹胶玻璃,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反射与low-e钢化夹胶玻璃的生产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热反射基片玻璃及low-e基片玻璃切割成设定的尺寸;

s2:将步骤s1中切割后的热反射玻璃及low-e玻璃进行磨边处理,再进行清洗并烘干;

s3:对步骤s2中清洗后的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分别进行钢化处理,均采用上下热对流工艺对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分别进行加热,待达到相同的软化点温度后,再分别进行钢化处理,得到钢化后的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

s4:对步骤s3中钢化后的low-e玻璃进行边部变形检测,若low-e玻璃在边部5mm范围内存在变形,且变形方向朝向非low-e面,变形范围为0.05mm-0.1mm,则执行步骤s5;

s5、将步骤s3中钢化后的热反射玻璃和步骤s4中达到变形要求的low-e玻璃放置在夹胶合片室内,并在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之间覆粘结材料进行合片,合片时,所述热反射玻璃热的热反射面设置在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之间,所述low-e玻璃的low-e镀层远离所述热反射玻璃;

s6、对步骤s5中合片后的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通过预压成型;

s7、将步骤s6中预压成型后的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分别放入高压釜中进行终压,高压釜保温温度控制在128-132℃,保压压力范围设置为11.5-13bar,保温时间范围设置为40-120min,待高温釜温度冷却至低于45℃后进行排气,最终得到夹胶玻璃。

进一步地,在s3步骤中,将清洗后的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放置在对流钢化炉中,所述对流钢化炉包括预热段、加热段和钢化段,清洗后的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放置在对流钢化炉内不同的预热段、加热段和钢化段,分别进行预热、加热和钢化,所述low-e玻璃的low-e镀层朝上,所述热反射玻璃的热反射面朝上,所述上下热对流工艺具体如下:

针对热反射玻璃,所述预热段内上部温度范围设置为450℃-460℃,所述预热段内下部温度范围设置为450℃-460℃,所述加热段内上部炉温范围设置为680℃-690℃,所述加热段内上部加热功率范围设置为70%-80%,加热段内下部炉温范围设置为680℃-690℃,加热段内下部加热功率范围设置为70%-80%,在预热段和加热段的加热时间总计设置为260s-720s;所述热反射玻璃在预热段和加热段内的摇摆速度范围均设置为50mm/s-100mm/s,所述预热段和加热段内对流风机的功率范围均设置为30%-50%;所述钢化段内风压范围设置为300pa-2500pa,钢化段上风嘴高度范围设置为25mm-35mm,钢化段下风嘴高度范围设置为35-45mm,所述热反射玻璃在钢化段的摇摆速度范围设置为100mm/s-200mm/s;

针对low-e玻璃,所述预热段内上部温度范围设置为460℃-470℃,所述预热段内下部温度范围设置为450℃-460℃,所述加热段内上部炉温范围设置为680℃-690℃,所述加热段内上部加热功率范围设置为70%-80%,加热段内下部炉温范围设置为670℃-680℃,加热段内下部加热功率范围设置为60%-70%,在预热段和加热段的加热时间总计设置为340s-720s;所述low-e玻璃在预热段和加热段内的摇摆速度范围均设置为50mm/s-100mm/s,所述预热段和加热段内对流风机的功率范围均设置为50%-70%;所述钢化段内风压范围设置为500pa-3000pa,所述钢化段上风嘴高度范围设置为25mm-35mm,所述钢化段下风嘴高度范围设置为35-45mm,所述low-e玻璃在钢化段的摇摆速度范围设置为100mm/s-200mm/s;

对low-e玻璃,所述预热段上部温度大于下部温度,所述加热段上部温度大于下部温度;对热反射玻璃玻璃,所述预热段上部温度和下部温度相同,所述加热段上部温度和下部温度相同。

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使用刀口尺和塞尺对low-e玻璃的边部进行变形检测,检测方法为:先将刀口尺放在low-e玻璃的low-e面,刀口尺边部与low-e玻璃边部齐平,再使用塞尺检测low-e玻璃边部与刀口尺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使用卧式双直边机进行磨边处理,其走速设置为2m/min-10m/min;使用清洗机进行清洗;在步骤s5中,所述合片室为无尘封闭空间,所述合片室的温度范围设置为22℃-28℃,湿度范围设置为18%-28%。

进一步地,在步骤s6中,所述预压成型具体如下:将合片后的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放入夹胶辊压炉内,所述low-e玻璃的low-e镀层朝上,所述夹胶辊压炉包括多个辊压区,所述夹胶辊压炉采用上部对流加热和辐射加热方式,下部采用辐射加热方式,所述辊压区的温度范围设置为150℃-240℃,所述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的移动速度范围设置为1.8m/min-3.5m/min,并在预设的时间阈值范围内移出,出炉温度控制在55-75℃。

进一步地,在步骤s6中,所述夹胶辊压炉包括第一辊压区、第二辊压区和第三辊压区,所述第一辊压区的温度范围设置为150℃-180℃,所述第二辊压区的温度范围设置为180℃-220℃,所述第三辊压区的温度范围设置为200℃-240℃。

进一步地,在步骤s5中,所述粘结材料为pvb膜,且在步骤s7中,预压成型后的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在所述高压釜内保温时间设置为40-60min。

进一步地,在步骤s5中,所述粘结材料为sgp膜,且在步骤s7中,预压成型后的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在所述高压釜内保温时间设置为100-120min。

进一步地,所述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的厚度范围分别设置为5mm、6mm、8mm、10mm、12m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夹胶玻璃,其由上述的产方法得到,所述夹胶玻璃包括热反射玻璃、low-e玻璃以及覆在所述热反射玻璃、low-e玻璃之间的粘结材料,所述热反射玻璃的热反射层设置在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之间,所述low-e玻璃的low-e镀层远离所述热反射玻璃;所述粘结材料为pvb膜或sgp膜。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a.本发明设计的热反射与low-e钢化夹胶玻璃的生产方法,采用上下热对流工艺,通过对流风机和加热装置的配合,调整对流的大小解决热反射玻璃热反射层与low-e玻璃的low-e镀层吸热快慢不一导致的变形问题,钢化后变形小,平整度高,外观成像质量好;

b.本发明设计的热反射与low-e钢化夹胶玻璃的生产方法,夹胶生产操作无需涂抹封边剂,打燕尾夹,产品不会因打燕尾夹受挤压力变形;

c.本发明设计的热反射与low-e钢化夹胶玻璃的生产方法,夹胶成品率提高,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使用寿命;大大减少返修品,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反射与low-e钢化夹胶玻璃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刀口尺和塞尺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反射与low-e钢化夹胶玻璃的生产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包括:1-热反射玻璃,2-low-e玻璃,3-粘结材料,4-热反射层,5-low-e镀层,6-刀口尺,7-塞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所述热反射玻璃又称阳光控制镀膜玻璃,玻璃的表面镀一层或多层金属或金属氧化物薄膜,这层膜是热反射层,low-e玻璃包括在线low-e和离线low-e,离线low-e包括单银low-e、双银low-e和三银low-e。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的厚度范围分别设置为5mm、6mm、8mm、10mm、12m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热反射与low-e钢化夹胶玻璃的生产方法,具体结构参见图3,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热反射基片玻璃及low-e基片玻璃切割成设定的尺寸;

s2:将步骤s1中切割后的热反射玻璃及low-e玻璃进行磨边处理,再进行清洗并烘干,使用卧式双直边机进行磨边处理,其走速设置为2m/min-10m/min;使用清洗机进行清洗;

s3:对步骤s2中清洗后的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分别进行钢化处理,均采用上下热对流工艺对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分别进行加热,待达到相同的软化点温度(软化温度要相同,若不同,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变形不一致,当两块玻璃夹胶后会出气泡)后,再分别进行钢化处理,得到钢化后的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将清洗后的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放置在对流钢化炉中,所述对流钢化炉包括预热段、加热段和钢化段,清洗后的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放置在对流钢化炉内不同的预热段、加热段和钢化段,分别进行预热、加热和钢化,所述low-e玻璃的low-e镀层朝上,所述热反射玻璃的热反射层朝上,所述上下热对流工艺具体如下:

针对热反射玻璃,所述预热段内上部温度范围设置为450℃-460℃,所述预热段内下部温度范围设置为450℃-460℃,所述加热段内上部炉温范围设置为680℃-690℃,所述加热段内上部加热功率范围设置为70%-80%,加热段内下部炉温范围设置为680℃-690℃,加热段内下部加热功率范围设置为70%-80%,在预热段和加热段的加热时间总计设置为260s-720s;所述热反射玻璃在预热段和加热段内的摇摆速度范围均设置为50mm/s-100mm/s,所述预热段和加热段内对流风机的功率范围均设置为30%-50%;所述钢化段内风压范围设置为300pa-2500pa,钢化段上风嘴高度范围设置为25mm-35mm,钢化段下风嘴高度范围设置为35-45mm,所述热反射玻璃在钢化段的摇摆速度范围设置为100mm/s-200mm/s;

针对low-e玻璃,所述预热段内上部温度范围设置为460℃-470℃,所述预热段内下部温度范围设置为450℃-460℃,所述加热段内上部炉温范围设置为680℃-690℃,所述加热段内上部加热功率范围设置为70%-80%,加热段内下部炉温范围设置为670℃-680℃,加热段内下部加热功率范围设置为60%-70%,在预热段和加热段的加热时间总计设置为340s-720s;所述low-e玻璃在预热段和加热段内的摇摆速度范围均设置为50mm/s-100mm/s,所述预热段和加热段内对流风机的功率范围均设置为50%-70%;所述钢化段内风压范围设置为500pa-3000pa,所述钢化段上风嘴高度范围设置为25mm-35mm,所述钢化段下风嘴高度范围设置为35-45mm,所述low-e玻璃在钢化段的摇摆速度范围设置为100mm/s-200mm/s。

对low-e玻璃,所述预热段上部温度大于下部温度,所述加热段上部温度大于下部温度;通过对流风机和加热炉温的调整,使得low-e玻璃边部5mm范围内向非low-e镀层有轻微变形,而热反射玻璃边部没有变形,low-e玻璃的两个面吸热速率不一致,导致玻璃边部变形,但变形方向可以通过对流风机和加热炉温调整,通过上部风速大,下部风速小来调整;而如果上部风速和下部风速相同时,low-e玻璃变形较大;而通过设置上部风速大,下部风速小,low-e玻璃变形相对较小。

对热反射玻璃玻璃,所述预热段上部温度和下部温度相同,所述加热段上部温度和下部温度相同;热反射玻璃玻璃可以通过对流加热使两个面加热速率一样快,边部没有变形;若上部温度和下部温度不相同,热反射玻璃吸热不一样,边部极易出现变形。

预热段和加热段中均包括加热装置和对流风机,加热装置优选为加热丝,风机前面分布有多根加热丝,每根加热丝为3000w,加热丝用于提供热量,对流风机用于将加热丝产生的热量传输至玻璃,使得玻璃受热均匀。预热和加热目的是:一方面是提高钢化效率,另一方面是让玻璃低温加热,如果直接高温加热,玻璃变形不好控制。当设置预热段和加热段的温度、玻璃移动走速后,控制器根据温度自动调整风机转速和加热温度,将加热丝产生的热量通过对流风机均匀地发散至被加热的玻璃。

s4:对步骤s3中钢化后的low-e玻璃进行边部变形检测,若low-e玻璃在边部5mm范围内存在变形(变形是两边翘起),且变形方向(翘起方向)朝向非low-e镀层,变形范围为0.05mm-0.1mm,则执行步骤s5,若否,说明钢化后的low-e玻璃边部变形不合格;使用刀口尺6和塞尺7(刀口尺和塞尺是国标里面检验钢化玻璃波形的工具)对low-e玻璃的边部进行变形检测,详见图2,具体检测方法为:先将刀口尺6放在low-e玻璃的low-e镀层,刀口尺边部与low-e玻璃边部齐平,刀口尺放置方向与low-e玻璃钢化后出炉方向一致,再使用塞尺7检测low-e玻璃边部与刀口尺之间的缝隙,缝隙最大的位置即为玻璃边部最大的变形,缝隙范围为0.05mm-0.1mm;塞尺厚度范围为0.01mm-0.30mm,中间以0.01mm厚度递增。

s5、将步骤s3中钢化后的热反射玻璃和步骤s4中达到变形要求的low-e玻璃放置在夹胶合片室内,并在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之间覆粘结材料进行合片,所述粘结材料为pvb膜或sgp膜,合片时,所述热反射玻璃热的热反射层设置在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之间,所述low-e玻璃的low-e镀层远离所述热反射玻璃;所述合片室为无尘封闭空间,所述合片室的温度范围设置为22℃-28℃,湿度范围设置为18%-28%。

s6、对步骤s5中合片后的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通过预压成型,所述预压成型具体如下:将合片后的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放入夹胶辊压炉内,所述low-e玻璃的low-e镀层朝上,所述夹胶辊压炉包括多个辊压区,所述夹胶辊压炉采用上部对流加热和辐射加热方式,下部采用辐射加热方式(上部指所述low-e玻璃的low-e镀层上方,下部指与low-e镀层相对的下方),对流加热是通过对流风机将热气吹到玻璃表面,使得玻璃上部空间形成气体对流,来补偿辐射效率。所述辊压区的温度范围设置为150℃-240℃,所述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的移动速度范围设置为1.8m/min-3.5m/min,并在预设的时间阈值范围内移出,出炉温度控制在55-75℃。所述夹胶辊压炉包括第一辊压区、第二辊压区和第三辊压区,所述第一辊压区的温度范围设置为150℃-180℃,所述第二辊压区的温度范围设置为180℃-220℃,所述第三辊压区的温度范围设置为200℃-240℃。夹胶时辊压轮采用对流加热方式,可使pvb粘结材料与玻璃更好的粘结在一起,且夹胶完成后不会出现气泡、开胶等问题。辊压时low-e面向上,单纯的辐射加热会导致辐射效率下降,不能使得玻璃与粘结材料完全粘结,辊压效果差;而增加对流加热来补偿辐射效率,可以解决该问题。

s7、将步骤s6中预压成型后的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分别放入高压釜中进行终压,高压釜保温温度控制在128-132℃,保压压力范围设置为11.5-13bar,保温时间范围设置为40-120min,待高温釜温度冷却至低于45℃后进行排气,最终得到夹胶玻璃。因sgp膜和pvb膜结构不一样,当所述粘结材料为pvb膜时,预压成型后的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在所述高压釜内保温时间设置为40-60min;当所述粘结材料为sgp膜时,预压成型后的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在所述高压釜内保温时间设置为100-120min。

通过对流风机和加热装置的调整,调整对流的大小,使得low-e玻璃边部5mm范围内向非low-e镀层有轻微变形,变形范围为0.05mm-0.1mm,同时热反射玻璃边部没有变形;根据玻璃边部变形大小来调整对流大小(对流大小指对流风机的功率大小),以保证边部变形在0.05-0.1mm;在夹胶制备时,low-e玻璃和热反射玻璃边部能更好的贴合,夹胶后玻璃边部不会出现气泡、开胶等问题,夹胶后成品率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夹胶玻璃,参见图1,根据上述生产方法得到,所述夹胶玻璃包括热反射玻璃1、low-e玻璃2以及覆在热反射玻璃1、low-e玻璃2之间的粘结材料3,所述热反射玻璃1的热反射层4设置在热反射玻璃1和low-e玻璃2之间,所述low-e玻璃2的low-e镀层5远离所述热反射玻璃1;所述粘结材料为pvb膜或sgp膜。

将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生成方法制备的夹胶玻璃与使用传统生成方法制备的夹胶玻璃进行性能测试对比,两种生成方法制备的夹胶玻璃的性能的试验数据对比见表1。

表1两种制备工艺制备的夹胶玻璃的性能试验数据对比表

具体试验标准参照《gb15763.3-2009建筑用安全玻璃第三部分:夹层玻璃》,从上表可知,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生成方法制备的夹胶玻璃,夹胶完成后不会出现气泡、开胶等问题,且耐热性提高。

实施例1

选取6mm热反射大板基片玻璃及6mm双银low-e大板基片玻璃制备夹胶玻璃,具体的生产方法如下:

s1:将6mm热反射基片玻璃及6mm双银low-e基片玻璃进行切割成设定的尺寸,得到热反射及双银low-e基片;

s2:将步骤s1中切割后的热反射玻璃及low-e玻璃进行磨边处理,再进行清洗并烘干;

s3:将步骤二中清洗完成的热反射和双银low-e玻璃分别在对流钢化炉中均匀加热至玻璃的软化点温度,在进行快速均匀的冷却得到热反射钢化玻璃和双银low-e钢化玻璃,具体地,

对热反射玻璃,预热段内上部温度450℃,预热段内下部温度450℃;加热段内上部炉温680℃,加热段内下部炉温680℃,加热段内上部加热功率设定60%,加热段内下部加热功率设定60%;所述预热段和加热段内上部对流风机功率设定40%,所述预热段和加热段内下部对流风机功率40%,所述热反射玻璃在预热段和加热段内的摇摆速度为100mm/s,热反射玻璃在预热段和加热段的加热时间总计设置为320s;钢化段风压1800pa,钢化段上风嘴高度35mm,钢化段下风嘴高度35mm,所述热反射玻璃在钢化段内的摇摆速度为100mm/s;

对双银low-e玻璃,所述预热段内上部温度460℃,预热段内下部温度450℃,所述加热段内上部炉温690℃,所述加热段内下部炉温设定675℃,所述加热段内上部加热功率设定80%,所述加热段内下部加热功率设定70%;所述预热段和加热段内上部对流风机功率设定为70%,所述预热段和加热段内下部对流风机设定40%;所述热反射玻璃在预热段和加热段内的摇摆速度为100mm/s,在预热段和加热段的加热时间总计设置为460s;钢化段风压为2500pa,钢化段上风嘴高度30mm,钢化段下风嘴高度40mm,双银low-e玻璃在钢化段的摇摆速度为100mm/s,得到的双银low-e钢化玻璃边部变形为0.1mm。

s4:对步骤s3中钢化后的low-e玻璃进行边部变形检测,若low-e玻璃在边部5mm范围内存在变形,且变形方向朝向非low-e镀层,变形范围为0.05mm-0.1mm,则执行步骤s5;

s5、将步骤s3中钢化后的热反射玻璃和步骤s4中达到变形要求的low-e玻璃放置在夹胶合片室内,并在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之间覆pvb膜进行合片,合片时,所述热反射玻璃热的热反射层设置在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之间,所述low-e玻璃的low-e镀层远离所述热反射玻璃;所述合片室为无尘封闭空间,所述合片室的温度范围设置为24℃,湿度范围设置为22%;

s6、对步骤s5中合片后的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通过预压成型,述辊压区的温度范围设置为150℃-240℃,所述第一辊压区的温度为180℃,所述第二辊压区的温度为210℃,所述第三辊压区的温度范围设置为210℃,所述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的移动速度范围设置为2.3m/min,并在预设的时间阈值范围内移出,出炉温度为65℃。

s7、将步骤s6中预压成型后的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分别放入高压釜中进行终压,高压釜保温温度控制在128℃,保压压力范围设置为12bar,保温时间范围设置为60min,待高温釜温度冷却至低于45℃后进行排气,最终得到夹胶玻璃。

实施例2

选取8mm热反射大板基片玻璃及8mm双银low-e大板基片玻璃制备夹胶玻璃,具体的生产方法如下:

s1:将6mm热反射基片玻璃及6mm双银low-e基片玻璃进行切割成设定的尺寸,得到热反射及双银low-e基片;

s2:将步骤s1中切割后的热反射玻璃及low-e玻璃进行磨边处理,再进行清洗并烘干,使用的同步带为软皮带,磨边机走速为5m/min;

s3:将步骤二中清洗完成的热反射和双银low-e玻璃分别在对流钢化炉中均匀加热至玻璃的软化点温度,在进行快速均匀的冷却得到热反射钢化玻璃和双银low-e钢化玻璃,具体地,

对热反射玻璃,预热段内上部温度450℃,预热段内下部温度450℃;加热段内上部炉温680℃,加热段内下部炉温680℃,加热段内上部加热功率设定60%,加热段内下部加热功率设定60%;所述预热段和加热段内上部对流风机功率设定40%,所述预热段和加热段内下部对流风机功率40%,所述热反射玻璃在预热段和加热段内的摇摆速度为100mm/s,热反射玻璃在预热段和加热段的加热时间总计设置为430s;钢化段风压1000pa,钢化段上风嘴高度35mm,钢化段下风嘴高度35mm,所述热反射玻璃在钢化段内的摇摆速度为100mm/s;

对双银low-e玻璃,所述预热段内上部温度460℃,预热段内下部温度450℃,所述加热段内上部炉温690℃,所述加热段内下部炉温设定675℃,所述加热段内上部加热功率设定80%,所述加热段内下部加热功率设定70%;所述预热段和加热段内上部对流风机功率设定为70%,所述预热段和加热段内下部对流风机设定40%;所述热反射玻璃在预热段和加热段内的摇摆速度为100mm/s,在预热段和加热段的加热时间总计设置为540s;钢化段风压为1800pa,钢化段上风嘴高度30mm,钢化段下风嘴高度40mm,双银low-e玻璃在钢化段的摇摆速度为100mm/s,得到的双银low-e钢化玻璃边部变形为0.06mm;

s4:对步骤s3中钢化后的low-e玻璃进行边部变形检测,若low-e玻璃在边部5mm范围内存在变形,且变形方向朝向非low-e镀层,变形范围为0.05mm-0.1mm,则执行步骤s5;

s5、将步骤s3中钢化后的热反射玻璃和步骤s4中达到变形要求的low-e玻璃放置在夹胶合片室内,并在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之间覆sgp膜进行合片,合片时,所述热反射玻璃热的热反射层设置在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之间,所述low-e玻璃的low-e镀层远离所述热反射玻璃;所述合片室为无尘封闭空间,所述合片室的温度范围设置为24℃,湿度范围设置为22%;

s6、对步骤s5中合片后的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通过预压成型,所述第一辊压区的温度为150℃,所述第二辊压区的温度为180℃,所述第三辊压区的温度范围设置为210℃,所述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的移动速度范围设置为1.8m/min,并在预设的时间阈值范围内移出,出炉温度为60℃。

s7、将步骤s6中预压成型后的热反射玻璃和low-e玻璃分别放入高压釜中进行终压,高压釜保温温度控制在132℃,保压压力范围设置为12bar,保温时间范围设置为100min,待高温釜温度冷却至低于45℃后进行排气,最终得到夹胶玻璃。

热反射玻璃与low-e玻璃由于其辐射率相较于普通白色玻璃低,热反射玻璃的热反射层与low-e玻璃的low-e镀层相较于普通白色玻璃面吸热慢,这样会导致玻璃在钢化加热过程中由于玻璃上下两面吸热不一样快导致的玻璃变形。同时,热反射玻璃与在线low-e玻璃辐射率也不同,必然在钢化炉加热时产生的变形也不同。通过对流式钢化炉利用对流式加热方式同时调整对流的大小可解决热反射层与low-e镀层吸热快慢不一导致的变形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