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羽绒复合保温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97644发布日期:2022-09-14 07:57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羽绒复合保温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羽绒复合保温面料。


背景技术:

2.羽绒是长在鹅、鸭等禽类的腹部,成芦花朵状的绒毛,成片状的叫羽毛,由于羽绒是一种动物性蛋白质纤维,比棉花(植物性纤维素)保温性高,且羽绒 球状纤维上密布千万个三角形的细小气孔,能随气温变化而收缩膨胀,产生调温功能,可吸收人体散发流动的热气,隔绝外界冷空气的入侵,因此,羽绒具有轻柔保暖、吸湿发散等性能。为此,羽绒经常适用于制成羽绒被、羽绒服等产品。
3.然后,现有的羽绒类产品,均是采用内置填充设置,导致其产品本身具有较大的蓬松感,其无法适用于面料产品。而面料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不同的面料具有不同的透气性,吸湿性,保暖性等性能,在进行衣物制造时,仍需要相应的面料对衣物进行起到保温效果,为此,我们通过对面料的创新来提高面料的使用效率,方便提高衣物的保温效果,使之发挥出最大的价值,随着科技的发展,具有保温效果的面料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它的发展给人们在对面料进行衣物制造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其种类和数量也正在与日俱增。
4.目前市场上的具有保温效果的面料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是具有保温效果的面料有这样的缺点:面料制造衣物时保温效果不佳,面料填充的保温材料容易漏出减少和面料使用时容易出现褶皱,且现有的较多保温面料,如珊瑚绒、法兰绒等产品,其本身具有较大的蓬松性能,但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因洗涤等原因,容易导致面料缩水,导致产品保温性能急剧下降,影响后期使用效果,且其本身材质蓬松厚度较大,存在使用局限。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羽绒复合保温面料,优化采用内置符合羽绒材质,提高整体保温效果。
6.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7.一种新型羽绒复合保温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包括位于上表面的面布层和位于下表面的里布层,所述面布层底表面用以与所述里布层上表面通过热熔胶完成粘结,并在粘结面上铺设有羽绒保温层,所述羽绒保温层采用若干羽绒絮状条,并呈无序状铺设。
8.所述面料本体单一平方米中含羽绒量为10~100g。
9.所述面料本体单一平方米中含羽绒量为10~60g。
10.所述面料本体厚度尺寸为1mm~10mm。
11.所述面布层采用棉质、锦纶或聚酯纤维中的一种,所述里布层采用棉质、锦纶或聚酯纤维中的一种。
12.羽绒保温层内的若干羽绒絮状条采用喷射铺设于面布层和里布层之间
13.所述热熔胶呈点状矩阵排布于所述面布层底表面。
14.本实用新型通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设计优化利用紧贴粘结符合,在面料中增设羽绒保温层结构,增加了产品整体的保温效果,同时具有传统产品的轻薄厚度尺寸,使得面料具有保温、轻薄、透气等特点。
15.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其中:1、面布层;2、热熔胶;3、羽绒絮状条;4、里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9.结合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羽绒复合保温面料,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包括位于上表面的面布层1和位于下表面的里布层4,面布层1底表面用以与里布层4上表面通过热熔胶3完成粘结,并在粘结面上铺设有羽绒保温层,羽绒保温层采用若干羽绒絮状条2,并呈无序状铺设。
20.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常将羽绒原材料通过粉碎机完成破碎后形成羽绒絮状条2,并通过空压机箱体,通常为喷绒机将絮状的羽绒絮状条通过管道气压吸入,羽绒絮状条2在箱体内经过空气加压形成涡型气流,并通过若干个喇叭型喷嘴可实现向外喷射羽绒絮状条;在面料复合机上分别铺设面布层和里布层,其中优选的在面布层底表面上设置热熔胶,热熔胶呈点状矩阵排布于所述面布层底表面,将面布层1和里布层4打卷并牵引至面料复合机上,开始实现贴合作业,在实现面布层1和里布层4贴合时,开启喷绒机实现将羽绒絮状条2通过若干个喇叭型喷嘴向面布层和里布层贴合面进行喷射作业,依据不同规格产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喇叭型喷嘴数量为5个,呈300mm间隔设置,羽绒絮状条完成喷射铺设于面布层和里布层之间后形成羽绒保温层,经压辊轮转压,使其通过热溶胶实现粘结为一体,经48小时保温时效后,开卷整理,完成面料的成型。
21.其中,优选的,面料本体单一平方米中含羽绒量为10~100g;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面料本体单一平方米中含羽绒量为10~60g;依据产品规格设计、御寒保温效果设计,其可以进行对应调整,通过增加含羽绒量实现保温效果的提升。
22.其中,优选的,面料本体厚度尺寸为1mm~10mm;依据不同含绒量,或面部层、里布层材质的不同,其厚度尺寸具有对应规格。
23.其中,优选的,面布层采用棉质、锦纶或聚酯纤维中的一种,里布层采用棉质、锦纶或聚酯纤维中的一种;在具体实施例中,其中面布层优选采用100%棉或100%锦纶或100%聚酯纤维,里布层采用100%聚酯纤维或100%棉或锦纶功能性纱线。
24.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设计优化利用紧贴粘结符合,在面料中增设羽绒保温层结构,实现良好的羽绒粘结符合,增加了产品整体的保温效果,同时具有传统产品的轻薄厚度尺寸,使得面料具有保温、轻薄、透气等特点。
2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羽绒复合保温面料,包括面料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包括位于上表面的面布层和位于下表面的里布层,所述面布层底表面用以与所述里布层上表面通过热熔胶完成粘结,并在粘结面上铺设有羽绒保温层,所述羽绒保温层采用若干羽绒絮状条,并呈无序状铺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羽绒复合保温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单一平方米中含羽绒量为10~100g。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羽绒复合保温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单一平方米中含羽绒量为10~60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羽绒复合保温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厚度尺寸为1mm~1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羽绒复合保温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布层采用棉质、锦纶或聚酯纤维中的一种,所述里布层采用棉质、锦纶或聚酯纤维中的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条所述的一种新型羽绒复合保温面料,其特征在于:羽绒保温层内的若干羽绒絮状条采用喷射铺设于面布层和里布层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羽绒复合保温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胶呈点状矩阵排布于所述面布层底表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羽绒复合保温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包括位于上表面的面布层和位于下表面的里布层,所述面布层底表面用以与所述里布层上表面通过热熔胶完成粘结,并在粘结面上铺设有羽绒保温层,所述羽绒保温层采用若干羽绒絮状条,并呈无序状铺设。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设计优化利用紧贴粘结符合,在面料中增设羽绒保温层结构,增加了产品整体的保温效果,同时具有传统产品的轻薄厚度尺寸,使得面料具有保温、轻薄、透气等特点。点。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飞 王国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临海市纽兰斯顿工艺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21
技术公布日:2022/9/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