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抗菌型水刺非织造布用上胶复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42983发布日期:2022-04-27 13:22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抗菌型水刺非织造布用上胶复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非织造布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抗菌型水刺非织造布用上胶复合装置。


背景技术:

2.复合非织造布又称叠层非织造布。将不同性状的非织造布叠合固结在一起,发挥各自优点,弥补各自缺点的一种复合材料。如用纺丝成网布与熔喷布复合,前者强力较高,以它作为基布,可提高复合布的强度,后者纤维较细,具三维结构,孔隙和比表面积较大,阻隔过滤性能良好,两者复合之后还可增加过滤面积和孔径分布范围,进一步提高阻隔过滤效能,可作篷盖布、手术衣、睡袋等。以纺粘布熔喷布和薄膜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其适用性能。现在已经有二合一或三合一的生产线出现,视产品需要可以制成sm、sms等。
3.现有的非织造布用上胶复合装置不便于调节复合压辊的间距,导致设备的使用局限性较大,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复合抗菌型水刺非织造布用上胶复合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非织造布用上胶复合装置不便于调节复合压辊的间距,导致设备的使用局限性较大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复合抗菌型水刺非织造布用上胶复合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复合抗菌型水刺非织造布用上胶复合装置,包括底框和顶框,所述底框的前后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多个支撑辊,所述顶框的前后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多个复合压辊,所述底框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转动安装有丝杆,所述顶框的前后两侧顶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四个丝杆分别螺纹连接在对应的螺纹孔内,且四个丝杆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链轮,四个链轮上传动安装有同一个链条,且四个丝杆中的一个丝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蜗轮,所述底框的前侧开设有凹槽,凹槽的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蜗杆,蜗杆与蜗轮相啮合。
7.优选的,所述蜗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盘,转盘的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摇柄。
8.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向板,两个连接板的顶部均开设有导向孔,两个导向板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导向孔内。
9.优选的,四个丝杆的螺纹旋向相同,且四个丝杆的螺距相等。
10.优选的,四个链轮的轮盘直径相等。
11.优选的,所述底框的顶部为开口设置,所述顶框的底部为开口设置。
1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复合抗菌型水刺非织造布用上胶复合装置,通过将水刺非织造布通过顶框与底框之间的间隙穿过,然后手握摇柄控制转盘进行转动,转盘带动
蜗杆进行同步转动,蜗杆通过与蜗轮的啮合带动四个丝杆中的其中一个丝杆进行慢速旋转,并通过四个链轮之间的链条传动带动其余三个丝杆进行同步的转动,四个丝杆分别通过与对应的螺纹孔的螺纹传动并在导向板的导向作用下带动两个连接板进行同步的向下运动,两个连接板共同带动顶框向下运动,顶框带动多个复合压辊向下运动,从而调节复合压辊与支撑辊的间距;
13.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便于对复合压辊与支撑辊的间距进行调节,从而便于非织造布进行上料装配,且便于适应不同厚度的非织造布使用,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复合抗菌型水刺非织造布用上胶复合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复合抗菌型水刺非织造布用上胶复合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复合抗菌型水刺非织造布用上胶复合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底框;2、顶框;3、支撑辊;4、复合压辊;5、丝杆;6、连接板;7、固定板;8、蜗轮;9、蜗杆;10、转盘;11、摇柄;12、链轮;13、链条;14、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9.参照图1-3,一种复合抗菌型水刺非织造布用上胶复合装置,包括底框1和顶框2,底框1的前后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多个支撑辊3,通过支撑辊3对水刺非织造布进行支撑,顶框2的前后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多个复合压辊4,通过复合压辊4对水刺非织造布进行压紧复合,底框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7,固定板7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转动安装有丝杆5,顶框2的前后两侧顶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6,连接板6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四个丝杆5分别螺纹连接在对应的螺纹孔内,且四个丝杆5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链轮12,四个链轮12上传动安装有同一个链条13,且四个丝杆5中的一个丝杆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蜗轮8,底框1的前侧开设有凹槽,凹槽的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蜗杆9,蜗杆9与蜗轮8相啮合。
20.本实用新型中,蜗杆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盘10,转盘10的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摇柄11,便于控制蜗杆9的转动。
21.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板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向板14,两个连接板6的顶部均开设有导向孔,两个导向板14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导向孔内,对连接板6进行升降运动的导向。
22.本实用新型中,四个丝杆5的螺纹旋向相同,且四个丝杆5的螺距相等,使得两个连接板6进行同步稳定的移动。
23.本实用新型中,四个链轮12的轮盘直径相等,使得四个丝杆5的转动速度相等。
24.本实用新型中,底框1的顶部为开口设置,顶框2的底部为开口设置,便于支撑辊3和复合压辊4的安装。
25.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通过将水刺非织造布通过顶框2与底框1之间的间隙穿过,然后手握摇柄11控制转盘10进行转动,转盘10带动蜗杆9进行同步转动,蜗杆9通过与蜗轮8的啮合带动四个丝杆5中的其中一个丝杆5进行慢速旋转,并通过四个链轮12之间的链条13传动带动其余三个丝杆5进行同步的转动,四个丝杆5分别通过与对应的螺纹孔的螺纹传动并在导向板14的导向作用下带动两个连接板6进行同步的向下运动,两个连接板6共同带动顶框2向下运动,顶框2带动多个复合压辊4向下运动,从而调节复合压辊4与支撑辊3的间距,从而在复合压辊4与支撑辊3的配合作用下对水刺非织造布进行压紧复合。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抗菌型水刺非织造布用上胶复合装置,包括底框(1)和顶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的前后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多个支撑辊(3),所述顶框(2)的前后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多个复合压辊(4),所述底框(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7),固定板(7)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转动安装有丝杆(5),所述顶框(2)的前后两侧顶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6),连接板(6)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四个丝杆(5)分别螺纹连接在对应的螺纹孔内,且四个丝杆(5)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链轮(12),四个链轮(12)上传动安装有同一个链条(13),且四个丝杆(5)中的一个丝杆(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蜗轮(8),所述底框(1)的前侧开设有凹槽,凹槽的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同一个蜗杆(9),蜗杆(9)与蜗轮(8)相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抗菌型水刺非织造布用上胶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盘(10),转盘(10)的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摇柄(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抗菌型水刺非织造布用上胶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向板(14),两个连接板(6)的顶部均开设有导向孔,两个导向板(14)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的导向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抗菌型水刺非织造布用上胶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丝杆(5)的螺纹旋向相同,且四个丝杆(5)的螺距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抗菌型水刺非织造布用上胶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链轮(12)的轮盘直径相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抗菌型水刺非织造布用上胶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的顶部为开口设置,所述顶框(2)的底部为开口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非织造布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复合抗菌型水刺非织造布用上胶复合装置,针对现有的非织造布用上胶复合装置不便于调节复合压辊的间距,导致设备的使用局限性较大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框和顶框,所述底框的前后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多个支撑辊,所述顶框的前后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多个复合压辊,所述底框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转动安装有丝杆,所述顶框的前后两侧顶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便于对复合压辊与支撑辊的间距进行调节,从而便于非织造布进行上料装配,且便于适应不同厚度的非织造布使用。应不同厚度的非织造布使用。应不同厚度的非织造布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冉士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熟市振泰水刺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7
技术公布日:202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