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高强度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板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7886发布日期:2020-03-27 13:34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量化高强度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板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量化高强度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板材。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件的复合材料。以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通过开包、梳理、铺网、针刺、热压复合制成的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板结构强度高,绝缘性好,但是板材质地较脆、耐磨性差,在车辆抖动时容易产生共振,并且隔温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轻量化高强度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板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通过复合聚氨酯材料,可提高板材的结构强度,并且通过复合聚氨酯硬泡,可提高隔温性能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轻量化高强度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板材,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且通过热压复合的下聚氨酯层、下玻纤聚丙烯板、聚氨酯填充层、上玻纤聚丙烯板和上聚氨酯层;其中,所述聚氨酯填充层为聚氨酯硬泡。

作为优选,所述聚氨酯填充层与所述下玻纤聚丙烯板之间设置有下无纺布层;

其中,所述下无纺布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纺粘无纺布。

作为优选,所述聚氨酯填充层与所述上玻纤聚丙烯板之间设置有上无纺布层;

其中,所述上无纺布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纺粘无纺布。

作为优选,所述聚氨酯填充层的上下表面均成型有蜂窝状分布的加强槽。

作为优选,所述下玻纤聚丙烯板、上玻纤聚丙烯板和聚氨酯填充层的厚度比为1:1:2。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在板材的正反两面分别复合上聚氨酯层和下聚氨酯层,可提高板材表面的耐磨性能,并且提高板材的任性,减轻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共振;

2、通过在板材中部复合聚氨酯硬泡制成的聚氨酯填充层,可提高板材的隔热性能和隔音性能,且减轻板材的重量,实现板材的轻量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聚氨酯填充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下聚氨酯层;2、下玻纤聚丙烯板;3、下无纺布;4、聚氨酯填充层;5、上无纺布层;6、上玻纤聚丙烯板;7、上聚氨酯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量化高强度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板材,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且通过热压复合的下聚氨酯层1、下玻纤聚丙烯板2、聚氨酯填充层4、上玻纤聚丙烯板6和上聚氨酯层7,通过五层式结构,在复合板材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置上聚氨酯层7和下聚氨酯层1,可提高复合板材正反面的耐磨性能,并且提高复合板材正反两面的柔韧性,在作为汽车内饰使用时,可减少行车过程中的共振,减少车内噪音;其中,所述聚氨酯填充层4为聚氨酯硬泡,采用聚氨酯硬泡支撑的聚氨酯填充层4,隔热性能好,且隔音性能好,可提高隔音和隔热性能。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聚氨酯填充层4与所述下玻纤聚丙烯板2之间设置有下无纺布3层;其中,所述下无纺布层3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纺粘无纺布;所述聚氨酯填充层4与所述上玻纤聚丙烯板6之间设置有上无纺布5层;其中,所述上无纺布5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纺粘无纺布;在聚氨酯填充层4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上无房不错和下无纺布3层,可提高聚氨酯填充层4上下表面的结构强度,防止板材变形时聚氨酯填充层4发生断裂;

所述聚氨酯填充层4的上下表面均成型有蜂窝状分布的加强槽,通过设置加强槽,在上无纺布层5和下无纺布3层与聚氨酯填充层4粘接时,可提高聚氨酯填充层4表面与胶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上无纺布层5和下无纺布3层与聚氨酯填充层4粘接固定的紧密度;

所述下玻纤聚丙烯板2、上玻纤聚丙烯板6和聚氨酯填充层4的厚度比为1:1:2,采用此厚度比,可使单位面积复合板材的重量降低10%以上,实现复合板材的轻质化。

通过在板材的正反两面分别复合上聚氨酯层7和下聚氨酯层1,可提高板材表面的耐磨性能,并且提高板材的任性,减轻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共振;

通过在板材中部复合聚氨酯硬泡制成的聚氨酯填充层4,可提高板材的隔热性能和隔音性能,且减轻板材的重量,实现板材的轻量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