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气体激发管的点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38326发布日期:2021-06-04 19:16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气体激发管的点火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激发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气体激发管的点火结构。


背景技术:

2.气体激发管是利用气体受热气化膨胀,然后快速释放高压气体来达到破断岩石或落煤的目的。由于其具有爆破能力可控,威力大,不产生冲击波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城改、城建以及矿产开采等领域。
3.为便于对气体激发管进行安全管理,现有技术中,采用控制电路板连接点火头,再利用控制电路板上的电路结构实现对点火头的加热控制,从而控制气体激发管的起爆。但是,目前,由于点火头与控制电路板之间的结构连接方式不够合理,使得点火头能够从控制电路板上被拆卸下来,让气体激发管脱离控制电路板的起爆控制,从而增加了气体激发管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气体激发管的点火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气体激发管的点火头与控制电路板之间的结构连接方式不够合理,使得点火头能够从控制电路板上被拆卸下来,让气体激发管脱离控制电路板的起爆控制,从而增加了气体激发管的安全风险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电子气体激发管的点火结构,包括控制电路板以及点火头;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接线端以及引爆端,所述接线端用于与电子气体激发管的起爆器电连接,所述引爆端用于与所述点火头电连接;所述点火头包括与所述引爆端固定连接的贴片桥丝以及用于点燃气体激发管的药头,所述药头覆盖在所述贴片桥丝上,并与所述引爆端抵接,所述控制电路板用于使所述贴片桥丝发热,以点燃所述药头。
6.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端具有第一金属片以及第二金属片,所述第一金属片与所述第二金属片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的内部电路电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片上开设有正极接线通孔,所述第二金属片上开设有负极接线通孔。
8.进一步地,所述引爆端具有第三金属片以及第四金属片,所述第三金属片与所述第四金属片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的内部电路电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贴片桥丝包括第一金属条、第二金属条以及发热电阻丝,所述第一金属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金属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金属条的另一端与所述发热电阻丝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金属条的一端与所述第四金属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金属条的另一端与所述发热电阻丝的另一端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条与所述第三金属片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金属条与所述第四金属片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贴片桥丝包括固定端以及点火端,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引爆端上,所述点火端嵌入所述药头内。
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端表面覆盖有用于将所述贴片桥丝固定在所述引爆端上的塑胶。
13.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提供的一种电子气体激发管的点火结构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14.通过将述贴片桥丝固定在控制电路板的引爆端,再将药头覆盖在贴片桥丝上,并使药头与引爆端抵接,这样,便无法在不使得药头脱落的情况下,将点火头从控制电路板上拆卸下来,以实现通过点火头单独控制气体激发管的起爆控制。这样的连接方式结构简单,同时又能够有效防止点火头从控制电路板上被拆卸下来,大大增强了气体激发管的安全性以及控制起爆时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气体激发管的点火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气体激发管的点火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气体激发管的点火结构中控制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气体激发管的点火结构中点火头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19.附图标记:1

控制电路板,2

点火头,11

接线端,12

引爆端,21

贴片桥丝,22

药头,111

第一金属片,112

第二金属片,121

第三金属片,122

第四金属片,211

第一金属条,212

第二金属条,213

发热电阻丝。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22.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气体激发管的点火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同时参阅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气体激发管的点火结构,包括控制电路板1以及点火头2;控制电路板1包括接线端11以及引爆端12,接线端11用于与电子气体激发管的起爆器电连接,引爆端12用于与点火头2电连接;点火头2包括与引爆端12固定连接的贴片桥丝21以及用于点燃气体激发管的药头22,药头22覆盖在贴片桥丝21上,并与引爆端12抵接,控制电路板1用于使贴片桥丝21发热,以点燃药头22。
23.上述提供的一种电子气体激发管的点火结构,通过将述贴片桥丝21固定在控制电路板1的引爆端12,再将药头22覆盖在贴片桥丝21上,并使药头22与引爆端12抵接,这样,便无法在不使得药头22脱落的情况下,将点火头2从控制电路板1上拆卸下来,以实现通过点火头2单独控制气体激发管的起爆控制。这样的连接方式结构简单,同时又能够有效防止点
火头2从控制电路板1上被拆卸下来,大大增强了气体激发管的安全性以及控制起爆时的准确性。
24.其中,药头22可以是用于起引燃作用的固体燃料。优选地,通过将湿润的固体燃料粘裹在贴片桥丝21的表面,风干后形成药头22;当使用外力将点火头2从引爆端12拆卸下来时,覆盖在贴片桥丝21表面的药头22便会脱落,从而破坏点火头2,让气体激发管无法正常引爆,这样使得气体激发管只能通过控制电路板1来控制起爆,无法将点火头2从控制电路板1上拆卸下来实现单独控制起爆,大大提高了气体激发管的安全性。
25.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接线端11具有第一金属片111以及第二金属片112,第一金属片111与第二金属片112分别与控制电路板1上的内部电路电连接。其中,第一金属片111与电子气体激发管起爆器的一根脚线电连接,第二金属片112与电子气体激发管起爆器的另一根脚线电连接。
26.优选地,第一金属片111上开设有正极接线通孔,第二金属片112上开设有负极接线通孔。其中,电子气体激发管起爆器的正极脚线连接正极接线通孔,且正极脚线固定焊接在正极接线通孔内,电子气体激发管起爆器的负极脚线连接负极接线通孔,且负极脚线固定焊接在负极接线通孔内。采用焊接固定的方式,使得脚线与接线端11的连接更加牢固。
27.在一些实施例中,引爆端12具有第三金属片121以及第四金属片122,第三金属片121与第四金属片122分别与控制电路板1上的内部电路电连接。其中,第三金属片121与贴片桥丝21的一端电连接,第四金属片122与贴片桥丝21的另一端电连接,当贴片桥丝21两端的电压达到一定值时,贴片桥丝21发热,从而能够引燃电子气体激发管中的炸药。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板1上设置有通讯模块以及控制模块;通讯模块用于与电子气体激发管的起爆器通讯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通过贴片桥丝21的电压大小,通讯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当操作人员采用起爆器对电子气体激发管发出引爆的指令时,起爆器以电信号的形式将指令传送给通讯模块,通讯模块再将电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接收到信号后,通过提高引爆端12两端的输出电压,从而使得通过贴片桥丝21的电压升高,当电压升高至一定值时,贴片桥丝21发热,从而引燃药头22,引爆气体激发管,使得气体激发管受热气化膨胀。
29.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贴片桥丝21包括第一金属条211、第二金属条212以及发热电阻丝213,第一金属条211的一端与第三金属片121固定连接,第一金属条211的另一端与发热电阻丝213的一端连接,第二金属条212的一端与第四金属片122固定连接,第二金属条212的另一端与发热电阻丝213的另一端连接。
30.具体地,第一金属条211与第三金属片121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第二金属条212与第四金属片122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采用焊接的方式能够有效的防止从控制电路板1上将点火头2拆卸下来,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31.在一些实施例中,贴片桥丝21包括固定端以及点火端,固定端固定在引爆端12上,点火端嵌入药头22内。优选地,固定端表面覆盖有用于将贴片桥丝21固定在引爆端12上的塑胶。这样,通过采用塑胶包裹在固定端,药头22包裹在点火端上,使得点火头2更不容易被拆卸下来。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