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透气型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13404发布日期:2022-11-25 16:09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湿透气型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吸湿透气型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2.针织面料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纱线在织物中的形态不同,针织分为纬编和经编,针织面料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及里料,家纺等产品中,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3.传统的针织布料采用各种纤维作为原材料,其中不乏各种具备特殊作用的合成纤维,例如透气型和吸湿性好的竹原纤维、快干平滑的涤纶纤维等,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投入到运动中,对运动服装的需求逐渐增大,传统的运动服饰采用棉纤维布料作为主要材料,起到良好的吸汗作用,但是,棉纤维不易干燥,吸水较为严重,出汗以后穿戴不够舒适,同时,棉纤维布料透气性也不足,而透气性好的竹原纤维布料也存在着不易干燥的问题,造成运动后衣服长时间潮湿,给使用者造成较大困扰,因此市面上亟需一种吸潮、透气、快干的布料来解决上述问题。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湿透气型针织面料,具备良好的吸湿性和快干性、更加干燥舒适凉爽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上述良好的吸湿性和快干性、更加干燥舒适凉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9.一种吸湿透气型针织面料,包括竹棉混纺层、棉氨混纺层和竹纤涤纶混纺层,所述竹棉混纺层外侧设置有棉氨混纺层,且棉氨混纺层外侧设置有竹纤涤纶混纺层,并且竹棉混纺层、棉氨混纺层和竹纤涤纶混纺层通过竹纤涤纶双绞线缝合,所述竹纤涤纶双绞线由竹原纤维线和涤纶纤维线双绞而成。
10.进一步的,所述棉氨混纺层采用长绒棉纤维和氨纶纤维混纺针织而成,且棉氨混纺层表面密集开设有透气孔。
11.进一步的,所述竹棉混纺层采用竹原纤维和长绒棉纤维混纺针织而成。
12.进一步的,所述竹纤涤纶混纺层采用竹原纤维和涤纶纤维混纺针织而成。
13.进一步的,所述竹纤涤纶双绞线的针距为6-10mm。
14.进一步的,所述竹棉混纺层、棉氨混纺层和竹纤涤纶混纺层总厚度不超过0.6mm。
15.(三)有益效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湿透气型针织面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竹棉混纺层、竹纤涤纶混纺层和竹纤涤纶双绞线,竹棉混纺层采用竹原纤维和长绒棉纤维混纺而成,竹纤涤纶混纺层采用竹原纤维和涤纶纤维混纺而成,竹纤涤纶双绞线采用竹原纤维线和涤纶纤维线双绞而成,竹棉混纺层和竹纤涤纶混纺层通过竹纤涤纶双绞线缝合形成稳定的整体,避免分层,整体性更好,同时,竹棉混纺层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舒适度,竹纤涤纶混纺层具有涤纶快干的特性,竹棉混纺层与皮肤直接接触作为内层,吸汗以后,通过竹原纤维线将水分传导给竹纤涤纶混纺层中的竹原纤维中,通过涤纶纤维进行快干,从而使本装置具备吸湿和快干的特性,充分解决了传统的竹原纤维布料不易边干而涤纶布料不易吸湿的问题,使穿戴更加干爽,提高了穿戴的舒适性。
18.(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棉氨混纺层,棉氨混纺层具备较高的柔韧性,通过竹纤涤纶双绞线与竹棉混纺层和竹纤涤纶混纺层缝合成整体,提高整体的柔韧性,同时,棉氨混纺层表面开设有密集的透气孔,增加了透气型,配合竹原纤维良好的透气型,使本装置更加透气凉爽。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吸湿透气型针织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吸湿透气型针织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吸湿透气型针织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
24.1、竹棉混纺层;2、棉氨混纺层;3、竹纤涤纶混纺层;4、竹纤涤纶双绞线;5、透气孔;6、竹原纤维线;7、涤纶纤维线。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湿透气型针织面料。
27.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吸湿透气型针织面料,包括竹棉混纺层1、棉氨混纺层2和竹纤涤纶混纺层3,竹棉混纺层1外侧设置有棉氨混纺层2,且棉氨混纺层2外侧设置有竹纤涤纶混纺层3,并且竹棉混纺层1、棉氨混纺层2和竹纤涤纶混纺层3通过竹纤涤纶双绞线4缝合,竹纤涤纶双绞线4由竹原纤维线6和涤纶纤维线7双绞而成,其中,竹棉混纺层1采用竹原纤维和长绒棉纤维混纺针织而成,竹纤涤纶混纺层3采用竹原纤维和涤纶纤维混纺针织而成,均为常见混纺针织工艺,在此不做过多赘述,竹棉混纺层1和竹纤涤纶混纺层3通过竹纤涤纶双绞线4缝合形成稳定的整体,避免分层,整体性更好,同时,竹棉混纺层1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舒适
度,竹纤涤纶混纺层3具有涤纶快干的特性,竹棉混纺层1与皮肤直接接触作为内层,吸汗以后,通过竹原纤维线6将水分传导给竹纤涤纶混纺层3中的竹原纤维中,通过涤纶纤维进行快干,从而使本装置具备吸湿和快干的特性,充分解决了传统的竹原纤维布料不易边干而涤纶布料不易吸湿的问题,使穿戴更加干爽,提高了穿戴的舒适性。
28.在一个实施例中,棉氨混纺层2采用长绒棉纤维和氨纶纤维混纺针织而成,且棉氨混纺层2表面密集开设有透气孔5,棉氨混纺层2具备较高的柔韧性,通过竹纤涤纶双绞线4与竹棉混纺层1和竹纤涤纶混纺层3缝合成整体,提高整体的柔韧性,同时,棉氨混纺层2表面开设有密集的透气孔5,增加了透气型,配合竹原纤维良好的透气型,使本装置更加透气凉爽。
29.在一个实施例中,竹纤涤纶双绞线4的针距为6-10mm,为常见针距,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30.在一个实施例中,竹棉混纺层1、棉氨混纺层2和竹纤涤纶混纺层3总厚度不超过0.6mm,更为轻薄,提高穿戴的舒适性。
31.工作原理:
32.竹棉混纺层1和竹纤涤纶混纺层3通过竹纤涤纶双绞线4缝合形成稳定的整体,避免分层,整体性更好,同时,竹棉混纺层1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舒适度,竹纤涤纶混纺层3具有涤纶快干的特性,竹棉混纺层1与皮肤直接接触作为内层,吸汗以后,通过竹原纤维线6将水分传导给竹纤涤纶混纺层3中的竹原纤维中,通过涤纶纤维进行快干,从而使本装置具备吸湿和快干的特性,充分解决了传统的竹原纤维布料不易边干而涤纶布料不易吸湿的问题,使穿戴更加干爽,提高了穿戴的舒适性,同时,棉氨混纺层2具备较高的柔韧性,通过竹纤涤纶双绞线4与竹棉混纺层1和竹纤涤纶混纺层3缝合成整体,提高整体的柔韧性,同时,棉氨混纺层2表面开设有密集的透气孔5,增加了透气型,配合竹原纤维良好的透气型,使本装置更加透气凉爽。
3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