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弹盘以及供弹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01090发布日期:2023-02-07 18:5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供弹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供弹盘(2)内设置有环形弹仓(4),在所述环形弹仓(4)内装填有若干弹丸(3),所述若干弹丸(3)依次排列且相互抵靠,输弹机构的驱动力作用于环形弹仓(4)内的弹丸(3),依次将环形弹仓(4)内的弹丸(3)推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弹机构设置在供弹盘(2)内部,包括拨弹杆(5)、涡簧(6)以及弹盘转轴(7),所述弹盘转轴(7)可转动地设置在供弹盘(2)轴心处,所述涡簧(6)内接口与弹盘转轴(7)相连接,所述拨弹杆(5)的一端与弹盘转轴(7)固定连接,其另一端抵靠在环形弹仓(4)内最后一个弹丸(3)的后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涡簧(6)的输出推力通过拨弹杆(5)作用于环形弹仓(4)内最后一个弹丸(3)的后端面,且涡簧(6)的输出推力能够将环形弹仓(4)内的所有弹丸(3)推出环形弹仓(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弹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拨弹杆(5)上安装有码盘(8),在所述码盘(8)上设置有若干检测点(9),所述若干检测点(9)以弹盘转轴(7)为中心均匀分布在圆周之上,在所述码盘(8)任意一侧设置有检测传感器(10),所述检测传感器(10)用于检测码盘(8)上检测点(9)的变化。5.一种供弹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地设置在进弹机构两侧的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供弹盘(2),对称布置的供弹盘(2)形成双弹盘结构,所述供弹盘(2)的环形弹仓(4)的出弹口与进弹机构的进弹段内腔相连,所述输弹机构用于将进弹机构两侧供弹盘(2)内的弹丸(3)交替式的输送至进弹机构的进弹段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弹机构包括姿态控制机构(11)、转动体以及进弹壳体(12),所述进弹壳体(12)内部形成进弹段内腔,所述转动体可转动地设置在进弹壳体(12)内,所述姿态控制机构(11)设置在进弹壳体(12)上,且姿态控制机构(11)的驱动端与转动体连接,所述转动体沿其径向设置有装弹通孔,所述装弹通孔的一端为进弹口,在装弹状态时,所述转动体的装弹通孔的进弹口与对应侧供弹盘(2)的出弹口连通,而另一侧供弹盘(2)内的弹丸(3)被阻止进入装弹通孔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弹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弹通孔内远离进弹口的一端设置有阻挡定位部,所述阻挡定位部用于阻挡装弹通孔对应端口弹丸(3)的进入,并对由进弹口进入的弹丸(3)装填位置进行定位。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弹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弹壳体(12)内部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有密封件,当所述转动体处于发射状态位置时,所述密封件用于对进弹壳体(12)内部轴向两端的开口与转动体上装弹通孔的两端开口周边形成密封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供弹盘以及供弹机构,在所述供弹盘内设置有环形弹仓,在所述环形弹仓内装填有若干弹丸,所述若干弹丸依次排列且相互抵靠,输弹机构的驱动力作用于环形弹仓内的弹丸,依次将环形弹仓内的弹丸推出。本实用新型采用弹丸沿供弹盘的环形弹仓内依次排列且相互作用的结构设计,通过简单、可靠的供弹方式,在实现供弹性能的同时,有效的保证了整个供弹机构的轻量化,从而实现空间平台的轻量化搭载要求。而且,输弹机构选用无源的涡簧机构替代有源的电机驱动的弹盘推杆式供弹机构,不需要空间平台额外的提供电力,并且涡簧结构具有对空间复杂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可靠性较高、质量较轻的特点。性较高、质量较轻的特点。性较高、质量较轻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勃寅 朱海鸿 赵玉飞 赵辉 薛新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华通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6
技术公布日:2023/2/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