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隔热金属结构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26665发布日期:2022-10-05 00:45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隔热金属结构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隔热金属结构板,属于复合板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夹芯板通常由两层成型金属面板或其它材料的面板以及设置在两层面板之间的芯板组成,夹芯板集承重、保温、防火、防水于一体,且具有安装快捷方便、施工周期短、无需二次装修、周转复用率高等优点,是一种用途广泛、极具潜力的高效环保建材,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工业厂房、仓库、活动房、建筑物加层、超市以及一些需要保温隔热防火的场所。
3.现有的夹芯板大多是将金属芯板直接与外层板、内层板连接,由于金属芯板直接与外层板、内层板连接,且芯板的材质也是金属,金属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这使得外层板和内层板上的热量可以通过金属芯板直接进行传导,从而造成夹芯板的隔热性能较差,难以满足对保温隔热防火要求较高的场合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隔热金属结构板,通过在外层板与内层板之间设置有若干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使第一立柱顶部与外层板固定连接,第二立柱底部与内层板固定连接,从而利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对外层板和内层板进行连接、支撑,在外层板和内层板之间形成间隔空腔,提高了板材的轻量化,并通过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分散应力,提高了板材的强度,使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通过隔热连接件固定连接,从而通过隔热连接件在外层板与内层板之间形成热传导断层,有效降低了外层板与内层板之间的传热量,进而有效提高了本金属结构板的隔热性能。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新型隔热金属结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隔热金属结构板包括外层板、内层板、第一立柱、第二立柱、隔热连接件,所述外层板与内层板之间设置有若干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第一立柱顶部与外层板固定连接,第二立柱底部与内层板固定连接,且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通过隔热连接件相连接。
7.优选地,所述隔热连接件上设有用于隔开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的阶台,且阶台的直径大于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的直径。
8.优选地,所述隔热连接件通过卡接结构与第一立柱或第二立柱相卡接。
9.优选地,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为管状结构,隔热连接件的上下两端分别插入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内部。
10.优选地,所述隔热连接件上下两端的周向上设置有倒钩状的钩板,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内壁上设置有可与钩板相匹配的凸台,且隔热连接件上下两端的轴向上设置有十字型让位槽,十字型让位槽从隔热连接件的上端面向下延伸至钩板所在高度处或从隔热连接件的下端面向上延伸至钩板所在高度处。
11.优选地,所述隔热连接件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环形结构的第一凹槽或第一凸起,
且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上设置有可与第一凹槽或第一凸起相配合的第二凹槽或第二凸起。
12.优选地,所述隔热连接件的上端设置有与第一立柱底部相匹配的第一卡槽,隔热连接件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二立柱顶部相匹配的第二卡槽,且第一卡槽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套筒,第二卡槽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一立柱底部与第一套筒通过螺纹连接,第二立柱顶部与第二套筒通过螺纹连接。
13.优选地,所述第一立柱上端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第二立柱下端为下大上小的锥形结构。
14.优选地,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横截面为圆形或n多边形,n≧,且隔热连接件的横截面形状与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
15.优选地,所述第一立柱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折边,所述第二立柱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折边。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7.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层板与内层板之间设置有若干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使第一立柱顶部与外层板固定连接,第二立柱底部与内层板固定连接,从而利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对外层板和内层板进行连接、支撑,在外层板和内层板之间形成间隔空腔,提高了板材的轻量化,并通过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分散应力,提高了板材的强度,使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通过隔热连接件固定连接,从而通过隔热连接件在外层板与内层板之间形成热传导断层,有效降低了外层板与内层板之间的传热量,进而有效提高了本金属结构板的隔热性能。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视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剖视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剖视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1-外层板,2-内层板,3-第一立柱,4-第二立柱,5-隔热连接件,51-阶台,52-钩板,6-凸台,53-十字型让位槽,54-第一凹槽,55-第一凸起,7-第二凹槽,8-第二凸起,56-第一卡槽,57-第二卡槽,9-第一套筒,10-第二套筒,11-第一折边,12-第二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达成目的与效果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便技术人员理解。
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无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相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即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25.实施例1
26.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所示,所述的新型隔热金属结构板包括外层板1、内层板2、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隔热连接件5,所述外层板1与内层板2之间设置有若干组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第一立柱3顶部与外层板1固定连接,第二立柱4底部与内层板2固定连接,且第一立柱3与第二立柱4通过隔热连接件5相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所示,所述的新型
隔热金属结构板包括外层板1、内层板2、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隔热连接件5,所述的外层板1、内层板2、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的材质可为铝、铝合金、不锈钢、碳钢、钛、钛合金、铜、铜合金等金属的一种,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为两两成组安装,在外层板1与内层板2之间设置有若干组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其中,第一立柱3的顶部与外层板1固定连接,第二立柱4的底部与内层板2固定连接,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呈紧密排列或均匀间隔排列或根据需要分散排列,并在第一立柱3下端与第二立柱4上端之间设置隔热连接件5,并在隔热连接件5上设有用于隔开第一立柱3与第二立柱4的阶台51,并使阶台51的直径大于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的直径,从而便于使第一立柱3的下端与隔热连接件5的阶台51上端面相抵紧,第二立柱4的上端与隔热连接件5的阶台51下端面相抵紧,同时,隔热连接件5通过卡接结构与第一立柱3或第二立柱4相卡接,从而使得外层板1与内层板2通过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隔热连接件5连接成为一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为管状结构,隔热连接件5的上下两端分别插入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内部,本实施例中的卡接结构为设置在隔热连接件5上下两端的周向上的倒钩状的钩板52,以及设置在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内壁上可与钩板52相匹配的凸台6,并在隔热连接件5上下两端的轴向上设置有十字型让位槽53,十字型让位槽53从隔热连接件5的上端面向下延伸至钩板52所在高度处或从隔热连接件5的下端面向上延伸至钩板52所在高度处,从而通过设置十字型让位槽53便于隔热连接件5的上下两端插入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内部过程中,当隔热连接件5上下两端的钩板52接触到凸台6时,在凸台6的挤压作用下,隔热连接件5上下两端通过十字型让位槽53可分别向内收缩,以便于钩板52顺利通过凸台6所在位置处,当钩板52通过凸台6后,隔热连接件5上下两端向外张开,使得钩板52勾住凸台6,从而通过凸台6的对隔热连接件5起到限位作用,避免隔热连接件5从第一立柱3或第二立柱4内部脱离,同时,当隔热连接件5两端均分别插进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内部后,通过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内壁上的凸台6分别卡住隔热连接件5两端的钩板52,从而使隔热连接件5相对于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进行轴向限位和固定,避免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相互靠近或相互脱离,从而提高了本金属结构板的结构强度。
27.本金属结构板利用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对外层板1和内层板2进行连接、支撑,在外层板1和内层板2之间形成间隔空腔,相比于实心的板材,本金属结构板提高了板材的轻量化,保证外层板1和内层板2受到应力后能够通过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进行疏散,从而减少夹芯金属板材的整体应力,进而增大结构的整体强度,同时,有效对声音进行阻隔,大大提高了板材的隔音性能;通过在第一立柱3下端与第二立柱4上端之间设置隔热连接件5,避免了第一立柱3与第二立柱4直接连接,从而使第一立柱3与第二立柱4通过隔热连接件5隔离开,形成热传导断层,避免外层板1上的热量通过第一立柱3直接传递到第二立柱4上,再由第二立柱4直接传递到内层板2上,或内层板2上的热量通过第二立柱4直接传递到第一立柱3上,再由第一立柱3直接传递到外层板1上,达到通过设置热传导断层的方式降低外层板1与内层板2之间的传热量的效果,有效提高了本金属结构板的隔热性能。具体应用中,隔热连接件5可由dike铝箔隔热卷材、保温隔热纸、玻璃纤维棉板、聚氨酯发泡板、离心玻璃纤维岩棉、气凝胶毡等隔热材料制成。
28.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立柱3上端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第二立柱4下端为下大上小的锥形结构,第一立柱3采用上端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的结
构,增大了第一立柱3与外层板1的接触面积,第二立柱4采用下端为下大上小的锥形结构,增大了第二立柱4与内层板2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提高了本金属结构板的整体结构强度。
29.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的横截面为圆形,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采用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的管材,其中,第一立柱3为底部为圆柱、顶部为圆台的结构,第二立柱4为底部为圆台、顶部为圆柱的结构,具有受力均匀、稳定性高等优点。
30.实施例2
31.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立柱3与外层板1的安装、连接方式与实施例1相一致,第二立柱4与内层板2的安装、连接方式与实施例1相一致,隔热连接件5的安装位置与实施例1相一致。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所述的隔热连接件5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环形结构的第一凹槽54,并在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上设置有可与第一凹槽54相配合的第二凹槽7,从而通过第一凹槽54与第二凹槽7的卡接配合对隔热连接件5进行限位和固定,避免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相互靠近或相互脱离,进而提高了本金属结构板的结构强度。
32.实施例3
33.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立柱3与外层板1的安装、连接方式与实施例2相一致,第二立柱4与内层板2的安装、连接方式与实施例2相一致,隔热连接件5的安装位置与实施例2相一致。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的隔热连接件5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环形结构的第一凸起55,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上设置有可与第一凸起55相配合的第二凸起8,从而通过第一凸起55与第二凸起8的卡接配合对隔热连接件5进行限位和固定,避免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相互靠近或相互脱离,进而提高了本金属结构板的结构强度。
34.实施例4
35.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立柱3与外层板1的安装、连接方式与实施例1相一致,第二立柱4与内层板2的安装、连接方式与实施例1相一致,隔热连接件5的安装位置与实施例1相一致。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所述的隔热连接件5的上端设置有与第一立柱3底部相匹配的第一卡槽56,在隔热连接件5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二立柱4顶部相匹配的第二卡槽57,并在第一卡槽56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套筒9,第二卡槽57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套筒10,在第一套筒9和第二套筒10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同时,在第一立柱3下端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在第二立柱4上端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使第一立柱3的下端与隔热连接件5的上端通过第一套筒9螺纹连接,第二立柱4的上端与隔热连接件5的下端通过第二套筒10螺纹连接,从而通过隔热连接件5在将第一立柱3与第二立柱4相连接的同时,使得第一立柱3下端与第二立柱4上端之间通过隔热连接件5隔离开,形成热传导断层,避免外层板1上的热量通过第一立柱3直接传递到第二立柱4上,再由第二立柱4直接传递到内层板2上,或内层板2上的热量通过第二立柱4直接传递到第一立柱3上,再由第一立柱3直接传递到外层板1上,达到通过设置热传导断层的方式降低外层板1与内层板2之间的传热量的效果,进而有效提高了本金属结构板的隔热性能。
36.实施例5
37.在本实用新型中,本实施例中第一立柱3与外层板1的安装、连接方式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任一实施例相一致,第二立柱4与内层板2的安装、连接方式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4
中任一实施例相一致,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与隔热连接件5的安装、连接方式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任一实施例相一致。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任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的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的横截面还可为n多边形,n≧3,其中n边形可以是三角形、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对应地,第一立柱3为底部为多棱柱、顶部为多棱台的结构,第二立柱4为底部为多棱台、顶部为多棱柱的结构,从而通过将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制成多棱柱结构,使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受力均匀、不易变形,有效提高了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第一立柱3顶部的多棱台结构增大了第一立柱3与外层板1的接触面积,第二立柱4底部的多棱台结构增大了第二立柱4与内层板2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本金属结构板的整体结构强度;并使隔热连接件5的横截面形状与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的横截面形状相匹配,以便于确保隔热连接件5与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的连接稳定。
38.实施例6
39.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立柱3与外层板1的安装、连接方式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5中任一实施例相一致,第二立柱4与内层板2的安装、连接方式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5中任一实施例相一致,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与隔热连接件5的安装、连接方式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5中任一实施例相一致。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5中任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的第一立柱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折边11,所述的第二立柱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折边12,从而通过在第一立柱3顶部设置第一折边11、在第二立柱4底部设置第二折边12的方式,有效提高了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的结构强度,同时便于第一立柱3与外层板1、第二立柱4与内层板2的钎焊连接,从而便于提高整个焊层的抗拉强度和冲击热应力,进而提高本金属结构板的永久使用寿命,此外,可在保证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对外层板1和内层板2的连接强度满足施工使用要求的同时,可降低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的壁厚,从而达到节省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40.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层板与内层板之间设置有若干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使第一立柱顶部与外层板固定连接,第二立柱底部与内层板固定连接,从而利用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对外层板和内层板进行连接、支撑,在外层板和内层板之间形成间隔空腔,提高了板材的轻量化,并通过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分散应力,提高了板材的强度,使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通过隔热连接件固定连接,从而通过隔热连接件在外层板与内层板之间形成热传导断层,有效降低了外层板与内层板之间的传热量,进而有效提高了本金属结构板的隔热性能。
41.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做出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