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便吊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8762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简便吊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车。
现有吊车均是吊装重件、大件,但对于一般货场上的物件吊运就不适用。一是场地不够,二是费用不合算。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应用面广,使用灵活的简便吊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简便吊车,其特征在于它在车底盘1上连有框架2,该框架2中设有传动轴3,该传动轴3上装有从动齿轮4、棘轮5和制动器6,其两端设有卷筒7,它通过两端头的转动轴承8与框架2连接,框架2上还设有电机9,电机9通过主动齿轮10与从动齿轮4啮合连接,对应棘轮5的一侧位置,在框架2上设有与之相配合的棘爪11,在框架2前端两侧铰接连有两根吊臂12,两吊臂12中部均连有各自的支承杆13,传动轴3两端卷筒7上各连有一吊绳14,两吊绳14绕过设置在框架2上对应位置的滑轮15及两吊臂12前端的滑轮16与吊筐17的两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采用车底盘和简易提升机构组成,其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行走移动方便,使用十分灵活,应用面广,尤其对于一般货场的物件吊运更为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驱动车底盘1上的传动机构19使车轮20行走,可像普通小车一样灵活。当行走至货物堆放处时,可通过车底盘1上的刹车机构21将车体刹住。此时可将吊臂12向前上方展开,并将其中部的支承杆13连接在框架2前端,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使吊臂12固定。这样就可启动电机9,它通过主动齿轮10使传动轴3上的从动齿轮4转动,传动轴3上的棘轮5在其棘爪11作用下使得传动轴3只能单向转动,这样两吊绳14不断缠绕在传动轴3两端的卷筒7上,从而将吊筐17连同其内的货物吊至所需高度,便于货物放入高处的存放地。如果需放至其它地方,只需将车底盘1再行走至该处即可。
如果遇停电或其它情形时,可将摇柄18套装在传动轴3上,这样就可通过手摇摇柄18实现货物的吊运。
当一次吊运过程完成后,只需将电机9停电,并将棘爪11打开,则传动轴3的吊绳14在吊筐17重力作用下自动落下,此时传动轴3跟着吊绳14反转,为下一次工作做好准备。
若需从高处向下卸货时,此时不仅电机9停电,棘爪11打开,而且还要按下制动器6,使传动轴3上的反转阻力增大,防止货物过重而使吊筐17一下子落地。
当工作完成后,可将支承杆13松开,将两吊臂12向后翻转至框架2上,吊筐17亦一同后移置于吊臂12上,这样吊运机构就收叠完毕,直至下次工作时再打开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简便吊车,其特征在于它在车底盘(1)上连有框架(2),该框架(2)中设有传动轴(3),该传动轴(3)上装有从动齿轮(4)、棘轮(5)和制动器(6),其两端设有卷筒(7),它通过两端头的转动轴承(8)与框架(2)连接,框架(2)上还设有电机(9),电机(9)通过主动齿轮(10)与从动齿轮(4)啮合连接,对应棘轮(5)的一侧位置,在框架(2)上设有与之相配合的棘爪(11),在框架(2)前端两侧铰接连有两根吊臂(12),两吊臂(12)中部均连有各自的支承杆(13),传动轴(3)两端卷筒(7)上各连有一吊绳(14),两吊绳(14)绕过设置在框架(2)上对应位置的滑轮(15)及两吊臂(12)前端的滑轮(16)与吊筐(17)的两端相连。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便吊车,其特征在于在传动轴(3)的一端连有可装卸的摇柄(1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车,它在车底盘上连有框架,该框架中设有传动轴,该传动轴上装有从动齿轮、棘轮和制动器,其两端设有卷筒,它通过两端头的转动轴承与框架连接,框架上还设有电机,电机通过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对应棘轮的一侧位置,在框架设有与之相配合的棘爪,在框架前端两侧铰接连有两根吊臂,两吊臂中部均连有各自的支承杆,传动轴两端卷筒上各连有一吊绳,两吊绳绕过设置在框架上对应位置的滑轮及两吊臂前端的滑轮与吊筐的两端相连。
文档编号B66C23/00GK2292783SQ9723565
公开日1998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4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4日
发明者韩兆波 申请人:韩兆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