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膜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3845发布日期:2023-07-24 02:57阅读:46来源:国知局
防护膜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防护膜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对电子设备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电子设备的电池保护设计越来越多。目前电子设备的电池盖通常安装有防护膜,防护膜起到一定程度的阻挡作用,防护膜可以降低外部物体刺穿电池的风险,降低电池发生失火或爆炸的可能性。但现有技术中的防护膜的耐刺穿性能较低,需要进一步提升防护膜的耐刺穿性能,以提高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膜及电子设备,防护膜的耐刺穿性能较高,电子设备的电池不容易被尖锐物体刺穿,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安全性较高。

2、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防护膜,该防护膜包括下表层、粘接层和上表层,粘接层连接下表层与上表层,下表层或上表层用于与电子设备的电池盖连接,其中,防护膜的厚度w为0.05mm≤w≤0.15mm。

3、防护膜包括下表层、粘接层和上表层,粘接层位于下表层和上表层之间,粘接层的一面与上表层粘接,粘接层的另一面与下表层粘接,以使防护膜的结构为三层复合结构。在一种设计中,上表层用于与电子设备的电池盖连接,以使防护膜整体固定连接于电池盖,因此,防护膜可以为电池阻挡电子设备外部尖锐物体。防护膜可以利用具有高剪切模量μ的材料作为下表层,剪切模量μ表征材料抵抗切应变的能力,剪切模量μ越大,则表示材料的刚性越强,材料剪切变形的难度越大。防护膜也可以利用具有高拉伸极限jlim的材料作为上表层,拉伸极限jlim表征材料的拉伸能力,拉伸极限jlim越大,则表示材料的韧性越大,材料拉伸破坏的难度越大。因此,在相同厚度的条件下,兼具高剪切模量μ和高拉伸极限jlim的防护膜的刺穿力极限较高,即防护膜的耐刺穿性能较高,相比现有技术中同厚度的防护膜,本技术的防护膜为电池阻挡尖锐物体的可靠性较高,电池不容易被刺穿,电池发生失火或爆炸等问题的可能性较低,即电子设备的电池的安全性较高。本技术的防护膜的厚度w为0.05mm≤w≤0.15mm,厚度w具体可以为0.05mm、0.075mm、0.1mm、0.125mm、0.15mm。由于电子设备内部空间有限,当厚度w过大(厚度w大于0.15mm)时,防护膜占用电子设备内部空间过大,防护膜与电子设备内部其它零件(例如电池盖、泡棉)之间容易存在结构干涉影响或容易存在较大的挤压应力。由于厚度w和刺穿力极限正相关,当厚度w过小(厚度w小于0.05mm)时,防护膜的刺穿力极限也过小,即防护膜的耐刺穿性能过差。因此,防护膜的厚度w在0.05mm≤w≤0.15mm范围内较好,防护膜既不占用电子设备内部过多的空间,满足装配需求,防护膜也具有可以满足使用需求的刺穿力极限。在另外一种设计中,具有高剪切模量μ的下表层可以用于与电子设备的电池盖连接,而下表层背离电池盖的一面通过粘接层与具有高拉伸极限jlim的上表层连接,同样具有较好的耐刺穿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下表层的材料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醚醚酮(peek)、聚酰亚胺(pi)、芳纶(af)中的一种。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醚醚酮(peek)、聚酰亚胺(pi)、芳纶(af)均为具有高剪切模量μ的材料,当上述材料中的一种作为下表层时,能够增强防护膜的刚性,即可以提高本技术的防护膜的耐刺穿性能。

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下表层的剪切模量μ≥4gpa,其中,剪切模量μ具体可以为4gpa、5gpa、6gpa、7gpa。

6、4gpa为下表层所需剪切模量μ的最小值,该数值能够满足上述防护膜所需的最小耐刺穿性能。当剪切模量μ小于4gpa时,防护膜的耐刺穿性能较差。因此,下表层的剪切模量μ≥4gpa较好。

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下表层的厚度w1为0.02mm≤w1≤0.1mm。其中,下表层的厚度w1具体可以为0.02mm、0.03mm、0.04mm、0.05mm、0.06mm、0.07mm、0.08mm、0.09mm、0.1mm。

8、由于电子设备内部空间有限,当下表层的厚度w1过大(厚度w1大于0.1mm)时,下表层占用电子设备内部空间过大,下表层与电子设备内部其它零件之间容易存在结构干涉影响或存在较大的挤压应力。由于厚度w1和刺穿力极限正相关,当厚度w1过小(厚度w1小于0.02mm时),下表层的刺穿力极限也较小,即下表层的耐刺穿性能较差。因此,下表层的厚度w1在0.02mm≤w1≤0.1mm范围内较好,下表层既不过多占用电子设备内部的空间,满足装配需求,下表层也具有可以满足使用需求的耐刺穿性能。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表层的材料为共聚尼龙、均聚尼龙、热塑性聚氨酯(tpu)、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氯乙烯(pvc)中的一种。

10、共聚尼龙、均聚尼龙、热塑性聚氨酯(tpu)、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氯乙烯(pvc)均为具有高拉伸极限jlim的材料,当共聚尼龙、均聚尼龙、热塑性聚氨酯(tpu)、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氯乙烯(pvc)中的一种作为上表层时,能够提高防护膜的韧性,即可以提高本技术防护膜的耐刺穿性能。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表层的拉伸极限jlim≥2,其中,拉伸极限jlim的数值具体可以为2、2.25、2.5、2.75、3。

12、数值2为上表层的拉伸极限jlim的最小值,该数值能够满足上述防护膜所需最小的耐刺穿性能。当拉伸极限jlim小于2时,防护膜的耐刺穿性能较差。因此,上表层的拉伸极限jlim≥2较好。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表层3的厚度w3为0.02mm≤w3≤0.1mm,其中,上表层3的厚度w3具体可以为0.02mm、0.03mm、0.04mm、0.05mm、0.06mm、0.07mm、0.08mm、0.09mm、0.1mm。

14、由于电子设备内部空间有限,当上表层的厚度w3过大(厚度w3大于0.1mm)时,上表层占用电子设备内部空间过大,上表层与电子设备内部其它零件之间容易存在结构干涉影响或存在较大的挤压应力。由于厚度w3和刺穿力极限正相关,当厚度w3过小(厚度w3小于0.02mm时),上表层的刺穿力极限也较小,即上表层的耐刺穿性能较差。因此,上表层的厚度w3在0.02mm≤w3≤0.1mm范围内较好,上表层既不过多占用电子设备内部的空间,满足装配需求,上表层也具有可以满足使用需求的耐刺穿性能。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粘接层的材料为丙烯酸酯、聚氨酯、有机硅、环氧树脂中的一种。

16、丙烯酸酯、聚氨酯、有机硅、环氧树脂作为胶黏剂均可以满足粘接下表层与上表层的需求,连接可靠性较高。

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粘接层的厚度w2可以为0.005mm≤w2≤0.02mm,其中,粘接层的厚度w2具体可以为0.005mm、0.01mm、0.015mm、0.02mm。

18、由于电子设备内部空间有限,当粘接层的厚度w2过大(厚度w2大于0.02mm)时,粘接层占用电子设备内部空间过大,粘接层与电子设备内部其它零件之间容易存在结构干涉影响或存在较大的挤压应力。由于厚度w2和粘接力正相关,当厚度w2过小(厚度w2小于0.005mm时),粘接层的粘接力也较小,即粘接层的粘接性能较差。因此,粘接层的厚度w2在0.005mm≤w2≤0.02mm范围内较好,粘接层既不过多占用电子设备内部的空间,满足装配需求,粘接层也具有可以满足使用需求的粘接力。

19、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电池盖和上述内容的防护膜,防护膜粘接于电池盖的用于面向电池的表面。本技术的电子设备具有上述内容的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20、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