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保证透气性的高舒适混纺布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50958发布日期:2021-11-24 22:2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保证透气性的高舒适混纺布料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够保证透气性的高舒适混纺布料。


背景技术:

2.布料是指用于制作服装、家具用品和其他物品的原材料,布料一般由纺织纤维交织组成,而纺织纤维通常经纬交错,经纱和纬纱的密度决定了布料的密度,布料的质量影响着制成品的质量,采用不同色彩、质地和种类的布料,能够制成具有不同风格的物品,正确识别布料性能并加以运用是设计者成功的诀窍,市场上的布料多种多样,根据造型特点分可分为万千竹布料、柔软型布料、挺爽型布料、光泽型布料、厚重型布料、透明型布料、提花布料和功能性布料等,其中功能性布料是指布料拥有特殊的功能,一般相较于普通面料,会在某一方面的表现更突出,布料的不同功能能够使物品获得不同的性能,如防水、耐磨、耐高温或透气等,现存布料仍存在一些缺点;
3.如:1.不够高雅挺括,弹性差,面料耐磨性能低,不能很好的支撑特殊的布料层,不能实现不同功能面料的结合;
4.2.不能集耐磨、防风、透气和保暖等功能于一体,面料的功能性较为单一,无法同时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实用性较差;
5.3.容易闷汗,透气性差,导致穿着者舒适度降低,不具备除臭祛味的作用,不能实现高舒适和高实用的结合,经济价值低;
6.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能够保证透气性的高舒适混纺布料,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证透气性的高舒适混纺布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的布料弹性差,耐磨性能低,不能很好的支撑特殊的布料层,不能实现不同功能面料的结合,不能集耐磨、防风、透气和保暖等功能于一体,面料的功能性较为单一,无法同时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容易闷汗,透气性差,导致穿着者舒适度降低,不具备除臭祛味的作用,不能实现高舒适和高实用的结合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保证透气性的高舒适混纺布料,包括:
9.表层面料,所述表层面料的下侧一体化设置有防风层面料,且防风层面料的下侧紧密贴合有次层面料;
10.透气层面料,所述透气层面料紧密贴合在次层面料的下侧;
11.底层面料,所述底层面料设置在透气层面料的下侧。
12.优选的,所述表层面料包括第一底衬、承托层、第一记忆牛津组织和第二记忆牛津组织,所述第一底衬的上侧设置有承托层,且承托层的上侧等间距分布有第一记忆牛津组织,其中第一记忆牛津组织的外侧交错分布有第二记忆牛津组织。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底衬、承托层、第一记忆牛津组织和第二记忆牛津组织组合而成的表层面料能够使布料获得耐磨性能。
14.优选的,所述第一记忆牛津组织和第二记忆牛津组织相互垂直交织,且第一记忆牛津组织和第二记忆牛津组织的外侧均设置有防绒涂层。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记忆牛津组织和第二记忆牛津组织相互垂直交织,能够增加表层面料的强度,第一记忆牛津组织和第二记忆牛津组织外侧的防绒涂层能够增加布料的舒适度。
16.优选的,所述防风层面料包括第二底衬、选技性渗透膜和防风涂层面料,所述第二底衬的上侧紧密贴合有选技性渗透膜,所述选技性渗透膜的上侧一体化设置有防风涂层面料。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底衬的上侧紧密贴合的选技性渗透膜,能够使面料获得防风防泼水的性能,在雨雪环境下易打理,不影响穿着的舒适度。
18.优选的,所述次层面料包括第一内衬层、第一薄荷纤维、第一冰丝纤维、第二薄荷纤维和第二冰丝纤维,所述第一内衬层的内部等间距分布有第一薄荷纤维,且第一薄荷纤维的外侧平行分布有第一冰丝纤维。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内衬层、第一薄荷纤维、第一冰丝纤维、第二薄荷纤维和第二冰丝纤维的相互配合,能够有效将人体散发的热量迅速导出体外,使面料柔软爽滑不粘腻。
20.优选的,所述第一薄荷纤维和第一冰丝纤维的外侧均缠绕有第二薄荷纤维,其中第二薄荷纤维与第一薄荷纤维和第一冰丝纤维相互垂直交织,所述第一冰丝纤维的外侧缠绕有第二冰丝纤维,并且第二冰丝纤维和第二薄荷纤维相互交织分布。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薄荷纤维和第一冰丝纤维与第二薄荷纤维相互缠绕交织,第二冰丝纤维与第二冰丝纤维和第二薄荷纤维相互交织,能够保证布料的弹性,轻薄透气。
22.优选的,所述透气层面料包括第三底衬、间隔层和3d网格眼竹炭层,所述第三底衬的上侧设置有间隔层,所述间隔层的上侧紧密贴合有3d网格眼竹炭层。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底衬、间隔层和3d网格眼竹炭层组合构成的透气层面料,能够有效实现透气功能,保证布料的舒适度,避免闷汗。
24.优选的,所述间隔层的内部由横截面呈波浪线状结构的竹炭纤维构成,且竹炭纤维在间隔层内左右对称且等间距排列分布。
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间隔层内左右对称且等间距排列分布的竹炭纤维,能够使间隔层有效透气,方便运输液体和热量,方便空气流通。
26.优选的,所述底层面料包括第四底衬、高性能透气膜和高级恒温皮,所述第四底衬的上侧设置有高性能透气膜,且高性能透气膜的上侧紧密贴合有高级恒温皮。
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四底衬、高性能透气膜和高级恒温皮组合构成的底层面料,能够有效实现不同层面料的结合,可有效支撑不同层的布料。
28.优选的,所述第四底衬的内部包括高回弹复合乳胶棉和超细防皱网布,其中高回弹复合乳胶棉和超细防皱网布均在第四底衬内阵列式分布,且高回弹复合乳胶棉和超细防皱网布相互交错分布。
2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阵列式分布的高回弹复合乳胶棉和超细防皱网布相互交错分布,能够使底层面料获得防皱功能,同时减少与皮肤的摩擦。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能够保证透气性的高舒适混纺布料,高雅挺括,富有弹性,集耐磨、防风、透气和保暖于一体,能够有效增加面料的舒适度,亲和贴肤,且具有一定的除臭祛味的作用,实现高舒适和高实用的结合;
31.1.设置有表层面料、防风层面料和次层面料,通过表层面料、防风层面料、次层面料、透气层面料和底层面料的组合,实现不同功能的组合,高雅挺括,富有弹性,集耐磨、防风、透气和保暖于一体;
32.2.设置有高回弹复合乳胶棉、5012)和高级恒温皮,通过高回弹复合乳胶棉和超细防皱网布相互交错分布,构成第四底衬,能够有效增加面料的舒适度,亲和贴肤;
33.3.设置有竹炭纤维、第三底衬和3d网格眼竹炭层,通过竹炭纤维对称并且等间距分布组合构成间隔层,间隔层上覆盖3d网格眼竹炭层,具有一定的除臭祛味的作用,实现高舒适和高实用的结合。
附图说明
34.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35.图2为本发明表层面料内部结构示意图;
36.图3为本发明防风层面料内部结构示意图;
37.图4为本发明次层面料内部结构示意图;
38.图5为本发明透气层面料内部结构示意图;
39.图6为本发明间隔层内部结构示意图;
40.图7为本发明底层面料内部结构示意图;
41.图8为本发明第四底衬内部结构示意图。
42.图中:1、表层面料;101、第一底衬;102、承托层;103、第一记忆牛津组织;104、第二记忆牛津组织;2、防风层面料;201、第二底衬;202、选技性渗透膜;203、防风涂层面料;3、次层面料;301、第一内衬层;302、第一薄荷纤维;303、第一冰丝纤维;304、第二薄荷纤维;305、第二冰丝纤维;4、透气层面料;401、第三底衬;402、间隔层;4021、竹炭纤维;403、3d网格眼竹炭层;5、底层面料;501、第四底衬;5011、高回弹复合乳胶棉;5012、超细防皱网布;502、高性能透气膜;503、高级恒温皮。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4.请参阅图1

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能够保证透气性的高舒适混纺布料,包括:表层面料1、第一底衬101、承托层102、第一记忆牛津组织103、第二记忆牛津组织104、防风层面料2、第二底衬201、选技性渗透膜202、防风涂层面料203、次层面料3、第一内衬层301、第一薄荷纤维302、第一冰丝纤维303、第二薄荷纤维304、第二冰丝纤维305、透气
层面料4、第三底衬401、间隔层402、竹炭纤维4021、3d网格眼竹炭层403、底层面料5、第四底衬501、高回弹复合乳胶棉5011、超细防皱网布5012、高性能透气膜502和高级恒温皮503;
45.首先,如附图2中所示,将第一记忆牛津组织103和第二记忆牛津组织104在承托层102上相互垂直,并将第一记忆牛津组织103和第二记忆牛津组织104一一交错编织,使承托层102和第一记忆牛津组织103形成紧实的布料,将承托层102与第一底衬101进行贴合,使承托层102和第一底衬101形成一个整体,第一记忆牛津组织103和第二记忆牛津组织104有效固定,完成表层面料1的制作;
46.接着如附图3中所示,将具有防风功能的超低重量的薄膜覆盖在防风涂层面料203上,使防风涂层面料203获得阻挡外界风的功能,将防风涂层面料203覆盖在选技性渗透膜202上,再将选技性渗透膜202覆盖在第二底衬201上,完成防风层面料2的制作;
47.如附图4中所示,将第一薄荷纤维302等间距排列在第一内衬层301上,并将第二薄荷纤维304缠绕在第一薄荷纤维302的外侧,接着将第一冰丝纤维303与第二薄荷纤维304一一垂直交织,并使第一冰丝纤维303与第一薄荷纤维302相互垂直,再将第二冰丝纤维305依次穿过第一冰丝纤维303和第二薄荷纤维304,使第一薄荷纤维302、第一冰丝纤维303、第二薄荷纤维304和第二冰丝纤维305相互交织,组合构成次层面料3;
48.然后如附图5和附图6中所示,横截面呈波浪线状结构的竹炭纤维4021左右对称贴合,并贴合处固定,然后将竹炭纤维4021等间距排列,并同样使贴合处固定,形成网状结构,将呈蜂窝结构的3d网格眼竹炭层403覆盖在间隔层402上,再将间隔层402覆盖在第三底衬401上,使3d网格眼竹炭层403、间隔层402和第三底衬401组合构成透气层面料4;
49.如附图7和附图8中所示,将高回弹复合乳胶棉5011和超细防皱网布5012相互交错缝合,使高回弹复合乳胶棉5011和超细防皱网布5012一一在第四底衬501内呈阵列式分布,再将高级恒温皮503覆盖在高性能透气膜502上,然后将高性能透气膜502覆盖在第四底衬501上,使第四底衬501、高性能透气膜502和高级恒温皮503组合构成一个整体,即为底层面料5;
50.最后如附图1中所示,将表层面料1、防风层面料2、次层面料3、透气层面料4和底层面料5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进行热压粘贴,使面料形成一个整体,完成布料的生产,将由该面料支撑的衣服穿着在皮肤外侧,高回弹复合乳胶棉5011和超细防皱网布5012组成的第四底衬501增加与皮肤接触的舒适度,高性能透气膜502和高级恒温皮503实现透气和保温的双重功能,当穿着者出汗时,竹炭纤维4021构成的间隔层402能使液体和热量往外传输,并允许空气流通,提高衣物内的气体交换,第三底衬401稳定支撑间隔层402和3d网格眼竹炭层403,3d网格眼竹炭层403吸附汗液中的气味,次层面料3内相互交织的第一薄荷纤维302、第一冰丝纤维303、第二薄荷纤维304和第二冰丝纤维305将热量迅速导出体外,实现透气功能,防风层面料2内设置的防风涂层面料203实现防风功能,选技性渗透膜202使衣服内部热气散发,第一记忆牛津组织103和第二记忆牛津组织104提高耐磨性能。
51.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发明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52.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