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种兵训练单兵模块化自救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16363发布日期:2021-01-24 05:45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特种兵训练单兵模块化自救包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于信息技术及卫勤保障研究领域,涉及一种特种兵野外训练、野战条件下,进行单兵位置确认、单兵身份认证、自救及互救的特种兵训练单兵自救包。


背景技术:

[0002]
现代战争医学救援实践表明:伤员具有突发性强、伤者多、伤情严重及救护环境复杂的特点,伤后24h内最主要死亡原因是失血过多,休克后“黄金1小时”液体复苏是其关键的救治措施;伤后1~3h内有效清创控制出血及补液复苏抗休克,是确保伤员生命体征稳定的主要手段,战时伤员死亡率与伤员接受救治的时间直接相关,战伤救治尽量前移是战创伤救治的发展方向。
[0003]
战创伤救治始于“士兵系统”及终于卫勤指挥系统是研究方向,人员安全身份快速、有效认证已成为野战医学救援过程中液体复苏救治的关键环节。目前,存在创伤伤员伤者多、伤情严重、救护环境复杂、分级救治等实际,以及伤员体检信息、输血的系统性风险、输血禁忌、药物禁忌、液体复苏配置种类及库存、复苏对象身份确立及复苏方式等技术因素影响,为快速、规范为战创伤伤员液体复苏等救治确定安全身份及提供技术方案,要实现信息采集点尽可能设置在信息发生点的目标,完成战创伤连续稳定救治目标及野战急救到后送治疗的全程覆盖。
[0004]
特种作战已成为一种新的作战样式在现代战争中举足轻重,特种兵是完成军队作战任务的主要力量,加强特种部队建设是我军的当务之急,而特种部队训练强度大且科目繁多,特种兵训练任务重、课程危险性大、水中和空中项目多、致伤因素多,突出实战、训练严格、注重素质是其特点,贯穿海上泅渡训练、潜水、浅滩登陆、侦察、船艇操纵等过程环节,最易发生训练伤;由于野战及野外训练环境下技术条件适应性的差异,对野战及训练条件下医学救援设备提出很高要求,在满足训练、野战等工作基础上,为特种兵训练自救及院前急救提供器材保证、安全保障、效率保障。
[0005]
目前,特种兵训练自救及救治则存在着野外训练环境复杂、单兵自救及创伤救治难度大、单兵自救器械水平及功能单一、自救功能不配套、信息化程度低;缺乏针对性强的训练自救器械等诸多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为实现以上目标,克服上述相关现有技术缺陷和不足,本发明人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完成本发明。
[0007]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野外训练环境复杂、单兵自救及创伤救治难度大、单兵自救器械水平及功能单一、自救功能不配套、信息化程度低;缺乏针对性强的训练自救器械等诸多技术难点。
[0008]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改进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特种兵训练单兵模块化自救包由包体、带计时器提手、包背带组成,包体内放置信
息化装置、救生装置、救治装置。
[0009]
1、所述自救包包括包体、包背带、带计时器提手;所述包体由双层材料编织而成,内层为涤纶面料,外层为牛津防水面料,上面为封闭拉链,拉链两侧有带计时器提手;进一步地,包体前、后幅及底层分为2-4个封闭部分,分别衬入支撑包体并可拉出的夹板,包体拉出位置用拉链封闭;进一步地,包体左、右两侧袋为由拉链封闭的空间;所述包体四角均为固定在双层材料内且可抽拉的不锈钢杆,可调节抽拉杆伸缩长度;所述包背带是耐磨软质材料,背带两端挂钩可与包体两端圆环连接,包背带分为通过粘接绒面层相连的两部分。
[0010]
2、所述包体内放置信息化装置、救生装置、救治装置;所述包体内放置信息化装置为包体左侧袋放置粘贴固定安全身份识别二维码、条形码、金属磁条的身份识别卡,右侧袋放置带gps定位的单兵呼救装置;进一步地,所述身份识别卡通过粘接绒面层放置于官兵肩、胸章内,作为特种兵训练或作战需要脱离单兵自救包时使用方式;或将识别卡和单兵呼救装置以防水材料保存,分别放入自救包体左右两侧袋中。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身份识别二维码、条形码为特种兵训练前将个人基本信息及相关信息录入改进的创伤救治安全身份认证信息系统中打印而成,以产生序列号作为个人信息唯一标记打印二维码、条形码,作为身份识别卡粘贴固定于硬质卡上;金属磁条为在识别卡相同位置粘贴不宜常规救治高危人群的充磁金属磁条;进一步地,所述自救包中带有gps定位单兵呼救装置可以快速呼救,通过自救包中带gps定位的单兵呼救装置快速呼救,编辑序列号、位置、状况信息发送后方指挥机关,可确定单兵位置并通过直升机等方式施救、后送;所述包体内放置救生装置主要为潜水、伞降训练救生装置,包括由防冲击材料制成气密性好的单层可充气气囊救生圈或折叠式多层相连可充气气囊救生圈等;进一步地,单层可充气气囊救生圈包括救生圈本体、口鼻式吸氧面罩、粘接绒面层、带挂钩腰带、小型氧气瓶,所述救生圈本体充气口、口鼻式吸氧面罩、氧气瓶口间为三通式螺丝口连接结构,外部一体连接有密封条;进一步地,针对水中训练选择单层可充气气囊救生圈,救生圈本体包括内部可注有气体的气囊,将靠近身体面救生圈通过腰带挂钩固定,气囊外侧连接有充气口,设置在救生圈远离身体面,人体腋下部位,充气口内软管上端通过带开关三通螺丝口与氧气瓶连接;所述折叠式口鼻式吸氧面罩连接服装粘接绒面层,固定放置在人体胸前部位,口鼻式吸氧面罩连通软管通过带开关三通螺丝口与氧气瓶连接好;所述小型氧气瓶包装套通过腰带挂钩连接固定。
[0012]
所述折叠式多层相连可充气气囊救生圈包括救生圈本体、带挂钩腰带、小型氧气瓶、粘接绒面层;进一步地,针对空中训练选择折叠式多层相连可充气气囊救生圈本体,与腰带拉钩相连,腰带上拉钩与靠近身体面充气气囊上金属环连接固定,最内侧气囊外侧连接有充气口,位于人体腰部,充气口软管上端通过螺丝口与氧气瓶口连接好;所述小型氧气瓶包装套通
过腰带挂钩固定;所述救生圈最外层充气气囊上金属环通过固定线拉紧固定在腰部,固定线两端为粘接绒面层连接在服装上。
[0013]
所述包体内放置救治装置主要为一次性多功能液体复苏装置及急救药品盒,以及包体组件、绷带、一次性注射器、开口器等;进一步地,所述一次性多功能液体复苏装置用于液体复苏,由胶体液输注管路、晶体液输注管路、液体复苏样本管路三部分组成,所述装置选择三通方式,管路以塑料夹隔断,以分拆式管路连接头连接进行不同方式组合,配有加压板;进一步地,所述急救药品盒用于创伤救治,按普通急救药品、循环系统急救药品、呼吸系统急救药品、中枢神经系统急救药品、其他系统急救药品、解毒药及相关药物拮抗剂、酸碱平衡药共七类,使用防水材料制成七种颜色包装带并由带拉紧卡的环形带分别包装,环形带上粘贴药品二维码或条形码。
[0014]
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实验环境、设备相比,本发明取得有益效果是:1、特种兵训练单兵自救包带有gps定位的单兵呼救装置用于后方指挥系统完成单兵野外环境快速施救,结合安全身份识别装置,可快速、安全完成自救及创伤液体复苏救治,解决了野外复杂环境、单兵自救及液体复苏救治难度大的技术难题。
[0015]
2、自救包由单兵自身携带,不添加其它装备,可实现单兵自主和液体复苏救治两种模式,高质量完成战场救护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五大技术,解决了现有单兵自救器械功能单一、不配套的技术问题。
[0016]
3、特种兵训练保障人员使用改进的液体复苏救治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结合自救包的安全身份识别系统,不断调整液体复苏参数及复苏标准,完成伤员液体复苏方案并实施,解决了单兵救治信息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
[0017]
4、自救包中单层可充气气囊救生圈以快速充气方式形成救生圈,结合使用口鼻式吸氧面罩,从保证水中救生及水中呼吸两个方面入手,大大提高水上训练自救能力;折叠式多层相连可充气气囊救生圈注重充气气囊救生圈打开速度,从减缓下落速度及保护人员下肢安全两方面入手,大大提高空中训练自救能力,解决了缺乏针对性强的训练自救器械的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0018]
为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附图中,各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比例绘制,附图仅仅针对与本领域技术及研究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
图1为本发明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单层可充气气囊救生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折叠式多层相连可充气气囊救生圈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一次性多功能液体复苏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分拆式管路连接头结构示意图。
[0020]
附图标记
1-提手计时器部分;2-提手;3-夹板;4-包背带;5-抽拉杆;6-粘接绒面层;201-连通软管;202-口鼻式吸氧面罩;203-三通开关;301-小氧气瓶;302-氧气瓶开关;303-金属环;304-固定线;305-可充气气囊;306-充气软管;401-静脉留置针;402-连接头;403-血液成分袋;404-采血袋或无菌空袋;405-晶体液袋;406-样本收集管;407-管路接头;408-胶体液袋;409-过滤网;410-调节器;411-加温管路;412-分拆式管路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以上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及进一步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发明,仅仅为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0022]
实施例一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特种兵训练单兵模块化自救包,由包体、带计时器提手2、包背带4组成;本实施例中所述包体由双层材料编织而成,内层为涤纶面料,外层为牛津防水面料,上面为封闭拉链;拉链两侧有带计时器提手2,便于单兵位置寻找确认;计时器可采用市场上常规型号便可。
[0023]
本实施例中,所述包背带4是耐磨软质材料,背带两端挂钩与包体两端圆环连接,包背带4分为通过粘接绒面层6相连的两部分,发生创伤时可做为止血带使用;本实施例中,所述包体前、后幅及底层分为2-4个封闭部分,分别衬入支撑包体并可拉出的夹板3,拉出位置用拉链封闭,发生创伤时可拉出做固定板使用;本实施例中,所述包体四角均为固定在双层材料内且可抽拉的不锈钢杆,抽拉并调节抽拉杆5伸缩长度,顶部可用挂钩与液体成分袋、照明灯具固定连接,便于液体复苏救治及夜间救治使用。还可以将包体底部的拉板抽出后安装在抽拉杆顶部,用于军事作业;也可以不抽出包体底部的拉板而将包体倒置,以用于军事作业。
[0024]
本实施例中,所述包体左右两侧袋为由拉链封闭的空间,放置信息化装置;其中包体左侧袋放置粘贴固定安全身份识别二维码、条形码、金属磁条的身份识别卡,右侧袋放置带gps定位的单兵呼救装置;gps定位可采用北斗,也可以是市场上常规满足定位功能的均可。
[0025]
进一步地,所述身份识别卡通过粘接绒面层放置于官兵肩、胸章内,作为特种兵训练或作战需要脱离单兵自救包时使用方式;或将识别卡和单兵呼救装置以防水材料保存,分别放入自救包体左右两侧袋中;其他用品作为自救包常规贮备;进一步地,所述安全身份识别二维码、条形码为特种兵训练前将个人基本信息及相关信息录入改进的创伤救治安全身份认证信息系统中打印而成,以产生序列号作为个人信息唯一标记;基本信息包括序列号、单位、人员种类、姓名、性别、年龄等,相关信息包括身高、体重、体表面积、血容量、血压、abo血型、特殊血型抗体、药物过敏、血源传播性疾病、体检信息等,打印条形码、二维码作为身份识别卡粘贴固定于硬质卡上;金属磁条为在识别卡相同位置粘贴不宜常规救治高危人群的充磁金属磁条;所述自救包中带有gps定位单兵呼救装置可以快速呼救,发生特种兵野外极限训练过
程迷路、负伤等情况,通过自救包中带gps定位的单兵呼救装置快速呼救,编辑序列号、位置、状况信息发送后方指挥机关,可确定单兵位置并通过直升机等方式施救、后送;所有单兵救治数据信息、视频,可通过上传系统向野战医疗队、后方医院发送,用于严重伤员后送至野战医院过程及救治使用。
[0026]
实施例二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特种兵训练单兵模块化自救包,由包体、包背带4、带计时器提手3组成;包内配置救生用品主要为水、空中训练救生装置等,配置救治用品主要为一次性多功能液体复苏装置等;1、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中水、空中训练救生装置主要包括由防冲击材料制成气密性好的单层可充气气囊305救生圈和多层相连折叠式可充气气囊305救生圈;所述单层可充气气囊305救生圈包括救生圈本体、口鼻式吸氧面罩202、粘接绒面层、带挂钩腰带、小氧气瓶301,所述充气口、口鼻式吸氧面罩202、氧气瓶口间为三通式螺丝口连接结构,外部一体连接有密封条,密封处理使得气囊救生圈气密性更好,使用更加安全可靠;进一步地,所述单层可充气气囊305救生圈用于水上训练,救生圈本体包括内部可注有气体的气囊,将靠近身体面救生圈通过腰带挂钩固定,气囊外侧连接有充气口,设置在救生圈远离身体面,人体腋下部位,充气口软管306上端通过带开关三通203螺丝口与小氧气瓶301连接;所述小氧气瓶301包装套通过腰带挂钩连接固定;所述折叠式口鼻式吸氧面罩202连接服装粘接绒面层,固定放置在人体胸前部位,口鼻式吸氧面罩202连通软管201通过带开关三通203螺丝口与小氧气瓶301连接好;进一步地,水中训练发生意外时,打开封闭氧气瓶开关302及三通充气开关203,迅速充满可充气气囊,形成自救救生圈;根据训练需要可撕下口鼻式吸氧面罩202保护套,将两条固定带分别套在头部和颈部,使口鼻式吸氧面罩202紧密套在口鼻位置固定好,无误后关闭充气口开关203并打开口鼻式吸氧面罩202与小氧气瓶301连接三通开关203。
[0027]
如图3所示,所述折叠式多层相连可充气气囊305救生圈包括救生圈本体、金属环303、带挂钩腰带、固定线304、小氧气瓶301;进一步地,针对空中训练选择折叠式多层相连可充气气囊305救生圈本体,与腰带拉钩相连,腰带拉钩与靠近身体面充气气囊上金属环连接固定,最内侧气囊外侧连接有充气口,位于人体腰部,充气口软管306上端通过螺丝口与小氧气瓶301口连接好;所述小型氧气瓶301包装套通过腰带挂钩固定;所述救生圈最外层充气气囊上金属环303通过固定线304拉紧固定在腰部,固定线304两端为粘接绒面层连接在服装上;进一步地,空中训练发生意外时,迅速撕掉最外层充气气囊金属环303上的固定线304,使折叠式多层相连可充气气囊305救生圈快速打开,同时打开氧气瓶开关302迅速充满多层可充气气囊305,形成训练下坠的救生气垫。
[0028]
2、本实施例所述救治用品主要包括一次性多功能液体复苏装置及急救药品盒、包体组件、绷带、一次性注射器、开口器等;如图4、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次性多功能液体复苏装置由胶体液输注管路、晶体液输注管路、液体复苏样本管路三部分组成,选择三通方式连接,使用分拆式管路连接头412将
三部分管路组合为一体,配有加压板,所述管路可以塑料夹-—

隔断。
[0029]
本实施例所述一次性多功能液体复苏装置可快速建立静脉输注通道,根据液体复苏方案迅速确定组合方式,保证液体复苏准备、使用的连续过程,相互间功能独立,无菌效果好,并根据救治种类、方式、标准等选择不同复苏液体成分输注,结合成分加温和加压快速输注,有效降低液体复苏系统性风险;本实施例中,所述急救药品盒药品按普通急救药品、循环系统急救药品、呼吸系统急救药品、中枢神经系统急救药品、其他系统急救药品、解毒药及相关药物拮抗剂、酸碱平衡药共七类,用防水材料制成七种颜色包装带并由带拉紧卡的环形带分别包装,环形带上粘贴药品二维码或条形码,以避免急救药品盒移动过程中药品碰撞损坏,也便于药品的快速寻找使用和即时补充;本实施例中,所述单兵自救包可通过包体组件,以及包体内急救药品盒、绷带、开口器、止血纱布、医用夹板、按压式消毒液等进行单兵自主救治,开展通气、止血、包扎、固定等战场救护。自救包带gps定位的单兵呼救装置可以快速呼救,带计时器提手2便于单兵位置寻找确认,出血可取下包背带4分开作止血带使用,创伤骨折可取出包体前、后幅及底层内部分或全部夹板3作为固定器材使用;包体四角抽拉杆5顶部可用挂钩与液体成分袋、照明灯具固定连接,便于液体复苏救治及夜间救治使用;一次性多功能液体复苏装置可由单兵建立静脉输注通道,根据训练创伤选择急救药品盒不同药品。
[0030]
本实施例中,严重创伤由特种兵保障人员实施液体复苏救治,首先通过自救包带gps定位的单兵呼救装置快速呼救,运用磁性检测识别单兵高危人群,并通过放置在自救包或粘贴于作战肩(胸)章内身份识别卡,以及通过改进信息系统数据库进行比对,完成伤员安全身份认证;结合改进的战创伤液体复苏救治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复苏液体管理、血液配置管理、配合实验管理、临床数据管理等技术要求、标准及流程,调整液体复苏参数及复苏标准,以一次性多功能液体复苏装置完成伤员液体复苏;进一步地,所述一次性多功能液体复苏装置以分拆式管路连接头412连接进行不同方式组合,所述管路以塑料夹-—

隔断,配装最新型静脉留置针(20g)401;输注液体袋选择一次成型高分子聚合物的软包装,可通过加压板进行加压输注;所述样本收集管406路内预留acd-b配方抗凝剂;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一次性多功能液体复苏装置使用方式:单纯成分输注方式:配装最新型静脉留置针401,以连接头402连接;关闭-、-夹并打开-、

夹进行晶体液袋405输注,或以分拆式管路连接头412连接管路进行采血袋或无菌空袋404输注;混合成分输注方式:配装最新型静脉留置针401,以连接头402连接;关闭-、-夹并打开-、

夹进行晶体液袋405输注,或以分拆式管路连接头412连接管路进行采血袋或无菌空袋404输注;关闭-、-夹并打开-、-、

夹进行胶体液袋408输注,或打开

夹结合分拆式管路连接头412连接管路进行血液成分袋403输注,过滤网409滤过,加温管路411加温;

液体复苏样本留取及混合成分输注方式:配装最新型静脉留置针401,以连接头402连接,管路接头407分离液体成份输注管路;关闭-、-夹并打开-夹和调节器410,通过样本收集管406留取液体复苏样本;关闭-、-、

夹并打开-夹,选择采血袋或无菌空袋404,以分拆式管路连接头412连接管路,留取样本或完成自体输注。关闭-、-夹并打开-、

夹进行晶体液袋405输注,或以分拆式管路连接头412连接管路进行采血袋或无菌空袋404输注;关闭-、-夹并打开-、



夹进行胶体液袋408输注,或关闭

打开

夹结合分拆式管路连接头412连接管路进行血液成分袋403输注。
[0031]
单兵模块化自救包信息化程度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高质量完成战场救护通气、止血、包扎、固定等五大技术,提高多种条件下自救环境及技术条件适应性,大大提高训练自救及野战救治效果。
[0032]
以上实施例用途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意欲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本发明技术内容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示的技术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