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层叠膜的制造装置以及光学层叠膜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787475发布日期:2021-09-28 21:46阅读:70来源:国知局
光学层叠膜的制造装置以及光学层叠膜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具有光学膜和隔膜的光学层叠膜的制造装置等,更详细来说,涉及能够调整光学膜的卷曲的光学层叠膜的制造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2.以往,在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中使用光学膜。作为所述光学膜,列举出包括偏振片的偏光膜、相位差膜、光扩散膜等。另外,偏光膜等也用于偏光墨镜、调光窗等那样的图像显示装置以外的用途。
3.在光学膜,为了粘附于图像显示装置的画面等,存在层叠有粘合剂层的情况。具有粘合剂层的光学膜例如以在该粘合剂层层叠有隔膜的光学层叠膜的形态提供。
4.像这样的光学层叠膜通过借助粘合剂层使光学膜与隔膜贴合而得到。但是,光学膜一般实施延伸处理等各种处理,因此处于成为具有卷曲的状态的倾向。
5.为了修正像这样的光学膜的卷曲,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层叠膜的贴合装置,该层叠膜的贴合装置具备修正在从贴合部送出的层叠膜产生的卷曲的卷曲修正部。专利文献1的贴合装置分别将片状基材膜a和连续基材膜b向贴合部20输送,利用贴合部20的贴合辊21u、21l使两个膜贴合,从而形成层叠膜c。在贴合辊21u、21l的出口侧,配置有卷曲修正辊31,通过使卷曲修正辊31上升,来使从贴合辊21u、21l送出的层叠膜c的输送路径向辊21u侧移位。通过像这样使贴合部20的出口侧的层叠膜c的输送路径成为向上(使从贴合部20送出的层叠膜c的输出角度向上),能够修正层叠膜c的向下卷曲。此外,附图标记直接引用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附图标记。
6.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41512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9.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10.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贴合装置中,即使设为能够修正向一个方向的卷曲(向下卷曲),也不能适当地修正向与其相反方向的卷曲。
11.具体来说,在使卷曲修正辊31下降时,从贴合部20送出的层叠膜c的输送路径成为水平,但层叠膜c的输送路径不会进一步改变。也就是说,即使使卷曲修正辊31充分地下降,也不能使贴合部20的出口侧的层叠膜c的输送路径向下(使从贴合部20送出的层叠膜c的输出角度向下)。因此,专利文献1的贴合装置只能够修正向一个方向的卷曲。
12.根据用途,谋求将第1面侧设为凸出的卷曲状的光学膜、将第2面侧设为凸出的卷曲状的光学膜以及平坦状的光学膜。在以往的装置中,难以简单地制造所期望的卷曲或平坦的光学膜。
1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制造具有所期望的卷曲的状态或平坦的
状态的光学膜的光学层叠膜的制造装置以及光学层叠膜的制造方法。
14.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15.本发明的光学层叠膜的制造装置包括具有粘合剂层的光学膜和隔着所述粘合剂层贴合于所述光学膜的隔膜,其中,该光学层叠膜的制造装置具有:输送装置,其分别将所述光学膜和隔膜向层压辊输送;所述层压辊,其具有通过使所述光学膜与隔膜隔着所述粘合剂层贴合来形成所述光学层叠膜的第1辊和第2辊;以及卷曲调整辊,其配置于所述层压辊的出口侧且调整所述光学层叠膜的卷曲,所述卷曲调整辊能够在与所述光学层叠膜的第1面接触的同时,使所述层压辊的出口侧处的所述光学层叠膜的输送路径分别向所述第1辊侧和第2辊侧移位。
16.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制造装置中,所述层压辊不进行张力削减地夹入所述光学膜和隔膜,使所述光学膜和隔膜贴合。
17.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制造装置中,所述输送装置具有进给调整部,该进给调整部调整所述光学膜和隔膜中的任一者向所述层压辊的进给量。
18.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制造装置中,在所述卷曲调整辊的下游侧还具有导辊,从所述层压辊送出的所述光学层叠膜在侧视视角下,因所述卷曲调整辊而弯曲并且与所述导辊接触而被输送。
19.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制造装置中,与所述卷曲调整辊所接触的所述光学层叠膜的第1面相反的那侧的第2面是自由的。
20.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制造装置中,所述光学膜包括偏振片。
21.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制造装置中,利用所述卷曲调整辊,将所述光学层叠膜的光学膜调整为将所述第1面侧设为凸出的卷曲、将第2面侧设为凸出的卷曲以及平坦中的任一状态。
2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光学层叠膜的制造方法。
23.本发明的光学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工序:分别将光学膜和隔膜向具有第1辊和第2辊的层压辊输送;使所述光学膜和隔膜在所述第1辊和第2辊之间穿过,使所述光学膜与隔膜隔着粘合剂层地贴合,由此得到光学层叠膜;以及利用配置于所述层压辊的出口侧的卷曲调整辊来调整所述光学层叠膜的卷曲,在使所述卷曲调整辊与所述光学层叠膜的第1面接触的同时,使所述层压辊的出口侧处的所述光学层叠膜的输送路径分别向所述第1辊侧和第2辊侧移位。
24.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制造方法中,所述层压辊不进行张力削减地夹入所述光学膜与隔膜,使所述光学膜与隔膜贴合。
25.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制造方法中,在所述卷曲调整辊的下游侧还具有导辊,利用所述卷曲调整辊使从所述层压辊送出的所述光学层叠膜在侧视视角下在弯曲的同时与所述导辊接触而被输送。
26.发明的效果
27.根据本发明的制造装置以及制造方法,能够简单地制造具有所期望的卷曲的状态或平坦的状态的光学膜。
附图说明
28.图1是表示1个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膜的层结构的概略侧视图。
29.图2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膜的层结构的概略侧视图。
30.图3是表示光学层叠膜的制造装置的概略侧视图。
31.图4是表示使所述制造装置的卷曲调整辊向第1辊侧移动的状态的概略侧视图。
32.图5是将图4的状态的层压辊和卷曲调整辊附近放大的放大侧视图。
33.图6是表示使所述制造装置的卷曲调整辊向第2辊侧移动的状态的概略侧视图。
34.图7是将图6的状态的层压辊和卷曲调整辊附近放大的放大侧视图。
35.图8的(a)是表示具有将第1面侧设为凸出的卷曲的状态的光学层叠膜的参考侧视图,图8的(b)是表示具有将第2面侧设为凸出的卷曲的状态的光学层叠膜的参考侧视图,图8的(c)是表示平坦的状态的光学层叠膜的参考侧视图。
36.图9是表示光学层叠膜(光学膜)的卷曲或平坦的确认方法的参考侧视图。
37.附图标记说明
38.1、光学层叠膜;2、光学膜;3、粘合剂层;4、隔膜;5、制造装置;62、64、输送装置;642、进给调整部;7、层压辊;71、第1辊;72、第2辊;8、卷曲调整辊;9、配置于卷曲调整辊的下游侧的导辊。
具体实施方式
39.在本说明书中,关于膜的输送,下游侧是指该输送的前头侧,上游侧是指与之相反的一侧。在本说明书中,存在在用语的开头附加“第1”、“第2”的情况,但该第1等仅是为了区别用语而附加的,不具有其顺序、优劣等特别的意义。另外,用“下限值x~上限值y”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下限值x以上且上限值y以下。在所述数值范围分别记载有多个的情况下,视为能够选择任意的下限值和任意的上限值,并且能够设定“任意的下限值~任意的上限值”。
40.[光学层叠膜]
[0041]
图1和图2例示出本发明的光学层叠膜1的层结构。
[0042]
本发明的光学层叠膜1具有光学膜2、隔膜4以及介于光学膜2与隔膜4之间并且使光学膜2和隔膜4贴合的粘合剂层3。粘合剂层3牢固地粘接在光学膜2上,且以能够剥离的方式粘接在隔膜4上。
[0043]
因此,隔膜4能够在其与粘合剂层3的界面剥离。通过剥离隔膜4,所述光学层叠膜1能够分离为隔膜4和具有粘合剂层3的光学膜2。
[0044]
光学膜2包括光学功能膜。作为所述光学功能膜,列举出偏振片、相位差膜、光扩散膜、亮度提高膜、防眩膜、光反射膜等。偏振片是具有如下性质的膜:使在特定的1个方向上振动的光(偏振光)透过而遮挡在该方向以外的方向上振动的光。相位差膜是表示光学各向异性的膜,例如代表性地列举出1/2λ膜、1/4λ膜等。
[0045]
另外,光学膜2也可以包括保护膜。保护膜以保护所述光学功能膜的目的而层叠。保护膜典型地使用不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的无色透明的膜。
[0046]
在图1所例示的光学层叠膜1中,光学膜2按照从附图的下方起的顺序具有第1保护膜21、偏振片22、第2保护膜23以及表面保护膜24。通过将所述各膜21、22、23、24彼此粘接,
从而构成1个层叠膜(光学膜2)。此外,在图示例中,第1保护膜21与偏振片22、偏振片22与第2保护膜23、以及第2保护膜23与表面保护膜24分别直接地粘接,但也可以是,根据需要,使粘接剂层(或粘合剂层)介于这些膜之间且各膜借助粘接剂层(或粘合剂层)粘接(未图示)。
[0047]
在图2例示的光学层叠膜1中,光学膜2按照从附图的下方起的顺序具有相位差膜25和表面保护膜26。通过所述各膜25、26彼此粘接,构成1个层叠膜(光学膜2)。此外,在图示例中,相位差膜25与表面保护膜26直接粘接,但也可以是,根据需要,粘接剂层(或粘合剂层)介于这些膜之间且各膜借助粘接剂层(或粘合剂层)粘接(未图示)。
[0048]
此外,光学膜2不限定于图1和图2的层结构,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例如,光学膜2可以包括两层以上光学功能膜,或者也可以仅由1层光学功能膜构成。
[0049]
设于所述光学膜2的第2面的粘合剂层3在常温下具有粘合性且在剥离后粘合性也持续并且能够再次粘附。粘合剂层3由公知的粘合剂构成。作为所述粘合剂,列举出无色透明的丙烯酸类粘合剂、橡胶类粘合剂、硅酮类粘合剂、聚氨酯类粘合剂、乙烯基烷基醚类粘合剂、聚乙烯吡咯烷酮类粘合剂、聚丙烯酰胺类粘合剂,纤维素类粘合剂等。
[0050]
所述粘合剂层3的厚度没有特别地限定,但例如是0.1μm~50μm,优选为1μm~30μm。当粘合剂层3的厚度在所述范围内时,能够构成具有适度的剥离性和再次粘附性的粘合剂层3。
[0051]
隔膜4没有特别地限定,但通常使用不包括光学功能膜的膜。
[0052]
隔膜4具有相对于所述粘合剂层剥离性优异的脱模面。
[0053]
作为隔膜4,例如列举出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酯、聚酯膜等树脂膜;纸;织布、无纺布、网布等多孔膜;发泡树脂膜等。由于表面平滑性优异,隔膜4优选为树脂膜。
[0054]
作为所述树脂膜,例如列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酯膜、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膜、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丁烯膜、聚丁二烯膜、聚甲基戊烯膜、聚氯乙烯膜、氯乙烯共聚物膜、聚氨酯膜、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膜等。
[0055]
此外,一般来说,在隔膜4的表面(脱模面),一般施加剥离处理。虽然依赖于隔膜4的材质和粘合剂层3的材质,但在隔膜4本身由相对于粘合剂层3的剥离性优异的材质构成的情况下,存在也可以不实施所述剥离处理的情况。作为所述剥离处理,列举出涂布硅酮类、氟类、长链烷基类或脂肪酸酰胺类的脱模剂等。
[0056]
所述隔膜4的厚度没有特别地限定,例如是5μm~200μm,优选为10μm~100μm。
[0057]
[光学层叠膜的制造装置]
[0058]
图3是光学层叠膜1的制造装置的概略侧视图。
[0059]
图3的制造装置5能够制造长条带状的光学层叠膜1。长条带状是指长度方向的长度充分地比宽度方向的长度长的俯视呈大致长方形状。作为长条带状,例如,宽度方向的长度为1000mm~4000mm,长度方向的长度为5m以上,优选为,长度方向的长度为10m以上。此外,宽度方向是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
[0060]
参照图3,制造装置5具有:输送装置,其分别输送光学膜2和隔膜4;层压辊7,其使所述光学膜2与隔膜4隔着粘合剂层3贴合起来;卷曲调整辊8,其配置于层压辊7的出口侧且调整光学膜2的卷曲;以及导辊9,其配置于所述卷曲调整辊8的下游侧。图3至图7的空心箭头表示光学膜2、隔膜4以及光学层叠膜1的输送方向。
[0061]
具体来说,输送装置使在第2面层叠有粘合剂层3的光学膜2、隔膜4各自独立地向
层压辊7输送。光学膜2和隔膜4均为长条带状,所述输送装置将各膜2、4沿其长度方向输送。
[0062]
输送装置具有:夹送辊61;输送部62(以下,称为光学膜输送部62),其输送光学膜2;以及输送部64(以下,称为隔膜输送部64),其输送隔膜4。
[0063]
所述夹送辊61由一对辊构成。
[0064]
光学膜输送部62具有至少1个配置于夹送辊61与层压辊7之间的导辊621。在夹送辊61的出口侧,光学膜2一边使第1面与导辊接触一边向层压辊7输送。此外,在夹送辊61的出口侧,光学膜2通过相对于隔膜4独立的输送路径向层压辊7输送。在此,第1面是指膜的任一面,第2面是指与第1面相反的那侧的面。光学膜2的第1面是不设有粘合剂层3的那侧的面,光学膜2的第2面是与第1面相反的那侧的面,并且是设有粘合剂层3的面。
[0065]
光学膜输送部62也可以根据需要而具备测量光学膜2的张力的张力计等公知的机器。
[0066]
隔膜输送部64具有:至少1个导辊641,其配置于夹送辊61与层压辊7之间;以及进给调整部,其调整隔膜4向层压辊7的进给量。进给调整部具有松紧调节辊642,优选为具有所述松紧调节辊642和配置于所述松紧调节辊642的下游侧的摆锤辊643。松紧调节辊642能够在与隔膜4接触的同时沿1个方向(在图示中为上下方向)移动。通过使松紧调节辊642移动,能够调整隔膜4向层压辊7的进给量。摆锤辊643以固定于固定侧645(例如,设备的框架、顶面等)的支持轴646为中心,在侧视视角下呈弧状地摆动。在图3中用箭头表示松紧调节辊642的移动方向和摆锤辊643的摆动方向。
[0067]
在夹送辊61的出口侧,隔膜4一边与导辊641、松紧调节辊642以及摆锤辊643接触一边向层压辊7输送。此外,在夹送辊61的出口侧,隔膜4通过相对于光学膜2独立的输送路径向层压辊7输送。此处的隔膜4的输送路径比上述的光学膜2的输送路径长。
[0068]
光学膜输送部62和隔膜输送部64也可以根据需要而具备测量光学膜2的张力的张力计等公知的机器(未图示)。
[0069]
层压辊7由彼此相对的第1辊71和第2辊72构成。通过在第1辊71与第2辊72之间的间隙夹入所述隔膜4和光学膜2,从而将隔膜4贴合于光学膜2所具备的粘合剂层3。因此,进入层压辊7的隔膜4和光学膜2穿过层压辊7而成为光学层叠膜1。
[0070]
层压辊7的第1辊71和第2辊72的大小没有特别地限定,例如可以与卷曲调整辊8直径相同,或者也可以比卷曲调整辊8的直径大或小。优选为,层压辊7的第1辊71和第2辊72的各直径都比卷曲调整辊8的直径大。例如,层压辊7的第1辊71和第2辊72的各直径是卷曲调整辊8的直径的1.5倍以上,优选为2倍以上。
[0071]
层压辊7不进行张力削减(日文:
テンションカット
)而是夹入所述光学膜2与隔膜4而使两个膜2、4贴合。通常的层压辊(夹送辊)是所谓的张力削减辊,但本技术的层压辊7在贴合时不削减光学膜2和隔膜4的张力(不吸收张力)。本技术的层压辊7以如下方式设定:在能够使光学膜2与隔膜4隔着粘合剂层3地贴合的程度上将两个膜2、4缓慢地按压,但不将两个膜2、4过度地按压在一起。
[0072]
在层压辊7的出口侧,配置有调整光学膜2的卷曲的卷曲调整辊8。卷曲调整辊8能够在与从层压辊7送出的光学层叠膜1的第1面接触的同时,沿大致垂直于所述光学层叠膜1的第1面的方向移动。与卷曲调整辊8所接触的光学层叠膜1的第1面相反的那侧的第2面是自由的。第2面是自由的是指辊等构件不与第2面接触,第2面仅与空气接触的状态。光学层
叠膜1的第1面相当于光学膜2的第1面,光学层叠膜1的第2面相当于隔膜的与粘合剂层相反的那侧的面。
[0073]
在图3的例中,卷曲调整辊8能够在纸面的左右方向(纸面的左侧和右侧它们双方)上移动。在图3中用箭头表示卷曲调整辊8的移动方向。所述卷曲调整辊8能够在与光学层叠膜1的第1面接触的同时,使所述层压辊7的出口侧处的所述光学层叠膜1的输送路径分别向第1辊71侧和第2辊72侧移位。卷曲调整辊8具备使卷曲调整辊8移动的驱动装置(未图示)。此外,夹送辊61等辊也根据需要而具备使它们动作的驱动装置(未图示)。
[0074]
具体来说,在层压辊7的下游侧依次配置有卷曲调整辊8和导辊9。该导辊9是配置于卷曲调整辊8的紧靠下游侧的导辊(以下,为了在用语上区别该导辊9与其他导辊而将其称为“特定导辊9”)。
[0075]
从层压辊7送出的光学层叠膜1在如图3所示的侧视视角下因卷曲调整辊8而弯曲,进而与特定导辊9接触而输送。例如,从层压辊7送出的光学层叠膜1在侧视视角下,在卷曲调整辊8处弯曲为钝角状并且向特定导辊9输送。
[0076]
特定导辊9配置于下面那样的位置。通常,层压辊7的出口侧处的光学层叠膜1沿着第1辊71和第2辊72共同的切线方向(图3的纸面的上下方向)而输送。特定导辊9配置为,即使在未配置卷曲调整辊8时也能使光学层叠膜1沿着相对于所述切线方向倾斜的方向输送。例如,特定导辊9配置于如下位置,即使在未配置卷曲调整辊8时也能使光学层叠膜1的输送路径成为靠近第2辊72侧的倾斜状。
[0077]
通过将上述卷曲调整辊8和特定导辊9设于层压辊7的下游侧,从而能够通过使卷曲调整辊8移位,来使光学层叠膜1的输送路径分别向第1辊71侧和第2辊72侧改变。
[0078]
图3表示卷曲调整辊8位于使层压辊7的出口侧处的光学层叠膜1的输送路径成为第1辊71和第2辊72共同的切线方向(纸面的上下方向)的位置的状态。将卷曲调整辊8的该位置称为原始位置。所述切线是指在所述光学层叠膜1与第1辊71和第2辊72点接触的部位的第1辊71的切线和第2辊72的切线,这两条切线共通。
[0079]
使卷曲调整辊8从该原始位置向光学层叠膜1侧(纸面的左侧)移动。这样,如图4所示,光学层叠膜1被向第1辊71侧按压,光学层叠膜1的输送路径向第1辊71侧移位。
[0080]
另一方面,使卷曲调整辊8从原始位置向远离光学层叠膜1的那侧(纸面的右侧)移动。这样,如图6所示,光学层叠膜1被向第2辊72侧牵引,光学层叠膜1的输送路径向第2辊72侧移位。
[0081]
在特定导辊9的下游侧,设有对调整了卷曲的光学层叠膜1进行卷绕的卷绕部51。
[0082]
本发明的制造装置5利用卷曲调整辊8,能够将光学层叠膜1的光学膜2调整为将第1面侧(第1面是像上述那样不设有粘合剂层3的那侧的面)设为凸出的卷曲、将第2面侧(第2面是像上述那样设有粘合剂层3的那侧的面)设为凸出的卷曲以及平坦中的任一状态。
[0083]
参照图8的(a)至图8的(c)对两种卷曲和平坦进行说明。
[0084]
图8的(a)表示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将第1面2a侧设为凸出的卷曲的状态的光学层叠膜1,图8的(b)表示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将第2面2b侧设为凸出的卷曲的状态的光学层叠膜1,图8的(c)表示在长度方向上平坦的状态的光学层叠膜1。
[0085]
以下,将图8的(a)的状态的卷曲称为“凸卷曲”,将图8的(a)的状态的光学层叠膜1称为“凸卷曲膜”,将图8的(b)的状态的卷曲称为“凹卷曲”,将图8的(b)的状态的光学层叠
膜1称为“凹卷曲膜”,将图8的(c)的状态的光学层叠膜1称为“平坦膜”。
[0086]
所述3个状态能够像下面那样确认。
[0087]
例如,从卷曲调整后的光学层叠膜1切出预定形状(例如,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为15cm、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为15cm的正方形)的样本s,如图9所示,将样本s载置于具有平坦面f的台上。并且,利用下面的(a)至(c)中任一方法来确认样本s的状态(卷曲或平坦)。(a)从侧面方向目视该样本s来确认样本s的状态(卷曲或平坦);(b)如图9所示,用规尺测量样本s的端到平坦面f的距离d来确认样本s的状态;(c)用照相机等摄像装置从侧面方向拍摄样本s,从其影像来确认样本s的状态。
[0088]
此外,在本发明中,本发明是调整光学膜2的状态(卷曲或平坦)的装置,但隔膜4不会给所述光学膜2的状态带来影响。因此,像上述那样确认光学层叠膜1(光学膜2/粘合剂层3/隔膜4)的状态实质上相当于确认光学膜2的状态。
[0089]
[光学层叠膜的制造装置的动作以及卷曲的调整方法]
[0090]
本发明的光学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具有:分别将所述光学膜和隔膜向具有所述第1辊和第2辊的层压辊输送的工序;利用所述层压辊使所述光学膜和隔膜隔着所述粘合剂层贴合从而得到光学层叠膜的工序;以及利用配置于所述层压辊的出口侧的卷曲调整辊来调整所述光学层叠膜的卷曲的工序。通过在使所述卷曲调整辊与所述光学层叠膜的第1面接触的同时,使所述层压辊的出口侧处的所述光学层叠膜的输送路径分别向所述第1辊侧和第2辊侧移位,从而将光学层叠膜调整为具有所期望的卷曲的状态和平坦的状态。
[0091]
参照图3,将由光学膜2、粘合剂层3、隔膜4构成的长条带状的坯料1a向夹送辊61供给。
[0092]
通常,为了减少光学膜2等的废弃量,在坯料1a的光学膜2和隔膜4的各顶端侧安装有所谓的虚设膜(未图示)。在制造初期,通过使各个虚设膜穿过夹送辊61等并安装于卷绕部,从而将光学膜2和隔膜4向装置内输送。
[0093]
此外,在光学层叠膜的制造装置以及包括卷曲调整的光学层叠膜的制造方法的基本说明中,将坯料1a所包括的光学膜2是平坦膜作为前提。
[0094]
坯料1a所包括的光学膜2的状态能够通过从坯料1a稍微取出样本,调查该样本的光学膜2,来确认是凸卷曲、凹卷曲或平坦中的哪一者。
[0095]
关于该坯料1a的光学膜2的状态的确认,也可以与上述相同地,从该坯料1a切出样本s并将样本s载置于平坦面f上来进行。
[0096]
穿过夹送辊61后,坯料1a分离为隔膜4和具备粘合剂层3的光学膜2。光学膜2由光学膜输送部62向层压辊7输送。隔膜4由隔膜输送部64向层压辊7输送。为了图示光学膜2等的输送状況,图3中包括用细虚线围成的部分的膜放大图。
[0097]
通过在所述层压辊7的第1辊71与第2辊72之间夹入所述隔膜4和光学膜2,从而光学层叠膜1从层压辊7被送出。
[0098]
由光学膜2、粘合剂层3、隔膜4构成的长条带状的光学层叠膜1穿过卷曲调整辊8和特定导辊9,卷绕于卷绕部51。
[0099]
在卷曲调整辊8像图3那样位于原始位置时,光学膜2向层压辊7的进给量与隔膜4向层压辊7的进给量是相同的。
[0100]
另外,在卷曲调整辊8位于原始位置时,从层压辊7送出的光学层叠膜1不靠向第1
辊71和第2辊72中的任一侧。因此,光学层叠膜1在层压辊7的出口侧与第1辊71和第2辊72点接触。在该情况下,层压辊7与卷曲调整辊8之间的光学层叠膜1的输送路径大致平行于第1辊71和第2辊72共同的切线方向。在原始位置,不对光学膜2赋予卷曲而使坯料1a的光学膜2是平坦膜的情况下,得到平坦状态的光学层叠膜1。
[0101]
<凹卷曲赋予>
[0102]
接下来,在对该光学膜2赋予凹卷曲的情况下,如图4和图5所示,使卷曲调整辊8向光学层叠膜1侧移动。在图4和图5中,用粗箭头表示卷曲调整辊8的移动方向。
[0103]
当使卷曲调整辊8向光学层叠膜1侧移动时,层压辊7与卷曲调整辊8之间的光学层叠膜1的输送路径向第1辊71侧移位。当输送路径向第1辊71侧改变时,从层压辊7送出的光学层叠膜1一边与第1辊71的周面接触一边向卷曲调整辊8输送。隔膜4面向第1辊71侧,因此在层压辊7的出口侧,隔膜4与第1辊71的周面接触而被输送。如图5所示,光学膜2在比隔膜4靠第1辊71的外侧的位置通过,因此,光学膜2在层压辊7(第1辊71)与卷曲调整辊8之间的长度比隔膜4在层压辊7(第1辊71)与卷曲调整辊8之间的长度大。层压辊7不进行张力削减,因此能够在两个膜2、4在所述层压辊7与卷曲调整辊8之间产生了长度差的情况,防止对膜施加过度的张力。
[0104]
根据所述两个膜2、4的长度差,隔膜输送部64的进给调整部调整隔膜4的进给量。所述进给调整部在使光学层叠膜1的输送路径向第1辊71侧移位时,使隔膜4的进给量比光学膜2的进给量少。即,如图4所示,在使光学层叠膜1的输送路径向第1辊71侧移位时,由于松紧调节辊642下降,隔膜4的进给量变少。即使移动卷曲调整辊8,送向层压辊7的隔膜4也变少,其结果为,能够防止该膜产生过度的松弛。
[0105]
在像这样使卷曲调整辊8向光学层叠膜1侧移动时,在坯料1a的光学膜2是平坦膜的情况下,得到具有凹卷曲的光学层叠膜1(光学膜2)。
[0106]
<凸卷曲赋予>
[0107]
另一方面,在对所述光学膜2赋予凸卷曲的情况下,如图6和图7所示,使卷曲调整辊8向与光学层叠膜1相反的那侧移动。在图6和图7中,用粗箭头表示卷曲调整辊8的移动方向。
[0108]
当使卷曲调整辊8向远离第1辊71的方向移动时,光学层叠膜1在层压辊7与卷曲调整辊8之间的输送路径向第2辊72侧移位。当输送路径向第2辊72侧改变时,从层压辊7送出的光学层叠膜1一边较多地与第2辊72的周面接触一边向卷曲调整辊8输送。光学膜2面向第2辊72侧,因此在层压辊7的出口侧,光学膜2与第2辊72的周面接触而被输送。如图7所示,隔膜4在比光学膜2靠第2辊72的外侧的位置通过,因此隔膜4在层压辊7(第2辊71)与卷曲调整辊8之间的长度比光学膜2在层压辊7(第2辊71)与卷曲调整辊8之间的长度大。层压辊7不进行张力削减,因此能够在两个膜2、4在所述层压辊7与卷曲调整辊8之间产生了长度差的情况,防止对膜施加过度的张力。
[0109]
根据所述两个膜2、4的长度差,隔膜输送部64的进给调整部调整隔膜4的进给量。所述进给调整部在使光学层叠膜1的输送路径向第2辊72侧移位时,使隔膜4的进给量比光学膜2的进给量多。即,如图6所示,在使光学层叠膜1的输送路径向第2辊72侧移位时,摆锤辊643摆动,松紧调节辊642上升,由此隔膜4的进给量变多。即使移动卷曲调整辊8,送向层压辊7的隔膜4也变多,其结果为,能够防止向该膜施加过度的张力。
[0110]
在像这样使卷曲调整辊8向远离第1辊71的方向移动时,在坯料1a的光学膜2是平坦膜的情况下,得到具有凸卷曲的光学层叠膜1(光学膜2)。
[0111]
如果使用本发明的制造装置5,则能够任意地制作从凸卷曲膜、凹卷曲膜以及平坦膜中选择的光学膜2。
[0112]
在上述中,对坯料1a的光学膜2是平坦膜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坯料1a的光学膜2是凹卷曲膜或凸卷曲膜的情况下,也能够调整为所期望的卷曲。
[0113]
例如,在坯料1a是凹卷曲膜的情况下,当根据上述<凸卷曲赋予>而使光学层叠膜1的输送路径移位时,得到成为平坦膜或凸卷曲膜的光学层叠膜1(光学膜2)。通过适当调整卷曲调整辊8的移动量,在坯料1a是凹卷曲膜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具有比其平缓的凹卷曲的光学层叠膜1(光学膜2)。
[0114]
另外,在坯料1a是凸卷曲膜的情况下,当根据上述<凹卷曲赋予>而使光学层叠膜1的输送路径移位时,得到成为平坦膜或凹卷曲膜的光学层叠膜1(光学膜2)。通过适当调整卷曲调整辊8的移动量,在坯料1a是凸卷曲膜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具有比其平缓的凸卷曲的光学层叠膜1(光学膜2)。
[0115]
此外,在上述制造装置5,设有调整隔膜4向层压辊7的进给量的进给调整部,但也可以取而代之或与之并用地,在制造装置5设有调整光学膜2向层压辊7的进给量的进给调整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