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4962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常所说的架式千斤顶,它包括一对在其下端与一支座可旋转地连接的下臂;一对在其下端通过连接轴分别与上述下臂之上端连接并在其上端有一承载台的上臂;和一根与上述连接轴之一相配合使其轴向相对位置保持恒定以便使一对连接上、下臂的连接轴可以彼此相向地和相背地移动的螺杆,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通常所说的Y式千斤顶,它包括一根在其下端与一支座可旋转地连接的下臂;一根在其下端与上述下臂之中部可旋转地连接并在其上端有一承载台的上臂;一根可转动地支承在上述下臂之上端的第一连接轴;一根可转动地支承在上述上臂之上端的第二连接轴;和一根以螺纹配合的方式穿过第一连接轴以使第一和第二连接轴可以彼此相向地和相背地移动的螺杆,该螺杆与第二连接轴相配合使其相对位置保持恒定。
在现有技术的千斤顶中,其连接轴在结构上与一连杆连接,如在例如日本专利公开No.46718/80所公开的结构那样。
在上述的千斤顶中,连接轴做成一种阶梯形结构,因此,其轴向相对两端的直径较小。在连接轴的两相对端部直径较小的部分进行部分砸边以便与支臂的外表面接合。但是,要把连接轴做成阶梯形结构,其制造成本就提高。而且用来插入连接轴的插入孔只在支臂一边做出,支臂沿连接轴的轴向方向的向内移动未受限制。因此,就有一个强度问题,也就是说,在所加载荷增大时,支臂的带有插入孔的部分可能沿连接轴的轴向方向向内下落。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千斤顶,其连接轴做成具有简单的形状,以降低制造成本,并提高支臂在与连接轴对应之部位的强度。
为达到本发明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千斤顶,它包括一对其下端与支座可旋转地连接的下臂;一对其下端通过一对连接轴分别与上述下臂之两个上端连接的上臂在该上臂的上端有承载台;和一根插入一根连接轴以使其轴向相对位置保持恒定的螺杆,该螺杆以螺纹配合形成穿过另一根连接轴,从而使一对连接上、下臂的连接轴可以彼此相向地和相背地移动,其特征在于,下臂的每一上端和上臂的下端,都有一对侧板部分,这些侧板部分对是互相重叠的,外边的一侧板部分有一插入孔,里边的一侧板部分有一用内缘翻边法做成的并与插入孔同轴连接以便向内延伸的支承套筒部分,每根连接轴做成沿其轴向全长具有均匀的外径并穿过插入孔和支承套筒部分,每根连接轴在其伸出外侧板部分的两相对端上用部分砸边法做出若干凸片与外侧板部分接合。
采用这种结构就有可能由于采用形状简单而且沿其轴向全长直径大致均等的连接轴而降低制造成本,而且,有可能在位于内边的侧板部分与连接轴之间形成较大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承受载荷的强度。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特征,从螺纹配合方式与螺杆相配合以保持轴向相对位置恒定的连接轴被做成一种空心圆筒状,这就可减轻连接轴的重量,也就是减轻千斤顶的重量。
按照本发明的再一特征,千斤顶还有一个设置在空心连接轴与设在螺杆的一端的手柄接头之间的止推轴承,和一个采用冲压法在与止推轴承相对一侧的连接轴的外表面上做成径向向内凹入形状的支承座,用来支承在螺杆上突起的止动块,从而可使止动块随着螺杆的转动而转动。
因此,可利用连接轴是空心结构这一情况很容易做成可使螺杆相对于连接轴的轴向相对位置保持不变的结构。
按照本发明的又一特征,上述止动块是采用敛部分砸边法从螺杆的外表面突起而制成的。所以有可能很容易制成止动块。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千斤顶,它含有一根其下端与支座可旋转地连接的下臂;一根其一端与上述下臂之中部可旋转地连接的上臂,该上臂之上端有一承载台;一根可转动地支承在下臂之上端的第一连接轴;一根可转动地支承在上臂之上端的第二连接轴;和一根带螺纹插入第一连接轴可使第一和第二连接轴彼此相向地和相背地移动的螺杆,该螺杆与第二连接轴配合使其相对位置保持恒定,其特征在于,上述的下臂之上端具有一对相对的侧板部分,采用内缘翻边法将侧板部分做出支承套筒部分向内延伸,第一连接轴被做成沿其轴向全长具有等同的直径,并穿过支承套筒部分,第一连接轴在其伸出相对侧板部分的两相对端上采用敛缝法做出若干凸片与相对侧板部分接合。
采用上述结构,就有可能通过切割一块同棒材料制成形状简单的、其轴向全长具有等同直径的第一连接轴,从而降低制造成本,而且,可在下臂的侧板部分与第一连接轴之间形成较大接触面积以提高承受载荷的强度。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最佳实施列将会对本发明的上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更加了解,附图中,

图1—4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其中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架式千斤顶的侧视图;图2是沿图1中的2—2线切取的放大剖面图;图3是沿图1中的3—3线切取的放大剖面图;图4是表示一连接轴在其被部分砸边过程中的透视图;图5—6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中,图5是类似于图1的侧视图;图6是从图5的6—6线切取的放大剖面图;图7—8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其中,
图7是一种Y型千斤顶的侧视图;和图8是沿图7的8—8线切取的放大剖面图。
下面通过结合附图的最佳实施例来阐述本发明。
图1示出一种通常所说的架式千斤顶。该千斤顶有4根呈支架式互相连接的连杆,它还有一个支座11、一个承载台12、一个置于支座11与承载台12之间用来可升降地连接支座11和承载台12的连杆机构13、和一根穿过连杆机构13用来升降承载台12的螺杆14。
连杆机构13含有一对其下端可旋转地连接在支座11的左、右下臂151和152,和一对其下端与下臂151和152的上端而其上端与承载台12可旋转地连接的左、右上臂161和162。一个下臂151的上端和一个上臂161的下端通过连接轴171互相连接,所以下臂151和上臂161可以相对转动。另一下臂152的上端和另一上臂162的下端通过连接轴172互相连接,故下臂152和上臂162可以相对地转动。下臂151和152的下端都有互相啮合的扇形齿181和182。上臂161和162的上端也有互相啮合的扇形齿191和192。
螺杆14的轴线与连接轴171和172中的一轴171的轴线垂直。螺杆14的一端与连接轴171可转动地配合,它以螺纹配合方式穿过另一连接轴172。因此,连接轴171和172可通过转动螺杆14而彼此相向和相背地移动,从而提升连杆机构13,以升高承载台12,或者使连杆机构13向下倾斜,以降低承载台12。
如图2和3所示,每根下臂151和152做成具有一向上开口且大致呈U形的横截面并具有一对彼此相对的侧板部分20、20,每根上臂161和162做成具有一向下开口且在致呈U形的横截面并具有一对彼此相对的侧板部分21、21。
一个下臂151的侧板部分20、20的上端和一个上臂161的侧板部分21、21的下端互相重叠,使侧板部分21、21位于内侧(见图2)。每个外侧板部分20、20有插入孔22,每个内侧板部分21、21有与插入孔22同轴连接以使其向内延伸的支承套筒部分23,该支承套筒部分23是通过内缘翻边法形成的,使其内径等于插入孔22的直径。
另一方面,连接轴17,制成一在其轴向全长具有均匀直径的杆状件,并穿过插入孔22、22和支承套筒部分23、23。在连接轴171的相对两端通过在其端部圆周上的若干个(例如3个)点上敛缝的办法做出若干从外侧板部分20、20向外径向凸出的凸片24,这些凸片24与侧板部分20、20在插入孔22、22的周边接合。
连接轴171有一个与螺杆14相配的配合孔25。螺杆14有一与它做成整体的手柄接头26,在连接轴171与手柄接头26之间置一止推轴承27。
参看图3,侧板部分20、20在另一下臂152的上端与侧板部分21、21在另一上臂162的下端互相重叠,使侧板部分21置于内侧。每个外侧板部分20、20内有插入孔22,每个内侧板部分21、21侧有用内缘翻边法形成的与插入孔22同轴连接以使其向外延伸的支承套筒部分23。而且,连接轴172做成在其轴向全长有相同直径的杆状件,并穿过插入孔22、22和支承套筒部分23、23。连接轴172在其从外侧板部分20、20凸出的两相对端上通过使端部分砸边的方法做出若干凸片24,这些凸片24与侧板部分20、20在插入孔22、22的周边接合。连接轴172内还有螺孔28,与螺杆14螺纹配合。
参看图4。为了将下臂151和上臂161在连接轴171处连接,采用了一对敛缝工具30、30,将连接轴171之相对端敛缝。每个敛缝工具包含若干个(例如3个)在其杆状件31之顶端伸出的凸台32,用来做出连接轴171端部的凸片24,每个凸台32从杆状件31的被凸台32包围的顶端面31a上凸起的高度与部分砸边成的凸片24砸下规定值相当。
在连接轴171的相对端上形成的凸片24通过由砸边工具30、30从相对两侧将连接轴171的相对端紧压入插入孔22、22和支承套筒23、23的办法分别与侧板部分20、20接合。在此情况下,可能使侧板部分20、20弯曲的力就不会作用到侧板部分20、20上,从而保证连接轴171自由转动,因为凸片24敛缝的量规定在一标准值内(如上所述)。
为了将第二下臂152和第二上臂162在连接轴172处连接,也以上述相同的方法采用砸边工具30、30进行部分砸边。
下面叙述第一实施例的操作。使下臂151和152的侧板部分20、20和上臂161和162的侧板部分21、21互相重叠(下臂151和152的侧板部分20、20置于外侧)。在连接轴171和172的相对端(连接轴171和172做成沿轴向全长直径相等穿过侧板部分21、21),用敛缝法做出的凸片24与外侧板部分20、20相接合。因此,每根连接轴171和172具有简单的形状。所以,有可能很容易制造出大量的形状简单的连接轴171和172,使制造成本降低。
同时,采用内缘翻边法在内侧板部分21、21上做成向内延伸的支承套筒部分23、23,并将连接轴171和172穿过支承套筒部分23、23,因此,有可能使上臂161和162与连接轴171和172之间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承受施加到上臂161和162的载荷的强度,而且,也能可靠地防止上臂161和162在所加载荷增大时沿连接轴171和172的轴向方向向内下落。
图5和6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中,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对应的部分或零件采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在这种架式千斤顶中,一根下臂151的上端与一根上臂161的下端通过连接轴171A互相连接。螺杆14的一端(螺杆14的轴线垂直于连接轴171A的轴线)可转动地但不可沿轴向相对移动地与连接轴171A相配合。螺杆14以螺纹配合形式穿过连接另一下臂152之上端和另一上臂162之下端的连接轴172。
连接轴171A做成空心圆筒状,其外径沿轴向全长基本均匀。在连接轴171A的外侧板部分20、20凸出的相对两端上用敛缝法在若干个(例如4个)圆周点上做出若干凸片24A,这些凸片24A在插入孔22、22的周边上与侧板部分20、20接合。
在连接轴171A内做出配合孔25A、25A,以便与连接轴171A的轴线呈直角相交。螺杆14的一端与配合孔25A、25A相配合。而且,在螺杆14上沿圆周相隔一定距离的位置上用敛缝法做出若干个径向突出的止动块33,从而将连接轴171A夹在止推轴承27与止动块33之间。在连接轴171A的与止动块33相对应的部位用冲压法做出支承座34,这样,支承座34是径向向内凹入的,可使止动块33随螺杆14的转动而转动。
按照第二实施例,除了具有第一实施例的优点之外,空心圆筒形的连接轴171A还必定减轻该轴的重量,从而也减轻整台千斤顶的重量。而且,上述的用冲压法制成的用来支承螺杆14止动块33以便使螺杆14保持相对于连接轴171A的轴向相对位置恒定的支承座34是很容易通过冲压法做出来的,因为连接轴171A是空心圆筒形的。螺杆14的止动块33也很容易采用部分砸边法做成。
图7和8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图7是一种Y型千斤顶的侧视图,图8是沿图7的8—8线切取的放大剖面图。
这种千斤顶称为Y型千斤顶,它有两根以Y型方式连接的连杆;它有一个支座11′,一个承载台12′、一个置于支座11′与承载台12′之间用来可提升地将承载台12′连接到支座11′的连杆机构13′,和一根用来通过上述连杆机构13′升降承载台12′的螺杆14′。
连杆机构13′包含一根以其下端可旋转地连接到支座11′上的单根下臂15′,和一根以其下端可旋转地连接到下臂15′的中部靠近下臂15′的上端)的单根上臂16′,在该上臂16′的上端有一承载台12′。
下臂15′做出向着上臂16′开口的大致呈U形的横截面,它有一对彼此相对的侧板部分20′、20′。上臂16′做成向着下臂15′开口的大致呈U形的横截面,它有一对彼此相对的侧板部分21′。在上臂16的一端的相对侧板部分21′与侧板部分20′、20′在下臂15′的中部处重叠,并处于内侧。上臂16′的下端通过一支承枢轴35与下臂15′的中部可转动地连接,上述的支承枢轴35穿过重叠的侧板部分20′、20′和21′。
第一连接轴171′的轴线平行于支承枢35的轴线,它安装在下臂15′的上端,可绕其轴线转动。第二连接轴172′的轴线平行于第一连接轴171′的轴线,它可转动地安装在上臂16′的上端。螺杆14′的一端设置一操作手柄,它以螺纹配合方式穿过第一连接轴171′。螺杆14′的另一端可转动地但不可沿轴向相对移动地与第二连接轴172′配合。因此,第一连接轴171′和第二连接轴172′可以通过转动螺杆14′彼此相向地和相背地移动,从而升起连杆机构13′以提高承载台12′,或者使连杆机构13′向下倾斜,以降低承载台12′。
如图8所示,在下臂15′的上端的一对相向的侧板部分20′、20′上采用内缘翻边法分别做出支承套筒部分23′、23′,以使其彼此相对地也就是向内地延伸。第一连接轴171′做成一杆状件,沿其轴向全长的直径相同,它穿过支承套筒部分23′、23′。第一连接轴171′的相对两端带有从相对的侧板部分突起的凸片24′,这些凸片24′是通过使其相对端在若干个(例如4个)圆周点上部分砸边的方法做成的,它们与侧板部分20′、20′的外表面接合。第一连接轴171′还有螺纹孔37,螺杆14′可通过螺纹配合穿过该螺纹孔37。
按照第三实施例,由于在第一连接轴171′(该轴沿其轴向全长做成等直径以便穿过侧板部分20′、20′)的相对两端上用部分砸边法做出的凸片24与侧板部分20′、20′相接合,所以有可能简化第一连接轴171′的形状,降低制造成本。另外,由于向内延伸的支承套筒部分23′、23′是采用内缘翻边法在侧板部分20′、20′上做出的,而且第一连接轴17′穿过支承套筒部分23′、23′,所以可使下臂15′与第一连接轴171′之间有大的接触面积,以提高下臂15′承受载荷的强度,而且也可有效地防止第一连接轴171′在所加载荷增大时发生轴向向内的下落。
虽然上面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应当明白,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而是可以在不违背权利要求规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设计出各种改型。
权利要求
1. 一种千斤顶,它包括一对在其下端与支座可旋转地连接的下臂;一对在其下端分别与上述下臂的上端通过一对连接轴连接的上臂,在该上臂的上端有承载台;和一根与上述的一根连接轴相配合以使其轴向相对位置保持恒定的螺杆,该螺杆以螺纹配合方式穿过另一连接轴,从而使互相连接上述下臂和上臂的一对连接轴可以彼此相向地和相背地移动,其特征在于,上述下臂的每一上端和上述上臂的下端装有一对侧板部分,这些侧板部分彼此重叠,外侧板部分有一插入孔,而内侧板部分有一用内缘翻边法做出的支承套筒部分,该套筒部分与插入孔同轴连接以使之向内延伸,每根上述的连接轴做成在其轴向全长具有均等外径,并穿过上述的插入孔和上述的支承套筒部分,每根上述的连接轴在其从外侧板部分凸出的相对两端上有用部分砸边法做出若干凸片,用来与上述的外侧板部分相接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上述的与上述螺杆相配合以保持轴向相对位置恒定的连接轴做成一种空心圆筒状。
3. 根据权利要求2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个置于上述空心连接轴与位于上述螺杆之一端的手柄接头之间的止推轴承,和一个位于上述连接轴的与上述止推轴承相对侧的外表面上有用冲压法做成径向向内凹入形的支承座,用来支承在上述螺杆上突起地形成的止动块,从而允许上述止动块随上述螺杆转动而转动。
4. 根据权利要求3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止动块是采用敛缝法做成从上述螺杆的外表面突出来。
5. 一种千斤顶,它包括一根在其下端与一支座可旋转地连接的下臂;一根在其下端与上述下臂之中部可旋转地连接的上臂,该上臂的上端有一承载台;一根可转动地装在上述下臂之上端的第一连接轴;一根可转动地装在上述上壁之上端的第二连接轴;和一根以螺纹配合方式穿过上述第一连接轴以使上述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可以彼此相向地和相背地移动的螺杆,该螺杆与上述第二连接轴配合以使其相对位置保持恒定,其特征在于,上述的下臂之上端有一对相对的侧板部分,该侧板部分用内缘翻边法做出支承套筒部分向内延伸,而且,上述的第一连接轴沿其轴向全长具有均等的直径,该轴穿过上述的支承套筒部分,采用部分砸边法在上述第一边接轴的从上述相对侧板部分伸出的相对两端上做出若干凸片,该凸片与上述的相对侧板部分相接合。
全文摘要
一种架式千斤顶,含有一对装在其下臂之上端的侧板和一对装在其上壁之下端的侧板,该两对侧板互相重叠。外侧板有插入孔,内侧板则有用内缘翻边法做成的与上述插入孔同轴连接的支承套筒部分。连接轴全长直径相同,在其穿过插入孔和套筒部分的相对两端用砸边法做出若干凸片,这些凸片与外侧板接合。另一种是Y形千斤顶,在其下臂之上端有一对相对的侧板,在该侧板上做一个支承套筒部分。连接轴被做成全长直径相同,在相对的两端上做出若干凸片,这些凸片与外侧板接合。
文档编号B66F3/12GK1117940SQ95105009
公开日1996年3月6日 申请日期1995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1994年5月10日
发明者菊池则行 申请人:理研化机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