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排汗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9087发布日期:2020-01-24 12:18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湿排汗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吸湿排汗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针织面料即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面料可分为纬编面料和经编面料,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纱线在织物中的形态不同,,目前,针织面料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如服装、穿上用品等领域都可以看到针织面料的身影。

现有的针织面料主要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多层针织复合面料的纱线及其线头往往直接暴露在外,影响面料的整体美观性;第二:针织面料的功能单一,有待进一步完善。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吸湿排汗针织面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吸湿排汗针织面料该面料具有较好的吸湿排汗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湿排汗针织面料,包括面料主体和第二防紫外线层,所述面料主体包括第一防紫外线层、透气层、通孔、抗菌层和柔性吸湿层,所述第一防紫外线层的下方设置有透气层,且透气层的内部排列分布有通孔,所述透气层的下方设置有抗菌层,且抗菌层的下方设置有柔性吸湿层,所述第二防紫外线层位于第一防紫外线层的外侧边缘。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紫外线层的组成材料为涤丝纺,且第一防紫外线层的下表面与透气层的上表面之间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通孔沿透气层的内部水平方向均匀分布,且通孔的下表面与抗菌层的上表面相贴合,而且抗菌层的组成材料为竹纤维。

优选的,所述柔性吸湿层的中心线与抗菌层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柔性吸湿层的组成材料为棉纤维。

优选的,所述第二防紫外线层的厚度等于第一防紫外线层厚度的一半,且第二防紫外线层与第一防紫外线层之间设置为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防紫外线层的边缘内部贯穿有纱线,所述第二防紫外线层的上表面一体化设置有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第二防紫外线层通过纱线与透气层、抗菌层和柔性吸湿层相连接,且纱线的分布形状与第二防紫外线层的形状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吸湿排汗针织面料中第一防紫外线层的下表面与透气层的上表面之间相贴合,涤丝纺是一种防紫外线面料,能够防止人体皮肤被晒伤老化,且涤丝纺的造价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的推广使用,透气层及通孔的设置增加了该装置内部的空隙,便于透气;

该装置中设置有竹纤维制成的抗菌层,可以赋予面料较好的抗菌性,当皮肤表面出现大量汗液时,柔性吸湿层能够对汗液进行快速吸收,其次棉纤维较为柔软,棉纤维接触人的皮肤时,使人感到柔软而不僵硬,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感;

将第二防紫外线层进行对半折叠,使得第二防紫外线层外围的魔术贴覆盖在第二防紫外线层内围的魔术贴上,由于第二防紫外线层的厚度等于第一防紫外线层厚度的一半,因此折叠后的第二防紫外线层与第一防紫外线层持平,通过第二防紫外线层的折叠作用,能够对纱线进行覆盖,避免纱线暴露在外,提高了面料主体整体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防紫外线层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防紫外线层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通孔排列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料主体;2、第一防紫外线层;3、透气层;4、通孔;5、抗菌层;6、柔性吸湿层;7、第二防紫外线层;8、纱线;9、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吸湿排汗针织面料,包括面料主体1和第二防紫外线层7,面料主体1包括第一防紫外线层2、透气层3、通孔4、抗菌层5和柔性吸湿层6,第一防紫外线层2的下方设置有透气层3,且透气层3的内部排列分布有通孔4,第一防紫外线层2的组成材料为涤丝纺,且第一防紫外线层2的下表面与透气层3的上表面之间相贴合,涤丝纺是一种防紫外线面料,能够防止人体皮肤被晒伤老化,且涤丝纺的造价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的推广使用,透气层3及通孔4的设置增加了该装置内部的空隙,便于透气;

透气层3的下方设置有抗菌层5,且抗菌层5的下方设置有柔性吸湿层6,通孔4沿透气层3的内部水平方向均匀分布,且通孔4的下表面与抗菌层5的上表面相贴合,而且抗菌层5的组成材料为竹纤维,衣物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空气中的细菌容易吸附在衣物表面,该装置中设置有竹纤维制成的抗菌层5,竹纤维具有多种特性,包括耐磨性、高透气性、防霉防蛀抗菌性等,因此竹纤维制成的抗菌层5能够将空气中的细菌隔绝,避免细菌沾染到人体皮肤表面;

柔性吸湿层6的中心线与抗菌层5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柔性吸湿层6的组成材料为棉纤维,棉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当使用者的皮肤贴合在柔性吸湿层6上,且皮肤表面出现大量汗液时,材质为柔性吸湿层6能够对汗液进行快速吸收,其次棉纤维较为柔软,棉纤维接触人的皮肤时,使人感到柔软而不僵硬,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感;

第二防紫外线层7位于第一防紫外线层2的外侧边缘,第二防紫外线层7的厚度等于第一防紫外线层2厚度的一半,且第二防紫外线层7与第一防紫外线层2之间设置为一体化结构,第一防紫外线层2与第二防紫外线层7的组成材质相同,均用来避免人体皮肤被晒伤,第二防紫外线层7的边缘内部贯穿有纱线8,第二防紫外线层7的上表面一体化设置有魔术贴9,涤丝纺材质的第二防紫外线层7柔软性较好,因此可将第二防紫外线层7进行对半折叠,使得第二防紫外线层7外围的魔术贴9覆盖在第二防紫外线层7内围的魔术贴9上,由于第二防紫外线层7的厚度等于第一防紫外线层2厚度的一半,因此折叠后的第二防紫外线层7与第一防紫外线层2持平,通过第二防紫外线层7折叠作用,能够对纱线8进行覆盖,避免纱线8暴露在外界,提高了面料主体1整体的美观性,

第二防紫外线层7通过纱线8与透气层3、抗菌层5和柔性吸湿层6相连接,且纱线8的分布形状与第二防紫外线层7的形状相同,该装置属于针织多层复合面料,且各个层面之间通过纱线8相互牵扭结合而成,使得该面料具有吸湿、柔软、舒适感,同时保暖性良好,从而使得该装置在各个领域能够得到广泛应用。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吸湿排汗针织面料时,首先通过纱线8对透气层3、抗菌层5、柔性吸湿层6和第二防紫外线层7进行连接,该装置属于针织多层复合面料,且各个层面之间通过纱线8相互牵扭结合而成,第一防紫外线层2的组成材料为涤丝纺,涤丝纺是一种防紫外线面料,能够防止人体皮肤被晒伤老化,透气层3及通孔4的设置增加了该装置内部的空隙,便于透气,抗菌层5为竹纤维层,可以赋予面料较好的抗菌性,柔性吸湿层6的组成材料为棉纤维,棉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当使用者的皮肤贴合在柔性吸湿层6上,且皮肤表面出现大量汗液时,材质为柔性吸湿层6能够对汗液进行快速吸收,这就是该吸湿排汗针织面料的工作原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