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医用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878342发布日期:2022-10-21 22:26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医用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防护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医用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防护服是指防御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保护人体的工作服,除满足高强度高耐磨等穿用要求之外,常因防护目的、防护原理不同而有差异。种类包括消防防护服、工业用防护服、医用防护服、军用防护服和特殊人群使用防护服,在医院中,医护人员会经常穿着防护服。
3.但是目前的防护服抗菌效果差,当医护人员长时间穿上防护服后,仍然会被大量的病菌所侵入。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医用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目前的防护服抗菌效果差,当医护人员长时间穿上防护服后,仍然会被大量的病菌所侵入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抗菌医用防护服面料,包括经纱和纬纱,经纱和纬纱相互编织形成的面料,所述面料上设有抗菌层和拒水拒油剂,抗菌层包括抗菌面料层和抗菌剂,抗菌面料层成分包括有珍珠纤维、竹炭纤维、亚麻纤维和英代尔纤维,抗菌剂成分包括有纳米银复合颗粒、水溶性硅烷偶联剂、尼泊尔金丁脂、桦褐孔菌以及水。
6.进一步的,所述经纱包括再生纤维素纤维和聚酯纤维以及棉纤维,由如下成份组成:再生纤维素纤维20~30份、聚酯纤维8~15份、棉纤维15~25份,所述纬纱包括蚕丝纤维蛋白、聚酯纤维和氨纶纤维,由如下成份组成:蚕丝纤维蛋白45~75份、聚酯纤维13~18份、氨纶纤维7~25份。
7.进一步的,所述抗菌面料层由如下成份组成:珍珠纤维22~25份、竹炭纤维14~28份、亚麻纤维8~24份、英代尔纤维14~22份,所述抗菌剂由如下成份配制而得:纳米银复合颗粒14~22份、水溶性硅烷偶联剂8~18份、尼泊尔金丁脂12~16份、桦褐孔菌8~9份、水7~11份。
8.进一步的,所述拒水拒油剂由溶剂组成,溶剂由如下成份配制而得:水性聚氨酯14~22份、高聚物改性沥青7~9份、苯丙乳液11~13份、硝酸铜6~8份。
9.进一步的,一种抗菌医用防护服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抗菌医用防护服面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s1、将经纱和纬纱编织成基布,然后通过面料胶将抗菌面料层粘接在基布上,采用压胶的方式粘接;
11.s2、将抗菌剂的原料混合,然后将加工完成的面料浸泡在原料中5~10分钟,然后将其给取出,将面料上的抗菌剂给涂匀,涂匀后将其放入到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工作;
12.s3、将烘干后的面料拿出,然后将拒水拒油剂涂抹在面料上,涂完后将其再放入到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工作,烘干完毕后即可完成抗菌医用防护服面料的制备工作。
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面料胶由如下成份配制而得:顺丁橡胶18~26份、三氯乙烷8~11份、甘油9~13份、脂环族环氧树脂12~18份。
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对面料上的抗菌剂进行烘干时,先用40~50℃的温度烘烤1~2h,然后用55~65℃的温度烘烤5~6h。
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烘干的温度为50~65℃,烘干时间为10~15h。
16.有益效果
1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医用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1、该抗菌医用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设置抗菌面料层和抗菌剂,对病菌起到了双重的抗菌效果,对穿着人员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且抗菌面料层与基布之间粘接牢固,不易发生脱落情况。
19.2、该抗菌医用防护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设置拒水拒油层,防止了带有病菌的油水粘接在了防护服上,进一步起到了防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三种技术方案:
23.实施例一
24.一种抗菌医用防护服面料,包括经纱和纬纱,经纱和纬纱相互编织形成的面料,面料上设有抗菌层和拒水拒油剂,抗菌层包括抗菌面料层和抗菌剂,抗菌面料层成分包括有珍珠纤维、竹炭纤维、亚麻纤维和英代尔纤维,抗菌剂成分包括有纳米银复合颗粒、水溶性硅烷偶联剂、尼泊尔金丁脂、桦褐孔菌以及水。
25.本发明实施例中,经纱包括再生纤维素纤维和聚酯纤维以及棉纤维,由如下成份组成:再生纤维素纤维20份、聚酯纤维8份、棉纤维15份,纬纱包括蚕丝纤维蛋白、聚酯纤维和氨纶纤维,由如下成份组成:蚕丝纤维蛋白45份、聚酯纤维13份、氨纶纤维7份。
26.本发明实施例中,抗菌面料层由如下成份组成:珍珠纤维22份、竹炭纤维14份、亚麻纤维8份、英代尔纤维14份,抗菌剂由如下成份配制而得:纳米银复合颗粒14份、水溶性硅烷偶联剂8份、尼泊尔金丁脂12份、桦褐孔菌8份、水7份。
27.本发明实施例中,拒水拒油剂由溶剂组成,溶剂由如下成份配制而得:水性聚氨酯14份、高聚物改性沥青7份、苯丙乳液11份、硝酸铜6份。
28.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抗菌医用防护服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抗菌医用防护服面
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9.s1、将经纱和纬纱编织成基布,然后通过面料胶将抗菌面料层粘接在基布上,采用压胶的方式粘接;
30.s2、将抗菌剂的原料混合,然后将加工完成的面料浸泡在原料中5分钟,然后将其给取出,将面料上的抗菌剂给涂匀,涂匀后将其放入到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工作;
31.s3、将烘干后的面料拿出,然后将拒水拒油剂涂抹在面料上,涂完后将其再放入到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工作,烘干完毕后即可完成抗菌医用防护服面料的制备工作。
32.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1中,面料胶由如下成份配制而得:顺丁橡胶18份、三氯乙烷8份、甘油9份、脂环族环氧树脂12份。
33.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2中,对面料上的抗菌剂进行烘干时,先用40℃的温度烘烤1h,然后用55℃的温度烘烤5h。
34.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3中,烘干的温度为50℃,烘干时间为10h。
35.实施例二
36.一种抗菌医用防护服面料,包括经纱和纬纱,经纱和纬纱相互编织形成的面料,面料上设有抗菌层和拒水拒油剂,抗菌层包括抗菌面料层和抗菌剂,抗菌面料层成分包括有珍珠纤维、竹炭纤维、亚麻纤维和英代尔纤维,抗菌剂成分包括有纳米银复合颗粒、水溶性硅烷偶联剂、尼泊尔金丁脂、桦褐孔菌以及水。
37.本发明实施例中,经纱包括再生纤维素纤维和聚酯纤维以及棉纤维,由如下成份组成:再生纤维素纤维30份、聚酯纤维15份、棉纤维25份,纬纱包括蚕丝纤维蛋白、聚酯纤维和氨纶纤维,由如下成份组成:蚕丝纤维蛋白75份、聚酯纤维18份、氨纶纤维25份。
38.本发明实施例中,抗菌面料层由如下成份组成:珍珠纤维25份、竹炭纤维28份、亚麻纤维24份、英代尔纤维22份,抗菌剂由如下成份配制而得:纳米银复合颗粒22份、水溶性硅烷偶联18份、尼泊尔金丁脂16份、桦褐孔菌9份、水11份。
39.本发明实施例中,拒水拒油剂由溶剂组成,溶剂由如下成份配制而得:水性聚氨酯22份、高聚物改性沥青9份、苯丙乳液13份、硝酸铜8份。
40.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抗菌医用防护服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抗菌医用防护服面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s1、将经纱和纬纱编织成基布,然后通过面料胶将抗菌面料层粘接在基布上,采用压胶的方式粘接;
42.s2、将抗菌剂的原料混合,然后将加工完成的面料浸泡在原料中10分钟,然后将其给取出,将面料上的抗菌剂给涂匀,涂匀后将其放入到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工作;
43.s3、将烘干后的面料拿出,然后将拒水拒油剂涂抹在面料上,涂完后将其再放入到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工作,烘干完毕后即可完成抗菌医用防护服面料的制备工作。
44.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1中,面料胶由如下成份配制而得:顺丁橡胶26份、三氯乙烷11份、甘油13份、脂环族环氧树脂18份。
45.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2中,对面料上的抗菌剂进行烘干时,先用50℃的温度烘烤2h,然后用65℃的温度烘烤6h。
46.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3中,烘干的温度为65℃,烘干时间为15h。
47.实施例三
48.一种抗菌医用防护服面料,包括经纱和纬纱,经纱和纬纱相互编织形成的面料,面料上设有抗菌层和拒水拒油剂,抗菌层包括抗菌面料层和抗菌剂,抗菌面料层成分包括有珍珠纤维、竹炭纤维、亚麻纤维和英代尔纤维,抗菌剂成分包括有纳米银复合颗粒、水溶性硅烷偶联剂、尼泊尔金丁脂、桦褐孔菌以及水。
49.本发明实施例中,经纱包括再生纤维素纤维和聚酯纤维以及棉纤维,由如下成份组成:再生纤维素纤维25份、聚酯纤维11份、棉纤维18份,纬纱包括蚕丝纤维蛋白、聚酯纤维和氨纶纤维,由如下成份组成:蚕丝纤维蛋白55份、聚酯纤维15份、氨纶纤维16份。
50.本发明实施例中,抗菌面料层由如下成份组成:珍珠纤维23份、竹炭纤维18份、亚麻纤维17份、英代尔纤维19份,抗菌剂由如下成份配制而得:纳米银复合颗粒18份、水溶性硅烷偶联剂13份、尼泊尔金丁脂14份、桦褐孔菌9份、水9份。
51.本发明实施例中,拒水拒油剂由溶剂组成,溶剂由如下成份配制而得:水性聚氨酯17份、高聚物改性沥青10份、苯丙乳液12份、硝酸铜7份。
5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抗菌医用防护服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抗菌医用防护服面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3.s1、将经纱和纬纱编织成基布,然后通过面料胶将抗菌面料层粘接在基布上,采用压胶的方式粘接;
54.s2、将抗菌剂的原料混合,然后将加工完成的面料浸泡在原料中8分钟,然后将其给取出,将面料上的抗菌剂给涂匀,涂匀后将其放入到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工作;
55.s3、将烘干后的面料拿出,然后将拒水拒油剂涂抹在面料上,涂完后将其再放入到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工作,烘干完毕后即可完成抗菌医用防护服面料的制备工作。
56.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1中,面料胶由如下成份配制而得:顺丁橡胶23份、三氯乙烷9份、甘油11份、脂环族环氧树脂15份。
57.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2中,对面料上的抗菌剂进行烘干时,先用45℃的温度烘烤2h,然后用60℃的温度烘烤6h。
58.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3中,烘干的温度为60℃,烘干时间为13h。
59.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6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