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侵彻战斗部的引信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13294发布日期:2024-04-01 14:21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侵彻战斗部的引信室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战斗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侵彻战斗部的引信室。


背景技术:

1、现代战争中的高价值目标如军事指挥所、兵工厂、机场、港口、油库等地面设施的存亡直接关系着战争局势走向。为了实现对此类高价值坚固工事的有效打击,各世界军事强国研制并装备了多种型号的侵彻战斗部。侵彻战斗部一般由壳体、高能炸药、引信室、引信等组成,作用原理是利用战斗部高速飞行提供的动能侵彻贯穿坚固目标,在目标内部由引信引爆高能炸药,利用破片动能和冲击波超压实现对人员和设备的毁伤。现有技术中,引信室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欠佳,不能很好地达到侵彻的目的。

2、因此,亟需一种用于侵彻战斗部的引信室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侵彻战斗部的引信室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战斗部引信室稳定性和结构强度欠佳的问题。

2、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侵彻战斗部的引信室,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中心轴线沿其厚度方向延伸;

4、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引信安装孔,所述引信安装孔沿所述本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本体;

5、所述本体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减重孔,且周向设置的多个所述减重孔包围所述引信安装孔,每相邻两个所述减重孔之间的所述本体部分形成一个支撑棱,每个所述支撑棱的延长线相交于所述中心轴线上的同一点。

6、作为一种用于侵彻战斗部的引信室的优选方案,多个所述减重孔在所述本体上呈对称结构分布。

7、作为一种用于侵彻战斗部的引信室的优选方案,所述本体包括沿所述中心轴线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呈圆柱状,所述第二部分呈圆台状,所述引信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一部分,多个所述减重孔沿所述第二部分的周壁间隔环设。

8、作为一种用于侵彻战斗部的引信室的优选方案,所述本体包括呈圆柱状的第一段,所述引信安装孔设置为一个,并与所述第一段同心,多个所述减重孔围设在所述引信安装孔的外周,且多个所述减重孔靠近所述引信安装孔的内缘线连线呈与所述引信安装孔同心的圆形,多个所述减重孔远离所述引信安装孔的外缘线连线呈与所述引信安装孔同心的圆形。

9、作为一种用于侵彻战斗部的引信室的优选方案,所述本体包括呈圆柱状的第一段,所述引信安装孔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引信安装孔沿所述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减重孔的横截面呈多段直线和多段弧线,每个所述减重孔靠近相邻的所述减重孔的外缘线呈直线形,多个所述减重孔靠近所述第一段外缘的外缘线连线呈与所述第一段同心的圆形。

10、作为一种用于侵彻战斗部的引信室的优选方案,所述本体还包括呈圆柱状的第二段,所述引信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一段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段的直径。

11、作为一种用于侵彻战斗部的引信室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棱的宽度为0.05倍~0.15倍的所述本体的直径。

12、作为一种用于侵彻战斗部的引信室的优选方案,所述本体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引信安装孔,两个所述引信安装孔的孔心间距等于所述引信安装孔的直径加上0.05倍~0.15倍的所述本体的直径。

13、作为一种用于侵彻战斗部的引信室的优选方案,所述本体的外周壁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连接螺纹用于与侵彻战斗部壳体尾部的内螺纹连接。

14、一种侵彻战斗部,包括壳体和引信室,所述用于侵彻战斗部的引信室连接于所述壳体尾部。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侵彻战斗部的引信室,该引信室结构包括本体,通过在本体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减重孔,能够降低引信室的消极质量,增加战斗部侵彻的稳定性;且多个减重孔周向设置,包围本体上的引信安装孔,使得引信安装后该引信室结构受力能较为均匀,保证使用可靠性。同时,每相邻两个减重孔之间的本体部分形成一个支撑棱,每个支撑棱的延长线相交于中心轴线上的同一点,使得每个支撑棱的承载力更加均匀,引信室结构强度更高。

1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侵彻战斗部,本体通过连接螺纹与侵彻战斗部壳体尾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的侵彻战斗部的引信室结构,使得侵彻战斗部使用较为稳定和可靠。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侵彻战斗部的引信室,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中心轴线沿其厚度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侵彻战斗部的引信室,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减重孔在所述本体上呈对称结构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侵彻战斗部的引信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沿所述中心轴线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呈圆柱状,所述第二部分呈圆台状,所述引信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一部分,多个所述减重孔沿所述第二部分的周壁间隔环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侵彻战斗部的引信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呈圆柱状的第一段,所述引信安装孔设置为一个,并与所述第一段同心,多个所述减重孔围设在所述引信安装孔的外周,且多个所述减重孔靠近所述引信安装孔的内缘线连线呈与所述引信安装孔同心的圆形,多个所述减重孔远离所述引信安装孔的外缘线连线呈与所述引信安装孔同心的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侵彻战斗部的引信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呈圆柱状的第一段,所述引信安装孔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引信安装孔沿所述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减重孔的横截面呈多段直线和多段弧线,每个所述减重孔靠近相邻的所述减重孔的外缘线呈直线形,多个所述减重孔靠近所述第一段外缘的外缘线连线呈与所述第一段同心的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用于侵彻战斗部的引信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呈圆柱状的第二段,所述引信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一段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段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侵彻战斗部的引信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棱的宽度为0.05倍~0.15倍的所述本体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侵彻战斗部的引信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引信安装孔,两个所述引信安装孔的孔心间距等于所述引信安装孔的直径加上0.05倍~0.15倍的所述本体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侵彻战斗部的引信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外周壁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连接螺纹用于与侵彻战斗部壳体尾部的内螺纹连接。

10.一种侵彻战斗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侵彻战斗部的引信室,所述用于侵彻战斗部的引信室连接于所述壳体尾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战斗部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侵彻战斗部的引信室,包括本体,本体的中心轴线沿其厚度方向延伸,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引信安装孔,本体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减重孔,且周向设置的多个减重孔包围引信安装孔,每相邻两个减重孔之间的本体部分形成一个支撑棱,每个支撑棱的延长线相交于中心轴线上的同一点。该用于侵彻战斗部的引信室保障了战斗部侵彻过程中引信室的结构强度,对战斗部弹体尾部结构进行强度支撑,同时降低了战斗部的消极质量,增加侵彻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潇,付超,薛建伟,葛荣凯,成志雄,赵亚运,凌琦,王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航天飞行器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