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塑料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99324发布日期:2023-11-16 12:13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塑料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塑料膜制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食品塑料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食品包装薄膜是包裹在食品表面的,主要用以隔离微生物细菌和外来污染物的进入,从而防止食品变质,提高食品的保质期。

2、市场上,食品保鲜膜常用聚乙烯膜,聚乙烯膜具有防潮性好、透气性好、耐冲击性好的优点的,但是由于其透气性,容易透过一些不良气体,比如新房装修产生的甲醛,或者新商超装修产生的甲醛,透气性容易导致甲醛透过,蔬菜表面容易沾附甲醛,而甲醛不仅容易影响蔬菜的品质,还容易对人体产生影响。

3、因此,如何制备一种食品包装膜,使其同时具有阻隔甲醛、防潮、强度高的优点,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制备一种食品包装膜,使其同时具有阻隔甲醛、防潮、强度高的优点,本技术提供一种食品塑料膜及其制备方法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食品塑料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食品塑料膜,包含热封层、第一芯层、第二芯层及电晕层;

4、热封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mlldpe10-15份、ldpe10-15份或lldpe70-80份、加工助剂1-2份;

5、第一芯层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lldpe70-80份、ldpe10-20份、mlldpe10-15份;第二芯层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lldpe70-80、ldpe10-20份、mlldpe8-10份、助剂0.5-1份;

6、电晕层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lldpe80-95份、ldpe8-10份、电晕助剂0.5-2份。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封层、第一芯层、第二芯层、电晕层相配合,堆叠的层结构提高了塑料膜的机械强度,而多层的lldpe、ldpe、mlldpe、助剂等原料相互配合,提高塑料膜的交联结构致密度,配合限定的原料比例,进一步降低塑料膜的透气性,提高塑料膜的防潮性,从而使塑料膜同时具有阻甲醛、防潮、高强度的优点。

8、优选的,所述第二芯层中还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二氧化硅0.1-0.4份、疏水海藻石纤维0.2-0.5份、硅藻醇改性竹纤维0.1-0.4份、聚乙二醇0.2-0.5份。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氧化硅、疏水海藻石纤维、硅藻醇改性竹纤维、聚乙二醇相配合,利用二氧化硅较高的机械强度,配合海藻石纤维和竹纤维的填充架桥作用,进一步提高塑料膜的机械强度;利用聚乙二醇中羟基进一步提高疏水海藻石纤维、硅藻醇改性竹纤维与mlldpe、lldpe等原料的粘结相容性,配合其疏水效果,进一步提高防潮、拒水性。

10、疏水海藻石纤维、硅藻醇改性竹纤维相配合,利用硅藻醇、海藻石纤维和竹纤维内部多孔结构以及较好的吸附效果,能够吸附甲醛,阻止甲醛穿透塑料膜而与内部包装的食物接触;配合塑料膜整体较高的结构致密度,提高塑料膜对甲醛的阻隔效果。

11、优选的,所述疏水海藻石纤维是由海藻石纤维经氨基硅油改性后粘结马来酸酐接枝poe制得,海藻石纤维与马来酸酐接枝poe质量比为1:0.1-0.26。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海藻石纤维、氨基硅油、马来酸酐接枝poe相配合,利用海藻石纤维的吸附效果,便于吸附氨基硅油,利用氨基硅油的疏水性,使海藻石纤维具有较好的疏水效果;配合马来酸酐接枝poe,提高海藻石纤维与lldpe等原料的粘结相容性,进一步提高塑料膜的疏水性,从而使塑料膜具有较好的防潮效果。

13、海藻石纤维、氨基硅油、马来酸酐接枝poe相配合并限定原料比,氨基硅油不会封堵海藻石纤维的孔隙,即氨基硅油不易影响海藻石纤维的吸附效果,并且限定马来酸酐接枝poe的用量,保证马来酸酐接枝poe不易封堵海藻石纤维的孔隙,保证海藻石纤维对甲醛产生吸附效果,使塑料膜能够阻隔外界环境中的甲醛与塑料膜内部的蔬菜、水果等食物接触。

14、优选的,所述硅藻醇改性竹纤维是由竹纤维丝经氨基硅油改性后依次喷涂马来酸酐接枝poe和硅藻醇制得。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竹纤维丝、氨基硅油、马来酸酐接枝poe、硅藻醇相配合,利用竹纤维丝较好的吸附效果,便于氨基硅油负载在竹纤维丝表面的纤维丝上,利用氨基硅油的疏水性,使竹纤维丝具有较高的疏水性,从而提高成品塑料膜的防潮性;马来酸酐接枝poe能够提高竹纤维丝与lldpe等原料的粘结相容性,从而提高塑料膜的结构密度,使塑料膜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防潮性。

16、竹纤维丝、硅藻醇相配合,利用竹纤维丝和硅藻醇对甲醛的吸附效果,使塑料膜具有较好的阻隔甲醛的作用,竹纤维丝表面羟基配合氨基硅油中氨基,以及硅藻醇中羟基,能够进一步提高硅藻醇在竹纤维丝表面的附着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塑料膜对甲醛的阻隔效果。

17、优选的,所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1000-4000。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聚乙二醇具有较好的稀释、润滑效果,不仅便于塑料膜成型,而且利用聚乙二醇中羟基配合纤维表面的羟基,能够进一步提高塑料膜的交联致密度,保证塑料膜具有较好的阻隔甲醛效果的同时具有较好的防潮效果。

19、优选的,所述加工助剂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eva0.6-1份、聚乙烯蜡0.2-0.5份、抗氧化剂0.2-0.5份。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氧化剂、聚乙烯蜡、eva相配合,能够提高塑料膜的抗老化性,而且能够增加塑料膜的结构强度。

21、优选的,所述热封层中还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马来酸酐接枝poe0.5-1份、氮化硼0.1-0.4份、pmma微球0.1-0.3份、聚乙二醇0.1-0.4份。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马来酸酐接枝poe、氮化硼、pmma微球、聚乙二醇相配合,利用马来酸酐接枝poe的相容性,能够提高氮化硼、pmma微球与lldpe等原料的相容性,从而提高塑料膜强度、防潮性;氮化硼具有导热性,在热封层热封时,能够传递热量,在热封过程中,提高热封层与第一芯层的粘结稳定性,从而进一步保证塑料膜的机械强度;并且利用氮化硼和pmma微球的闭孔效果,配合交联网络,提高塑料膜对甲醛的阻隔性。

23、优选的,所述电晕层还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二氧化钛改性pmma微球1-3份、贝壳粉改性二氧化硅纤维0.5-1份、油酸酰胺0.02-0.1份、芥酸酰胺0.03-0.1份、云石蜡0.1-0.25份、马来酸酐接枝eva0.5-1.5份。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氧化钛改性pmma微球、贝壳粉改性二氧化硅纤维、油酸酰胺、芥酸酰胺、马来酸酐接枝eva相配合,利用pmma微球较好的透明度便于光线透过电晕层,促进二氧化钛的催化反应去除甲醛,并且配合贝壳粉的多孔吸附结构,便于电晕层吸收甲醛;而二氧化硅纤维和pmma微球均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能够提高塑料膜的强度;同时油酸酰胺、芥酸酰胺中的酰胺基便于与第二芯层中的羟基相配合,提高电晕层和第二芯层的粘结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塑料膜的防甲醛、防潮性。

25、优选的,所述二氧化钛改性pmma微球是由pmma微球与eva微粒混合均匀后,升温粘结二氧化钛粉末制得。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pmma微球表面粘结二氧化钛,便通过光催化作用提高塑料膜的防甲醛效果。

27、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食品塑料膜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8、一种食品塑料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9、s1、称取mlldpe、ldpe或lldpe、加工助剂混合搅拌均匀,制得热封层混合料;

30、s2、称取lldpe、ldpe、mlldpe混合搅拌均匀,制得第一芯层混合料;

31、s3、称取lldpe、mlldpe、ldpe、助剂混合搅拌均匀,制得第二芯层混合料;

32、s4、称取lldpe、ldpe、电晕助剂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料;

33、s5、热封层混合料、第一芯层混合料、第二芯层混合料、混合料经共混挤出,依次形成热封层、第一芯层、第二芯层、外层,外层表面进行电晕处理,外层变为电晕层,制得成品塑料膜。

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得到四层复合膜,具有防甲醛、阻湿、高强度的优点。

35、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6、1、热封层、第一芯层、第二芯层、电晕层相配合,堆叠的层结构提高了塑料膜的机械强度,而多层的lldpe、ldpe、mlldpe、助剂等原料相互配合,提高塑料膜的交联结构致密度,配合限定的原料比例,进一步降低塑料膜的透气性,提高塑料膜的防潮性,从而使塑料膜同时具有阻甲醛、防潮、高强度的优点。

37、2、二氧化硅、疏水海藻石纤维、硅藻醇改性竹纤维、聚乙二醇相配合,利用二氧化硅较高的机械强度,配合海藻石纤维和竹纤维的填充架桥作用,进一步提高塑料膜的机械强度;利用聚乙二醇中羟基进一步提高疏水海藻石纤维、硅藻醇改性竹纤维与mlldpe、lldpe等原料的粘结相容性,配合其疏水效果,进一步提高防潮、拒水性。

38、3、二氧化钛改性pmma微球、贝壳粉改性二氧化硅纤维相配合,利用pmma微球较好的透明度便于光线透过电晕层,促进二氧化钛的催化反应去除甲醛,并且配合贝壳粉的多孔吸附结构,便于电晕层吸收甲醛;而二氧化硅纤维和pmma微球均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能够提高塑料膜的强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