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塑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0075发布日期:2019-11-16 01:15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塑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塑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塑复合板。



背景技术:

钢塑板是以经过化学处理的涂装钢板为表层材料,用聚乙烯塑料为芯材,在专用钢塑板生产设备上加工而成的复合材料。钢塑板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能,决定了其广泛用途:它可以用于大楼外墙、帷幕墙板、旧楼改造翻新、室内墙壁及天花板装修、广告招牌、展示台架、净化防尘工程等等。钢塑复合板在国内已大量使用,属于一种新型建筑装饰材料。

对于钢塑板,授权公告号为cn20101591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塑板,包括不锈钢板层、塑料板层和金属板层,所述的不锈钢板层位于上表面层,所述塑料板层位于中间层,所述金属板层位于下表面层;所述不锈钢板层、金属板层与塑料板层通过黏结材料复合连接成一体,在不锈钢板层与塑料板层及金属板层与塑料板层之间分别形成有黏结膜层。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不锈钢塑板的三层结构可以合理的抵消变形应力,保证不锈钢塑板的平整度。

当上述钢塑板在运用至露天环境中,如安装至高楼外墙或作为广告招牌等情况时,需要在板体四周设置翻边并利用翻边同外界墙体进行固定安装,但由于其自身强度不足以抵抗强风等恶劣天气,在现有技术中常常通过在其背面焊接有加强筋来加强钢塑板的强度。但实现上在强风天气情况下,钢塑板的受力更多集中在与外界墙体所连接的翻边上,此种方法虽然直接增强了钢塑板板体的抗冲压形变能力,但加强筋与翻边之间并无支撑关系,无法有提高钢塑板在恶劣天气环境下,受力更为集中的翻边对钢塑板具有较好的支撑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牢固,抗风压能力强的钢塑复合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钢塑复合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四周边沿设置有用于同墙体进行连接安装的翻边,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用于架强板体强度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两端均与所述翻边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塑复合板在与外界墙体进行连接时的翻边可直接与加强筋进行连接,从而使加强筋在钢塑复合板安装时对受力点进一步支撑,提高了钢塑复合板的承压抗风能力。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筋长度两端与所述翻边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加强筋端部与所述翻边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连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加强筋在气温变化较大产生膨胀时具有足够的变形空间,放置加强筋与翻边的直接挤压导致钢塑复合板发生形变。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为固定连接在所述翻边一侧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翻边的一端开设有铆接孔,所述加强筋上开设有与所述铆接孔对应的铆接槽,所述铆接孔与铆接槽内铆接有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加强筋的铆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铆钉以及铆接孔与铆接槽实现加强筋与翻边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铆接槽的槽宽等于所述铆钉的直径,槽长大于所述铆钉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使加强筋在温度变化后的体积变化具有足够的缓冲空间。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呈“匚”形弯折设置,所述连接板贴合所述翻边并与所述翻边铆接,所述连接板的两端沿同时垂直于所述翻边以及板体的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板的两端与所述加强筋贴合,所述铆接孔开设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加强筋贴合的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板与翻边的铆接固定同时连接板又与加强筋进行铆接固定,实现加强筋与翻边的连接固定。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板体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与板体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将使两者的连接强度高,且加强筋与板体为板面之间的连接,选用焊接方式极易进行,节省工时。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边远离所述板体的边沿固定连接有安装耳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安装耳座实现板体同外界墙体的连接。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边由翻折设置在所述板体四侧外沿的翻折板相互连接构成,所述翻折板呈与所述板体共边且具有锐角的平行四边形状结构,所述翻折板远离所述板体的锐角呈弯折设置,并在弯折后与其相邻翻折板的斜边贴合并共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翻折板由板体直接翻折构成,且各翻折板之间的连接在同一面内进行,从而使连接缝隙处于一面内,从而使翻边的各角较为光滑无缝,在后续向本钢塑复合板外壁上贴膜时四角不会对膜产生较大损伤。

进一步设置为:两相邻所述翻折板之间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铆接在两相邻所述翻折板所共面的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两翻折板在贴合后进行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加强筋与安装时受力的翻边形成牢固连接关系,使得抗风压能力更强;

(2)加强筋与板体之间的应力缓冲空间充足,从而使加强筋与板体的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板体;2、翻边;21、翻折板;22、固定板;3、加强筋;4、连接板;5、铆接槽;6、铆接孔;7、安装耳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钢塑复合板,包括呈矩形的板体1,板体1由两层不锈钢层以及粘接在两层不锈钢层之间的pe层组合形成的复合板结构。

参照图1,在板体1的四侧边沿均翻折设置有翻折板21,翻折板21同板体1结构相同且为一体连接,且翻折板21垂直于板体1。翻折板21呈以板体1边沿为一边的平行四边形,且该平行四边形具有锐角。其中,远离板体1的锐角状翻折板21在绕垂直于板体1的轴线进行九十度弯折后与其所相邻的翻折板21共面,并同时与其所相邻的翻折板21斜边贴合,从而四组翻折板21之间相互贴合形成围设在板体1四侧的围框状翻边2。

参照图1,在两两翻折板21之间设置有固定板22,固定板22同翻边2靠近板体1的一侧板面相贴合,且固定板22的两端分别铆接在两共面的不同翻折板21上,进而实现固定板22将两翻折板21进行固定连接。

参照图1,同时,在板体1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组用于提高板体1强度的加强筋3,加强经之间相互平行。加强筋3呈截面为“匚”形的长条状结构,且加强筋3的长度小于板体1两平行边沿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加强筋3在连接至板体1上时其两端与翻折板21之间留有间隔。加强筋3与板体1之间通过焊接连接,且加强筋3的“匚”形敞口面远离处于加强筋3远离板体1的一侧并与板体1相平行。

参照图1,为使加强筋3两端与板体1的翻边2相固定连接,从而提高钢塑复合板在露天环境下的整体抗风压能力,在加强筋3与翻折板21之间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为与加强筋3以及翻折板21均固定连接的连接板4,连接板4呈“匚”形结构,连接板4贴合在翻折板21上,且其两端以同时垂直于翻折板21和板体1的方向延伸。连接板4与翻折板21之间通过贯穿翻折板21与连接板4的铆钉实现铆接固定。

参照图1,连接板4的两端则延伸至加强筋3内并与加强筋3端部的两侧内壁相贴合。在加强筋3端部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铆接槽5,同时在连接板4两端上均对应开设有铆接孔6,值得说明的是,铆接槽5的槽宽等于铆接孔6直径,槽长大于铆接孔6直径。连接板4与加强筋3则通过铆接在铆接槽5与铆接孔6内的铆钉实现两者之间的固定连接。

参照图1,同时,在各翻折板21的远离板体1的边沿固定连接有用于将本钢塑复合板安装至墙体上的安装耳座7。安装耳座7呈l形结构,安装耳座7的其中一部分同翻折板21靠近板体1的一侧板面相贴触并铆接,另一部分则沿平行于板体1的方向伸出翻折板21,并在该部分上开设有安装孔。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钢塑复合板在通过安装耳座7安装至外界墙体上时,主要通过翻边2进行承重受力,而翻边2与板体1内侧的加强筋3直接连接,使得加强筋3可在提高板体1抗形变能力的同时加强本钢塑复合板的支撑能力。同时,由于加强筋3与翻边2之间留有间距以及加强筋3在于连接板4铆接时铆接槽5较大,使得加强筋3在外界温度变化而进行形变时具有足够的形变空间,避免加强筋3与翻边2之间产生形变挤压导致本钢塑复合板使用寿命下降。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