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加热覆膜滚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9096发布日期:2020-01-24 12:18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快速加热覆膜滚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快速加热覆膜滚筒。



背景技术:

覆膜机的覆膜方式是:将上好胶的薄膜通过加热滚筒的加热,使胶水烘干固化,再配合加压滚筒施压,将其粘合在纸板上,加热滚筒由滚筒与加热体组成,加热体一般为灯管,灯管设置滚筒内,通过灯管的发热,使滚筒表面升温,但存在滚筒的表面升温较慢,加热不均匀,电能消耗也很大等缺点,需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快速加热覆膜滚筒,以解决上述至少一项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快速加热覆膜滚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腔内设旋转加热装置及冷却装置,旋转加热装置具备电机、轴体、加热机构及传递机构,其中电机固定在筒体壁上,轴体两端分别与电机输出端及筒壁连接,轴体上设加热机构,包括固定端、加热端,加热端铰接在固定端上,且加热端含多个电加热丝,传递机构至少包括导热柱,导热柱一端抵接筒体内周壁,壳体周壁的腔内设导热流体。

本快速加热覆膜滚筒采用内旋转加热结构,通过电机旋转轴体,通过正转或反转的形式调节加热端内电加热丝与筒体周壁之间的距离,以提高加热速度,并采用导热柱传递热量,均衡加热,导热流体吸收热量,配合促使筒体外周壁温度均一,具备加热快,温度均衡的优点。

进一步,所述传递机构还包括导热片,导热片与对应的筒体周壁横截面为同心圆,导热片通过多个导热柱与筒体壁固定,且导热柱等长度、等距离排列。

导热柱等长度、等距离均布在导热片上,导热片配合导热柱以均衡、快速传递热量。

进一步,所述筒体内周壁由导热片组成,导热柱与筒体内周壁连接,导热片组成的筒体内周壁快速传递热量,从而对导热流体均衡加热。

进一步,所述加热端包括弧形柄体,弧形柄体外侧为波浪曲形,柄体一端与固定端铰接,另端固定安装架,安装架内安装多个电加热丝,多个电加热丝组成弧形,且与筒体周壁为同心圆。

弧形柄体外侧波浪形,正转或反转时受到的阻力不同,从而调节电加热丝与筒体内周壁的距离,电加热丝组成弧线形,与筒体周壁为同心圆,以均衡加热。

进一步,所述弧形柄体内侧设弹性块,限制弧形柄体位置,防止损坏电加热丝。

进一步,所述筒体内两端设安装端,其一安装端内固定电机,另一安装端内安装轴体一端部,且安装端另端设安装轴头。

进一步,所述筒体周壁腔内均布多个温感器,实时检测温度。

进一步,所述冷却装置包括风机,快速冷却降温。

以温感器与风机的控制端连接,高于设定值时,启动风机,快速调节温度,保持温度稳定。

附图说明

图1:快速加热覆膜滚筒结构图;

图2:加热机构图;

图中:1、筒体;3、传递机构;4、安装端;5、安装轴头;6、风机;7、导热流体;8、温感器;11、内周壁;21、电机;22、轴体;23、加热端;231、柄体;232、固定端;233、安装架;234、电加热丝;235、弹性块;31、导热片;32、导热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参照图1、图2,展示了快速加热覆膜滚筒的结构,包括筒体1,筒体内两端设安装端4,且安装端位于筒体外的端部固定安装轴头5,筒体的两端部安装风机6;筒体周壁为双层结构,筒体内周壁11由导热片组成,以快速、均衡传递热量,周壁腔内充斥导热流体7,流体内均布多个温感器8,实时检测温度,温感器与风机的控制端连接,以温感器与风机的控制端连接,高于设定值时,启动风机,快速调节温度,保持温度稳定;

筒体腔内设旋转加热装置,具备电机21、轴体22、加热机构23及传递机构3,其中电机21固定在筒体壁的安装端4内,轴体两端分别与电机输出端及筒壁上的安装端连接,轴体与安装端之间安装轴承;

轴体上设加热机构,包括固定端232、加热端231,加热端通过销轴铰接在轴体的固定端上,且加热端含多个电加热丝234,传递机构包括导热柱32及导热片31,导热柱为多个,导热柱等长度、等距离均布在导热片上,导热柱另端与筒体内周壁固定,导热片配合导热柱以均衡、快速传递热量,此导热片与对应的筒体周壁横截面为同心圆;

加热端包括弧形柄体231,弧形柄体外侧为波浪曲形,柄体一端与固定端铰接,另端固定安装架233,安装架内安装多个电加热丝234,多个电加热丝组成弧形,且与筒体周壁为同心圆;

更佳地,弧形柄体内侧设弹性块235,限制弧形柄体位置,防止损坏电加热丝;

本快速加热覆膜滚筒采用内旋转加热结构,通过电机旋转轴体,通过正转或反转的形式调节加热端内电加热丝与筒体周壁之间的距离,以提高加热速度,并采用导热柱传递热量,均衡加热,导热流体吸收热量,配合促使筒体外周壁温度均一,具备加热快,温度均衡的优点。

当然,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