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海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66229发布日期:2024-03-28 18:4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高温海绵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耐高温海绵,具体为一种耐高温海绵。


背景技术:

1、海绵的用途十分广泛:家庭清洁用具:比如纳米海绵、搓澡海绵、洗碗海绵、海绵拖把等等,另外我们现在坐着沙发、办公椅、床垫也都是用海绵制作的,且根据内在泡泡的的大小,可体现出各种的的密度,可根据需要用模塑的方式制成各种形状,还大量应用于各行各业,主要用于防震、保温、物料的填充、儿童玩具等,同时海绵原色为米白色,日后会因为跟氧气产生氧化反应而变成黄色,有些是因需要漂成白色或染成其他,质地柔软,怕热,易燃烧,不适用于高温环境下,

2、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耐高温海绵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海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耐高温海绵,包括耐高温海绵主体,所述耐高温海绵主体由本体、第一纳米气囊反射层和第二纳米气囊反射层一体加工成型,且本体的内部贯穿安装有若干组等距分布的连接加固结构,同时第一纳米气囊反射层和第二纳米气囊反射层远离本体一端面靠近连接加固结构处均设置有切割警示线。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本体粘接在第一纳米气囊反射层、第二纳米气囊反射层之间,且第一纳米气囊反射层、第二纳米气囊反射层为夹心中空隔热结构,同时第一纳米气囊反射层、第二纳米气囊反射层表层采用纳米涂层的高纯铝箔,且第一纳米气囊反射层、第二纳米气囊反射层芯层填充纳米阻燃材料。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加固结构包括有位于本体内部的海绵连接带和分别位于本体两端面的第一连接端头、第二连接端头,同时海绵连接带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端头、第二连接端头固定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端头和第二连接端头远离海绵连接带一端设置有反射层端面,且第一连接端头、第二连接端头靠近海绵连接带一端设置有连接带端面,同时反射层端面和连接带端面之间设置有倾斜端面。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反射层端面远离倾斜端面的一端面设置有粘接层。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纳米气囊反射层、第二纳米气囊反射层可反射大量的热辐射,余下热量进入纳米气囊反射层会形成对流层,避免进入至本体的内部,从而可使得耐高温海绵主体达到耐高温的效果,进而适用于高温环境下。



技术特征:

1.一种耐高温海绵,包括耐高温海绵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海绵主体(1)由本体(11)、第一纳米气囊反射层(12)和第二纳米气囊反射层(13)一体加工成型,且本体(11)的内部贯穿安装有若干组等距分布的连接加固结构(14),同时第一纳米气囊反射层(12)和第二纳米气囊反射层(13)远离本体(11)一端面靠近连接加固结构(14)处均设置有切割警示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1)粘接在第一纳米气囊反射层(12)、第二纳米气囊反射层(13)之间,且第一纳米气囊反射层(12)、第二纳米气囊反射层(13)为夹心中空隔热结构,同时第一纳米气囊反射层(12)、第二纳米气囊反射层(13)表层采用纳米涂层的高纯铝箔,且第一纳米气囊反射层(12)、第二纳米气囊反射层(13)芯层填充纳米阻燃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加固结构(14)包括有位于本体(11)内部的海绵连接带(141)和分别位于本体(11)两端面的第一连接端头(142)、第二连接端头(143),同时海绵连接带(141)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端头(142)、第二连接端头(14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头(142)和第二连接端头(143)远离海绵连接带(141)一端设置有反射层端面(144),且第一连接端头(142)、第二连接端头(143)靠近海绵连接带(141)一端设置有连接带端面(145),同时反射层端面(144)和连接带端面(145)之间设置有倾斜端面(14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端面(144)远离倾斜端面(146)的一端面设置有粘接层(144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海绵,具体为一种耐高温海绵,包括耐高温海绵主体,所述耐高温海绵主体由本体、第一纳米气囊反射层和第二纳米气囊反射层一体加工成型,且本体的内部贯穿安装有若干组等距分布的连接加固结构,同时第一纳米气囊反射层和第二纳米气囊反射层远离本体一端面靠近连接加固结构处均设置有切割警示线,本体粘接在第一纳米气囊反射层、第二纳米气囊反射层之间,且第一纳米气囊反射层、第二纳米气囊反射层为夹心中空隔热结构,通过设置的第一纳米气囊反射层、第二纳米气囊反射层可反射大量的热辐射,余下热量进入纳米气囊反射层会形成对流层,避免进入至本体的内部,从而可使得耐高温海绵主体达到耐高温的效果,进而适用于高温环境下。

技术研发人员:周林众,周国尧,陈永发,周林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首想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7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