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丝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0307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丝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载荷提升的能够双向同时位移的双丝千斤顶。
常用的丝杆千斤顶,采用拧动螺母使单向丝杆旋转位移,顶头上升,实现载荷提升。它的结构虽不太复杂,也不易损坏,但升降速度慢。还有一种锥齿轮千斤顶,它由齿轮传动取代上述的螺母。其结构较复杂,加工难度较大,又有专车专用的局限性,另一种油压式千斤顶,虽操作方便,但也存在上述不足,且易渗漏油,修复保养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双向同时位移的双丝千斤顶,做到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操作省时、省力,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顶头固定联接在左旋丝杆上,底座固定联接在右旋丝杆上,将左旋丝杆、右旋丝杆分别旋入套筒顶身的内螺纹中。套筒顶身的中部钻有两个互相垂直的通孔。将操纵手柄插入通孔中,左、右转动操纵手柄,可实现双向丝杆同时位移从而使其载荷上下位移。
本实用新型由于所有部件皆采用普通钢材由一般加工方法制成,所以造价低廉;由于结构简单,各零部件受力均匀,可保长久使用而不易损坏;由于采用双向螺旋丝杆,使升降速度加快,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中,顶头(1)与左旋丝杆〔2〕固定联接,底座〔5〕与右旋丝杆〔4〕固定联接,将左旋丝杆〔2〕、右旋丝杆〔4〕分别旋入套筒顶身〔3〕的内螺纹中,在套筒顶身〔3〕的中部钻有两个互相垂直的通孔〔6〕。使用时可将操纵手柄〔7〕插入套筒顶身〔3〕的中部通孔〔6〕中。为保证顶头〔1〕与载荷接触可靠,顶头〔1〕的上平面为V型状。本实用新型若采用精铸加工,可简化为三件组合,即顶身〔1〕和左旋丝杆〔2〕铸为一件,底座〔5〕与右旋丝杆〔4〕铸为一件,套筒顶身〔3〕为一件。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参数是整机高度220mm,运程160mm,载荷重量3000kg。实际制作时,本实用新型可按附图1的比例适当增大,从而形成不同规格的一系列双丝千斤顶。
操作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置于某一选定的基础上,用手拧动套筒顶身〔3〕的中部,使顶头〔1〕与载荷产生一定的接触力,这样顶头〔1〕、左旋丝杆〔2〕与载荷形成一个临时整体,右旋丝杆〔4〕、底座〔5〕与基础形成一个临时整体,此时,将操纵手柄〔7〕插入套筒顶身〔3〕的中部通孔〔6〕中,左右转动,即可实现双向丝杆同时位移,从而使其载荷作升降运动。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载荷提升的双丝千斤顶,它由丝杆、顶头、套筒顶身、底座、操纵手柄组成,其特征是左旋丝杆[2]、右旋丝杆[4]分别旋入套筒顶身[3]的内螺纹中,顶头[1]固定联接在左旋丝杆[2]上,底座[5]固定联接在右旋丝杆[4]上。在套筒顶身[3]的中部钻有互相垂直的两个通孔[6]。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载荷提升的能够双向同时位移的双丝千斤顶,其特征是具有左、右螺旋的两个丝杆分别旋入套筒顶身的内螺纹中,顶头与底座分别固定联接在左、右旋丝杆上,通过操纵手柄转动套筒顶身,即可实现双向丝杆的同时位移,而使载荷提升。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成本低廉等优点。
文档编号B66F3/00GK2072965SQ9021582
公开日1991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1990年9月6日 优先权日1990年9月6日
发明者黄正洪 申请人:黄正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