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隔热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65736发布日期:2021-09-15 09:1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耐磨隔热无纺布,包括顶层无纺布(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无纺布(1)的内部设置有长方形压痕(2),所述长方形压痕(2)的下方设置有矩形压痕(3),所述矩形压痕(3)与长方形压痕(2)之间设置有压痕间隙(4),所述顶层无纺布(1)的下表面连接有中层无纺布(5),所述中层无纺布(5)的内部设置有蚕丝纤维无纺布层(6),所述蚕丝纤维无纺布层(6)的内部设置有碳纤维网(7),所述碳纤维网(7)的夹缝处设置有碳纤维间隙(8),所述中层无纺布(5)的下表面连接有底层无纺布(9),所述底层无纺布(9)的内部设置有粘合耐热纤维(10),所述底层无纺布(9)的下表面连接有耐磨层(11),所述耐磨层(11)的内壁连接有弹性防水缓冲网(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隔热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无纺布(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长方形压痕(2),所述顶层无纺布(1)上浸染有柔软剂,所述长方形压痕(2)的下方固定设置有矩形压痕(3),所述矩形压痕(3)与长方形压痕(2)的大小不一且分散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隔热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压痕(3)与长方形压痕(2)之间固定设置有压痕间隙(4),所述矩形压痕(3)与长方形压痕(2)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顶层无纺布(1)的下表面与中层无纺布(5)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隔热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无纺布(5)的内部与蚕丝纤维无纺布层(6)卡接,所述蚕丝纤维无纺布层(6)的内部与碳纤维网(7)可拆卸连接,所述碳纤维网(7)的大小与蚕丝纤维无纺布层(6)的大小相契合且碳纤维网(7)为金属微丝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隔热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网(7)的夹缝处与碳纤维间隙(8)卡接,所述,所述中层无纺布(5)的下表面与底层无纺布(9)固定连接,所述底层无纺布(9)的厚度小于中层无纺布(5)的厚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隔热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无纺布(9)的内部与粘合耐热纤维(10)固定连接,所述底层无纺布(9)和中层无纺布(5)的之间设置有ptfe薄膜层且由微多孔性能的ptfe透湿透气覆盖膜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隔热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无纺布(9)的下表面与耐磨层(11)可拆卸连接,所述耐磨层(11)的内壁与弹性防水缓冲网(12)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防水缓冲网(12)表层为菱格花纹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磨隔热无纺布,包括顶层无纺布,顶层无纺布的内部设置有长方形压痕,长方形压痕的下方设置有矩形压痕,矩形压痕与长方形压痕之间设置有压痕间隙,顶层无纺布的下表面连接有中层无纺布,中层无纺布的内部设置有蚕丝纤维无纺布层,蚕丝纤维无纺布层的内部设置有碳纤维网,碳纤维网的夹缝处设置有碳纤维间隙,中层无纺布的下表面连接有底层无纺布,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多层无纺布的复合结构,且在其添加人造耐热纤维,使得无纺布具有隔热的效果,且复合无纺布会出现拱起的现象,而实现高隔热性能,另外通过耐磨层,使得无纺布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方便制造衣物或物品时不会出现局限性。或物品时不会出现局限性。或物品时不会出现局限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银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威倍力无纺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05
技术公布日:2021/9/1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