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打把机及绕线打把方法

文档序号:65410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绕线打把机及绕线打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绕线打把装置及方法。
技术背景
民用爆破器材非电导爆管行业使用的导爆管在国内工艺技术与自动化水平较低, 十多年来,国内导爆管行业导爆管下线打把均采取劳动力密集型,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艺方法,劳动强度特别大,生产效率很低,成本高,严重影响了该技术的推广利用和市场占有率。
后来,出现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绕线打把机。可用来完成“8”字形、“0”形、□形、 Δ形等线把的绕制。绕线打把机,一般包括放线机构(包括对导线进行涨紧的涨紧机构)、 可在一对上绕线柱和下绕线柱上绕制线束的绕线机构、导线剪断机构、把绕制成的线把从上绕线柱和下绕线柱上卸掉的卸料机构。有的还包括剥皮机构。剥皮机构包括对导线外皮 (绝缘层)剪断的剪线刀或者对导线外皮加热融化的加热装置,以及对拉动导线外皮的外动力装置。
绕线机构的核心是平面连杆机构带动用于穿过导线的牵引管。牵引管通常设置在在一个平面内(在平面连杆机构的带动下)作平动的平板上。这样的平面连杆机构在运动中,因运动惯量较大,只能以较低的速度运动,生产效率仍然较低,即使这样,其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也比较大。
卸料机构一般是线把绕制完成后,采用机械手抓取线把把线把从上绕线柱和下绕线柱上卸下,该卸料装置结构复杂,机构庞大,而且有时因抓取力小会出现线把卸不掉的情况。
就绕线打把机整体来说,其绕制线把的步骤是绕线机构中的平面连杆机构带动用于穿过导线的牵引管运动,将导线绕制在绕线柱上形成线束,然后线束转动以在线束腰部缠绕多匝导线形成线把。之后,导线剪断机构将导线剪断。然后,对线把两端的导线靠近端部处用剥皮机构中的剪线刀将导线外皮(绝缘层)剪断或用加热装置烫破外皮后,用剥皮机构中的外动力装置如气动机械手等拉动导线外皮而使得线把两端的导线外皮剥离。该剥线方法,在线束腰部缠绕多匝导线形成线把后才能剪断导线,并进行剥皮,效率低。导线剪断机构及及剥皮机构(包括对导线外皮剪断的剪线刀或者对导线外皮加热融化的加热装置,以及对拉动导线外皮的外动力装置)十分复杂,成本高。
随着社会建设的步伐加快,遂道建设、旧楼整体爆破、采矿等方面的爆破工作量稳步上升。爆破时所采用的导引线数量巨大,每年的爆破引线用量达150亿扎以上,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绕线打把机结构复杂,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已难以适应市场用
量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线束腰部的缠绕导线的同时,对导线进行剥皮的绕线打把方法及绕线打把机,其效率高,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4[0010]该绕线打把方法,包括机架、绕线机构、剪线剥线机构、卸料机构,所述剪线剥线机构包括转位轮、转轴、绕线柱、剪线剥线刀具;在一转动的转位轮上以其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两个转轴,两个转轴上均连接有一对平行的绕线柱;剪线剥线刀具具有左右两个剥线刀和位于两个剥线刀之间的剪线刀;所述绕线打把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绕线机构动作,在相对且平行一对绕线柱上绕一线束;
2)转位轮转动180°,使得线束后端的导线通过处于张开状态的剪线剥线刀具的刀口 ;
3)然后剪线剥线刀具闭合,左右两个剥线刀对导线外皮进行剪切,同时剪线刀对导线剪断;
4)绕线机构动作,在另一对相对且平行的绕线柱上绕制另一线束;
5)两个转轴均转动带动两对绕线柱及其上的线束转动,在两个线束的腰部缠绕多匝导线形成线把;同时,两个线把的导线芯相对于被剪切外皮移动,使得被剪切外皮从导线的剪断处脱离导线芯;
6)接着剪线剥线刀具张开;
7)卸料机构动作,取下在转位轮转动之前开始绕制的那个线把。
本方法在线束的腰部缠绕多匝导线形成线把的同时,导线芯相对于被剪切外皮移动,使得被剪切外皮从导线的剪断处脱离导线芯;其效率高。
当然,为了连续高效运行,在步骤7)后,重复上述幻_7)步骤。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绕线打把机,包括机架、可在一对上绕线柱和下绕线柱上绕制线束的绕线机构、剪线剥线机构、可把绕制成的线把从上绕线柱和下绕线柱上卸掉的卸料机构,所述剪线剥线机构包括两个上下相对且轴线重合的转位轮,上下两个转位轮与转位机构连接以同步转动;在上下转位轮均上分别设置两个上转轴、两个下转轴;上下转轴的端部分别连接用于绕制线束的两个上绕线柱和两个下绕线柱;两个上绕线柱和两个下绕线柱均以转位轮轴线对称;上下转轴与带动其可相对于上下转位轮同步转动的周转机构连接;在上下两个转位轮之间设置有剪线剥线刀具;剪线剥线刀具包括有左右两个剥线刀和位于两个剥线刀之间的剪线刀;当绕线机构在一对相对且平行的上绕线柱和下绕线柱上绕制线束后,上下两个转位轮同步转动180°,线束后端的导线通过处于张开状态的剪线剥线刀具的刀口 ;剪线剥线刀具闭合时,左右两个剥线刀对导线外皮进行剪切,同时剪线刀对导线剪断;当相对的上转轴和下转轴同步转动,带动两对绕线柱及其上的线束分别转动,在两个线束的腰部缠绕多匝导线形成线把;卸料机构动作,卸下在转位轮转动之前开始绕制的那个线把。
上述绕线打把机工作原理绕线机构在一对相对且平行的绕线柱(上绕线柱和下绕线)上绕一线束后;转位轮转动180°,使得线束后端的导线通过处于张开状态的剪线剥线刀具的刀口 ;然后剪线剥线刀具闭合,左右两个剥线刀对导线外皮进行剪切,同时剪线刀对导线剪断;在另一对相对且平行的绕线柱上绕制另一线束;两个转轴均转动带动两对绕线柱及其上的线束转动,在两个线束的腰部缠绕多匝导线形成线把;同时,两个线把的导线芯相对于被剪切外皮移动,使得被剪切外皮从导线的剪断处脱离导线芯。该绕线打把机在对导线进行剪断和剪切外皮后,线束转动在线束腰部绕制导线的同时,线把的导线端部外皮剥离,省去了拉动导线外皮机构,结构简单巧妙,成本低。[0022]上述的绕线打把机,剪线剥线机构还包括转位机构及周转机构;转位机构包括转位输入齿轮、套管;两个转位轮通过套管连接,其中一个转位轮为转位齿轮,转位齿轮与转位机构中的转位输入齿轮啮合;周转机构包括周转输入齿轮、中心轴、上下中心齿轮;两个上转轴和两个下转轴上分别连接上下周转齿轮,穿过套管一中心轴上下部分别连接上下中心齿轮,上下中心齿轮分别与两个上周转齿轮、两个下周转齿轮啮合;上中心齿轮或下中心齿轮与周转输入齿轮啮合。这样其结构就更加简单,而且运行可靠。最好上下中心齿轮的齿数是周转齿轮齿数的偶数倍,保证转位轮转动180°后,上下绕线柱的绕线口始终朝向外侧,便于后续的绕线和卸料。
上述的绕线打把机,剪线剥线机构中的两个上转轴、两个下转轴均与转位轮轴线平行;上下绕线柱垂直于上下转轴。
上述的绕线打把机,剪线剥线机构中的剪线剥线刀具的刀口位于相对的上下绕线柱中间的平面上,这样,绕制在上下绕线柱的线束在转位轮转动180°后,从线束腰部伸出的线束后端的导线能够可靠通过处于张开状态的剪线剥线刀具的刀口。
上述的绕线打把机,所述绕线机构、卸料机构和剪线剥线机构均为多个,各剪线剥线机构中转位轮轴线平行并位于同一个圆周上;绕线机构、卸料机构和剪线剥线机构均一一对应;卸料机构动作,以卸下与其对应的剪线剥线机构上的那个线把;绕线机构动作即在与其对应的剪线剥线机构中的一对上绕线柱和下绕线柱上绕制线束。这样,即可同时进行多个线把的绕制,效率成倍提高。
上述的绕线打把机,绕线机构包括供导线穿过的牵引管,在一个固定在机架上的导杆上设置有与其成轴向滑动连接的套筒,在机架与套筒之间设置有带动沿导杆轴向上下往复滑动的上下传动机构和带动套筒绕导杆左右往复转动的左右传动机构,牵引管设置在套筒上;绕线机构动作,牵引管即在一对上绕线柱和下绕线柱上绕制线束。该绕线机构的特点在于通过套装在导杆上的套筒的上下往复滑动和左右往复转动(摆动)带动牵引管实现绕线动作。因套筒套装在导杆上进行左右往复转动和上下往复滑动,运动惯量小,可以较高的速度运动,以提高生产效率;另外,这样的结构,噪声和振动也很小,运行十分可靠。
上述的绕线打把机,其绕线机构中牵引管沿套筒的径向伸出。由于是套筒绕导杆轴线转动而带动牵引管左右摆动,所以离导杆轴线越远,摆动的距离就越大。牵引管沿套筒的径向伸出就是为了放大牵引管摆动的距离。
上述的绕线打把机,其绕线机构中牵引管为多个,以同时进行多个线束的绕制。牵引管与剪线剥线机构一一对应;绕线机构动作,牵引管即在与其对应的剪线剥线机构中的一对上绕线柱和下绕线柱上绕制线束。
上述绕线机构,其绕线机构中上下传动机构为曲柄滑块机构,沿导杆轴向滑动的滑块伸入到套筒上的沿套筒周向所开的腰形孔中;左右传动机构为偏心设置在第二转轮上的销轴,销轴伸入到套筒上的沿套筒轴向所开的导槽中。之所以要沿套筒周向开腰形孔,是因为滑块在带动套筒沿轴向上下往复滑动的同时,套筒还要作转动,这样套筒转动时,滑块就沿腰形孔在套筒周向滑动,而造成滑块与转动的套筒干涉。之所以要沿套筒轴向开导槽, 是因为销轴在带动套筒绕导杆轴线转动的同时,套筒还要沿轴向作上下滑动,这样套筒上下滑动时,销轴就沿导槽沿套筒轴向滑动,而造成销轴与上下滑动的套筒干涉。
上述绕线机构,其绕线机构中,曲柄滑块机构包括第一转轮、连杆、滑块、沿导杆轴向设置的对滑块导向的导轨,连杆的一端转动地偏心连接第一转轮上,转动连接在连杆另一端的滑块与导轨滑动连接。最好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的转数比为1 :2 ;第一转轮的轴线、 第二转轮的轴线、导杆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腰形孔的长度大于销轴在第二转轮上的偏心量的2倍;导槽的长度大于连杆端部在第一转轮上的偏心量的2倍。这样,当第一转轮转动一圈时,第二转轮转动两圈,即可绕制出最常用的8字形线束。目前导引线的绕制主要形式为“0”型,“0”型产品的优点是绕制方便,但缺点是在使用时容易缠绕,影响接线施工效率。 “8”字型的线把能防止缠绕,提高接线施工效率。
上述的绕线打把机,它还包括放线机构,从放线机构引出的导线进入绕线机构,放线机构中包括对导线进行涨紧的涨紧机构。放线机构属于现有技术,不详细描述。
上述的绕线打把机,卸料机构包括在两个平行的绕线柱上均套装推环,推环与绕线架之间通过在常态时使得推环处于绕线柱末端的弹性装置连接,它还包括可推动推环沿绕线柱轴向向前移动的推动机构。
卸料机构工作原理是,当线把在两个平行的绕线柱的首端绕制完成后,推动机构向前推动推环沿绕线柱轴向向前移动,而将线把推下绕线柱。之后推动机构向后移动退回, 推环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退回到绕线柱末端。
本装置区别于利用机械手抓取线把进行卸料的机构,而是通过推动机构将线把推下绕线柱,整个机构紧凑,成本低廉,所需卸料力小,动作可靠,能达到卸料的目的。
上述的绕线打把机,其卸料机构中,推动机构为汽缸或油缸。最好在汽缸或油缸的活塞杆上设置可同时推动两个绕线柱上推环的推板。
上述的绕线打把机,其卸料机构中,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为了防止推环脱离绕线柱,在绕线柱末端设置防止推环绕线柱轴向向后移动而脱离绕线柱的挡块。最好,它还包括一套装在绕线柱末端的环套,环套前端与推板连接,环套上沿轴向开有导向槽,挡块伸入导向槽。


图1是本实施例的总体示意图。图2是绕线机主机等的示意图(图1的左视放大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5是图2的E-E剖视图。
图6是图2的k向局部视图。
图7是图2的D-D剖视图。
图8是卸料机构等零部件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左视图。
图10是图8的C-C剖视图。
图11是上下绕线柱、挡块、环套等零部件的示意图(绕线状态)。
图12是挡块、环套等零部件的示意图(卸料状态)。
图13是剪线剥线刀具等零部件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F-F剖视图。[0050]图15是剪线剥线刀具的气动原理图。
图16是绕线机构等零部件的示意图。
图17是图16的右视图。
图18是图16的G-G剖视图。
图19是图16的H-H剖视图。
图20是图16的第一过渡件的左视图(局部)。
图21是周转机构、转位机构等零部件的示意图(图22的L-L剖视图)。
图22是图21的的J-J剖视图。
图23是剪线剥线刀具、周转机构、转位机构等零部件的示意图。
图M是图7中的I部放大图。
图25是周转机构等零部件的示意图(图沈的M-M剖视图)。 图沈是图25的的N-N剖视图。
图27是机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立轴周转式“8”字形绕线打把机
参见附图,立轴周转式“8”字形绕线打把机由立轴周转式绕线机由放线机构100、 绕线机主机200及自动控制系统1300、机架4组成(图1),机架4用于支撑连接各零部件。 自动控制系统1100包括plc(可编程控制器),其输出分别控制绕线电机、周转电机、转位电机、剪切气缸、卸料气缸等零部件的动作。
放线机构100
参见图1,放线机构100位于整机的上部(也可放置在主机旁),包括放线支架 101,六个绕线盘102,六个涨紧机构,其功能是支持6组(卷)导线并引导导线以合适的张紧力向绕“8”字机构(绕线机构)的牵引管送线;导线卷套在轻质绕线盘上,绕线盘放于放线支架上,导线900经导引环、涨紧机构进入绕“8”字机构的牵引管。
绕线机主机200
参见图2-7,绕线机主机(图5)功能是在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将放线机构送来的6组导线同时绕制成6把“8”字防缠绕型线把901。它由绕“8”字机构(绕线机构)300, 剪线剥线机构400,卸料机构500等组成。剪线剥线机构包括转位机构600及周转机构700、 剪线剥线刀具800。
绕“8” 字机构 300:
参见图16-20所示绕线机构,供导线穿过的6个牵引管1均布在套筒2上端的周向。靠近导杆轴线的6对上绕线柱408、下绕线柱410均布在导杆3的周向。每个牵引管1 正对着靠近导杆轴线的一对上下绕线柱的中间。牵引管沿套筒的径向伸出。
穿过套筒的导杆3的上下端分别与机架4成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套筒与导杆在轴向和周向均成滑动连接。
上下传动机构5为曲柄滑块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第一转轮51、连杆52、 滑块53、沿导杆轴向设置在机架上的一对导板(对滑块导向的导轨)54、固定连接在套筒下端的第一过渡件55、固定在机架上绕线电机57、与绕线电机5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主动齿
8轮58。第一过渡件上有沿套筒周向所开的腰形孔56。连杆的一端转动偏心连接第一转轮上,连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滑块。滑块的一侧伸入到两个导板之间,另一侧与伸入到腰形孔56 中,滑块的上下表面与腰形孔56的内壁接触。第一转轮与主动齿轮58啮合。
左右传动机构6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第二转轮61、偏心设置在第二转轮上的销轴63、固定连接在套筒上端的第二过渡件64。第二过渡件64上固定一对平行于套筒轴向的滑杆65,两滑杆之间造成导槽。销轴伸入导槽中。
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为相互啮合的齿轮,它们的齿数比2。
第一转轮的轴线、第二转轮的轴线、导杆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腰形孔沿套筒周向的长度为销轴在第二转轮上的偏心量的2. 5倍;导槽(滑杆)沿套筒轴向的长度等于连杆端部在第一转轮上的偏心量的2. 5倍。
固定于机架上的绕线电机57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运行。由绕线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58带动第一转轮51转动,在第一转轮侧面转动连接有连杆,连杆带动空套在导杆上的套筒上下往复运动,第一转轮、连杆、套筒构成了对心曲柄滑块机构。第一转轮还将动力传给第二转轮,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的齿数比为2:1,即第一转轮每转一转,第二转轮转两转。第二转轮上有销轴,通过销轴拨动与套筒紧固的第二过渡件,从而使套筒左右转动(摆动)。套筒在沿轴向的每一次上下往复运动过程中沿其轴左右摆动两次,以使得6个牵引管均形成绕“8”字动作。6个牵引管即牵引导线在分别在6对上下绕线柱上绕制出“8”字线束。销轴在第二转轮上的偏心量决定了 “8”字轨迹的横向摆幅。
剪线剥线机构400
参见图21、22,剪线剥线机构共6个。现在只以其中一个为例进行说明,其包括两个上下相对且轴线重合的上转位轮401和下转位齿轮402,它们之间通过与其轴线重合的套管602固定连接。在上转位轮上分别转动设置两个对称的上转轴403、404 ;在下转位齿轮均上分别转动设置两个对称的下转轴405、406 ;两个上转轴、两个下转轴及上转位轮的轴线互相平行;上转轴403与下转轴405上下相对,且它们的轴线重合。上转轴404与下转轴406上下相对,且它们的轴线重合。两个上转轴403、404的端部分别通过挡块504连接上绕线柱407、408。两个上绕线柱407、408的轴线均在垂直且通过上转位轮的轴线的直线上。两个下转轴405、406的端部分别通过挡块504连接下绕线柱409、410。两个下绕线柱 409,410的轴线均在垂直且通过上转位轮的轴线的直线上。上转轴403及连接在其上的上绕线柱407与下转轴405及连接在其上的下绕线柱409上下相对,上转轴404及连接在其上的上绕线柱408与下转轴406及连接在其上的下绕线柱410上下相对。上绕线柱407与下绕线柱409构成用于绕制线束的绕线架411,上绕线柱408与下绕线柱410构成用于绕制线束的绕线架412。绕线架411与绕线架412以转位轮轴线对称。当绕线机构在上下绕线柱上绕制线束时,上下绕线柱的绕线口(绕线柱的首端)始终沿上转位轮的径向朝向外侧, 便于绕线和卸料。
剪线剥线机构中的上下绕线柱垂直于上下转轴。
上下转轴与带动其可相对于上下转位轮同步转动的周转机构连接;在上下两个转位轮之间设置有剪线剥线刀具;剪线剥线刀具包括有左右两个剥线刀和位于两个剥线刀之间的剪线刀;当绕线机构在一对相对且平行的上绕线柱和下绕线柱上绕制线束后,上下两个转位轮同步转动180°,线束后端的导线通过处于张开状态的剪线剥线刀具的刀口 ;剪线剥线刀具闭合时,左右两个剥线刀对导线外皮进行剪切,同时剪线刀对导线剪断;当相对的上转轴和下转轴同步转动,带动两对绕线柱及其上的线束分别转动,在两个线束的腰部缠绕多匝导线形成线把901 ;卸料机构动作,卸下在转位轮转动之前开始绕制的那个线把。
剪线剥线机构400还包括6个转位机构600、6个周转机构700、6个剪线剥线刀具 800。
转位机构600
现在只一个转位机构600为例进行说明。参见图21、22,转位机构600包括套管 602、转位输入齿轮601、与转位输入齿轮601相啮合的转位输出齿轮、转位电机603、支撑轴承604。上转位轮401和下转位齿轮402均通过支撑轴承604转动连接于中心轴702上。 转位输入齿轮601、转位输出齿轮、转位电机603均只有一个,系六个转位机构公用。转位电机603固定在机架上,其通过转位输出齿轮带动转位输入齿轮601转动。转位输入齿轮 601即带动分别啮合在其周向的6个下转位齿轮402转动,下转位齿轮402与上转位轮401 通过套管602连接,所以下转位齿轮402与上转位轮401同步转动。
周转机构700
现在只一个周转机构700为例进行说明。参见图21、25、26,周转机构700包括周转电机720,顺序啮合的周转输出齿轮、周转输入齿轮701、过渡轮709,中心轴702,上下中心齿轮,上下周转齿轮。中心轴702穿过套管602的上下部分别通过键连接两个模数、齿数相同的上中心齿轮707和下中心齿轮708,中心轴702的上下端分别通过轴承711转动连接在机架4上。两个上转轴403、404上分别固定连接着两个上周转齿轮703、704,两个下转轴405、406上分别固定连接着两个下周转齿轮705、706。上下周转齿轮的模数、齿数均相同。上中心齿轮分别与两个上周转齿轮啮合,下中心齿轮分别与两个下周转齿轮啮合, 下中心齿轮与过渡轮709啮合。周转输入齿轮701、周转输出齿轮、周转电机720均只有一个,系六个周转机构公用。周转电机720固定在机架上,其通过周转输出齿轮带动周转输入齿轮701转动,周转输入齿轮701即带动分别啮合在其周向的6个过渡轮709转动,过渡轮 709再带动下中心齿轮708转动,由于下中心齿轮与上中心齿轮均连接在中心轴上,下中心齿轮与上中心齿轮均即同步转动。
上中心齿轮的齿数是周转齿轮齿数的偶数倍,保证转位轮转动180°后,上下绕线柱的绕线口(绕线柱的首端)始终沿上转位轮的径向朝向外侧,便于后续的绕线和卸料。
剪线剥线刀具800
现在只一个剪线剥线刀具800为例进行说明。参见图13-15,剪线剥线刀具包括气源801、气动三联件809、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02、剪切气缸803、剪切支架804、传力机构 805、动刀片806、销807、定刀片808等组成。气源801经气动三联件后通过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02接剪切气缸803。用于支撑剪切气缸803、传力机构805和定刀片808的剪切支架804通过固定轴1000固定在机架4上。传力机构805包括主动连杆806、过渡连杆810。 主动连杆806 —端铰接在剪切支架804上;过渡连杆810的两端分别与主动连杆806、动刀片806铰接。动刀片806通过销807与定刀片808铰接。动刀片及相应的定刀片上有三组刀片,其中两组刀片构成剥线刀(剪绝缘层刀片组)811、一组刀片构成剪线刀(切断刀片组)812。切断刀片组位于两组剪绝缘层刀片组之间。三组刀片在垂直于转位轮轴线的平面上,沿转位轮弦向方向排列。三组刀片的刀口位于相对的上下绕线柱中间且垂直于转位轮轴线的平面上,这样,绕制在上下绕线柱的线束在转位轮转动180°后,从线束腰部伸出的线束后端的导线能够可靠通过处于张开状态的剪线剥线刀具的刀口。
剪线剥线刀具的开合动作由PLC控制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802进行控制。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左(上)得电,高压空气进入剪切气缸左端,活塞杆前进,通过传力机构使动刀片相对于定刀片绕销807转动,三组刀片的刀口闭合,将导线中间剪断,两端剪破绝缘层。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右(下)得电,剪切气缸活塞杆后退,动刀片反向转动,三组刀片的刀口闭合。
6个剪线剥线机构400中,共12对上下绕线柱中(在绕线机构绕制线束时)靠近导杆轴线的6对均布在导杆3的周向,另外(在绕线机构绕制线束时)远离导杆轴线的6 对也均布在导杆3的周向。
转位电机在程序控制下开始动作,带动下转位转动旋转180度(此时上下中心齿轮不动)。下转位齿轮旋转带动上下周转齿轮及其绕线架绕中心齿轮周转180度;使右侧绕有线束的绕线架412转到左侧,将从线束腰部伸出的线束后端的导线引入剪线剥线刀具的刀口,左侧空绕线架411转到右侧。上中心齿轮的齿数是周转齿轮齿数的偶数倍,保证两个绕线架411、412转换位置时绕线口始终朝向外侧,便于绕线和卸料。剪切气缸动作,剪线剥线刀具的刀口合上,将导线中部剪断并剪破两侧的导线绝缘层。剪线后,绕线机构动作, 带动牵引管在与其径向相对的绕线架411的上下绕线柱绕制线束之后后,周转电机动作, 上下中心齿轮同时转动(此时下转位齿轮不动),上下周转齿轮分别绕各自的转轴转动,带动左右两侧的两个绕线架和及绕线架上的线束同时同向转动η转,在往线束腰部缠绕导线形成线把901的同时,向两侧牵拉被剪断和被剪破绝缘层的导线,实现剥线动作。
卸料机构500
现在只一个卸料机构500为例进行说明。参见图8-12,所有绕线架上的两个平行的上下绕线柱上均套装推环501,套装在上下绕线柱末端的环套502前端与推板连接,环套上沿轴向开有导向槽503,挡块504伸入导向槽。挡块设置在上下绕线柱末端以设置防止推环绕线柱轴向向后移动而脱离上下绕线柱。弹簧505设置在上下绕线柱首端与环套之间, 弹簧505在常态时使得环套及推环处于绕线柱末端,且使得推环压紧在挡块上。
(在绕线机构绕制线束时)远离导杆轴线的6对上下绕线柱上的环套的中间后部各设置有可推动环套沿绕线柱轴向向前移动的卸料气缸(推动机构)506。卸料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可同时推动上下两个绕线柱上的环套的推板507。用于支撑卸料气缸的卸料支架 508通过固定轴1000固定在机架4上。
卸料气缸活塞前进,推动安装在绕线架上的推环沿上转位轮径向外移,将绕在绕线架上的“8”线把推出绕线架,使“8”字线把在重力和卸料气缸排气气流的作用下落下,实现卸料;卸料后在PLC自动程序的控制下,卸料气缸活塞返回复位。
本绕线打把机的工作过程
假定在准备绕制线束前绕线架411远离导杆轴线,绕线架412靠近导杆轴线。绕线机构动作,带动一个牵引管即在与其径向相对的一个绕线架412的上下绕线柱绕制线束。 绕制线束完成后,以转位轮轴线对称。每个牵引管1正对着靠近导杆轴线的一对上下绕线柱的中间。
转位电机在程序控制下开始动作,带动下转位转动旋转180度(此时上下中心齿轮不动)。下转位齿轮旋转带动上下周转齿轮及其绕线架绕中心齿轮周转180度;使右侧绕有线束的绕线架412转到左侧,将从线束腰部伸出的线束后端的导线引入剪线剥线刀具的刀口,左侧空绕线架411转到右侧。上中心齿轮的齿数是周转齿轮齿数的偶数倍,保证两个绕线架411、412转换位置时绕线口始终朝向外侧,便于绕线和卸料。剪切气缸动作,剪线剥线刀具的刀口合上,将导线中部剪断并剪破两侧的导线绝缘层。剪线后,绕线机构动作, 带动牵引管在与其径向相对的绕线架411的上下绕线柱绕制线束之后,周转电机动作,上下中心齿轮同时转动(此时下转位齿轮不动),上下周转齿轮分别绕各自的转轴转动,带动左右两侧的两个绕线架和及绕线架上的线束同时同向转动η转,在往线束腰部缠绕导线形成线把901(参见图23)的同时,向两侧牵拉被剪断和被剪破绝缘层的导线,实现剥线动作。 卸料气缸动作,推动左侧绕线架412上的推环沿上转位轮径向外移,将绕在绕线架412上的“8”线把推出绕线架,使“8”字线把在重力和卸料气缸排气气流的作用下落下, 实现卸料;卸料后在PLC自动程序的控制下,卸料气缸活塞返回复位。之后,转位电机带动下转位转动旋转180度(此时上下中心齿轮不动),开始新的循环。
权利要求
1.绕线打把机,包括机架、可在一对上绕线柱和下绕线柱上绕制线束的绕线机构、剪线剥线机构、可把绕制成的线把从上绕线柱和下绕线柱上卸掉的卸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剪线剥线机构包括两个上下相对且轴线重合的转位轮,上下两个转位轮与转位机构连接以同步转动;在上下转位轮上分别设置两个上转轴、两个下转轴;上下转轴的端部分别连接用于绕制线束的两个上绕线柱和两个下绕线柱;两个上绕线柱和两个下绕线柱均以转位轮轴线对称;上下转轴与带动其可相对于上下转位轮同步转动的周转机构连接;在上下两个转位轮之间设置有剪线剥线刀具;剪线剥线刀具包括有左右两个剥线刀和位于两个剥线刀之间的剪线刀;当绕线机构在相对且平行的一对上绕线柱和下绕线柱上绕制线束后,上下两个转位轮同步转动180°,线束后端的导线通过处于张开状态的剪线剥线刀具的刀口 ;剪线剥线刀具闭合时,左右两个剥线刀对导线外皮进行剪切,同时剪线刀对导线剪断,当相对的上转轴和下转轴同步转动,带动两对绕线柱及其上的线束分别转动,在两个线束的腰部缠绕多匝导线形成线把;卸料机构动作,卸下在转位轮转动之前开始绕制的那个线把。
2.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绕线打把机,其特征是剪线剥线机构还包括转位机构及周转机构;转位机构包括转位输入齿轮、套管;两个转位轮通过套管连接,其中一个转位轮为转位齿轮,转位齿轮与转位机构中的转位输入齿轮啮合;周转机构包括周转输入齿轮、中心轴、上下中心齿轮;两个上转轴和两个下转轴上分别连接上下周转齿轮,穿过套管一中心轴上下部分别连接上下中心齿轮,上下中心齿轮分别与两个上周转齿轮、两个下周转齿轮啮合;上中心齿轮或下中心齿轮与周转输入齿轮啮合。
3.按照权利要求
2所述的绕线打把机,其特征是上下中心齿轮的齿数是周转齿轮齿数的偶数倍。
4.按照权利要求
2所述的绕线打把机,其特征是所述绕线机构、卸料机构和剪线剥线机构均为多个,各剪线剥线机构中转位轮轴线平行并位于同一个圆周上;绕线机构、卸料机构和剪线剥线机构均一一对应;卸料机构动作,以卸下与其对应的剪线剥线机构上的那个线把;绕线机构动作即在与其对应的剪线剥线机构中的一对上绕线柱和下绕线柱上绕制线束ο
5.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绕线打把机,其特征是绕线机构包括供导线穿过的牵引管, 在一个固定在机架上的导杆上设置有与其成轴向滑动连接的套筒,在机架与套筒之间设置有带动沿导杆轴向上下往复滑动的上下传动机构和带动套筒绕导杆左右往复转动的左右传动机构,牵引管设置在套筒上;绕线机构动作,牵引管即在一对上绕线柱和下绕线柱上绕制线束。
6.按照权利要求
5所述的绕线打把机,其特征是上下传动机构为曲柄滑块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包括第一转轮、连杆、滑块、沿导杆轴向设置的对滑块导向的导轨,连杆的一端转动地偏心连接第一转轮上,转动连接在连杆另一端的滑块与导轨滑动连接;滑块伸入到套筒上的沿套筒周向所开的腰形孔中;左右传动机构为偏心设置在第二转轮上的销轴,销轴伸入到套筒上的沿套筒轴向所开的导槽中;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的转数比为1 2。
7.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绕线打把机,其特征是它还包括放线机构,从放线机构引出的导线进入绕线机构,放线机构中包括对导线进行涨紧的涨紧机构。
8.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绕线打把机,其特征是卸料机构包括在两个平行的绕线柱上均套装推环,推环与绕线架之间通过在常态时使得推环处于绕线柱末端的弹性装置连接,它还包括可推动推环沿绕线柱轴向向前移动的推动机构。
9.绕线打把方法,包括机架、绕线机构、剪线剥线机构、卸料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剪线剥线机构包括转位轮、转轴、绕线柱、剪线剥线刀具;在一转动的转位轮上以其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两个转轴,两个转轴上均连接有一对平行的绕线柱;剪线剥线刀具具有左右两个剥线刀和位于两个剥线刀之间的剪线刀;所述绕线打把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绕线机构动作,在相对且平行的一对绕线柱上绕一线束;2)转位轮转动180°,使得线束后端的导线通过处于张开状态的剪线剥线刀具的刀Π ;3)然后剪线剥线刀具闭合,左右两个剥线刀对导线外皮进行剪切,同时剪线刀对导线剪断;4)绕线机构动作,在另一对相对且平行的绕线柱上绕制另一线束;5)两个转轴均转动带动两对绕线柱及其上的线束转动,在两个线束的腰部缠绕多匝导线形成线把;同时,两个线把的导线芯相对于被剪切外皮移动,使得被剪切外皮从导线的剪断处脱离导线芯;6)接着剪线剥线刀具张开;7)卸料机构动作,取下在转位轮转动之前开始绕制的那个线把。
10.按照权利要求
9所述的绕线打把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7)后,重复上述2)-7)步马聚ο
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线束腰部的缠绕导线的同时,对导线进行剥皮的绕线打把方法及绕线打把机,效率高,结构简单,成本低。该绕线打把机,包括机架、绕线机构、剪线剥线机构、卸料机构,所述剪线剥线机构包括两个上下相对两个同步转动的转位轮;在上下转位轮均上分别设置两个上转轴、两个下转轴;上下转轴的端部连接上下绕线柱;上下转轴与周转机构连接;在上下两个转位轮之间有剪线剥线刀具;绕线机构在一对上下绕线柱上绕制线束后,两个转位轮转动180°,线束后端的导线通过刀口;剪线剥线刀具闭合,两个剥线刀对导线外皮进行剪切,同时剪线刀对导线剪断;上下转轴转动,绕线柱及线束转动,在线束的腰部缠绕多匝导线形成线把;卸料机构动作,卸下线把。
文档编号F42B39/00GKCN101377396SQ200810156075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9日
发明者刘晓强, 卢建生, 段向军, 王苏宁, 苏根发, 韩满林 申请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专利引用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