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放射性废液的集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25163发布日期:2022-03-19 23:18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用于放射性废液的集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放射性废液收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放射性废液的集液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的发展速率也非常迅速,在进行工业生产或者电力生产时,会产生大量的废液,其中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废液就成了放射性废液。
3.与一般废液不同的是,由于废液中含有放射性元素,常使其危害大于一般废液,放射性废液中的放射性元素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而且传统的放射性废液处理装置,通常采用单罐设计,使其对废液的收集和处理效果无法达到最优,需要加以改进。
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集液装置,以改变现状。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放射性废液的集液装置,用于解决传统的集液装置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放射性废液的集液装置,包括:
7.储罐结构,内部设有集液腔;其中,所述储罐结构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8.进液组件,分别连接于多个所述储罐结构的集液腔,并用于分别向多个所述集液腔输进废液;
9.排液组件,分别连接于多个所述储罐结构的集液腔,并用于输出所述集液腔内的废液;以及
10.控制模块,信号连接于所述进液组件和所述排液组件,并用于控制所述集液腔内的废液输入和/或输出。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液组件包括进液连接管道、主进液管道和进液电磁阀,所述进液连接管道分别密封连接于多个所述储罐结构的集液腔,所述主进液管道连接于所述进液连接管道,所述进液电磁阀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并用于控制所述进液组件中输液路径的通断。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排液组件包括排液连接管道、主排液管道和排液电磁阀组,所述排液连接管道分别密封连接于多个所述储罐结构的集液腔,所述主排液管道连接于所述排液连接管道,所述排液电磁阀组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并用于控制所述排液组件中输液路径的通断。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排液电磁阀组包括主电磁阀和单路电磁阀,所述主电磁阀和所述单路电磁阀均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主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主排液管道的通断,所述单路电磁阀的数量为多个,且每一个所述单路电磁阀对应于一个所述储罐结构,并用于控制所述主排液管道从和所述储罐结构之间的通断。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排液连接管道包括第一管部、第二管部和弯
折管部,所述第一管部连接于所述储罐结构,所述第二管部连接于所述主排液管道,所述弯折管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部和所述第二管部,且所述弯折管部自所述第一管部朝远离地面的方向弯折。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罐结构包括罐体和取样组件,所述集液腔设于所述罐体内,所述取样组件连接于所述罐体,并连通于所述集液腔,所述取样组件用于控制所述集液腔与外部环境的通断。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取样组件包括取样阀和取样管,所述取样管密封连接于所述罐体并连通于所述集液腔,所述取样阀用于控制所述取样管的通断。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集液装置还包括进气组件,所述进气组件分别连接于多个所述储罐结构的集液腔,并用于向所述集液腔输入气体。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气组件包括导气管和空气压缩机,所述导气管分别密封连接于多个所述集液腔,所述空气压缩机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并用于向所述导气管输入气体。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罐结构还包括罐体和警报组件,所述警报组件包括传感器和警报件,所述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罐体内部废液的信号,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于所述传感器和警报件,并用于控制所述警报件发出警报提示。
20.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在本实施例的集液装置中,设置有多个储罐结构,并通过进液组件和排液组件分别连接于多个储罐结构,对于多个储罐结构联合运行的放射性废液衰变系统,能够完成多个储罐的单独运行,并实现液体在多个储罐结构的集液腔之间的交替注入和排出,通过设置控制模块对进液组件和排液组件的控制,本实施例的集液装置既可以实现自动运行,也可以进行手动控制,使用效果好。
22.在本实施例的集液装置中,通过设置多个储罐结构与进液组件和排液组件的配合,可以实现废液在多个储罐结构中进行交替注入和排出,并且可以通过控制模块实现自动控制,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其中: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集液装置的主视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集液装置的后视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进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排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控制模块的控制示意图;
30.附图标记:
31.10、集液装置;
32.100、储罐结构;110、罐体;111、输入口;112、输出口;120、取样组件;121、取样阀;122、取样管;130、预留管;140、警报组件;141、警报件;142、传感器;
33.200、进液组件;210、主进液管道;220、进液连接管道;230、进液电磁阀;
34.300、排液组件;310、主排液管道;320、排液连接管道;321、第一管部;322、第二管部;323、弯折管部;330、排液电磁阀组; 331、主电磁阀;332、单路电磁阀;
35.400、进气组件;410、导气管;420、空气压缩机;
36.500、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8.参阅图1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放射性废液的集液装置10,其包括储罐结构100、进液组件200、排液组件 300以及控制模块500;储罐结构100内部设有集液腔;其中,储罐结构10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进液组件200分别连接于多个储罐结构 100的集液腔,并用于分别向多个集液腔输进废液;排液组件300分别连接于多个储罐结构100的集液腔,并用于输出集液腔内的废液;控制模块500信号连接于进液组件200和排液组件300,并用于控制集液腔内的废液输入和/或输出。
39.在本实施例的集液装置10中,设置有多个储罐结构100,并通过进液组件200和排液组件300分别连接于多个储罐结构100,对于多个储罐结构100联合运行的放射性废液衰变系统,能够完成多个储罐的单独运行,并实现液体在多个储罐结构100的集液腔之间的交替注入和排出,通过设置控制模块500对进液组件200和排液组件300 的控制,本实施例的集液装置10既可以实现自动运行,也可以进行手动控制,使用效果好。
40.在本实施例的集液装置10中,通过设置多个储罐结构100与进液组件200和排液组件300的配合,可以实现废液在多个储罐结构 100中进行交替注入和排出,并且可以通过控制模块500实现自动控制,使用效果好。
41.需要说明的是,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仅对集液装置10具有两个储罐结构100进行说明,当设置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储罐结构100时,进液组件200和排液组件300可以分别连接于多个储罐结构100的集液腔,以实现进液和排液的功能,在此不对储罐结构100的数量做唯一限定。
42.参阅图3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进液组件200包括进液连接管道220、主进液管道210和进液电磁阀230,进液连接管道220 分别密封连接于多个储罐结构100的集液腔,主进液管道210连接于进液连接管道220,进液电磁阀230信号连接于控制模块500,并用于控制进液组件200中输液路径的通断。
43.使用本实施例的集液装置10时,控制模块500可以对主进液管道210的通断进行控制,以对进液连接管道220内的液体流量进行控制;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液连接管道220与各个储罐结构100之间还可以设置有电磁阀,并信号连接于控制模块500,由此设置,控制模块
500可以根据集液装置10的实际使用需求对进入各个储罐结构100 中的废液进行控制。
44.具体地,参阅图4和图5所示,排液组件300包括排液连接管道 320、主排液管道310和排液电磁阀组330,排液连接管道320分别密封连接于多个储罐结构100的集液腔,主排液管道310连接于排液连接管道320,排液电磁阀组330信号连接于控制模块500,并用于控制排液组件300中输液路径的通断。
45.可以理解地是,当需要对储罐结构100内进行排液时,可以通过控制模块500对排液电磁阀组330输入控制信号,以实现控制外部构件与集液腔之间的通断。
46.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排液电磁阀组330包括主电磁阀331 和单路电磁阀332,主电磁阀331和单路电磁阀332均信号连接于控制模块500,主电磁阀331用于控制主排液管道310的通断,单路电磁阀332的数量为多个,且每一个单路电磁阀332对应于一个储罐结构100,并用于控制主排液管道310从和储罐结构100之间的通断。
4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主电磁阀331和单路电磁阀332对主排液管道310和排液连接管道320进行单独控制,控制模块500可以根据集液装置10的排液需求对相应的主电磁阀331和单路电磁阀332 进行控制,以实现废液的精准输送,使用效果好。
48.参阅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排液连接管道320包括第一管部 321、第二管部322和弯折管部323,第一管部321连接于储罐结构 100,第二管部322连接于主排液管道310,弯折管部323分别连接于第一管部321和第二管部322,且弯折管部323自第一管部321朝远离地面的方向弯折。
49.在本实施例的排液组件300中,通过第一管部321、第二管部322 和弯折管部323组合形成z型的排液连接管道320,第二管部322的高度可以与排液连接管道320的高度相同;由此设置,可以实现废液的有效出料,并且能够实现多个储罐结构100的单独运行,并实现废液在多个储罐结构100之间的交替注入和排出,使用效果好。参阅图 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弯折管部323分别垂直于第一管部321和第二管部322,由此第一管部321即可平行于第二管部322,并且第二管部322可以平行于进液连接管道220。
50.进一步地,参阅图1所示,储罐结构100包括罐体110和取样组件120,集液腔设于罐体110内,取样组件120连接于罐体110,并连通于集液腔,取样组件120用于控制集液腔与外部环境的通断。
51.由此设置,当需要对集液腔内的废液进行取样时,可以通过取样组件120以使集液腔与外部环境连通,作业人员即可从集液腔内取出废液样品,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
52.具体地,参阅图2所示,取样组件120包括取样阀121和取样管 122,取样管122密封连接于罐体110并连通于集液腔,取样阀121 用于控制取样管122的通断。
53.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操作取样阀121即可实现对取样管122的通断进行控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取样管122还可以连接于外部的检测设备,当取样阀121打开之后,废液样品可以直接由取样管122输送至外部的检测设备,以避免出现废料泄漏;具体地,取样阀121可以是手动控制阀、电磁阀等,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54.参阅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罐体110设有连通于集液腔的输入口111和输出口112,输入口111用于连接于进液组件200,输出口112用于连接于排液组件300,其中,在竖直方向上,输入口 111位于输出口112的上侧。
55.由此设置,可以使输出口112尽可能接近罐体110的底部,以提高集液腔内排出的
废液量,从而降低废液残留,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同时,通过设置z型的排液连接管道320与输出口112连接,也可以使第二管部322与进液连接管道220处于同一高度。
56.进一步地,参阅图1所示,集液装置10还包括进气组件400,进气组件400分别连接于多个储罐结构100的集液腔,并用于向集液腔输入气体。
57.使用本实施例的集液装置10时,当需要将集液腔内的液体排出时,控制模块500控制进液电磁阀230关闭,并控制排液电磁阀组 330打开,通过启动进气组件400以对集液腔内通气,便可以驱使集液腔内的废液经由排液连接管道320和主排液管道310排出。
58.参阅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进气组件400包括导气管410和空气压缩机420,导气管410分别密封连接于多个集液腔,空气压缩机420信号连接于控制模块500,并用于向导气管410输入气体。
59.可以理解地是,通过控制模块500启动空气压缩机420即可驱使外部环境中的气体经由导气管410进入储罐结构100的集液腔内,从而提高集液腔的内部压力,以排出废液。
60.进一步地,参阅图1和图5所示,储罐结构100还包括罐体110 和警报组件140,警报组件140包括传感器142和警报件141,传感器142用于获取罐体110内部废液的信号,控制模块500信号连接于传感器142和警报件141,并用于控制警报件141发出警报提示。
61.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142可以用于获取包括但不限于:集液腔内液体的液位信号、集液腔内液体的液面信号、罐体110内的压力信号;警报件141可以发出声音警报信号、灯光警报信号等类型的警报提示,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62.参阅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储罐结构100还包括预留管130,预留管130的一端密封连接于罐体110,预留管130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外部构件,并且预留管130连通于集液腔。
63.可以理解地是,通过设置预留管130,当无需连接外部设备时,可以将预留管130封闭,从而封闭集液腔;储罐结构100可以通过预留管130与外部设备相接,以实现相应功能,在此不做赘述。
64.在一些实施例中,罐体110选用耐酸碱盐腐蚀材料制成,以提高储罐结构100的使用寿命。主进液管道210、进液连接管道220、主排液管道310和排液连接管道320可以采用例如304不锈钢材质,从而保证进液组件200和排液组件300的耐用性。
6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