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堆混凝土安全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680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反应堆混凝土安全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堆安全壳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 堆混凝土安全壳。
背景技术
核电站安全壳结构设计中预应力系统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扶
壁柱作为预应力的锚固区是不可取代的。从80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 的岭澳二期核电站安全壳的扶壁柱设计均采用的是4个扶壁柱,互成 90度角正交布置,如图1所示。扶壁柱的作用是锚固水平预应力张 拉钢束,水平钢束沿筒壁厚度方向分内外两层,内层钢束沿筒体高度 方向间隔锚固在两个对称的扶壁柱上,外层钢束间隔锚固在另外两个 对称的扶壁柱上。钢束的间距和直径是根据受到的荷载情况经过计算 得到的。
但是由于工艺要求,安全壳上设有大大小小的贯穿件,要保证4 个扶壁柱正交布置且又不遮挡贯穿件是非常困难的。大亚湾,岭澳核 电站安全壳均采用4个扶壁柱布置,并且都要穿过一个直径7. 4m的 设备闸门,使得该锚固区域混凝土施工非常复杂。
同时,由于预应力钢束张拉要在混凝土全部施工完成后方可进 行,而且施工周期比较长,4个扶壁柱周围与其它厂房相接的部分作 为张拉需要的操作空间不得不进行二次浇灌,即张拉工作完成后再浇 注这些区域,这样不仅对结构受力有影响也不利于施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施工、预应力符合要求的反 应堆双扶壁柱混凝土安全壳。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 一种反应堆混凝土安全壳,包 括圆柱形壳体,以及对称分布于壳体的外壁上并与其固定连接的若干 扶壁柱,沿扶壁柱轴向间隔锚固有环状水平钢束,其中,所述的扶壁 柱为两个。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采用双扶壁柱可以使贯穿件的布置更为 合理,灵活,可以避免设备贯穿件通过扶壁柱的情况,使安全壳在该 区域的混凝土施工更加简单,并且使该区域的应力,应变状态更为合 理。同时,减少了因张拉时间长而造成的与周围厂房相关的二次浇灌 区的范围。


图1为现有的一种反应堆混凝土安全壳体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反应堆混凝土安全壳体结构俯视图。
图中l.壳体;2.扶壁柱;3.水平钢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反应堆混凝 土安全壳体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2所示, 一种反应堆混凝土安全壳,包括圆柱形壳体l,以 及对称分布于壳体l的外壁上并与其固定连接的两个扶壁柱2,沿扶 壁柱2轴向间隔锚固有环状水平钢束3。
将四个扶壁柱改成两个扶壁柱,使原来由四个扶壁柱承担的水平 钢束改为由两个扶壁柱承担,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是锚固区域的局部压 力增大,因此必须重新核算局部压力。同时四个扶壁柱改成两个扶壁 柱是需要一定前提条件的。通常确定水平钢束之间间距的依据是设计 压力,如果设计压力大,水平钢束布置得较密就可能造成两个扶壁柱 摆不开的局面,因此改成两个扶壁柱必须经过详细的计算才能实现。
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1. 根据设计压力利用内外压力平衡的原则确定水平钢束3的间
距;
2. 按该间距平均分到两个扶壁柱2上,根据锚固板的间距看是否 可以布置的下;
3. 如果布置不下可以考虑加大每一束水平钢束3的钢绞线的根 数以增大水平钢束3的间距;4.反复试算直到找到合适的布置方案,然后根据方案计算预应力 效应和锚固扶壁柱的局压。
事实证明,采用双扶壁柱的反应堆混凝土安全壳,可以避免贯穿 件穿过扶壁柱的情况,方便了混凝土施工并能满足预应力张拉要求。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 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 新型权利要求
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 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反应堆混凝土安全壳,包括圆柱形壳体(1),以及对称分布于壳体(1)的外壁上并与其固定连接的若干扶壁柱(2),沿扶壁柱(2)轴向间隔锚固有环状水平钢束(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壁柱(2)为两个。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堆安全壳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堆混凝土安全壳。它包括圆柱形壳体,以及对称分布于壳体的外壁上并与其固定连接的两个扶壁柱,沿扶壁柱轴向间隔锚固有环状水平钢束。采用双扶壁柱可以使贯穿件的布置更为合理,灵活,可以避免设备贯穿件通过扶壁柱的情况,使安全壳在该区域的混凝土施工更加简单,并且使该区域的应力,应变状态更为合理。同时,减少了因张拉时间长而造成的与周围厂房相关的二次浇灌区的范围。
文档编号G21C13/00GKCN201319263SQ200820177733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0日
发明者巍 刘, 张国才, 张超琦, 王先培, 王黎丽, 苟在文, 英 蓝, 矛 陈 申请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