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接式轻质保温防水板浆料涂覆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03903发布日期:2021-12-22 12:33阅读:78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房屋防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拼接式轻质保温防水板浆料涂覆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轻质保温防水板改性水泥浆料的涂覆,在xps挤塑板的一面覆盖一层玻璃纤维网,然后在玻璃纤维网上涂覆一层改性水泥浆料,涂覆时使用一个侧边高于挤塑板表面高度的方框套压在玻璃纤维网上,然后再进行涂抹;这样的加工方式,在套压时玻璃纤维网四周会出现褶皱,使得玻璃纤维网与xps挤塑板贴合不紧密,并且xps挤塑板的表面有多个凹陷的小孔容易被玻璃纤维网挡住,导致涂覆不均匀使得板材的防水效果变差;综上,需要一种拼接式轻质保温防水板浆料涂覆处理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的轻质保温防水板改性水泥浆料的涂覆,在xps挤塑板的一面覆盖一层玻璃纤维网,然后在玻璃纤维网上涂覆一层改性水泥浆料,涂覆时使用一个侧边高于挤塑板表面高度的方框套压在玻璃纤维网上,然后再进行涂抹;这样的加工方式,在套压时玻璃纤维网四周会出现褶皱,使得玻璃纤维网与xps挤塑板贴合不紧密,并且xps挤塑板的表面有多个凹陷的小孔容易被玻璃纤维网挡住,导致涂覆不均匀使得板材的防水效果变差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拼接式轻质保温防水板浆料涂覆处理设备。
4.一种拼接式轻质保温防水板浆料涂覆处理设备,包括有支撑架、下料箱、第一滑道、第二滑道、第一电滑轨、第二电滑轨、第一自动夹、第二自动夹、放置台和压辊;支撑架与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均进行固接;支撑架与放置台进行固接;第一电滑轨通过滑块与第一自动夹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滑轨通过滑块与第二自动夹进行滑动连接;支撑架上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与压辊相接触;固定机构与第一电滑轨和第二电滑轨均进行固接;固定机构与升降机构进行固接;固定机构可以对玻璃纤维布侧面进行折叠并固定;支撑架上设置有涂覆机构;涂覆机构与下料箱进行固接;涂覆机构可以对固定的玻璃纤维布两侧进行折叠且固定。
5.可选地,固定机构包括有第一电机、第一传动杆、第一平齿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传动杆、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丝杆、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一升降架、第一托架、第一光杆、压杆、第一辅助压架、第二辅助压架、第二升降架、第二托架、第二丝杆、第二光杆、第一电动支架和第二电动支架;第一电机与支撑架进行固接;第一电机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通过支架与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与第一平齿轮内部轴心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与第一锥齿轮内部轴心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与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与第一传动轮内部轴心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内部轴心通过滑套与第一丝杆进行固接;第一丝杆通
过滑套与第三传动轮内部轴心进行固接;第一丝杆与第一升降架进行旋接;第一丝杆与第一电动支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与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内部轴心通过滑套与第二丝杆进行固接;第一升降架与第一托架进行固接;第一升降架与第一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升降架与压杆进行固接;第一托架与压辊相接触;第一光杆与第二电动支架进行固接;第一光杆与支撑架进行固接;压杆一侧通过支架与第一辅助压架进行固接;压杆另一侧通过支架与第二辅助压架进行固接;压杆与第二升降架进行固接;第二升降架与第二托架进行固接;第二升降架与一侧与第二丝杆进行旋接;第二升降架与另一侧与第二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丝杆与第一电动支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与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光杆与第二电动支架进行固接;第二光杆与支撑架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支架和第二电动支架均与支撑架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支架通过支架与升降机构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支架分别与第一电滑轨和第二电滑轨进行固接;当第一平齿轮与涂覆机构啮合时,第一平齿轮带动涂覆机构转动;当第一平齿轮与涂覆机构不啮合时,第一平齿轮不带动涂覆机构转动。
6.可选地,涂覆机构包括有楔形块、滑槽、第三传动杆、第二平齿轮、第三平齿轮、第四平齿轮、第四传动杆、第五平齿轮、第六平齿轮、第三丝杆、框架、第三光杆、刷杆、刷毛、第一挤压块、第二挤压块、第四丝杆、第一辅助架、第一弧形块、第一滚杆、第二辅助架、第二弧形块、第二滚杆和第四光杆;楔形块与滑槽进行滑动连接;楔形块与第三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滑槽与支撑架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通过支架与滑槽进行滑动连接;第三传动杆与第二平齿轮内部轴心进行固接;第二平齿轮侧面设置有第三平齿轮,第三平齿轮内部轴心与第四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三平齿轮与第四平齿轮进行啮合;第四平齿轮内部轴心通过滑套与第四丝杆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与第五平齿轮内部轴心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通过支架与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五平齿轮与第六平齿轮进行啮合;第六平齿轮内部轴心通过滑套与第三丝杆进行固接;第三丝杆通过支架与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丝杆与框架进行旋接;框架与第三光杆进行滑动连接;框架与刷杆进行固接;框架通过弹簧与第一挤压块和第二挤压块均进行固接;第三光杆通过支架与支撑架进行固接;刷杆下方等距设置有多组刷毛;第四丝杆与第一辅助架进行旋接;第一辅助架与下料箱进行固接;第一辅助架与第一弧形块进行固接;第一辅助架分别与第一滚杆和第二滚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滚杆与第二辅助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辅助架与下料箱进行固接;第二辅助架与第二弧形块进行固接;第二辅助架与第一滚杆和第二滚杆均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辅助架与第四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四光杆通过支架与支撑架进行固接;当第二平齿轮与第三平齿轮啮合时,第二平齿轮带动第三平齿轮转动;当第二平齿轮与第三平齿轮不啮合时,第二平齿轮不带动第三平齿轮转动。
7.可选地,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两侧朝上各设置有一个开口。
8.可选地,第一升降架呈倒梯形状。
9.可选地,框架上靠近第一挤压块和第二挤压块侧面位置各设置有一个开口。
10.可选地,刷毛设置为呈圆形散开状。
11.可选地,第一辅助架和第二辅助架呈倒“l”形状。
12.本发明的优点为:一、为解决现有的轻质保温防水板改性水泥浆料的涂覆,在xps挤塑板的一面覆盖一层玻璃纤维网,然后在玻璃纤维网上涂覆一层改性水泥浆料,涂覆时
使用一个侧边高于挤塑板表面高度的方框套压在玻璃纤维网上,然后再进行涂抹;这样的加工方式,在套压时玻璃纤维网四周会出现褶皱,使得玻璃纤维网与xps挤塑板贴合不紧密,并且xps挤塑板的表面有多个凹陷的小孔容易被玻璃纤维网挡住,导致涂覆不均匀使得板材的防水效果变差的问题。
13.二、设计了固定机构、涂覆机构和升降机构;使用时先将支撑架水平放置,然后外接电源和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装置运行,人工先将xps挤塑板放置在放置台上,然后将玻璃纤维网放置在xps挤塑板上,接着开启第一电机带动固定机构运行,固定机构将压辊放置在玻璃纤维板和xps挤塑板上,同时压杆也对玻璃纤维网多出xps挤塑板的部分进行按压并使其折叠在xps挤塑板侧面,将玻璃纤维网固定在xps挤塑板上,随后通过固定机构带动楔形块使得涂覆机构运行,推动压辊在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上滑动并对玻璃纤维网进行按压,与此同时涂覆机构带着下料箱在经过玻璃纤维网时将改性水泥浆料倾倒在玻璃纤维网和xps挤塑板上,并且第一辅助架和第二辅助架也对着玻璃纤维网两侧多出部分进行按压并折叠在xps挤塑板两侧,接着涂覆机构将框架框住玻璃纤维网和xps挤塑板,同时也将水泥浆料涂覆在玻璃纤维网和xps挤塑板上,使得浆料不会被刷到xps挤塑板两侧,然后开启第二电机,带动升降机构运行,通过挡板与框架框组合形成一个“方框”阻止浆料被刷到xps挤塑板四面,同时升降机构将压辊带离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被第一自动夹和第二自动夹夹住,通过第一电滑轨和第二电滑轨将压辊放置在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上,最后将涂覆机构与升降机构复位后可继续进行xps挤塑板底面的玻璃纤维网改性浆料的涂覆。
14.三、本发明实现了对xps挤塑板和玻璃纤维网涂覆改性水泥浆料的操作,涂覆时通过组合拼装的方式,形成一个“方框”防止浆料涂覆到xps挤塑板两侧,并且将水泥浆料涂覆进xps挤塑板表面的凹陷小孔内,使xps挤塑板与水泥浆料均匀接触,同时与玻璃纤维网贴合也更加紧密,加强了板材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固定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固定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固定机构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固定机构的俯视图;图8为本发明涂覆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涂覆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涂覆机构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的涂覆机构局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g区域的放大图;图13为本发明涂覆机构的俯视图;图14为本发明升降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升降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升降机构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发明升降机构的主视图。
16.附图中的标记:1:支撑架,2:下料箱,3:第一滑道,4:第二滑道,5:第一电滑轨,6:第二电滑轨,7:第一自动夹,8:第二自动夹,9:放置台,10:压辊,201:第一电机,202:第一传动杆,203:第一平齿轮,204:第一锥齿轮,205:第二锥齿轮,206:第二传动杆,207:第一传动轮,208:第二传动轮,209:第一丝杆,2010:第三传动轮,2011:第四传动轮,2012:第一升降架,2013:第一托架,2014:第一光杆,2015:压杆,2016:第一辅助压架,2017:第二辅助压架,2018:第二升降架,2019:第二托架,2020:第二丝杆,2021:第二光杆,2022:第一电动支架,2023:第二电动支架,301:楔形块,302:滑槽,303:第三传动杆,304:第二平齿轮,305:第三平齿轮,306:第四平齿轮,307:第四传动杆,308:第五平齿轮,309:第六平齿轮,3010:第三丝杆,3011:框架,3012:第三光杆,3013:刷杆,3014:刷毛,3015:第一挤压块,3016:第二挤压块,3017:第四丝杆,3018:第一辅助架,3019:第一弧形块,3020:第一滚杆,3021:第二辅助架,3022:第二弧形块,3023:第二滚杆,3024:第四光杆,401:第二电机,402:第三锥齿轮,403:第四锥齿轮,404:第五传动杆,405:第五传动轮,406:第六传动轮,407:第五丝杆,408:第七传动轮,409:第八传动轮,4010:移动杆,4011:挡板,4012:第五光杆,4013:第六丝杆,4014:第三升降架,4015:第三托架,4016:第六光杆,4017:第九传动轮,4018:第十传动轮,4019:第七丝杆,4020:第四升降架,4021:第四托架,4022:第七光杆,4023:第三电动支架,4024:第四电动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8.实施例一种拼接式轻质保温防水板浆料涂覆处理设备,参照图1

3所示,包括有支撑架1、下料箱2、第一滑道3、第二滑道4、第一电滑轨5、第二电滑轨6、第一自动夹7、第二自动夹8、放置台9和压辊10;支撑架1与第一滑道3和第二滑道4均进行固接;支撑架1与放置台9进行固接;第一电滑轨5通过滑块与第一自动夹7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滑轨6通过滑块与第二自动夹8进行滑动连接;支撑架1上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与压辊10相接触;固定机构与第一电滑轨5和第二电滑轨6均进行固接;固定机构与升降机构进行固接;固定机构可以对玻璃纤维布侧面进行折叠并固定;支撑架1上设置有涂覆机构;涂覆机构与下料箱2进行固接;涂覆机构可以对固定的玻璃纤维布两侧进行折叠且固定。
19.工作过程:使用时先将支撑架1水平放置,然后外接电源和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装置运行,人工先将xps挤塑板放置在放置台9上,然后将玻璃纤维网放置在xps挤塑板上,接着开启第一电机201带动固定机构运行,固定机构将压辊10放置在玻璃纤维板和xps挤塑板上,同时压杆2015也对玻璃纤维网多出xps挤塑板的部分进行按压并使其折叠在xps挤塑板侧面,将玻璃纤维网固定在xps挤塑板上,随后通过固定机构带动楔形块301使得涂覆机构运行,推动压辊10在第一滑道3和第二滑道4上滑动并对玻璃纤维网进行按压,与此同时涂覆机构带着下料箱2在经过玻璃纤维网时将改性水泥浆料倾倒在玻璃纤维网和xps挤塑板上,并且第一辅助架3018和第二辅助架3021也对着玻璃纤维网两侧多出部分进行按压并折叠在xps挤塑板两侧,接着涂覆机构将框架3011框住玻璃纤维网和xps挤塑板,同时
也将水泥浆料涂覆在玻璃纤维网和xps挤塑板上,使得浆料不会被刷到xps挤塑板两侧,然后开启第二电机401,带动升降机构运行,通过挡板4011与框架3011框组合形成一个“方框”阻止浆料被刷到xps挤塑板四面,同时升降机构将压辊10带离第一滑道3和第二滑道4,被第一自动夹7和第二自动夹8夹住,通过第一电滑轨5和第二电滑轨6将压辊10放置在第一托架2013和第二托架2019上,最后将涂覆机构与升降机构复位后可继续进行xps挤塑板底面的玻璃纤维网改性浆料的涂覆;本发明实现了对xps挤塑板和玻璃纤维网涂覆改性水泥浆料的操作,涂覆时通过组合拼装的方式,形成一个“方框”防止浆料涂覆到xps挤塑板两侧,并且将水泥浆料涂覆进xps挤塑板表面的凹陷小孔内,使xps挤塑板与水泥浆料均匀接触,同时与玻璃纤维网贴合也更加紧密,加强了板材的防水效果。
20.其中,参照图4

7所示,固定机构包括有第一电机201、第一传动杆202、第一平齿轮203、第一锥齿轮204、第二锥齿轮205、第二传动杆206、第一传动轮207、第二传动轮208、第一丝杆209、第三传动轮2010、第四传动轮2011、第一升降架2012、第一托架2013、第一光杆2014、压杆2015、第一辅助压架2016、第二辅助压架2017、第二升降架2018、第二托架2019、第二丝杆2020、第二光杆2021、第一电动支架2022和第二电动支架2023;第一电机201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第一电机201与第一传动杆202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202通过支架与支撑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202与第一平齿轮203内部轴心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202与第一锥齿轮204内部轴心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204与第二锥齿轮205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205内部轴心与第二传动杆206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206与支撑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206与第一传动轮207内部轴心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207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208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208内部轴心通过滑套与第一丝杆209进行固接;第一丝杆209通过滑套与第三传动轮2010内部轴心进行固接;第一丝杆209与第一升降架2012进行旋接;第一丝杆209与第一电动支架202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209与支撑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2010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2011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2011内部轴心通过滑套与第二丝杆2020进行固接;第一升降架2012与第一托架2013进行固接;第一升降架2012与第一光杆2014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升降架2012与压杆2015进行固接;第一托架2013与压辊10相接触;第一光杆2014与第二电动支架2023进行固接;第一光杆2014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压杆2015一侧通过支架与第一辅助压架2016进行固接;压杆2015另一侧通过支架与第二辅助压架2017进行固接;压杆2015与第二升降架2018进行固接;第二升降架2018与第二托架2019进行固接;第二升降架2018与一侧与第二丝杆2020进行旋接;第二升降架2018与另一侧与第二光杆2021进行滑动连接;第二丝杆2020与第一电动支架2022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2020与支撑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光杆2021与第二电动支架2023进行固接;第二光杆2021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支架2022和第二电动支架2023均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支架2023通过支架与升降机构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支架2023分别与第一电滑轨5和第二电滑轨6进行固接;当第一平齿轮203与涂覆机构啮合时,第一平齿轮203带动涂覆机构转动;当第一平齿轮203与涂覆机构不啮合时,第一平齿轮203不带动涂覆机构转动。
21.开始时人工先将xps挤塑板放置在放置台9上,然后将玻璃纤维网放置在xps挤塑板上,接着开启第一电机201带动第一传动杆202转动,进而第一传动杆202带动第一平齿轮203转动,进而第一平齿轮203带动第一锥齿轮204转动,随后第一锥齿轮204带动第二锥齿
轮205转动,进而第二锥齿轮205带动第二传动杆206转动,进而第二传动杆206带动第一传动轮207转动,进而第一传动轮207外环面通过皮带带动第二传动轮208转动,接着第二传动轮208带动第一丝杆209转动,进而第一丝杆209带动第一升降架2012在第一光杆2014上向下滑动,并且第一升降架2012带动第一托架2013也向下滑动,同时第一丝杆209带动第三传动轮2010转动,进而第三传动轮2010外环面通过皮带带动第四传动轮2011转动,进而第四传动轮2011带动第二丝杆2020转动,进而第二丝杆2020带动第二升降架2018在第二光杆2021上向下滑动,并且第二升降架2018带动第二托架2019也向下滑动,随后第一升降架2012和第二升降架2018同时带动压杆2015、第一辅助压架2016和第二辅助压架2017向下移动至将玻璃纤维网压住且将其折叠,并且第一托架2013和第二托架2019也将压辊10带动至将玻璃纤维网紧压在xps挤塑板上,此时第一升降架2012对涂覆机构挤压并使涂覆机构滑动至与第一平齿轮203啮合,最后再将第一电机201反转,使得第一升降架2012、第一托架2013、第二升降架2018、第二托架2019、压杆2015、第一辅助压架2016和第二辅助压架2017复位;该机构完成了将玻璃纤维网固定且侧面折叠。
22.其中,参照图8

13所示,涂覆机构包括有楔形块301、滑槽302、第三传动杆303、第二平齿轮304、第三平齿轮305、第四平齿轮306、第四传动杆307、第五平齿轮308、第六平齿轮309、第三丝杆3010、框架3011、第三光杆3012、刷杆3013、刷毛3014、第一挤压块3015、第二挤压块3016、第四丝杆3017、第一辅助架3018、第一弧形块3019、第一滚杆3020、第二辅助架3021、第二弧形块3022、第二滚杆3023和第四光杆3024;楔形块301与滑槽302进行滑动连接;楔形块301与第三传动杆303进行转动连接;滑槽302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303通过支架与滑槽302进行滑动连接;第三传动杆303与第二平齿轮304内部轴心进行固接;第二平齿轮304侧面设置有第三平齿轮305,第三平齿轮305内部轴心与第四传动杆307进行固接;第三平齿轮305与第四平齿轮306进行啮合;第四平齿轮306内部轴心通过滑套与第四丝杆3017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307与第五平齿轮308内部轴心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307通过支架与支撑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五平齿轮308与第六平齿轮309进行啮合;第六平齿轮309内部轴心通过滑套与第三丝杆3010进行固接;第三丝杆3010通过支架与支撑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丝杆3010与框架3011进行旋接;框架3011与第三光杆3012进行滑动连接;框架3011与刷杆3013进行固接;框架3011通过弹簧与第一挤压块3015和第二挤压块3016均进行固接;第三光杆3012通过支架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刷杆3013下方等距设置有多组刷毛3014;第四丝杆3017与第一辅助架3018进行旋接;第一辅助架3018与下料箱2进行固接;第一辅助架3018与第一弧形块3019进行固接;第一辅助架3018分别与第一滚杆3020和第二滚杆302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滚杆3020与第二辅助架302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辅助架3021与下料箱2进行固接;第二辅助架3021与第二弧形块3022进行固接;第二辅助架3021与第一滚杆3020和第二滚杆3023均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辅助架3021与第四光杆3024进行滑动连接;第四光杆3024通过支架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当第二平齿轮304与第三平齿轮305啮合时,第二平齿轮304带动第三平齿轮305转动;当第二平齿轮304与第三平齿轮305不啮合时,第二平齿轮304不带动第三平齿轮305转动。
23.在第一升降架2012对楔形块301造成挤压时,楔形块301在滑槽302内滑动,然后楔形块301带动第三传动杆303在滑槽302内滑动,进而第三传动杆303带动第二平齿轮304滑动至与第三平齿轮305啮合,随后将第一电机201反转,进而第一平齿轮203带动第二平齿轮
304转动,进而第二平齿轮304带动第三平齿轮305转动,进而第三平齿轮305带动第四平齿轮306转动,接着第四平齿轮306带动第四丝杆3017转动,进而第四丝杆3017带动第一辅助架3018、第一弧形块3019、第一滚杆3020、第二辅助架3021、第二弧形块3022、第二滚杆3023和下料箱2在第四光杆3024上朝着压辊10方向滑动,随后第一辅助架3018和第二辅助架3021对着xps挤塑板两侧压折的玻璃纤维网进一步的进行压合操作,使得玻璃纤维网与xps挤塑板两侧贴合更紧密,同时第一弧形块3019和第二弧形块3022推动压辊10在第一滑道3和第二滑道4上朝着升降机构方向滑动,并且下料箱2将改性水泥浆料到玻璃纤维网和xps挤塑板上,通过第一滚杆3020对玻璃纤维网固定,第二滚杆3023也将浆料压合在玻璃纤维网和xps挤塑板上,与此同时第三平齿轮305带动第四传动杆307转动,进而第四传动杆307带动第五平齿轮308转动,进而第五平齿轮308带动第六平齿轮309转动,进而第六平齿轮309带动第三丝杆3010转动,然后第三丝杆3010带动框架3011、刷杆3013、刷毛3014、第一挤压块3015和第二挤压块3016在第三光杆3012上朝着固定机构滑动,进而框架3011在第一辅助架3018和第二辅助架3021的作用下继续将xps挤塑板两侧压折的玻璃纤维网与xps挤塑板压合在一起,同时刷杆3013带着刷毛3014对玻璃纤维网和xps挤塑板进行改性浆料的涂抹,使xps挤塑板凹陷小孔内也被浆料填充满,当框架3011包住玻璃纤维网和xps挤塑板时,压辊10被推动到升降机构内,且第一挤压块3015和第二挤压块3016在移动出xps挤塑板位置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对着多出xps挤塑板部分的玻璃纤维网进行挤压使其形成一道折痕,最后在升降机构的配合下完成“方框”的拼装;该机构完成了对玻璃纤维网和xps涂覆改性水泥浆料的涂覆。
24.其中,参照图14

17所示,还包括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有第二电机401、第三锥齿轮402、第四锥齿轮403、第五传动杆404、第五传动轮405、第六传动轮406、第五丝杆407、第七传动轮408、第八传动轮409、移动杆4010、挡板4011、第五光杆4012、第六丝杆4013、第三升降架4014、第三托架4015、第六光杆4016、第九传动轮4017、第十传动轮4018、第七丝杆4019、第四升降架4020、第四托架4021、第七光杆4022、第三电动支架4023和第四电动支架4024;第二电机401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第二电机401与第三锥齿轮402内部轴心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402与第四锥齿轮403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403内部轴心与第五传动杆404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404与支撑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杆404与第五传动轮405内部轴心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轮405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406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406内部轴心通过滑套与第五丝杆407进行固接;第五丝杆407与支撑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丝杆407与移动杆4010进行旋接;第五丝杆407通过支架与第三电动支架4023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丝杆407与第七传动轮408内部轴心进行固接;第七传动轮408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409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409内部轴心通过滑套与第六丝杆4013进行固接;移动杆4010与挡板4011进行固接;移动杆4010与第五光杆4012进行滑动连接;第五光杆4012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第五光杆4012与通过支架与第三电动支架4023进行固接;第六丝杆4013通过滑套与第九传动轮4017内部轴心进行固接;第六丝杆4013与第三升降架4014进行旋接;第六丝杆4013通过滑套与第三电动支架4023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丝杆4013通过滑套与支撑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三升降架4014与第三托架4015进行固接;第三升降架4014与第六光杆4016进行滑动连接;第六光杆4016一侧与第四电动支架4024进行固接;第六光杆4016另一侧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第九传动轮4017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4018进
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4018内部轴心通过滑套与第七丝杆4019进行固接;第七丝杆4019与第四升降架4020进行旋接;第七丝杆4019通过滑套与第三电动支架4023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丝杆4019通过滑套与支撑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四升降架4020与第四托架4021进行固接;第四升降架4020与第七光杆4022进行滑动连接;第七光杆4022一侧与第四电动支架4024进行固接;第七光杆4022另一侧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支架4023通过支架与第二电动支架2023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支架4023与第一电滑轨5和第二电滑轨6均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支架4023和第四电动支架4024均与支撑架1进行固接。
25.在框架3011包住玻璃纤维网和xps挤塑板时,开启第二电机401带动第三锥齿轮402转动,进而第三锥齿轮402带动第四锥齿轮403转动,进而第四锥齿轮403带动第五传动杆404转动,进而第五传动杆404带动第五传动轮405转动,接着第五传动轮405转动外环面通过皮带带动第六传动轮406转动,进而第六传动轮406带动第五丝杆407转动,进而第五丝杆407带动移动杆4010和挡板4011在第五光杆4012上朝着xps挤塑板方向滑动,直至挡板4011两侧凸起与框架3011两侧开口紧密插接在一起,同时第五丝杆407带动第七传动轮408转动,进而第七传动轮408外环面通过皮带带动第八传动轮409转动,进而第八传动轮409带动第六丝杆4013转动,进而第六丝杆4013带动第三升降架4014在第六光杆4016上向上滑动,同时第三升降架4014带动第三托架4015在第六光杆4016上也向上滑动,并且第六丝杆4013还带动着第九传动轮4017转动,进而第九传动轮4017外环面通过皮带带动第十传动轮4018转动,进而第十传动轮4018带动第七丝杆4019转动,进而第七丝杆4019带动第四升降架4020和第四托架4021在第七光杆4022上向上滑动,由于第七传动轮408与第八传动轮409之间皮带为扭转状态,所以第七传动轮408和第八传动轮409转动方向相反,即第五丝杆407和第六丝杆4013转动方向相反,于是当挡板4011向下移动时,第三托架4015和第四托架4021将压辊10带动至被第一自动夹7和第二自动夹8夹住,最后通过第一电滑轨5和第二电滑轨6控制第一自动夹7和第二自动夹8将压辊10放置在第一托架2013和第二托架2019上,再有人工控制涂覆机构和升降机构复位以便进行xps挤塑板底面水泥浆料的涂覆;该机构完成了对玻璃纤维网最后的限位,并使得压辊10能够自动复位。
26.其中,第一滑道3和第二滑道4两侧朝上各设置有一个开口。
27.可以配合压辊10自由进出。
28.其中,第一升降架2012呈倒梯形状。
29.可以联动楔形块301运行。
30.其中,框架3011上靠近第一挤压块3015和第二挤压块3016侧面位置各设置有一个开口。
31.可以配合形成一个“方框”,使得“方框”与玻璃纤维网贴合紧密。
32.其中,刷毛3014设置为呈圆形散开状。
33.可以将浆料疏导入挤塑板的凹陷小孔处。
34.其中,第一辅助架3018和第二辅助架3021呈倒“l”形状。
35.可以将玻璃纤维网两侧压住折叠,为后续处理作准备。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