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纱及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25054发布日期:2020-08-21 14:42阅读:1228来源:国知局
双色纱及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双色纱,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应用有该双色纱的面料。
背景技术
:牛仔面料是纺织行业应用的主要产品之一,其是以靛蓝作为主要染料,对棉类纱线染色并织造而成。牛仔服装自问世以来,之所以能够风靡全球,长盛不衰,其原因在于靛蓝染料与棉纱染色结合带来的特殊效果。当靛蓝染料上染到棉纱内部的时候,由于其颗粒尺寸的原因,不能完全透入到纱线的最内部,在纱线芯部有一部分未被染色,而形成“白芯”。牛仔服装经过水洗后,“白芯”会越来越白,从而使得牛仔服装的蓝色越来越鲜艳。但是,此“白芯”的限度不可控,其会随着颜色的加深而变小,无法清晰地突出“白芯”,从而使得蓝白色调对比不明显,进而降低了牛仔布料的美观性。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双色纱,其内外色调对比鲜明,可使采用该双色纱制成的面料纹路清晰,并可具有丰富的水洗层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色纱,包括由若干本色短纤维纺制而成的纱芯层,以及包覆于所述纱芯层外的有色包芯层。进一步的,所述有色包芯层为混纺纱或有色短纤维纱。进一步的,所述本色短纤维按“s”捻向纺制。进一步的,所述有色包芯层按“z”捻向包覆于所述纱芯层外。进一步的,所述纱芯层的细度为40英支~100英支。进一步的,所述双色纱的细度为6英支~40英支。进一步的,所述纱芯层的捻系数大于所述有色包芯层的捻系数。进一步的,所述纱芯层的捻系数为300~350,所述包芯层的捻系数为350~52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色纱,通过使内部的纱芯层由本色短纤维纺制,并在纱芯层外包覆有色包芯层,可使该双色纱内部呈白色,外部有色,且其内外颜色对比鲜明,可使采用该双色纱制成的面料纹路清晰,并可具有丰富的水洗层次,从而使得本双色纱可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2)有色包芯层采用混纺纱或有色短纤维纱,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3)通过使本色短纤维按“s”捻向纺制,并使有色包芯层按“z”捻向包覆于纱芯层外,可使得本双色纱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4)纱芯层的细度为40英支~100英支,可使得纱芯层呈现出明显的白色,而可提高双色纱的美观性。(5)纱芯层的捻系数小于有色包芯层的捻系数,能够提高本双色纱的结构强度。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面料,包括弹力面料层、设于所述弹力面料层两相对侧的第一面料层和第二面料层,相对于所述弹力面料层设于所述第一面料层另一侧的防菌涂料层,于所述第一面料层和所述第二面料层上均开设有若干透气孔,且所述第一面料层和所述第二面料层上的所述透气孔交错布置,所述第一面料层和所述第二面料层均与所述弹力面料层粘接相连,且所述第一面料层和所述第二面料层的成分至少包括如上所述的双色纱。进一步的,相对于所述弹力面料层,于所述第二面料层的另一侧经由针板拉毛复合有第三面料层,并于所述第三面料层背对所述第二面料层的一侧设有绒毛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面料,通过在第一面料层和第二面料层上设置透气孔可具有较好的透气效果,而将两面料层上的透气孔交错布置,又可保证该面料的保暖效果;另外,通过设置防菌涂料层又可使得本面料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附图说明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双色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双色纱横断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面料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纱芯层,2-有色包芯层,3-弹力面料层,4-第一面料层,5-防菌涂料层,6-第二面料层,7-第三面料层,8-绒毛层,9-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双色纱,其包括由若干本色短纤维纺制而成的纱芯层,以及包覆于纱芯层外的有色包芯层。本实施例的双色纱通过将其芯部的纱芯层直接利用本色短纤维制成,可使其芯部始终呈现白色;另外,在白色的芯部外周面包覆有色包芯层,不仅能使该双色纱内外颜色对比鲜明,且相较于传统的通过印染技术所呈现出的内部白色外部有色的效果,本双色纱的白色芯部更鲜明,其限度可控,且其白色不会随该双色纱的水洗而变小,可使得由本双色纱制成的面料具有鲜艳的水洗效果及美观的纹路。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双色纱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中所示,为提高使用效果,本实施例的本色短纤维按“s”捻向纺制而得到上述的纱芯层1,而有色包芯层2则按“z”捻向包覆于纱芯层1外。另外,为便于加工制造,本实施例的有色包芯层2具体可采用混纺纱或有色短纤维。例如,有色短纤维具体可采用蓝色短纤维,以此可使得本双色纱的横截面呈现出内白外蓝的视觉效果,从而可使得由该双色纱制成的面料具有牛仔面料的外观效果,且相较于传统的牛仔面料,由该双色纱制成的面料不会因多次水洗而使其芯部的白色区域变小,可克服现有的牛仔面料普遍存在的问题。此外,为了使得本双色纱具有较好的结构性能,本实施例的双色纱的细度为6英支~40英支,其中,纱芯层1的细度为40英支~100英支。进一步的,纱芯层1的捻系数小于所述有色包芯层2的捻系数,且纱芯层1的捻系数具体可为300~350,而有色包芯层2的捻系数可为350~520。此外,利用本实施例的双色纱生产面料时,可将本双色纱作为经线,且该双色纱具体采用如下实施例示出的各工艺参数:双色纱细度纱芯层1细度纱芯捻系数包芯层捻系数双色纱捻系数白芯度实施例1.110支40支35043042025%实施例1.210支60支35043042010%其中,上表中的白芯度指纱芯层1的横截面积与双色纱整体横截面积之比,并由该表可知,不同粗细的纱芯层1,可呈现出不同的白芯度。因此,可通过调节纱芯层1的细度而使得本双色纱的白芯度可控。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面料,如图3中所示,该面料包括弹力面料层3、设于弹力面料层3两相对侧的第一面料层4和第二面料层6。其中,该第一面料层4和第二面料层6的经线采用由如实施例一所述的双色纱,而其纬线可采用涤纶线等,弹力面料层3采用现有的具有弹性的面料即可。另外,本实施例的第一面料层4和第二面料层6均与弹力面料层3粘接相连。此外,为提高该面料的透气性,由图3中所示,于第一面料层4和第二面料层6上均开设有若干透气孔9。而为保证本面料的保暖效果,第一面料层4和第二面料层6上的透气孔9交错布置。仍由图3中所示,为进一步提高使用效果,相对于弹力面料层3,于第一面料层4另一侧涂覆有防菌涂料层5,以此可使得本面料具有较好的除菌效果。此外,相对于弹力面料层3,于第二面料层6的另一侧经由针板拉毛复合有第三面料层7,并于第三面料层7背对第二面料层6的一侧设有绒毛层8,由此可提高本面料的保暖性。本实施例的面料,通过在第一面料层4和第二面料层6上设置透气孔9可具有较好的透气效果,而将两面料层上的透气孔9交错布置,又可保证该面料的保暖效果;另外,通过设置防菌涂料层5又可使得本面料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