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潮针织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39640发布日期:2023-03-22 09:02阅读:32来源:国知局
防潮针织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潮针织布。


背景技术:

2.针织布质地柔软,穿着舒适,但面料吸水后不易挥发,不具有防潮功能,现有的防潮针织布大多在其表面涂一层防水涂层,但长时间使用后防水涂层磨损,导致其防潮效果降低,存在解决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潮针织布,防潮效果好,质地柔软。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防潮针织布,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固定连接的耐磨涂层、第一拒水层、防潮层、第二拒水层、加强层和基层,所述第一拒水层的上表面固定有吸水条,所述吸水条采用棉质材料制成,所述耐磨涂层采用聚四氟乙烯耐磨涂料制成,所述防潮层采用聚酯纤维面料制成,所述防潮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填充有活性炭颗粒,所述第二空腔内填充有纳米银颗粒,所述耐磨涂层、第一拒水层、防潮层和第二拒水层上均设有透气微孔。
5.进一步的,所述基层为天丝棉仿针织布。
6.进一步的,所述加强层为竹纤维经线和竹纤维纬线编织而成。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空腔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布置在防潮层的上表面。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空腔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布置在防潮层的下表面。
9.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微孔的直径小于50μm。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拒水层和第二拒水层均为ptfe复合防水膜。
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聚酯纤维面料制成的防潮层,不易发生霉变,同时在防潮层的上表面的第一空腔内填充活性炭颗粒,活性炭颗粒可吸附水气,提升了防潮层的防潮性能,第二空腔内填充纳米银颗粒,起杀菌的作用,同时,透气微孔提升了透气性能,便于内部的水气及时散发出去;竹纤维经线和竹纤维纬线编织成的加强层提升了针织布的强度,防止其受拉变形;吸水条可及时吸收针织布表面的水分,ptfe复合防水膜制成的第一拒水层和第二拒水层可防止水分向内渗透,耐磨涂层保护内部的第一拒水层,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潮针织布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的a-a部分的剖视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潮针织布的加强层的结构示意图。
15.附图标记说明:
16.1、耐磨涂层;2、第一拒水层;3、防潮层;31、第一空腔;32、第二空腔;33、活性炭颗粒;34、纳米银颗粒;4、第二拒水层;5、加强层;51、竹纤维经线;52、竹纤维纬线;6、基层;7、吸水条;8、透气微孔。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8.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防潮针织布,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固定连接的耐磨涂层1、第一拒水层2、防潮层3、第二拒水层4、加强层5和基层6。
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耐磨涂层1涂覆在第一拒水层2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拒水层2粘合在防潮层3的上表面,所述防潮层3粘合在第二拒水层4的上表面,所述加强层5和基层6缝合在一起且第二拒水层4粘合在加强层5的上表面。
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拒水层2和第二拒水层4均为ptfe复合防水膜,所述第一拒水层2的上表面固定有吸水条7,所述吸水条7采用棉质材料制成,所述耐磨涂层1涂覆在第一拒水层2和吸水条7上,所述耐磨涂层1采用聚四氟乙烯耐磨涂料制成,提高了针织布的耐磨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吸水条7能吸收针织布表面的水分,防止其进入针织布内侧,吸水条7未完全吸收的水分会被ptfe复合防水膜阻隔。
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潮层3采用聚酯纤维面料制成,所述防潮层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设有第一空腔31和第二空腔32,所述第二空腔32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布置在防潮层3的下表面,第一空腔31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布置在防潮层3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空腔31内填充有活性炭颗粒33,所述第二空腔32内填充有纳米银颗粒34;所述耐磨涂层1、第一拒水层2、防潮层3和第二拒水层4上均设有透气微孔8,所述透气微孔8的直径小于50μm。聚酯纤维面料具有优越的防潮性能,细菌无法繁殖,不易发生霉变,同时在防潮层3的上表面的第一空腔31内填充活性炭颗粒33,活性炭颗粒33可吸附水气,提升了防潮层3的防潮性能,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活性炭颗粒33可吸附水气,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适用水洗,可采用干洗的方式清洁,第二空腔32内填充纳米银颗粒34,起杀菌的作用,同时,透气微孔8提升了透气性能,便于内部的水气及时散发出去,提升了针织布的舒适性。
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层6为天丝棉仿针织布,天丝棉仿针织布亲肤性好,且生产过程所使用的氧化胺溶剂对人体完全无害,绿色环保,回收利用率高。
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层5为竹纤维经线51和竹纤维纬线52编织而成。竹纤维韧性强、透气性能良好,竹纤维经线51和竹纤维纬线52编织成的加强层5提升了布料整体的结构强度,提升了针织布的延展性和耐用性。
24.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采用聚酯纤维面料制成的防潮层3,不易发生霉变,同时在防潮层3的上表面的第一空腔31内填充活性炭颗粒33,活性炭颗粒33可吸附水气,提升了防潮层3的防潮性能,第二空腔32内填充纳米银颗粒34,起杀菌的作用,同时,透气微孔8提升了透气性能,便于内部的水气及时散发出去;竹纤维经线51和竹纤维纬线52编织成的加强层5提升了针织布的强度,提升了针织布的延展性和耐用性;吸水条7可及时吸收针织布表面的水分,ptfe复合防水膜制成的第一拒水层2和第二拒水层4可防止水分向内渗透,耐磨涂层1保护内部的第一拒水层2,延长了使用寿命。
25.以上实施例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创造的优
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防潮针织布,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固定连接的耐磨涂层、第一拒水层、防潮层、第二拒水层、加强层和基层,所述第一拒水层的上表面固定有吸水条,所述吸水条采用棉质材料制成,所述耐磨涂层采用聚四氟乙烯耐磨涂料制成,所述防潮层采用聚酯纤维面料制成,所述防潮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填充有活性炭颗粒,所述第二空腔内填充有纳米银颗粒,所述耐磨涂层、第一拒水层、防潮层和第二拒水层上均设有透气微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为天丝棉仿针织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布置在防潮层的上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腔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布置在防潮层的下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微孔的直径小于50μ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拒水层和第二拒水层均为ptfe复合防水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潮针织布,包括从外到内依次固定连接的耐磨涂层、第一拒水层、防潮层、第二拒水层、加强层和基层,所述第一拒水层的上表面固定有吸水条,耐磨涂层采用聚四氟乙烯耐磨涂料制成,防潮层采用聚酯纤维面料制成,防潮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内填充有活性炭颗粒,第二空腔内填充有纳米银颗粒。有益效果:在防潮层的上表面的第一空腔内填充活性炭颗粒,提升了防潮层的防潮性能,第二空腔内填充纳米银颗粒,起杀菌的作用,透气微孔提升了透气性能,便于内部的水气及时散发;吸水条可及时吸收针织布表面的水分,第一拒水层和第二拒水层可防止水分向内渗透。内渗透。内渗透。


技术研发人员:陈胜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茂荣织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7
技术公布日:2023/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