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保温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92788发布日期:2020-06-05 21:52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热保温面料。



背景技术:

在服装大世界里,服装的面料五花八门,日新月异。但是从总体上来讲,优质、高档的面料,大都具有穿著舒适、吸汗透气、悬垂挺括、视觉高贵、触觉柔美等几个方面的特点。功能性面料是指具有某种特殊性能和用途的面料,比如防水、防风、透气、透湿、保暖、防油、易去污、防菌除臭、防紫外线、防静电、防辐射、防阻燃、耐高温、耐酸碱等功能。市场上的功能性面料以服装面料为主,多用于户外运动服、高档休闲服中。

对于特殊职业工作者,比如电力维修、消防工作等,有时需长时间的在外工作,在长期的风吹日晒下,穿着的防护服易出现起皮、裂纹等现象,不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影响美观,还会影响面料原有的隔热保温性能,所以用于防护面料外层的保护也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保温面料,由外到内依次为防紫外线层、隔热层、保温层和里料层;其中隔热层材质为玻璃纤维,玻璃纤维比有机纤维耐温高,不燃,抗腐,隔热性能较好;所述的保温层材质为保温海绵;所述的里料层为腈纶纤维;在面料的最外层设置有防紫外线层,可以很好的吸收紫外线,透光率极低,可良好的阻隔外部热量的进入,抑制面料的老化,具有良好的耐洗性,可持久的维持面料的防护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隔热保温面料,由外到内依次为防紫外线层、隔热层、保温层和里料层;所述的隔热层材质为玻璃纤维;所述的保温层材质为保温海绵;所述的里料层为腈纶纤维;所述的防紫外线层由防紫外乳液涂覆制成,所述的防紫外乳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70-90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20-35份苯丙乳液、15-20份抗紫外剂、2-4份分散剂、3-5份增稠剂、1-4份硅油、20-40份丙二醇。

进一步,所述的抗紫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反应瓶中加入20mmol2-氨基-5-硝基二苯甲酮、15-20mmol铁粉和200ml溶剂95%的乙醇水溶液,边搅拌边升温至80-85℃,保温反应3-4h,接着降温至40-45℃,边搅拌边逐滴滴加2ml浓盐酸,继续加热至80-85℃反应2-3h,待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到室温,调节溶液的ph为弱碱性,然后加热至沸腾,趁热过滤,滤液经旋转蒸发除去20-40%溶剂后,自然冷却到室温,接着放入温度为0-5℃的冰箱中,过滤干燥后即得到原料中间体a1;反应式如下所示:

第二步、在反应瓶中加入100ml无水乙醇,接着依次加入第一步制备的10mmol原料中间体a1、23-25mmol5-己烯腈,边搅拌边升温至85-90℃,搅拌反应5-7h,自然冷却到室温后,采用柱层析分离,即得到是a结构的紫外改性剂,反应式如下所示:

第三步、在反应釜中加入10g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80-100mg乳化剂、150-200mg引发剂和150-200ml溶剂二甲苯,通入氮气15-20min,边搅拌边升温至80-85℃,搅拌进行预聚合40-50min,接着降温至室温,加入2-3g紫外改性剂、4-5g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80-100mg乳化剂、150-200mg引发剂,通入氮气15-20min,边搅拌边升温至95-105℃,进行聚合反应2-3h,反应结束后,加入20ml甲醇和20ml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破乳,经过滤、水洗、干燥后,即得到抗紫外剂。

进一步,第一步中,调节溶液的ph为弱碱性具体为用15-20%的磷酸氢二钠调节溶液的ph为7.2-8.0。

进一步,第二步中,柱层析分离具体为采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10:1:2的层析液进行分离。

进一步,第三步中,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钠。

进一步,第三步中,所述的乳化剂为聚氧乙烯醚。

进一步,所述的分散剂为硬脂酸锌。

进一步,所述的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热保温面料,由外到内依次为防紫外线层、隔热层、保温层和里料层;其中隔热层材质为玻璃纤维,玻璃纤维比有机纤维耐温高,不燃,抗腐,隔热性能较好;所述的保温层材质为保温海绵;所述的里料层为腈纶纤维;

另外,经研究,在面料的最外层设置有防紫外线层,可以很好的吸收紫外线,透光率极低,可有效的抑制面料的老化;该防紫外线层由防紫外乳液涂覆制成,防紫外乳液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丙乳液为基体,添加有抗紫外剂,抗紫外剂的制备首先以2-氨基-5-硝基二苯甲酮为原料在铁粉的存在下进行还原得到了原料中间体a1,接着原料中间体a1上的氨基与5-己烯腈上的氰基发生反应得到了紫外改性剂a,为了提高紫外改性剂a的溶解性和配伍性,最后紫外改性剂a以自由基聚合的方式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上以化学键的方式连接上,大大增加了其在防紫外乳液的溶解性,最后可形成均一的防紫外线覆膜层,而且氨基上氮原子带有孤对电子,引入推电子的烃基使氮原子的给电子能力增强,形成类似于受阻胺的结构,并且能具有受阻胺的性质—猝灭单线态氧,分解过氧化氢,捕获自由基,有效的进行阻隔紫外线。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抗紫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反应瓶中加入20mmol2-氨基-5-硝基二苯甲酮、16mmol铁粉和200ml溶剂95%的乙醇水溶液,边搅拌边升温至80℃,保温反应3h,接着降温至40℃,边搅拌边逐滴滴加2ml浓盐酸,继续加热至80℃反应3h,待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到室温,用20%的磷酸氢二钠调节溶液的ph为7.4,然后加热至沸腾,趁热过滤,滤液经旋转蒸发除去20-40%溶剂后,自然冷却到室温,接着放入温度为0-5℃的冰箱中,过滤干燥后即得到原料中间体a1;收率为94.7%,反应式如下所示:

经检测,原料中间体a1的质谱为:hrmsm/z(esi+):212.092。

第二步、在反应瓶中加入100ml无水乙醇,接着依次加入第一步制备的10mmol原料中间体a1、25mmol5-己烯腈,边搅拌边升温至90℃,搅拌反应7h,自然冷却到室温后,采用柱层析分离,层析液为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10:1:2;即得到是a结构的紫外改性剂,收率为80.1%;反应式如下所示:

经检测,紫外改性剂a的质谱为:hrmsm/z(esi+):402.245。

第三步、在反应釜中加入10g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100mg乳化剂聚氧乙烯醚、200mg引发剂过硫酸钠和200ml溶剂二甲苯,通入氮气20min,边搅拌边升温至85℃,搅拌进行预聚合40min,接着降温至室温,加入2g紫外改性剂、5g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100mg乳化剂聚氧乙烯醚、200mg引发剂过硫酸钠,通入氮气20min,边搅拌边升温至105℃,进行聚合反应2h,反应结束后,加入20ml甲醇和20ml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破乳,经过滤、水洗、干燥后,即得到抗紫外剂。

抗紫外剂的红外表征如下所示:ir(kbr):3045/3007(苯环),2889(-ch2-),1745(酯基)cm-1

实施例2

一种隔热保温面料,由外到内依次为防紫外线层、隔热层、保温层和里料层;

所述的隔热层材质为玻璃纤维;

所述的保温层材质为保温海绵;

所述的里料层为腈纶纤维;

所述的防紫外线层由防紫外乳液涂覆制成,所述的防紫外乳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70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20g苯丙乳液、20g抗紫外剂、2g分散剂硬脂酸锌、5g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1g硅油、30g丙二醇。

实施例3

一种隔热保温面料,由外到内依次为防紫外线层、隔热层、保温层和里料层;

所述的隔热层材质为玻璃纤维;

所述的保温层材质为保温海绵;

所述的里料层为腈纶纤维;

所述的防紫外线层由防紫外乳液涂覆制成,所述的防紫外乳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90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0g苯丙乳液、18g抗紫外剂、4g分散剂硬脂酸锌、4g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2g硅油、40g丙二醇。

实施例4

一种隔热保温面料,由外到内依次为防紫外线层、隔热层、保温层和里料层;

所述的隔热层材质为玻璃纤维;

所述的保温层材质为保温海绵;

所述的里料层为腈纶纤维;

所述的防紫外线层由防紫外乳液涂覆制成,所述的防紫外乳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85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5g苯丙乳液、15g抗紫外剂、3g分散剂硬脂酸锌、3g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4g硅油、20g丙二醇。

对比例1

一种隔热保温面料,由外到内依次为防紫外线层、隔热层、保温层和里料层;

所述的隔热层材质为玻璃纤维;

所述的保温层材质为保温海绵;

所述的里料层为腈纶纤维;

所述的防紫外线层由防紫外乳液涂覆制成,所述的防紫外乳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85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5g苯丙乳液、1.8g紫外改性剂a、3g分散剂硬脂酸锌、3g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4g硅油、20g丙二醇。

对比例2

一种隔热保温面料,由外到内依次为防紫外线层、隔热层、保温层和里料层;

所述的隔热层材质为玻璃纤维;

所述的保温层材质为保温海绵;

所述的里料层为腈纶纤维;

所述的防紫外线层由防紫外乳液涂覆制成,所述的防紫外乳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85g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5g苯丙乳液、3g分散剂硬脂酸锌、3g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4g硅油、20g丙二醇。

对制备的隔热保温面料进行性能测试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