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放炮竹安全夹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089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放炮竹安全夹持器的制作方法
逢年过节、喜庆吉日燃放各种炮竹是我国人民的传统风俗习惯。各种炮竹、花炮有不同的燃放方式,如放花炮,一般要求将花炮置于地面后燃放;放整挂鞭炮,一般用棒挑起点燃;而双响炮(俗称二踢脚),由于其本身的特性,一般需手持燃放。目前市场上尚无专门用于燃放炮竹用的器具,于是手持燃放上述各种炮竹的人大有人在。手持炮竹燃放的方式很不安全,容易炸伤放炮者的手、眼,严重者造成残疾,这类事故每年都有所发生,且逐年增多,已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放炮竹的安全夹持器,避免因燃放炮竹而造成的炸伤放炮者的事故,使燃放炮竹的方式更加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底座部分,图(1);另一部分为可与底座部分相连接,置于底座部分之上的可滑动部分,图2。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1是底座部分。(1)是底座,(2)是用于顶住炮竹
形或半圆形的首端铁挡片,(3)是固定弹簧后部定位块(9)的螺钉,(4)是螺钉(3)的垫片,图2是置于底座部分上部的可滑动部分。(5)是炮竹顶紧铁片,(6)是炮竹顶紧铁片(6)的垫块,(7)是弹簧前部定位块,(8)是弹簧,(9)是弹簧后部定位块,(10)是拨柄,(11)是可嵌入底座两侧壁细槽内的金属片,(12)是上移动板。参照图1,首端铁挡片(2)被固定在底座(1)的两侧壁前部,固定螺钉(3)的垫片固定在底座的一面侧壁靠近拨柄(11)的位置上,螺钉(3)可以从垫片上的孔中拧入。参照图2,在上移动板(12)上分别固定有炮竹顶紧铁片(5)的垫块(6),弹簧前部定位块(7)、拨柄(10)。弹簧(8)置于前部定位块(7)和后部定位块(9)之间,后部定位块的长度尺寸按拨柄(10)到弹簧之间的距离L选定,且不与上移动板(12)和拨柄(10)固定。为使弹簧较稳定地固定,在前后定位块(7)和(9)上开有卡住弹簧的U形槽。使用时,如图3,可滑动部分通过金属片(11)嵌入底座两侧壁的细槽中。首先将炮竹(13)置于顶住炮竹的首端铁挡片(2)和炮竹顶紧铁片(5)之间,向前推动拨柄(10),当恰好顶住炮竹(13)时,将炮竹(13)取下,再将拨柄从恰好顶住炮竹的位置稍向前移动,拧紧固定螺钉,将弹簧后部定移位块固定。此时,若用手向后移动拨柄,再将手松开时,除弹簧后部定位块(9)以外,上移动板以及固定在其上的部分即可在弹簧的作用下返回原位。这时,向后拨动拨柄,装上炮竹,然后松开拨柄,炮竹即可靠弹簧的力被夹持住。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制作简单,成本低,可用木头或塑料制作,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适用于燃放多种炮竹,特别适用于燃放双响炮,儿童及大人均可使用。
下面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按图1和图2分别用三合板制作一个炮竹燃放器,总长度为400毫米。首端铁挡片(2)、螺钉垫片(3)、可嵌入底座两侧壁细槽内的金属片(1)、炮竹顶紧片均用铁片制成,用螺钉固定在相应的位置。其余部件都用螺钉或胶水固定在相应的位置。当燃放双响炮时,将其固定好,然后点燃,在冲力的作用下,双响炮离开燃放器在地面上炸响第一响,又迅速反弹到空中炸响第二响。
权利要求
1.一种燃放炮竹安全夹持器,其特征在于A、在底座(1)上装有固定在底座(1)的两侧壁前部的
形或半圆形首端铁挡片(2)、固定弹簧后部定位块(9)的螺钉(3)以及螺钉(3)的垫片(4),B、在可滑动部分的上移动板(12)的前部固定着炮竹紧铁片(5)的垫块(6),炮竹顶紧铁片(5)固定在垫块(6)上,在固定于上移动板(12)上的弹簧前部定位块(7)的后部有一弹簧(8),弹簧后部定位块(9)与弹簧后部相接但不固定在上移动板上,弹簧(8)的前部定位块(7)上固定着可嵌入底座两侧壁细槽内的金属片(11),拨柄(10)与弹簧后部定位块(9)相接并固定在上移动板(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移动板(12)、弹簧前部定位块(7)、弹簧后部定位块(9)、炮竹顶紧铁片的垫块(6)、拨柄(11)可以用木头或金属或塑料制成。
专利摘要
一种用于燃放多种炮竹的燃放炮竹安全夹持器,主要由底座部分和与底座部分相配合、置于底座部分之上的可滑动部分构成。底座上主要装有首端铁挡片、固定螺钉、垫片等。可滑动部分上主要装有炮竹顶紧铁片、弹簧。弹簧前、后部定位块以及拨柄等。这种夹持器可用木头或塑料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儿童、大人均可使用。
文档编号F42B4/04GK86202240SQ86202240
公开日1987年4月1日 申请日期1986年4月18日
发明者杨景通, 刘贞菊 申请人:杨景通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