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复合耐磨板生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74147发布日期:2024-02-20 21:28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复合耐磨板生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板材生产,具体为一种高强度复合耐磨板生产。


背景技术:

1、耐磨板双金属复合耐磨钢板由低碳钢板和合金耐磨层两部分组成,抗磨层一般占总厚度的1/3-1/2。工作时由基体提供抵抗外力的强度、韧性和塑性等综合性能,由耐磨层提供满足指定工况需求的耐磨性能。

2、目前的高强度复合耐磨板生产在将低碳钢板与合金耐磨板进行胶合时,在低碳钢板的上侧进行胶合拼接两块合金耐磨板容易使两块合金耐磨板之间存在空隙,从而影响高强度复合耐磨板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两块合金耐磨板之间空隙充分填补的高强度复合耐磨板生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复合耐磨板生产,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侧设有进口,所述箱体的下部一侧设有出口,所述出口的前后侧贯穿设有传送机构,所述箱体的内部中间滑动设有移动箱,所述移动箱的内部滑动设有放置板,所述移动箱的上方前后两侧设有两个向下开口的c型框,每个所述c型框的内部两侧均间隔滑动设有两个弹性夹块,每个所述c型框的两侧设有两个z型导向框,每个所述c型框的两侧固设有两个六边形块,每个所述六边形块在z型导向框内滑动,每个所述z型导向框呈横向放置的第一拐角处设有第一转向组件;所述第一转向组件包括转板,所述转板的朝向箱体内部一侧滑动设有卡块。

3、其中,先通过弹性夹块将合金耐磨板固定在c型框内,再通z型导向框配合第一转向组件对c型框进行导向移动,从而使两块合金耐磨板移动拼接到低碳钢板上,最后通过两个c型框开口相向对齐的内部宽度和长度分别与低碳钢板的宽度和长度相同,从而对两块合金耐磨板进行定位限位作用。

4、优选的,所述卡块与转板之间连接设有弹性件,所述转板偏离卡块方向一侧设有第一电机,每个所述z型导向框呈横向放置的第二拐角处设有第二转向组件,所述第二转向组件与第一转向组件的结构相同。

5、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向组件内的卡块上端内边与上端偏离第二转向组件方向一边均为倾斜面结构,所述第二转向组件内的卡块朝向第一转向组件方向一边与上端朝向第一转向组件方向一边均为倾斜面结构;每个所述弹性夹块的上端内侧为倾斜面结构。

6、优选的,所述六边形块的下侧固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设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的周向外侧只与z型导向框的一侧接触。其中,通过传动轮带动c型框移动。

7、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后侧转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三电机,所述转轴与放置板之间连接固设有连接块。其中,通过转轴带动放置板转动,从而对放置板上侧的杂质进行倾斜导向清理作用。

8、优选的,所述移动箱的两侧固设有两个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板的下方分别设有两个第四电机,两个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分别固设有两个丝杆,两个所述丝杆分别与两个移动板螺纹接触。其中,移动箱向上移动配合放置板固定,通过移动箱的内部四壁将低碳钢板与两块合金耐磨板之间多余的涂料刮除。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先通过弹性夹块将合金耐磨板固定在c型框内,再通z型导向框配合第一转向组件对c型框进行导向移动,从而使两块合金耐磨板移动拼接到低碳钢板上,最后通过两个c型框开口相向对齐的内部宽度和长度分别与低碳钢板的宽度和长度相同,从而对两块合金耐磨板进行定位限位作用。

11、移动箱向上移动配合放置板固定,通过移动箱的内部四壁将低碳钢板与两块合金耐磨板之间多余的涂料刮除。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强度复合耐磨板生产,包括箱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的上侧设有进口(12),所述箱体(10)的下部一侧设有出口(13),所述出口(13)的前后侧贯穿设有传送机构(11),所述箱体(10)的内部中间滑动设有移动箱(14),所述移动箱(14)的内部滑动设有放置板(15),所述移动箱(14)的上方前后两侧设有两个向下开口的c型框(19),每个所述c型框(19)的内部两侧均间隔滑动设有两个弹性夹块(20),每个所述c型框(19)的两侧设有两个z型导向框(21),每个所述c型框(19)的两侧固设有两个六边形块(22),每个所述六边形块(22)在z型导向框(21)内滑动,每个所述z型导向框(21)呈横向放置的第一拐角处设有第一转向组件(24);所述第一转向组件(24)包括转板(26),所述转板(26)的朝向箱体(10)内部一侧滑动设有卡块(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复合耐磨板生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28)与转板(26)之间连接设有弹性件(29),所述转板(26)偏离卡块(28)方向一侧设有第一电机(27),每个所述z型导向框(21)呈横向放置的第二拐角处设有第二转向组件(25),所述第二转向组件(25)与第一转向组件(24)的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复合耐磨板生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组件(24)内的卡块(28)上端内边与上端偏离第二转向组件(25)方向一边均为倾斜面结构,所述第二转向组件(25)内的卡块(28)朝向第一转向组件(24)方向一边与上端朝向第一转向组件(24)方向一边均为倾斜面结构;每个所述弹性夹块(20)的上端内侧为倾斜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复合耐磨板生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边形块(22)的下侧固设有第二电机(33),所述第二电机(33)的输出端固设有传动轮(34),所述传动轮(34)的周向外侧只与z型导向框(21)的一侧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复合耐磨板生产,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的内部后侧转动设有转轴(17),所述转轴(17)的一端设有第三电机(18),所述转轴(17)与放置板(15)之间连接固设有连接块(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复合耐磨板生产,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箱(14)的两侧固设有两个移动板(30),两个所述移动板(30)的下方分别设有两个第四电机(31),两个所述第四电机(31)的输出端分别固设有两个丝杆(32),两个所述丝杆(32)分别与两个移动板(30)螺纹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板材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复合耐磨板生产,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中间滑动设有移动箱,移动箱的内部滑动设有放置板,移动箱的上方前后两侧设有两个向下开口的C型框,每个C型框的内部两侧均间隔滑动设有两个弹性夹块,每个C型框的两侧设有两个Z型导向框,每个C型框的两侧固设有两个六边形块,每个六边形块在Z型导向框内滑动。本技术先通过弹性夹块将合金耐磨板固定在C型框内,再通Z型导向框配合第一转向组件对C型框进行导向移动,从而使两块合金耐磨板移动拼接到低碳钢板上,最后通过两个C型框开口相向对齐的内部宽度和长度分别与低碳钢板的宽度和长度相同,从而对两块合金耐磨板进行定位限位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夏克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斌
技术研发日:20230314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