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粗细纱混合交织具有立体感的箱包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09814发布日期:2020-08-28 15:17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粗细纱混合交织具有立体感的箱包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粗细纱混合交织具有立体感的箱包布。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箱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箱包布通常是由基层和防水层构成,比较常见的是由聚酯纤维编织而成的基层和覆盖于基层表面的防水涂层构成的复合层。

现有的箱包布为了追求美丽的外表,往往都会使用粗细纱进行混合变质,这样就存在粗细纱之间的间隙比较大,导致在使用时容易滋生细菌及累计灰尘,布料不防水导致外部的水侵入箱体内部对箱体内部的物体进行侵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粗细纱混合交织具有立体感的箱包布,具备防水防尘防细菌滋生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箱包布不防水防尘容易滋生细菌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粗细纱混合交织具有立体感的箱包布,包括第一基布层,所述第一基布层的顶部设置有硬质层,所述硬质层的顶部设置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粗细纱混合交织具有立体感的箱包布,其中所述保温层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阻燃层,通过设置防水层用于增加布料的防水性,从而保证箱体内部不被水侵湿,通过设置第一阻燃层用于防止外部的火源将内部的物体点燃造成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粗细纱混合交织具有立体感的箱包布,其中所述第一阻燃层的顶部设置有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阻燃层,通过设置活性炭层用于将内部的气味吸附,从而保证箱体内部的空气清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粗细纱混合交织具有立体感的箱包布,其中所述第二阻燃层的顶部设置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层,通过设置海绵层用于增加布料的柔软度,同时能够减缓外部的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粗细纱混合交织具有立体感的箱包布,其中所述支撑层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基布层,所述第二基布层的顶部涂刷有防尘胶水,通过设置防尘胶水用于填充第二基布层内部的缝隙,防止外部的灰尘落入,及灰尘堆积,从而影响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粗细纱混合交织具有立体感的箱包布,其中所述支撑层为均匀分布在海绵层顶部的支撑纤维,通过设置支撑层用于保持布料的外形不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粗细纱混合交织具有立体感的箱包布,其中所述第一基布层、硬质层、保温层、防水层、第一阻燃层、活性炭层、第二阻燃层、海绵层、支撑层和第二基布层的内部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连接纤维,通过设置连接纤维用于增加第一基布层、硬质层、保温层、防水层、第一阻燃层、活性炭层、第二阻燃层、海绵层、支撑层和第二基布层之间的结构稳定,从而增加布料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硬质层用于增加布料的硬度,用于阻隔外部的冲击力,通过设置保温层用于对箱体内部进行保温,防止箱体内部的物品被冻坏,同时解决了现有箱包布不防水防尘容易滋生细菌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水层用于增加布料的防水性,从而保证箱体内部不被水侵湿,通过设置第一阻燃层用于防止外部的火源将内部的物体点燃造成损失,通过设置活性炭层用于将内部的气味吸附,从而保证箱体内部的空气清新,通过设置海绵层用于增加布料的柔软度,同时能够减缓外部的冲击力,通过设置防尘胶水用于填充第二基布层内部的缝隙,防止外部的灰尘落入,及灰尘堆积,从而影响美观,通过设置支撑层用于保持布料的外形不变,通过设置连接纤维用于增加第一基布层、硬质层、保温层、防水层、第一阻燃层、活性炭层、第二阻燃层、海绵层、支撑层和第二基布层之间的结构稳定,从而增加布料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层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基布层;2、硬质层;3、保温层;4、防水层;5、第一阻燃层;6、活性炭层;7、第二阻燃层;8、海绵层;9、支撑层;10、第二基布层;11、防尘胶水;12、连接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粗细纱混合交织具有立体感的箱包布,包括第一基布层1,第一基布层1的顶部设置有硬质层2,硬质层2的顶部设置有保温层3,通过设置硬质层2用于增加布料的硬度,用于阻隔外部的冲击力,通过设置保温层3用于对箱体内部进行保温,防止箱体内部的物品被冻坏;

保温层3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层4,防水层4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阻燃层5,通过设置防水层4用于增加布料的防水性,从而保证箱体内部不被水侵湿,通过设置第一阻燃层5用于防止外部的火源将内部的物体点燃造成损失;

第一阻燃层5的顶部设置有活性炭层6,活性炭层6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阻燃层7,通过设置活性炭层6用于将内部的气味吸附,从而保证箱体内部的空气清新;

第二阻燃层7的顶部设置有海绵层8,海绵层8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层9,通过设置海绵层8用于增加布料的柔软度,同时能够减缓外部的冲击力;

支撑层9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基布层10,第二基布层10的顶部涂刷有防尘胶水11,通过设置防尘胶水11用于填充第二基布层10内部的缝隙,防止外部的灰尘落入,及灰尘堆积,从而影响美观;

支撑层9为均匀分布在海绵层8顶部的支撑纤维,通过设置支撑层9用于保持布料的外形不变;

第一基布层1、硬质层2、保温层3、防水层4、第一阻燃层5、活性炭层6、第二阻燃层7、海绵层8、支撑层9和第二基布层10的内部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连接纤维12,通过设置连接纤维12用于增加第一基布层1、硬质层2、保温层3、防水层4、第一阻燃层5、活性炭层6、第二阻燃层7、海绵层8、支撑层9和第二基布层10之间的结构稳定,从而增加布料的使用寿命。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设置防水层4用于增加布料的防水性,从而保证箱体内部不被水侵湿,通过设置第一阻燃层5用于防止外部的火源将内部的物体点燃造成损失,通过设置活性炭层6用于将内部的气味吸附,从而保证箱体内部的空气清新,通过设置海绵层8用于增加布料的柔软度,同时能够减缓外部的冲击力,通过设置防尘胶水11用于填充第二基布层10内部的缝隙,防止外部的灰尘落入,及灰尘堆积,从而影响美观,通过设置支撑层9用于保持布料的外形不变,通过设置连接纤维12用于增加第一基布层1、硬质层2、保温层3、防水层4、第一阻燃层5、活性炭层6、第二阻燃层7、海绵层8、支撑层9和第二基布层10之间的结构稳定,从而增加布料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