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信触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33528发布日期:2022-07-30 00:49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引信触发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弹引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信触发机构。


背景技术:

2.机载森林灭火弹主要用于森林消防领域,由多旋翼无人机挂载飞至火场上空,择机实施投放。由于机载森林灭火弹内部装有火工品和灭火剂,通过火工品的爆轰波使灭火剂抛洒,完成灭火作业,因此其安全性非常重要,包括勤务过程、挂载飞行、投放过程的安全性和投放后的起爆可靠性,如未起爆,对后续搜救人员安全性带来极大威胁。现有机载灭火弹大多采用电子隔爆的方式,该种方式受环境影响较大,不可靠,起爆大多只有一种起爆方式如定时或红外,特别容易导致哑弹。
3.专利文献(申请号201721682258x)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用空投式灭火弹,包括弹体、弹尾以及悬挂机构,其内部设置有智能定高发火机构,通过无人机电源供电,智能定高发火机构还与无人机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用于定高启动森林灭火弹,该专利没有任何安全措施,同时其起爆方式过于单一,对勤务及使用过程中安全性考虑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信触发机构。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信触发机构,包括壳体、绝缘轴,绝缘轴上端与壳体之间设有弹簧,绝缘轴下端贯穿壳体;壳体内侧设有绝缘环;绝缘轴上设有第一导电台肩、第二导电台肩,绝缘环上设有第一导电环、第二导电环,第一导电环与第二导电环之间的距离不同于第一导电台肩与第二导电台肩之间的距离。
7.所述第一导电环与第二导电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导电台肩与第二导电台肩之间的距离。
8.所述第一导电台肩与第二导电台肩之间相向的一端直径小于相互远离的一端直径,第一导电环的内侧正对第一导电台肩外侧,第二导电环的内侧正对第二导电台肩的外侧。
9.所述第一导电台肩、第二导电台肩的相对两边设有切边。
10.所述绝缘轴的侧面与壳体之间还设有导向销,导向销与壳体或绝缘轴滑动连接。
11.所述导向销固定于壳体上,导向销与绝缘轴滑动连接。
12.所述壳体的至少一端还设有绝缘螺盖。
13.还包括电容、延时模块、电雷管,所述第一导电台肩与第一导电环构成第一开关,第二导电台肩与第二导电环构成第二开关,依次由电容、第一开关、延时模块、电雷管形成回路,第二开关与电雷管并联。
14.所述延时模块为若干串联的延时芯片。
15.所述第一导电环通过导线连接电容的一端,第一导电台肩通过导线连接延时模
块,延时模块通过导线连接电雷管一端和第二导电台肩,电雷管另一端和第二导电环通过导线连接电容的另一端。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7.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在非引发状态时对引信形成双重保护,在引发时又能够确保引发,具有储存及运输安全性高、起爆可靠性好的特点,可确保勤务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导电台肩和导电环构成开关,绝缘轴和弹簧实现机械联动式触发,避免了电子触发受环境影响大的缺点,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导电台肩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21.图中:1-壳体;2-绝缘轴;3-绝缘环;4-第一导电台肩;5-第二导电台肩;6-第一导电环;7-第二导电环;8-切边;9-导向销;10-绝缘螺盖;11-电容;12-延时模块;13-电雷管;14-第一开关;15-第二开关;100-机载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23.如图1-3所示: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信触发机构,包括壳体1、绝缘轴2,绝缘轴2上端与壳体1之间设有弹簧,绝缘轴2下端贯穿壳体1;壳体1内侧设有绝缘环3;绝缘轴2上设有第一导电台肩4、第二导电台肩5,绝缘环3上设有第一导电环6、第二导电环7,第一导电环6与第二导电环7之间的距离不同于第一导电台肩4与第二导电台肩5之间的距离。
25.原理:第一导电台肩4、第二导电台肩5、第一导电环6、第二导电环7分别用于连接导线,第一导电台肩4与第一导电环6构成第一开关14,第二导电台肩5与第二导电环7构成第二开关15,且第一开关14与第二开关15为一个断开、另一个闭合的状态。将该触发机构安装到引信上时,绝缘轴2下端抵触在引信的某一动作结构上(例如转动块),弹簧被压缩,当引信动作时,失去对绝缘轴2的支撑(例如转动块上有通孔、沉孔,动作时将通孔转至绝缘轴2位置),弹簧的作用将绝缘轴2弹下,实现第一开关14、第二开关15的开闭状态替换。在电路上,如果第一开关14、第二开关15其中一个与电雷管13串联,另一个与电雷管13并联,非引发状态时就形成了短路保护、断路保护的双重保护,而开闭状态替换时,又能够确保引发电雷管13。
26.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在非引发状态时对引信形成双重保护,在引发时又能够确保引发,具有储存及运输安全性高、起爆可靠性好的特点,可确保勤务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导电台肩和导电环构成开关,绝缘轴2和弹簧实现机械联动式触发,避免了电子触发受环境影响大的缺点,可靠性高。
27.所述第一导电环6与第二导电环7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导电台肩4与第二导电台肩5之间的距离。
28.所述第一导电台肩4与第二导电台肩5之间相向的一端直径小于相互远离的一端
直径,第一导电环6的内侧正对第一导电台肩4外侧,第二导电环7的内侧正对第二导电台肩5的外侧。导电台肩与导电环的接触面形成类圆台外周的形状,贴合时形成压紧作用,防止机械振动带来电流不稳定问题。
29.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导电台肩4、第二导电台肩5的相对两边设有切边8。切边8与导电环之间形成了空隙,利用该空隙可用于接线,便于保证线路接头强度。
30.所述绝缘轴2的侧面与壳体1之间还设有导向销9,导向销9与壳体1或绝缘轴2滑动连接。防止绝缘轴2转动,便于接线,防止导线缠绕在绝缘轴2上导致拉损、接触不良等情况。
31.所述导向销9固定于壳体1上,导向销9与绝缘轴2滑动连接。
32.所述壳体1的至少一端还设有绝缘螺盖10。便于调节壳体1内轴向空间大小,确保第一导电台肩4、第二导电台肩5有足够的运行空间,同时便于控制弹簧的压缩程度,保证弹簧弹力行程足以切换第一开关14、第二开关15的开闭状态,故障率低。
33.如图3所示:还包括电容11、延时模块12、电雷管13,所述第一导电台肩4与第一导电环6构成第一开关14,第二导电台肩5与第二导电环7构成第二开关15,依次由电容11、第一开关14、延时模块12、电雷管13形成回路,第二开关15与电雷管13并联。
34.运载时,电容11与机载电源100并联充电,第一导电台肩4与第一导电环6分离,即第一开关14断开;第二导电台肩5与第二导电环7接触,即第二开关15闭合将电雷管13短路,形成双重保险防止电雷管13爆炸,若有其他意外造成电路接通(例如电路中还包含有其他元件、支路),依靠短路状态也能保证电雷管13安全。投放时,弹簧弹起,第一导电台肩4与第一导电环6接触,即第一开关14闭合;第二导电台肩5与第二导电环7分离,即第二开关15断开,短路状态解除,同时延时模块12计时,计时结束时电雷管13被接通,爆炸。延时模块12可用若干串联的延时芯片,也可以用现有技术常见的延时模块12,能与终端通信设定延时时间,实现了精准计时爆破,灭火效果好。
35.所述延时模块12为若干串联的延时芯片。
36.所述第一导电环6通过导线连接电容11的一端,第一导电台肩4通过导线连接延时模块12,延时模块12通过导线连接电雷管13一端和第二导电台肩5,电雷管13另一端和第二导电环7通过导线连接电容11的另一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