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多功能气体抓捕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180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多功能气体抓捕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气体抓捕网。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气体抓捕网(如中国专利CN2469399Y,公告日2002. 1. 2)存在外 型体积大、偏重、不便携带的缺点,且功能单一,不便于在黑暗环境及夜间巡逻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气体抓捕网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体积 小、重量轻、便于夜间使用的新型多功能气体抓捕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新型多功能气体抓捕网包括上盖、带牵引头的捕捉 网、含储气仓和气体释放机构的动力源组、导气管、带发射弹道的发射头组,其中,牵引头放 置在发射弹道内,导气管道一端通过气体释放机构与储气仓相通,其另一端与发射弹道相 通,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多个下端铰接或卡接在动力源组外圆周上的翼片,上述翼片的上 端卡在上盖的环形突缘内,并被收拢为筒形;所述导气管设置在翼片中间,所述捕捉网被压 縮在翼片与导气管之间。如此设计,压縮气体经导气管直接作用于牵引头,使牵引头获得更 大的能量。抓捕网经折叠压縮后,填装在翼片与导气管之间的有限空间内。释放时压縮气 体推动牵引头将上盖冲掉,翼片在弹力的作用下自动张开,便于抓捕网飞出,同时也便于回 收抓捕网时的装网操作,有利于重复使用。经过以上的改进,本新型多功能气体抓捕网的体 积变小,与以前气体抓捕网相比其长度尺寸、最大外径都縮小了三分之一以上,质量也减轻 了四分之一,因而更加小巧玲珑,便于携带、方便使用。
作为优化,所述气体释放机构包括胶塞、压块板、发射架体、挡扣及其下方的复位 弹簧,其中发射架体中部开有导气通孔,该导气通孔的前端两侧设有2个可转动的截面为 半圆形的偏心轴锁;所述压块板安装在导气通孔内,其后端将胶塞压在储气仓的出气口上, 其前端两侧卡接在偏心轴锁的内侧,所述偏心轴锁的端部设有凸起,该凸起卡接在挡扣上, 该挡扣及其下方的复位弹簧滑配于发射架体的档扣槽内,所述压块板的中心设有充气用的 小孔。
如此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当然,也可采用其他形式的偏心轴、杠杆等机构代 替偏心轴锁,实现密封锁紧的要求。
作为优化,所述储气仓为动力源组的内腔。如此设计,节约成本、节约空间。 作为优化,所述翼片配有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在翼片并拢时受到压縮或拉伸或 扭曲在翼片张开时获得释放。如此设计,便于翼片弹开。
作为优化,所述弹性部件为安装在铰接轴上的扭力弹簧,该扭力弹簧扭力臂分别 作用在动力源组和翼片上。如此设计,结构紧凑。
作为优化,所述翼片包括弹性部分,该弹性部分在翼片并拢时,受到弯曲;在翼片 张开时获得释放。如此设计,便于制造。
3[0011] 作为优化,所述新型多功能气体抓捕网上配有由电源、照明开关、LED灯组或其他 灯具及相关导线组成的强光照明电路,其中LED灯组或其他灯具安装在发射头组的中心位 置。如此设计,这样当强光照射到抓捕对象,会令对方暂时头晕、目眩,便于张网捕捉。同时 还可以作为夜间照明使用。
作为优化,所述新型多功能气体抓捕网上配有由电源、报警开关、报警器组及相关 导线组成的报警电路,其中报警器组安装在发射头组的中心位置。如此设计,便于报警,同 时强烈的报警声也会对抓捕对象造成一定的心理威慑。
作为优化,其还包括报警开关、报警器组及相关导线,三者与所述电源组成的报警 电路,其中报警器组安装在发射头组的中心位置,并位于LED灯组或其他灯具的后方。如 此设计,一方面,这样当强光照射到抓捕对象,会造成对方暂时头晕、目眩,进而便于张网捕 捉,同时还可以作为夜间照明使用;而强烈的报警声也会对抓捕对象造成一定心理威慑作 用。
作为优化,所述动力源组的底部设有压力指示器。如此设计,便于监控、观察储气
仓的气体压力,从而确保本发明新型多功能气体抓捕网的正常使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新型多功能气体抓捕网具有下述优点
1、新型多功能气体抓捕网的发射头组采用导气管与发射头体直接连接,使牵引头
可获得更大的能量,抓捕网飞行速度更快、射程更远。
2、发射头组中心位置上安装报警器,使其具有报警功能。
3、发射头组中心位置上还加装有LED照明灯组,使得本新型多功能气体抓捕网具 备了强光手电的照明功能。
4、新型多功能气体抓捕网的照明灯、报警器用的电源,采用比能量高、性能优的二 次电源,其蓄电池安装在翼片内部。
5、可自动张开收拢的翼片便于装网和出网顺利,并且抓捕网经压縮后,体积变小, 节省了容网空间。使得新型多功能气体抓捕网的体积和质量减少,更便于携带和使用。 6、经过优化设计去掉了连接管,容网管,分流塞等,使得新型多功能气体抓捕网的 生产成本降低,更具有经济价值。
7、动力源组内腔兼作储气仓,气体释放机构结构紧凑,运转可靠,成本低。
8、发射头组与动力源组的连接采用快速卡扣式旋紧结构。便于安装、使用。 本发明适于捕捉罪犯的警员、保安以及捕捉动物的猎人或动物管理员使用,当然, 也可以作为公民个人防身器械使用。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气体释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一为俯视图、二为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气体释放机构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方式二张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方式三张开机构的示意图( 一为示意图、二为A-A向剖视图);
图7是实施方式四张开机构的示意图( 一为示意图、二为A-A向剖视图);[0032] 图8是实施方式五张开机构的示意图( 一为示意图、二为A-A向剖视图); 图9是实施方式六张开机构的示意图( 一为示意图、二为A-A向剖视图)。 图中1为上盖、2为动力源组、3为牵引头、4为捕捉网、5为储气仓、6为气体释放 机构、7为导气管、8为发射弹道、9为发射头组、10为翼片(包括翼片IOA和翼片IOB)UI 为充电插孔、12为蓄电池、13为挡扣、131为复位弹簧、14为偏心轴锁、15为胶塞、16为压板 块、17为报警器组、18为LED灯组、101为照明开关、102为报警开关、103保险开关、104发 射按钮、105为传导杆、301为牵引头引线、201为盲孔、202为压縮弹簧、203为扭力弹簧、204 为弹簧安装轴、205为筋板、206为铰链板孔、207为环槽、208为推盘、209为弹性钢片。19 为环拉簧(包括环拉簧19A、环拉簧19B和环拉簧19C) 、20为压力指示器、21为拉簧、22为 环形突缘、23为导气通孔、24为发射架体、25为充气用的小孔、e为偏心轴锁与压块板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方式一 如图1至4所示本发明新型多功能气体抓捕网包括上盖1、含储气 仓5和气体释放机构6的动力源组2、带牵引头3的捕捉网4、导气管7、带发射弹道8的发 射头组9,其中,牵引头3放置在发射弹道8内,导气管7 —端通过气体释放机构6与储气 仓5相通,其另一端与发射弹道8相通,其还包括四个下端铰接在动力源组2外圆周上的均 匀分布的翼片IO,上述翼片IO上端卡在上盖1的环形突缘22内,并被收拢为筒形;所述导 气管7设置在四个翼片的10中间,所述捕捉网4被压縮在翼片10与导气管7之间。所述 发射头组9中均匀分布着四个呈向外倾斜放射的光滑精密的发射弹道8。所述翼片10通 过环拉簧19A和拉簧21固定在动力源组2上,在牵引头3冲开上盖1时在环拉簧19A和拉 簧21的作用下将翼片10张开;所述牵引头3经牵引头引线301与抓捕网4连接。所述动 力源组2的底部设有压力指示器20。
所述翼片IO包括翼片10A、翼片IOB,所述翼片IOB后部上装有充电插孔11和一 个蓄电池12,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电源。翼片10A上设有照明开关101、报警开关102、保 险开关103和发射按钮104。
上盖1将翼片10收拢,储气仓5中储藏有高压压縮气体,按下发射按钮104,发射 按钮104通过传导杆105,将挡扣13及其下方的复位弹簧131下压,偏心轴锁14脱开,高 压气体冲开胶塞15和压板块16通过导气管7,作用到发射头组9的发射弹道8的底部内 的牵引头3上,牵引头3沿发射弹道8加速后,冲掉上盖1,翼片10在环拉簧19A和拉簧21 的作用下自动向外张开,牵引头3牵拉牵引头引线301将抓捕网4拉出后,呈伞状张开向前 飞行,罩住目标。23为导气通孔、24为发射架体。所述压块板16的中心设有充气用的小孔 25。
当然,也可采用其他形式的偏心轴、杠杆等机构代替偏心轴锁14。
所述储气仓5与导气管7之间、导气管7与发射头组9之间可采取多种结构方式
(a)旋式卡扣式快速方式;(b)大螺距螺纹式快速方式;(C)多头螺纹连接方式等。本发明
新型多功能气体抓捕网的照明的LED灯组18镶嵌于发射头组9的中心位置,报警器组17
位于LED灯组18后。
实施方式二 如图5所示所述张开结构为所述导气管7外套有可在导气管7上滑动的推盘208,推盘208与动力源组2之间设有压縮弹簧202,所述推盘208可以通过弹 性钢片209推动翼片10。上盖1将翼片10收拢时,翼片10上的弹性钢片209将推盘208 压下使得压縮弹簧202被压縮。释放时上盖1脱开,此时在压縮弹簧202的作用下将推盘 208推起,带动弹性钢片209将翼片10弹起张开。采用弹性钢片209的目的在于装入捕捉 网4后,弹性钢片209可以变形,不至于影响翼片10内部空间。其余部件结构如实施方式 一所述。
实施方式三如图6所示所述张开结构为所述翼片10配有安装在铰接轴上的 扭力弹簧203,该扭力弹簧203的2个扭力臂分别作用在动力源组2和翼片10上。在翼片 IO并拢时,该扭力弹簧203受到扭曲;在翼片IO张开时,该扭力弹簧203获得释放。其余部 件结构如实施方式一所述。在牵引头3冲开上盖1时,扭力弹簧203将翼片10弹起张开。 实施方式四如图7所示所述张开结构为所述扭力弹簧203安装在动力源组2 上的弹簧安装轴204上,其余部件结构如实施方式四所述。在牵引头3冲开上盖1时,扭力 弹簧203将翼片IO弹起张开。
实施方式五如图8所示所述张开结构为翼片10的内侧下方设有筋板205,所 述筋板205开有铰链板孔206,环拉簧19A穿入铰链板孔206,将翼片10连接成环形。翼片 10的后部内侧,用环拉簧19B和19C将其翼片10收拢。翼片10的筋板205压入到动力源 组2上的环槽207内,环拉簧19A的其余部分都落入环槽207内。在牵引头3冲开上盖1 时,环拉簧19A和环拉簧19B将翼片IO弹起张开。其余部件结构如实施方式一所述。 实施方式六如图9所示所述张开结构为所述翼片10内侧的动力源组2上开 有盲孔201,盲孔201内装有压縮弹簧202,在翼片10并拢时,该压縮弹簧202受到压縮;在 翼片10张开时,该压縮弹簧202获得释放。在牵引头3冲开上盖1时,该压縮弹簧202将 翼片10弹起张开;其余部件结构如实施方式一所述。
6
权利要求
一种新型多功能气体抓捕网,包括上盖、带牵引头的捕捉网、含储气仓和气体释放机构的动力源组、导气管、带发射弹道的发射头组,其中,牵引头放置在发射弹道内,导气管道一端通过气体释放机构与储气仓相通,其另一端与发射弹道相通,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多个下端铰接或卡接在动力源组外圆周上的翼片,上述翼片的上端卡在上盖的环形突缘内,并被收拢为筒形;所述导气管设置在翼片中间,所述捕捉网被压缩在翼片与导气管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气体抓捕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释放机构包括胶塞、压块板、发射架体、挡扣及其下方的复位弹簧,其中发射架体中部开有导气通孔,该导气通孔的前端两侧设有2个可转动的截面为半圆形的偏心轴锁;所述压块板安装在导气通孔内,其后端将胶塞压在储气仓的出气口上,其前端两侧卡接在偏心轴锁的内侧,所述偏心轴锁的端部设有凸起,该凸起卡接在挡扣上,该挡扣及其下方的复位弹簧滑配于发射架体的档扣槽内;所述压块板的中心设有充气用的小孔。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气体抓捕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仓为动力源组的内腔。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气体抓捕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片配有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在翼片并拢时受到压縮或拉伸或扭曲,在翼片张开时获得释放。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气体抓捕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安装在铰接轴上的扭力弹簧,该扭力弹簧扭力臂分别作用在动力源组和翼片上。
6.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气体抓捕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片包括弹性部分,该弹性部分在翼片并拢时,受到弯曲;在翼片张开时获得释放。
7. 根据权利要求
1至6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气体抓捕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多功能气体抓捕网上配有由电源、照明开关、LED灯组或其他灯具及相关导线组成的强光照明电路,其中LED灯组或其他灯具安装在发射头组的中心位置。
8. 根据权利要求
1至6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气体抓捕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多功能气体抓捕网上配有由电源、报警开关、报警器组及相关导线组成的报警电路,其中报警器组安装在发射头组的中心位置。
9.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气体抓捕网,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报警开关、报警器组及相关导线,三者与所述电源组成的报警电路,其中报警器组也安装在发射头组的中心位置,并位于的LED灯组或其他灯具的后方。
10. 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气体抓捕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组的底部设有压力指示器。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气体抓捕网。现有的气体抓捕网体积大、质量重大、功能单一的缺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上盖、含储气仓和气体释放机构的动力源组、带牵引头的捕捉网、导气管、带发射弹道的发射头组,其中,牵引头放置在发射弹道内,导气管一端通过气体释放机构与储气仓相通,其另一端与发射弹道相通,其还包括多个下端铰接或卡接在动力源组外圆周上的均匀分布的翼片,上述翼片上端卡在上盖的环形突缘内,并被收拢为筒形;所述导气管设置在翼片中间,所述捕捉网被压缩在翼片与导气管之间。本发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多的优点,适于捕捉罪犯的警员、保安以及捕捉动物的猎人或动物管理员使用,当然,也可以作为公民个人防身器械使用。
文档编号F41B15/00GKCN1877244SQ200510035026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6日
发明者宋园园 申请人:于庆贺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专利引用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