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液压冲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8761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型液压冲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机器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液压冲床。
对于任何一个从事机械加工的企业来说,经常会使用到30吨以下冲床来加工零部件,而在目前,这类加工工作多数是由大吨位冲床或手搬冲床来完成的,这样既浪费了人力、物力,也使产品成本增加,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大吨位冲床的小厂来讲,生产上述零部件就更加困难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了新设计的动力元件及增压自动控制系统的微型液压冲床,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主要技术特点是采用了由冲压油缸和增压油缸组合而构成的新型动力元件,并通过操作阀和改进了的增压控制阀对该动力元件进行控制;此外,在结构上采用了冲床的支架与油箱一体化设计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组成中包括有油箱、吸入过滤器、支架、工作台面、泵组、组合压力表、操作阀、冲压油缸、增压油缸、增压控制阀等。增压油缸与冲压油缸组合构成一个动力组件,增压油缸与冲压油缸之间通过增设了一个补油腔(A腔)以实现两者的组合,该补油腔经一通孔与冲压油缸的上腔(B腔)连通,其开孔大小与增压油缸中的活塞杆外径大小紧密配合,并设置有密封圈,以保证增压腔即冲压油缸上腔的密封。当冲压油缸的活塞需要向下运动时,泵的供油必须经过补油腔通过该孔进入冲压油缸上腔;当增压时,泵的供油经过增压控制阀进入增压油缸的上腔(C腔),使增压活塞运动,增压活塞杆关闭A腔与B腔之间的通道即补油腔与冲压油腔上腔之间的通孔。由于补油腔与冲压油缸上腔的连通孔与增压活塞采用了密封措施,因此,当压力油使增压活塞继续运动,就会使B腔压力上升,达到冲压油缸输出大推力的目的。操作阀、增压控制阀及上述动力组件三者构成一个液压自动增压控制系统。操作阀(三位四通阀)的一个油孔通油箱,一个油孔通油泵,一个油孔通冲压油缸的下腔(F腔)和增压油缸的下腔(E腔)和增压控制阀的复位控制口,另一个油孔通补油腔(A腔)和增压控制阀的开启控制口;增压控制阀(二位三通阀)的一个油孔通油箱,一个油孔通增压油缸的上腔(C腔),另一个油孔则通操作阀。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将油箱设计成冲床支架所要求的结构和形状,这样,组合压力表、泵组、操作阀、增压控制阀直接安装固定在支架油箱上,通过在支架油箱上开孔来构通油箱与阀体之间的回油路。另外,为提高液压油的清洁度,在支架油箱内安置了磁性材料。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另外一种变化形式是将冲压油缸的上腔分为两个可分离的部分,其间通过管道相连通。这样就可以灵活安排增压油缸位置,以适应不同结构设计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由于采用了新型的动力组合元件,从而使产品具有尺寸小、结构紧凑、设计功率小、输出力大、效率高等特点。
2、采用了支架、油箱一体化的设计思路,就不再需要另外配置泵站等附加设备,使产品外观结构既美观又适用。
3、本产品可根据用户的要求实现手控或电控操作。手控时象普通钻床一样操作,而且冲压头在工作行程内全程受控。
4、本产品的操作阀采用了中位卸荷,使冲床在开机状态,但并未工作时,几乎无功率损失。
5、本产品的输出力吨位根据需要可调,尤其适用于30吨以下的冲床,属于微型机床类。需要时,也可以设计成更大吨位的冲床或其它机械加工设备。本产品生产成本低,适用面广,具有广泛的市埸前景。
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具体实施例。


图1本实用新型外形(实例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2本实用新型液压系统(实例一)原理图。
附图3本实用新型动力组件(实例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4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系统(实例二)原理图。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外形结构如图1所示,其液压系统原理如图2所示。图中1是支架油箱,2是吸入过滤器,3是泵组(其中包括电机、泵、溢流阀),4是组合压力表,5是操作阀,6是冲压油缸,7是增压油缸,8是增压控制阀,9是工作台面,另外在支架油箱内底部安装有磁铁。
本实施例支架油箱1采用单臂台式结构,其底座尺寸长×宽×高=600×650×160;其占有空间尺寸长×宽×高=600×650×900;工作行程150;增压行程10;可加工工件的尺寸600×2000。本实施例通过操作阀以实现中位卸荷,采用在支架油箱上开通孔的方法,使操作阀、增压控制阀的回油直接回到支架油箱内。
本实施例的动力组件——液力增压缸由增压油缸7和冲压油缸6组合构成,其具体结构如附图3所示。图3中指出了各腔的位置。
为保证本冲床的正常使用,液压油须事先进行清洁处理。可以通过外接油泵和过滤器实现对液压油的清洁。安装在支架油箱内的磁铁也能吸附液压油中的金属微粒。
下面通过对工作过程的具体描述来进一步介绍本实例给出冲床。
冲压时,向右搬动操作阀5的操作手柄,压力油即可经过操作阀,流经增压缸的补油腔(A腔),进入冲压油缸的上腔(B腔),使冲压油缸6中的活塞向下运动,当冲压油缸的活塞接触到工件或其它物体时,系统压力随之增加,并很快达到增压设定值,此时增压控制阀8工作,将压力油引入增压油缸的上腔(C腔),使增压缸活塞向下运动,从而使增压活塞杆关闭A腔、B腔之间的通道,同时给B腔增压,达到液压系统在很小的压力即功率下输出大推力的目的。复位时,向左搬动操作阀的操作手柄,增压控制阀在复位弹簧和进入复位控制口压力油的共同作用下复位,从面打开C腔的回油通道,使增压油缸活塞和冲压油缸活塞在进入E腔和F腔的压力油作用下提升复位。
通过调整泵组内溢流阀,可使本冲床的输出压力在0-30吨范围内选择,本产品适用于加工板面尺寸较大的薄板零件,如电子设备的机壳、机架、面板等。配上适当的模具可对薄板零件进行冲孔、打弯、打筋、冲百叶窗、剪裁等加工。本产品具有结构新颖、外型美观、适用性广,造价低、不需要另外配置泵站等附加设备、易于普及使用等特点。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液压系统原理图如附图4所示。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冲压油缸的上腔(B腔)分为两个可分离的部分,其间通过管道相连通。这样,增压油缸部分就可以根据结构设计的需要灵活安置。
权利要求1.一种微型液压冲床,它的组成包括了油箱、吸入过滤器、支架、工作台面、泵组、组合压力表、操作阀、冲压油缸等,其特征在于它的组成中还包括有增压油缸、增压控制阀;增压油缸与冲压油缸组合构成一个动力组件,增压油缸与冲压油缸之间有一个补油腔,该补油腔经一通孔与冲压油缸的上腔连通,其开孔大小与增压油缸中的活塞杆外径大小紧密配合,开孔处设置有密封圈;操作阀的一个油孔通油箱,一个油孔通油泵,一个油孔通冲压油缸的下腔(F腔)、增压油缸的下腔(E腔)和增压控制阀的复位控制口,另一个油孔通补油腔(A腔)和增压控制阀的开启控制口;增压控制阀的一个油孔通油箱,一个油孔通增压油缸的上腔(C腔),另一个油孔则通操作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液压冲床,其特征在于动力组件中冲压油缸的上腔分为两个可分离的部分,其间通过管道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液压冲床,其特征在于油箱即为支架,组合压力表、泵组、操作阀、增压控制阀直接安装固定在支架油箱上,通过在支架油箱上开孔来构通油箱写阀体之间的回油路;支架油箱内安置有磁性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液压冲床,它给出了一种由增压缸和冲压缸组合而成的新型动力元件,该动力元件与三位四通操作阀和二位三通增压控制阀构成自动液力增压系统;此外,它还给出了冲床支架与油箱的一体化设计,使本冲床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安装操作方便,本冲床设计的输出冲压力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尤其适用于30吨以下的冲床。
文档编号B30B1/32GK2289667SQ97235649
公开日1998年9月2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4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4日
发明者陈素琼 申请人:陈素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