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武器射击弹壳回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39452发布日期:2021-06-04 19:28阅读:848来源:国知局
轻武器射击弹壳回收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弹壳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武器射击弹壳回收器。


背景技术:

2.在部队的日常打靶训练过程中,轻武器射击后,弹壳散落在靶场内,仅靠人工捡拾,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回收效率低下。鉴于部队要求固定靶位100%回收轻武器弹壳,个别弹壳落在沙土或草地之中,很难被发现。为提高弹壳回收效率,节省人力及时间,优化靶场转换使用频率,根据部队需求,急需设计一款轻武器射击弹壳回收器,满足部队训练保障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轻武器射击弹壳回收器,可确保将掉落的弹壳全部回收,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轻武器射击弹壳回收器,包括车体及设置于车体底部的弹壳吸附装置和用于收集弹壳的回收箱,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多个行走轮,所述行走轮通过缓冲机构与车体相连,所述车体的端部设有扶手;所述弹壳吸附装置包括内置磁铁的吸附传送带及用于驱动吸附传送带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通过机架与车体相连,所述吸附传送带的后侧设有弹壳收集机构,所述弹壳收集机构的出料端设置于回收箱的进口上方。
6.优选的,所述弹壳收集机构包括拨料组件、倾斜设置的收集传送带及用于驱动收集传送带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机架与车体相连,所述拨料组件设置于吸附传送带的后部,用于将吸附传送带上的弹壳拨落至收集传送带上;所述收集传送带的表面间隔设有若干个挡料条。
7.优选的,所述拨料组件包括拨料板和挡料板,所述拨料板设置于挡料板的上方、且均与机架相连;所述拨料板的自由端及挡料板的自由端均设置于吸附传送带的后部,所述拨料板及挡料板的自由端均与吸附传送带的后部圆弧段相切;所述挡料板的连接端通过扭簧与机架相连。
8.优选的,所述收集传送带的下方设有护罩,所述护罩的底部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延伸至吸附传送带的出料端下方。
9.优选的,所述回收箱的中部设有与振动器相连的筛网,所述回收箱的顶部及底部均为敞口,所述筛网上的网眼与弹壳的外径相匹配,所述筛网的下方对应设有收集盘,所述收集盘上设有用于容纳弹壳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与筛网的网眼相对应,所述放置槽的底部为网状;所述回收箱的侧壁设有用于取放收集盘的卸料口。
10.优选的,所述行走轮为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顶部通过缓冲机构与车体相连。
11.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上连杆、下连杆和阻尼器,所述上连杆设置于下连杆的
上方,所述上连杆的两端分别与车体侧壁及轮座铰接,所述下连杆的两端分别与车体侧壁及轮座铰接;所述阻尼器倾斜设置于车体侧壁及轮座之间,所述阻尼器的上端高于上连杆的上端、且与车体侧壁相连,所述阻尼器的下端与轮座相连、且不高于下连杆的下端。
12.优选的,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均为两根、且对称设置于阻尼器的两侧。
13.优选的,所述阻尼器为弹簧阻尼器。
14.优选的,所述扶手倾斜设置于车体的后端,所述扶手的顶部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无线或有线连接。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体底部安装弹壳吸附装置和回收箱,实现吸附及回收弹壳的功能,工作人员手推扶手驱动带有多个行走轮的车体行走,借助缓冲机构可使车体适应不同地形;弹壳吸附装置通过内置磁铁的吸附传送带将掉落地面的弹壳逐一吸附,在吸附传送带的后侧通过弹壳收集机构将弹壳逐一收集至回收箱内。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弹壳拾取费时费力、捡拾不净的问题,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回收弹壳效率高的优点,极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轻武器射击弹壳回收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8.图3是图1中筛网的局部示意图;
19.图4是图1中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00

弹壳;1

车体;2

弹壳吸附装置,21

吸附传送带,22

第一驱动机构;3

回收箱;4

行走轮,40

轮座;5

缓冲机构,51

上连杆,52

下连杆,53

阻尼器;6

扶手;7

机架;8

弹壳收集机构,81

收集传送带,82

第二驱动机构,83

挡料条;9

拨料板;10

挡料板;11

扭簧;12

护罩;13

弧形槽;14

收集盘;15

振动器;16

筛网;17

网眼;18

控制器;19

集装箱;20

栅网。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轻武器射击弹壳回收器,包括车体1及设置于车体1底部的弹壳吸附装置2和用于收集弹壳00的回收箱3,所述车体1的底部设有多个行走轮4,所述行走轮4通过缓冲机构5与车体1相连,所述车体1的端部设有扶手6;所述弹壳吸附装置2包括内置磁铁的吸附传送带21及用于驱动吸附传送带21的第一驱动机构22,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2通过机架7与车体1相连,所述吸附传送带21的后侧设有弹壳收集机构8,所述弹壳收集机构8的出料端设置于回收箱3的进口上方。工作人员推动扶手,车体借助行走轮前行,借助缓冲机构来适应各种凹凸不平的地形;通过内置磁铁的吸附传送带将掉落地面的弹壳逐一吸附,在吸附传送带的后侧通过弹壳收集机构将弹壳逐一收集至回收箱内。其中,吸附传送带内的磁体可选用永磁体。
2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弹壳收集机构8包括拨料组件、倾斜设置的收集传送带81及用于驱动收集传送带81的第二驱动机构82,所述第二驱动机构82通过机架7与车体1相连,所述拨料组件设置于吸附传送带81的后部,用于将吸附传送带21上的弹壳拨落至收集传送带81上;所述收集传送带81的表面间隔设有若干个挡料条83。其中,所述拨料组件包括拨料板9和挡料板10,所述拨料板9设置于挡料板10的上方、且均与机架7相连;所述拨料板9的自由端及挡料板10的自由端均设置于吸附传送带21的后部,所述拨料板9及挡料板10的自由端均与吸附传送带21的后部圆弧段相切;所述挡料板10的连接端通过扭簧11与机架7相连。吸附传送带21将弹壳00吸附并携行至收集传送带81的下端上方,弹壳00在上行过程中划过挡料板10的自由端,挡料板10在扭簧11作用下保持与吸附传送带21的圆弧段相切;随后,弹壳被上方拨料板剥离吸附传送带,弹壳在自重作用下掉落在收集传送带81上,利用挡料条83将弹壳00逐一运送至回收箱3的上方;随着收集传送带81的运行,弹壳掉落至回收箱3内。
24.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所述收集传送带81的下方设有护罩12,所述护罩12的底部设有弧形槽13,所述弧形槽13延伸至吸附传送带21的出料端下方。借助护罩可对收集传送带的下部进行保护。另外,在收集传送带的两侧设置裙带,避免挡料条上的弹壳从其两侧滑落。同时,护罩底部的弧形槽可对掉落的弹壳进行收集,避免遗漏。
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回收箱3的中部设有与振动器15相连的筛网16,所述回收箱3的顶部及底部均为敞口,所述筛网16上的网眼17与弹壳00的外径相匹配,所述筛网16的下方对应设有收集盘14,所述收集盘14上设有用于容纳弹壳00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与筛网16的网眼17相对应,所述放置槽的底部为网状,避免杂质滞留;所述回收箱3的侧壁设有用于取放收集盘14的卸料口。为了方便随时放置收集好的弹壳,可在车体的上方放置一个较大的集装箱19,集装箱内能够容纳多层收集盘,收集盘分层放置,回收整理更方便。掉至回收箱内的弹壳首先掉至筛网上,筛网在振动器作用下振动,将杂质筛出的同时,弹壳也在抖动过程中从网眼漏至下方收集盘上的放置槽内,实现弹壳的自动码放。当收集盘装满弹壳后,即可从卸料口抽出放到集装箱内,再重新安装空的收集盘。另外,在回收箱的底部安装栅网20,当收集盘上的弹壳不慎掉落时,借助栅网可避免再次掉在地面上。可在回收箱内安装计量模块,计量模块安装在收集盘底部,收集盘装满弹壳即报警提示更换。
2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行走轮4为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顶部通过缓冲机构5与车体1相连。其中,所述缓冲机构5包括上连杆51、下连杆52和阻尼器53,所述上连杆51设置于下连杆52的上方,所述上连杆51的两端分别与车体1侧壁及轮座40铰接,所述下连杆52的两端分别与车体1侧壁及轮座40铰接;所述阻尼器53倾斜设置于车体1侧壁及轮座40之间,所述阻尼器53的上端高于上连杆51的上端、且与车体1侧壁相连,所述阻尼器53的下端与轮座40相连、且不高于下连杆52的下端。其中,所述上连杆51和下连杆52均为两根、且对称设置于阻尼器53的两侧。其中,所述阻尼器53为弹簧阻尼器。采用上述结构的缓冲机构能够保持行走轮的稳定性。当然,阻尼器也可以采用液压阻尼器、粘滞阻尼器或阻尼滑轨,当行走轮行走在不平整地面上时,行走轮的忽高忽低会引起车体颠簸,借助弹簧阻尼器能够减缓对车体的冲击,确保车体的平稳性。
27.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行走轮可选用三角形履带轮,以适应荒漠、沙砾、湿地等地
形。另外,可在行走轮上安装轮毂电机,来提高行走速度,操作更轻松方便。
28.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所述扶手6倾斜设置于车体1的后端,所述扶手6的顶部设有控制器18,所述控制器18与第一驱动机构22及第二驱动机构52无线或有线连接。通过控制器来调节吸附传送带及收集传送带的转速
2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方便快捷、回收弹壳效率高的优点,能够通过复试推动车体移至任意工作地点,借助缓冲机构减缓对车体的振动;利用内置永磁体的吸附传送带将地上的弹壳逐一吸附并后送,随后利用拨料板及挡料板可将弹壳剥离吸附传送带,掉落的弹壳落至收集传送带上并输送至回收箱;利用回收箱内的筛网振动,可将弹壳漏出并码放在收集盘上。从而完成弹壳的回收。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够极大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弹壳回收效率,并确保弹壳回收效果。
30.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