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马尾衬梭织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78681发布日期:2022-10-29 03:01阅读:51来源:国知局
再生马尾衬梭织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再生马尾衬梭织布。


背景技术:

2.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
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仪式感的追求也不断提高,男士在出席一些重要场合时会选择穿着衬衫,但是男士的汗腺系统一般较为发达,在夏季时容易出汗,尤其是腋下位置,汗液浸湿衬衫会导致一些尴尬情况的发生,降低与人交流时的好感度,且衬衫通常较为硬挺,因此穿着衬衫后抬手等动作拉伸衬衫发生变形,影响衬衫的平整度,因而设置一种弹性优良且轻薄透气性好面料很有必要。
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马尾衬梭织布,通过结构的设置达到提高布料整体烘干质量的目的。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再生马尾衬梭织布,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上开设有若干贯穿槽,所述贯穿槽的内径自靠近外层的一端至远离外层的一端递增,所述外层上开设有与贯穿槽连通的若干透气孔,所述内层设置为变化蜂巢组织,所述外层设置为透孔组织,所述内层通过高弹透气纱线编织而成,所述外层通过耐磨弹力纱线编织而成。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层与外层提高了面料的结构强度,使得面料在穿着时的保形性更好,体表的热气与外界空气通过贯穿槽与透气孔进行交换,提高面料的透气性加快体表汗液的蒸发速度,且贯穿槽靠近体表一侧内径较大的设置,增大了流入至贯穿槽内的空气与体表的接触面积,使得体表更加的凉爽,贯穿槽靠近外层一侧的内径较小的设置,避免体表大面积暴露在外界,实现面料对人体隐私的保护,变化蜂巢组织将贯穿槽一体成型的编织在内层上,透孔组织将透气孔一体成型的编织在外层上,使得人们对面料的编织更加便捷。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变化蜂巢组织的上经组织点为浮,所述变化蜂巢组织的上纬组织点为沉,所述变化蜂巢组织的组织循环为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浮沉浮浮沉浮、浮沉浮浮沉浮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浮沉沉浮沉沉、浮沉浮浮沉浮浮沉浮沉、沉浮浮沉浮沉浮浮沉浮、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浮沉浮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照变化蜂巢组织的组织循环在内层上形成有若干贯穿槽,使得贯穿槽与内层的连接更加稳定,减少面料在穿着过程贯穿槽的变形的概率。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弹透气纱线包括纱芯和外包线,所述外包线螺旋缠绕在纱芯的外周壁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包线螺旋缠绕在纱芯上,降低外包线对纱芯弹性形变的限制,保证高弹透气纱线的弹性。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纱芯包括马尾毛以及包缠在其外周壁上的固定线,所述固定线通过棉纤维加捻而成。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马尾毛的弹性好且具有优良的吸湿排汗性,从而提高纱芯的弹性,棉纤维进一步增强纱芯的吸湿排汗特性,通过纱芯加快面料对体表汗液的吸附。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包线通过相互加捻的第一股线和第二股线加捻而成,所述第一股线通过醋酯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二股线通过异形涤纶纤维和丙纶纤维加捻而成。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醋酯纤维有良好的弹性和弹性回复性能,提高高弹透气纱线的弹性,异形涤纶纤维的通过其外周壁上的若干沟槽实现对汗液的传递,丙纶纤维的表面光滑能够更快的传递汗液,加快高弹透气纱线的排湿速度。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弹力纱线包括芯层以及螺旋缠绕在其外周壁上的耐磨层,所述芯层通过氨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耐磨层通过锦纶纤维加捻而成。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氨纶纤维的弹性好,使得面料在穿着时更加舒适,锦纶纤维的耐磨性好,延长面层的使用寿命。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弹力纱线的支数大于高弹透气纱线的支数。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耐磨弹力纱线编织出的外层更加光滑,提高了外层的平整度,高弹透气纱线的支数小使得内层的编织密度小,提高内层的透气性。
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内层与外层提高了面料的结构强度,使得面料在穿着时的保形性更好,体表的热气与外界空气通过贯穿槽与透气孔进行交换,提高面料的透气性加快体表汗液的蒸发速度,且贯穿槽靠近体表一侧内径较大的设置,增大了流入至贯穿槽内的空气与体表的接触面积,使得体表更加的凉爽,贯穿槽靠近外层一侧的内径较小的设置,避免体表大面积暴露在外界,实现面料对人体隐私的保护,变化蜂巢组织将贯穿槽一体成型的编织在内层上,透孔组织将透气孔一体成型的编织在外层上,使得人们对面料的编织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变化蜂巢组织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高弹透气纱线的切片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纱芯的切片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包线的切片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耐磨弹力纱线的切片图。
28.图中:1、内层;2、外层;21、透气孔;3、贯穿槽;4、高弹透气纱线;5、耐磨弹力纱线;6、纱芯;7、外包线;8、马尾毛;9、固定线;10、棉纤维;11、第一股线;12、第二股线;13、醋酯纤维;14、异形涤纶纤维;15、丙纶纤维;16、芯层;17、耐磨层;18、氨纶纤维;19、锦纶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30.该再生马尾衬梭织布,如图1、3和6所示,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内层1和外层2,内层1上开设有若干贯穿槽3,贯穿槽3的内径自靠近外层2的一端至远离外层2的一端递增,外层2上开设有与贯穿槽3连通的若干透气孔21,内层1设置为变化蜂巢组织,外层2设置为透孔组织,内层1通过高弹透气纱线4编织而成,外层2通过耐磨弹力纱线5编织而成,内层1和外层2双层结构保证了面料的结构,贯穿槽3供面料内外气流的流通,使得外界空气流通至与体表接触,加快汗液的蒸发速度,且贯穿槽3的设置减少了内层1与体表的接触面积,减少体表出汗后内层1粘附在体表上的面积,贯穿槽3靠近体表的内径较大,便于将体表的热气收集至贯穿槽3内,贯穿槽3靠进外层2一侧的内径较小,减少体表暴露在外界的面积实现对体表隐私的保护,透气孔21连通贯穿槽3与外侧远离体表的一侧,确保外界空气稳定沿透气孔21流通至贯穿槽3内,提高面料的透气性,通过变化蜂巢组织将贯穿槽3与内层1一体成型的编织出来,提高内层1编织的编织效率,通过透孔组织将透气孔21一体成型的编制在外层2上,便于人们对面料的编织。
31.如图3-5所示,高弹透气纱线4包括纱芯6和外包线7,外包线7螺旋缠绕在纱芯6的外周壁上,纱芯6包括马尾毛8以及包缠在其外周壁上的固定线9,固定线9通过棉纤维10加捻而成,外包线7通过相互加捻的第一股线11和第二股线12加捻而成,第一股线11通过醋酯纤维13加捻而成,第二股线12通过异形涤纶纤维14和丙纶纤维15加捻而成,异形涤纶纤维14的截面形状设置为y形,棉纤维10通过加捻机加捻得到固定线9,固定线9通过气流纺机包缠在马尾毛8的外周壁上得到纱芯6,通过马尾毛8纺成的纱芯6刚性强、弹性优良,棉纤维10的吸湿透气性好,提高纱芯6的透气性,若干醋酯纤维13通过加捻机加捻得到第一股线11,异形涤纶纤维14和丙纶纤维15通过加捻机加捻得到第二股线12,第一股线11和第二股线12通过加捻机加捻得到外包线7,外包线7通过走锭纺机螺旋缠绕在纱芯6的外侧,得到高弹透气纱线4。
32.如图1-3所示,变化蜂巢组织的上经组织点为浮,变化蜂巢组织的上纬组织点为沉,高弹透气纱线4穿筘时按照变化蜂巢组织的组织循环为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沉、沉浮浮沉浮沉浮浮沉浮、浮沉浮浮沉浮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浮沉沉浮沉沉、浮沉浮浮沉浮浮沉浮沉、沉浮浮沉浮沉浮浮沉浮、浮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沉、浮沉浮沉沉沉浮沉浮浮的组织循环进行编织得到与贯穿槽3一体成型的内层1。
33.如图1和6所示,耐磨弹力纱线5包括芯层16以及螺旋缠绕在其外周壁上的耐磨层17,芯层16通过氨纶纤维18加捻而成,耐磨层17通过锦纶纤维19加捻而成,氨纶纤维18通过加捻机加捻得到芯层16,锦纶纤维19通过加捻机加捻得到耐磨层17,耐磨层17通过走锭纺机螺旋缠绕在芯层16的外周壁上得到耐磨弹力纱线5,耐磨弹力纱线5的支数大于高弹透气纱线4的支数,使得外层2的编织精度高于内层1的编织精度,提高外层2的平整度。
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