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可再生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68078发布日期:2023-03-08 01:13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可再生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可再生无纺布。


背景技术:

2.无纺布又称不织布、针刺棉、针刺无纺布等,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无毒无味、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无纺布可用于隔音、隔热、服装、医用、填充材料等不用的领域,并且因其没有经纬线,剪裁和缝纫都非常方便,深受手工爱好者的喜爱,在制造上,无纺布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率快,产量高、成本低、原料来源多等特点。
3.现有的无纺布一般仅仅是利用布料本身的特性来抗菌,并未设置抗菌层,这就可能导致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无纺布表层面料老化从而抗菌效果降低的问题,而且现有的无纺布往往弹性较差,使无纺布在使用过程手感较差,因此现需要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可再生无纺布。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可再生无纺布。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可再生无纺布,包括无纺布层、隔水层以及抗菌层,所述抗菌层设于所述隔水层内,且所述隔水层设于所述无纺布层内;
6.所述抗菌层设有多个通孔,且所述通孔整齐排列于抗菌层上,多个所述通孔内均镶嵌有抑菌块,所述抗菌层表面围绕多个所述通孔一周均设有用于增加无纺布弹性的微型气囊环,且多个所述微型气囊环紧密连接。
7.说明:通过上述设置,在抗菌层上设置多个通孔,围绕多个通孔设置微型气囊环,增加了无纺布的弹性,使无纺布的使用手感大大增加,在通孔内镶嵌抑菌块可提高无纺布的抗菌效果。
8.进一步地,所述无纺布层为天丝纤维面料、莫尔代纤维面料、竹纤维面料、粘胶基甲壳素纤维面料中的任意一种。
9.说明:通过上述设置,使无纺布层具有可再生性。
10.进一步地,所述无纺布层设有包边条,所述包边条为聚乙烯纤维材质.
11.说明:通过上述设置,可减少无纺布层的毛边,并且缓解了无纺布层因拉伸导致形变的问题。
12.进一步地,所述隔水层为戈尔特斯面料、dry-tec防水面料、pvc涂塑布中的任意一种。
13.说明:通过上述设置,使无纺布的防水性大大提高,并且可以保护抗菌层,避免抗菌层受潮导致抑菌效果下降。
14.进一步地,所述抗菌层为木代尔纤维面料、竹纤维面料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抑菌块为银离子抑菌剂材料,且所述抑菌块上设有活性炭块。
15.说明:通过上述设置,可提高无纺布的抗菌效果,选用银离子抑菌剂的抑菌块,不仅对细菌灭杀率较高,并且低毒性,对人体无伤害,在抑菌块上设置活性炭块可对灰尘以及水汽进行吸附,提高了抑菌块的使用寿命。
16.进一步地,所述无纺布层、所述隔水层以及所述抗菌层通过粘合剂进行粘合。
17.说明:通过上述设置,不仅工艺流程简单,并且生产速度快,产量较高。
18.进一步地,所述微型气囊环为正六边形结构,且所述微型气囊环组成蜂窝状结构。
19.说明:通过上述设置,提高了抗菌层的强度,使抗菌层不易被损坏。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1.(1)本发明无纺布通过在抗菌层内镶嵌多个抑菌块,提高了无纺布的抗菌效果,围绕多个抑菌块设置微型气囊环,增加了无纺布的弹性,提高了无纺布的使用手感,将微型气囊环设置成六边形结构并紧密连接呈蜂窝状结构,可提高抗菌层的强度,在抗菌层外包裹防水层,可提高无纺布的防水效果,在防水层外包裹利用可再生材料制作的无纺布层,使无纺布层具有了可再生性。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抗菌层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抗菌层的结构示意图;
25.其中,1-无纺布层、2-隔水层、3-抗菌层、31-抑菌块、32-微型气囊环。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更好地体现本实用新型的优势。
27.实施例1
28.如图1、2所示,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可再生无纺布,包括无纺布层1、隔水层2以及抗菌层3,所述抗菌层3设于所述隔水层2内,且所述隔水层2设于所述无纺布层1内,所述无纺布层1为天丝纤维面料,且所述无纺布层1设有包边条,所述包边条为聚乙烯纤维材质,所述隔水层2为戈尔特斯面料,所述抗菌层3为竹纤维面料,所述无纺布层1、所述隔水层2以及所述抗菌层3通过粘合剂进行粘合;
29.所述抗菌层3设有若干个通孔,且所述通孔整齐排列于抗菌层3上,若干个所述通孔内均镶嵌有抑菌块31,所述抑菌块31为银离子抑菌剂材料,且所述抑菌块31上设有活性炭块,所述活性炭块为市售活性炭,所述抗菌层3表面围绕若干个所述通孔一周均设有用于增加无纺布弹性的微型气囊环32,且若干个所述微型气囊环32紧密连接。
30.上述具有抗菌功能的可再生无纺布的工作原理为:
31.无纺布层1利用可再生面料制成,在无纺布使用一段时间后,可对无纺布层1进行回收再利用,隔水层2对抗菌层3进行保护,避免水汽沾染抗菌层3使抗菌层3潮湿,抗菌层3设置紧密连接的微型气囊环32,大大提高了无纺布的弹性,增加了无纺布的使用手感,镶嵌于抗菌层3通孔内的抑菌块31可对大部分细菌进行灭杀,增加了无纺布的抗菌性。
32.实施例2
3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所述微型气囊环32为正六边形结构,且所述微型气囊环32组成蜂窝状结构。
34.上述具有抗菌功能的可再生无纺布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将抗菌层3上的微型气囊环32设置成正六边形结构,并且通过微型气囊环32紧密相连形成蜂窝结构,在提高了无纺布弹性的基础上,还提高了抗菌层3的稳定性,增加了无纺布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可再生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纺布层(1)、隔水层(2)以及抗菌层(3),所述抗菌层(3)设于所述隔水层(2)内,且所述隔水层(2)设于所述无纺布层(1)内;所述抗菌层(3)设有多个通孔,且所述通孔整齐排列于抗菌层(3)上,多个所述通孔内均镶嵌有抑菌块(31),所述抗菌层(3)表面围绕多个所述通孔一周均设有用于增无纺布弹性的微型气囊环(32),且多个所述微型气囊环(32)紧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可再生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层(1)为天丝纤维面料、莫尔代纤维面料、竹纤维面料、粘胶基甲壳素纤维面料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可再生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层(1)设有包边条,所述包边条为聚乙烯纤维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可再生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层(2)为戈尔特斯面料、dry-tec防水面料、pvc涂塑布中的任意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可再生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3)为木代尔纤维面料、竹纤维面料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抑菌块(31)为银离子抑菌剂材料,且所述抑菌块(31)上设有活性炭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可再生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层(1)、所述隔水层(2)以及所述抗菌层(3)通过粘合剂进行粘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可再生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气囊环(32)为正六边形结构,且所述微型气囊环(32)组成蜂窝状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可再生无纺布,包括无纺布层、隔水层以及抗菌层,抗菌层设于隔水层内,且隔水层设于无纺布层内,无纺布层、隔水层以及抗菌层通过粘合剂进行粘合,抗菌层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内均镶嵌有抑菌块,抗菌层表面围绕多个所述通孔一周均设有用于增加无纺布弹性的微型气囊环,且多个所述微型气囊环紧密连接。本发明无纺布通过在抗菌层内镶嵌多个抑菌块,提高了无纺布的抗菌效果,围绕多个抑菌块设置微型气囊环,增加了无纺布的弹性,将微型气囊环设置呈蜂窝状结构,可提高抗菌层的强度,在防水层外包裹利用可再生材料制作的无纺布层,使无纺布层具有了可再生性。可再生性。可再生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丰源 吴晔 谈正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鸿庆无纺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7
技术公布日:2023/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