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引出线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23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陶瓷引出线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陶瓷引出线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反应堆冷却剂泵中成熟的主泵结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带轴封的轴封主泵,另ー种是无轴封的屏蔽泵。随着对核电安全性和可靠性不断提高,由于轴封主泵密封系统复杂、辅助系统较多、安装维修不便等因素,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已不适应新核安全需要。无轴封的屏蔽泵具有、免维护等优点,是取代轴封主泵的新兴技木。
屏蔽泵电动机定子绕组装在电机机座内,机座是反应堆冷却系统压カ边界的组成部分,绕组的引出线通过机座上的开ロ将电源引入,引出线导电杆一般都采用导电性能好的软铜制成,导电杆与机座(金属)之间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套管隔离,由于主泵运送的 是高放射的反应堆冷却剤,密封一旦失效事故状态下高放射的冷却剂将泄漏出一次冷却系统。以往用的引出线密封结构大都用“ O”型圈或密封垫进行密封,虽然这些绝缘材料都具有抗辐照能力,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热应力的作用,运行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密封失效。
第三代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泵采用了无轴封的屏蔽泵,其设计寿命要求为60年免维护,而且,定子引线的密封要求能满足现场抽真空。这种性密封要求,采用传统的“O”型圈或密封垫难以满足寿命和设计要求,需要设计ー种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的引出线密封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ー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密封可靠性高的陶瓷引出线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陶瓷引出线密封结构,导电杆外套装陶瓷绝缘套,第二可伐合金套套装钎焊固定在导电杆后部档台上,陶瓷绝缘套外套装不锈钢套,第一可伐合金套套装钎焊固定在不锈钢套上。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结构是在零件之间接触位置采用钎焊密封,焊缝经过严格的水压试验和氦检漏。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和需的导电杆导电面积确定尺寸,其剖面结构如图I所示,陶瓷引出线由导电杆、陶瓷绝缘套、可伐合金、不锈钢套组成。陶瓷绝缘套置于导电杆和不锈钢套之间,在过度位置用可伐合金弯成“U”形结构的过渡片,与过渡片接触的位置用钎焊料焊接,如图2所示,实现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的引出线可以制成不同大小的尺寸,钎焊具有的密封性能,过渡“U”形可伐合金片可以有效消除引出线不周材料之间的热膨胀应力,并且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単,制作方便,安装简便。提高了电机的密封可靠性。


图I为陶瓷引出线模型剖面图
图2钎焊填料位置结构图
图3为伐合金套的“U”型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的一种陶瓷引出线密封结构,导电杆I外套装陶瓷绝缘套2,第二可伐合金套5套装钎焊固定在导电杆I后部档台上,陶瓷绝缘套2外套装不锈钢套3,如图2所示,第一可伐合金套4套装钎焊固定在不锈钢套3上。如图3所示,第一可伐合金套4、第二可伐合金套5均为U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由导电杆I、陶瓷绝缘套2、不锈钢套3、可伐合金套4、可伐合金套5组成。导电杆I从陶瓷绝缘套2大端插入,凸面与陶瓷绝缘套靠紧,可代合金套4从导电杆大端套入,形成第一个密封界面;不锈钢套3先套可代合金套5再从陶瓷绝缘套2小端套入,并与陶瓷绝缘凸面靠紧,形成第二个密封界面。在可伐合金与陶瓷、不锈钢套、导电杆位置用焊丝填充,并在真空中焊接连接成ー个整体。焊好的引出线再装入电机机座开ロ位置,不锈钢套3再与机座焊接,达到电机绕组腔的60年的密封要求。陶瓷引出线运行在高放射环境中,主泵电机屏蔽套发生泄漏故障时,引出线内侧将浸泡在高温、高压的反应堆系统冷却剂中,引出线外侧处于大气环境中,压カ差将作用在导电杆、不锈钢套、陶瓷绝缘套接触凸面上,焊缝处受カ很小,从而实现了焊缝的密封可靠性。当该引出线受到热冲击吋,“U”型的可伐合金可以有效地吸收各零件热应力,从而大大提密封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陶瓷引出线密封结构,其特征是导电杆(I)外套装陶瓷绝缘套(2),第二可伐合金套(5)套装钎焊固定在导电杆(I)后部档台上,陶瓷绝缘套(2)外套装不锈钢套(3),第一可伐合金套(4)套装钎焊固定在不锈钢套(3)上。
2.根据权利要求
I所述的ー种陶瓷引出线密封结构,其特征是第一可伐合金套(4)、第二可伐合金套(5)均为“U”型结构。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瓷引出线密封结构,导电杆外套装陶瓷绝缘套,第二可伐合金套套装钎焊固定在导电杆后部档台上,陶瓷绝缘套外套装不锈钢套,第一可伐合金套套装钎焊固定在不锈钢套上。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结构是在零件之间接触位置采用钎焊密封,焊缝经过严格的水压试验和氦检漏。本实用新型可以很好地防止引出线零部件之间热应力,从而起到了长期、地密封。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焊接密封,有效地解决了机械密封中密封垫老化、松动等寿命和技术问题。
文档编号G21C15/243GKCN202601221SQ201220230107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2日
发明者索文旭, 吕向平, 刁立民, 李藏雪 申请人: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