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整体自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4838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脚手架整体自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的外墙脚手架。
建筑工程的外架传统搭设为沿建筑高度满搭,需投入大量木材和人工,成本高,工效底。目前伴随高层建筑的结构发展,相继出现了挑梁脚手架,附墙升降脚手架,从而使得满高墙外脚手架、吊蓝和挂脚手架成为历史。较为引人注目的是附墙升降脚手架,如CN93235707公开了一种轨道脚手架,将脚手架制成一定的高度,导轨设置于建筑物上,在导轨上设有导向轮,使脚手架在电动葫芦的拖动下沿轨道升降。这种脚手架存在两样个缺点一是只设置底板,提升过程中脚手架容易失稳;二是无安全装置,脚手架在轨道上运动,一旦失去牵引力时便自由下坠,危险性很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提升结构,提高提升过程中架手架的稳定性并且有效地防止脚手架突然坠落。
依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具体技术方案为脚手架整体自升机,包括导轨1,导向轮2,机身14,拉伸悬梁20,拉绳6,电动葫芦15,框架24,其特征在于将一定高度的框架24联接于不小于框架24一半高度的机身14,导向轮2固接于机身14的外侧并附于导轨1,导轨1上设有防坠器,该防坠器由外罩11,置于外罩11底部的弹簧13,锲形铁12,垫块9等构成,弹簧13顶着锲形铁12及垫决9联系于杠杆8的一端,杠杆8依支点7固定于外罩11,杠秆8的另一端联接于一平衡弹簧10,同时还通过拉绳6联接于另一杠杆18的一端,杠杆18由支点19固接于机身14下部,杠杆18的另一端通过拉绳16联接于电动葫芦15,从而实现自升机突然下坠时的自锁。
本实用新型可提高脚手架提升过程中的稳定性,使操作更为安全,同时防坠系统设置巧妙,可有效地防止脚手架突然坠落。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也可更好地认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功效。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如图1,导轨1用螺栓3穿过预留孔4固定于建筑物21,悬梁20与导轨1的底端固接,脚手架2 4固接于机身14并通过导向轮2在导轨1上运动,传动动力由挂于悬梁20上的电动葫芦15提供,由拉绳16牵引机身14的底部。在导轨上设有防坠系统,防坠是这样实现的防坠器由外罩11,置于外罩11底部的弹簧13,锲形铁12,垫块9等构成,弹簧13顶着锲形铁12及垫块9联系于杠杆8的一端,杠秆8的另一端联接于一平衡弹簧10,同时还通过拉绳6联接于另一杠杆18的一端,杠杆18由支点19固接于机身14下部,杠杆18的另一端通过拉绳16联接于电动葫芦15,杠杆18与拉绳16联接的一端在锁钩17的槽内可滑动,槽的长度以提升时传递给锲形铁12的力量不致使弹簧13受压而失去弹性为宜。在导规1上还设有上下限位开关23,以防上升或下降时脱离导轨1,在使用过程中导轨长度只需两个楼面高,两节导轨相互更替实现架手架的提升。该产品延续了钢管搭设技术,使得搭设简单容易,拆装灵活性强,技术性能稳定,从而广泛适用于各类外墙结构脚手架。
权利要求1.一种脚手架整体自升机,包括导轨(1),导向轮(2),机身(14),拉伸悬梁(20),拉绳(6),电动葫芦(15),框架(24),其特征在于将一定高度的框架(24)联接于不小于框架(24)一半高度的机身(14),导向轮(2)固接于机身(14)的外侧并附于导轨(1),导轨(1)上设有防坠器,该防坠器由外罩(11),置于外罩(11)底部的弹簧(13),锲形铁(12),垫块(9)等构成,弹簧(13)顶着锲形铁(12)及垫块(9)联系于杠杆(8)的一端,杠秆(8)的另一端联接于一平衡弹簧(10),同时还通过拉绳(6)联接于另一杠杆(18)的一端,杠杆(18)由支点(19)固接于机身(14)下部,杠杆(18)的另一端通过拉绳(16)联接于电动葫芦(15),从而实现自升机突然下坠时的自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整体自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锲形铁(12)的锥度不小于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脚手架整体自升机,包括导轨,导向轮,机身,拉伸悬梁,拉绳,电动葫芦,框架,将一定高度的框架联接于不小于框架一半高度的机身,导向轮固接于机身的外侧,实现脚手架的整体提升,导轨上设有防坠装置从而实现自升机突然下坠时的自锁。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提升稳定性强,使用安全可靠,从而广泛适用于各类外墙结构脚手架。
文档编号B66D3/00GK2217005SQ94245999
公开日1996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16日
发明者安志宏 申请人:安志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