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冻食品包装用抗菌防雾阻隔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00941发布日期:2021-11-03 13:38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冻食品包装用抗菌防雾阻隔薄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薄膜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冻食品包装用抗菌防雾阻隔薄膜。


背景技术:

2.随着超市、连锁店及冷藏链的发展,我国的冷链食品已经形成规模,并且每年以25%左右的速度在增长。目前,冷冻食品包装主要有两大类,柔软类型和坚硬型包装。柔软类型包装是以塑料薄膜为基础的,占着冷冻食品包装的绝大部分市场。现有市场上常用的软包装结构主要有:

opp//pe复合薄膜,该薄膜具有防潮、耐寒和热封拉力强等优势;

pa//pe复合薄膜,具有较好的抗冷冻,耐冲击性能;

单纯的pe膜,用于蔬菜包装等。现有冷冻食品包装包装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

抗低温冲击性能不够,导致运输破裂;

热封强度不够,导致热封层损坏;

复合强度不够,导致脱层等。随着冷冻食品的进一步发展,对包装材料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

低温条件下,细菌等微生物存活时间延长,对抗菌性能提出要求;

降低氧气等对冷冻食品的影响,对阻隔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降低雾气对产品视觉效果的影响,具有防雾性能;

具有更好的高低温环境适应能力,坚硬食品对耐穿刺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综合上述,仍需开发一种抗菌、高阻隔、耐穿刺、防雾等综合性能优异的共挤薄膜,来满足人们对冷冻食品软包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冷冻食品包装用抗菌防雾阻隔薄膜,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冷冻食品包装阻隔性能、抗菌性能、复合强度、耐穿刺性能及防雾性能差等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冷冻食品包装用抗菌防雾阻隔薄膜,从外到内依次由抗菌聚酰胺层、第一耐穿刺聚酰胺层、evoh阻隔层、第二耐穿刺聚酰胺层和聚酰胺热封层组成;
5.所述抗菌聚酰胺层内填充有银系抗菌剂;
6.所述第一耐穿刺聚酰胺层、第二耐穿刺聚酰胺层至少设置有三层结构;
7.所述聚酰胺热封层内填充有防雾剂。
8.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抗菌聚酰胺层的厚度为1

3μm。
9.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银系抗菌剂为硫酸银和氯化钡的共混物,所述共混物的平均粒径为55~160nm。
10.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耐穿刺聚酰胺层的厚度为8

15μm。
11.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evoh阻隔层的厚度为5

10μm。
12.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聚酰胺热封层的厚度为1

3μm。
13.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4.本方案冷冻食品包装用抗菌防雾阻隔薄膜,通过表面抗菌聚酰胺层,为该薄膜提
供优异的抗菌性能,防止细菌在冷冻生存;通过设置耐穿刺聚酰胺层,为该薄膜提供优异的抗低温冲击性能和耐穿刺性能,解决现有冷冻包装跌落破包和被尖锐的包装产品刺破;通过设置evoh阻隔层,提高包装的阻隔性能,延长产品保质期;设计聚酰胺热封层,提供良好的热封强度,且具备防雾效果,防止温差变化导致雾气产生,降低货架效果。本薄膜具备优异耐穿刺性能、阻隔性能、抗菌性能、防雾性能及热封性能;通过多层共挤双拉成型,无需粘合剂,解决了低温条件下胶水的复合强度不够导致的脱层问题,特别适合冷冻食品包装。
附图说明
15.图1为实施例1冷冻食品包装用抗菌防雾阻隔薄膜的层结构图。
16.其中,10

抗菌聚酰胺层、20

第一耐穿刺聚酰胺层、30

evoh阻隔层、40

第二耐穿刺聚酰胺层、50

聚酰胺热封层。
具体实施方式
17.术语“内”、“外”以薄膜作为包装状态为标准,“内”指靠近内容物一侧,“外”指远离内容物一侧。
18.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冻食品包装用抗菌防雾阻隔薄膜,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抗菌聚酰胺层、耐穿刺聚酰胺层、evoh阻隔层、耐穿刺聚酰胺层和聚酰胺热封层。
19.下述实施例中,抗菌聚酰胺层采用现有的抗菌尼龙6材料,所述耐穿刺聚酰胺层采用现有耐穿刺聚酰胺复合材料,所述evoh层采用现有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材料,所述聚酰胺热封层采用现有共聚聚酰胺材料,所述防雾剂采用市场现有的防雾剂颗粒/粉末材料。
20.当抗菌聚酰胺层的厚度控制在1

3μm、耐穿刺聚酰胺层厚度控制8

15μm,evoh阻隔层的厚度控制在5

10μm,聚酰胺热封层厚度控制在1

3μm,该薄膜的性价比较高,即在保证耐穿刺性能、阻隔性能、抗菌性能、防雾性能及热封性能的前提下使复合膜厚度尽可能的薄以降低生产成本,使之更为经济实用,符合市场需求。
21.实施例1
22.本实施例中,一种冷冻食品包装用抗菌防雾阻隔薄膜,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抗菌聚酰胺层10、第一耐穿刺聚酰胺层20、evoh阻隔层30、第二耐穿刺聚酰胺层40和聚酰胺热封层50,通过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制备而成。
23.其中,所述抗菌聚酰胺层10的厚度为2μm,第一耐穿刺聚酰胺层20的厚度为10μm,evoh阻隔层30的厚度为7μm,第二耐穿刺聚酰胺层40的厚度为10μm,聚酰胺热封层50的厚度为2μm。
24.本实施例中,抗菌聚酰胺层10采用公开号为cn109880357a的专利文件《一种抗菌尼龙6及其制备方法》公开的一种抗菌尼龙6,该聚酰胺抗菌层10中采用银系共混物抗菌剂,且氯化银和硫酸钡的粒径为55~160nm,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25.第一耐穿刺聚酰胺层20和第二耐穿刺聚酰胺层40均采用公开号为cn108515762a的《一种三层结构的耐穿刺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公开的一种三层结构的耐穿刺双向拉伸尼龙薄膜表层增韧复合材料,为共聚尼龙和尼龙树脂共混,为薄膜提供一定的耐穿刺能力,同时还拥有良好的阻隔性和拉伸强度等物理性能。
26.evoh阻隔层30采用现有evoh材料制备而成,为薄膜提供高阻隔性能。
27.聚酰胺热封层50采用公开号为cn108481866a的《一种可热封的双向拉伸尼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公开的一种可热封的双向拉伸尼龙薄膜的热封层,该聚酰胺热封层50具有良好的热封性能,同时添加市场现有的防雾剂,起到防雾效果。
28.抗菌聚酰胺层和聚酰胺热封层添加现有的二氧化硅开口剂和现有的芥酸酰胺爽滑剂,起到防粘开口的效果。
29.实施例2
30.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抗菌聚酰胺层10的厚度为3μm,第一耐穿刺聚酰胺层20的厚度为15μm,evoh阻隔层30的厚度为10μm,第二耐穿刺聚酰胺层40的厚度为15μm,聚酰胺热封层50的厚度为3μm。
31.本方案的冷冻食品包装用抗菌防雾阻隔薄膜,通过表面抗菌聚酰胺层,为该薄膜提供优异的抗菌性能,防止细菌在冷冻生存;通过设置耐穿刺聚酰胺层,为该薄膜提供优异的抗低温冲击性能和耐穿刺性能,解决现有冷冻包装跌落破包和被尖锐的包装产品刺破;通过设置evoh阻隔层,提高包装的阻隔性能,延长产品保质期;设计聚酰胺热封层,提供良好的热封强度,且具备防雾效果,防止温差变化导致雾气产生,降低货架效果。本薄膜具备优异耐穿刺性能、阻隔性能、抗菌性能、防雾性能及热封性能;通过多层共挤双拉成型,无需粘合剂,解决了低温条件下胶水的复合强度不够导致的脱层问题,特别适合冷冻食品包装。
32.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