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治腹胀的药剂及制法_3

文档序号:8951105阅读:来源:国知局
泡40分钟,武火烧沸,转文火煮26分钟,滤出药液; (4) 将步骤(1)和步骤(3)所得药液合并,静置12小时,将上层清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 34的稠膏,放入65°C烘箱中,烘6小时,取出,研成细粉,过130目筛; (5) 将步骤(2)和步骤(4)所得混合,搅拌均匀,加入10%淀粉浆,制成软材,用14目筛 制湿颗粒,45°C干燥至水分2%以下,压制成每片重0. 4g的药片,即得。
[0025] 典型病例二:魏XX,男,32岁。3年前,魏先生开始出现腹胀,并伴有恶心呕吐、腹 痛等症状。3年来,患者四处就诊,服用各种药物,病情反反复复,未能治愈。遂来我院就诊。 诊见腹部胀满,恶心呕吐、腹痛,大便稀水样,臭秽,舌苔厚腻,脉滑。服用本实施例所得医治 腹胀的药剂片剂,口服,一日三次,每次两片,温水送服。服用1周,腹胀、腹痛等症状明显减 轻。继续服用1周,所有症状消失,治愈。随访未复发。
[0026] 实施例4医治腹胀的药剂,取下述重量份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为560g): 吴茱萸13份,金星草14份,阴香皮11份,碎兰花根14份,白前12份,恭菜根14份,胡荽子 13份,紫楠根13份,独脚柑11份,丁香15份,碗花草15份,通花根12份,缬草12份。
[0027] 上述医治腹胀的药剂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是: (1) 取胡荽子置锅内,文火翻炒15分钟,取出,待凉后捣碎,加入胡荽子重量11倍的水, 煎煮30分钟,滤出药液; (2) 将丁香晒干,研成细粉,过130目筛; (3) 将除胡荽子和丁香外的其余11味原料药洗净,放入锅中,加11味原料药5. 2倍的 水,浸泡40分钟,武火烧沸,转文火煮26分钟,滤出药液; (4) 将步骤(1)和步骤(3)所得药液合并,静置12小时,将上层清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 34的稠膏,放入65°C烘箱中,烘6小时,取出,研成细粉,过130目筛; (5) 将步骤(2)和步骤(4)所得混合,搅拌均匀,加入10%淀粉浆,制成软材,用14目筛 制湿颗粒,45°C干燥至水分2%以下,干颗粒再经14目筛整粒,分装,密封,包装,即得。
[0028] 典型病例三:王XX,男,29岁。半年前,腹部手术后,患者出现腹胀,食欲不振等症 状。曾在当地医院进行治疗,未能治愈。遂来我院就诊。诊见患者肚腹胀满,食欲不振,伴 嗳气恶心,大便少,舌苔白腻,脉细缓。服用本实施例所得医治腹胀的药剂颗粒剂,口服,一 日三次,每次8g,开水冲服。服用5天,症状得到缓解。继续服用5天,所有症状消失,治愈。 随访未复发。
[0029] 实施例5医治腹胀的药剂,取下述重量份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为560g): 吴茱萸12份,金星草13份,阴香皮10份,碎兰花根13份,白前11份,恭菜根13份,胡荽子 12份,紫楠根11份,独脚柑10份,丁香14份,碗花草12份,通花根11份,缬草11份。
[0030] 上述医治腹胀的药剂散剂的制备方法是: (1) 取胡荽子置锅内,文火翻炒15分钟,取出,待凉后捣碎,加入胡荽子重量11倍的水, 煎煮30分钟,滤出药液; (2) 将丁香晒干,研成细粉,过170目筛; (3) 将除胡荽子和丁香外的其余11味原料药洗净,放入锅中,加11味原料药5. 2倍的 水,浸泡40分钟,武火烧沸,转文火煮26分钟,滤出药液; (4) 将步骤(1)和步骤(3)所得药液合并,静置12小时,将上层清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 34的稠膏,放入65°C烘箱中,烘6小时,取出,研成细粉,过170目筛; (5) 将步骤(2)和步骤(4)所得混匀,用锅炒热,待其冷却后,以每包4g装入无菌袋中 封装,即得。
[0031] 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吴茱萸:基原: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药性:辛,苦,热,小毒。归肝、胃、 脾、大肠、肾经。功用主治:散寒止痛,疏肝下气,温中燥湿。主脘腹冷痛,厥阴头痛,疝痛,脚 气肿痛,呕吐吞酸,寒湿泄泻。
[0032] 金星草:基原:为水龙骨科植物大果假瘤蕨的全草。药性:苦;寒;无毒。归心、大 肠、小肠、脾经。功用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消肿。主痛瘍;肿毒;療痛;恶疮;暴赤火眼;肺 热咳嗽;淋证;肠风下血。
[0033] 阴香皮:基原:为樟科植物阴香的树皮。药性:辛;微甘;性温。归脾经。功用主 治:温中止痛;祛风散寒;解毒消肿;止血。主治寒性胃痛;腹痛泄泻;食欲不振;风寒湿痹; 腰腿疼痛;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疮疖肿毒。
[0034] 碎兰花根:基原:为唇形科植物细锥香茶菜的根。药性:味苦;性凉。功用主治:清 热利湿;活血止痛。主湿热黄疸;胁肋疼痛;跌打伤痛。
[0035] 白前:基原:为萝蘑科植物柳叶白前或芫花叶白前的根及根茎。化学成份:含三萜 皂甙、海罂栗甙元A、B、海罂粟甙A及海罂粟甙元C-黄花夹竹桃单糖甙等。芫花叶白前含三 萜皂甙。药性:辛、甘,微温。归肺经。功用主治:泻肺降气,下痰止嗽。治肺实喘满,咳嗽, 多痰,胃脘疼痛。
[0036] 恭菜根:基原:为藜科植物甜菜属植物恭菜及糖萝卜的根。药性:《饮膳正要》: "甘,平,无毒。"功用主治:《饮膳正要》:"通经脉,下气,开胸脯。" 胡荽子:基原:为伞形科植物芫荽的果实。药性:味辛;酸;性平。归肺、胃、大肠经。功 用主治:健胃消积;理气止痛;透疹解毒。主食积;食欲不振;胸膈满闷;脘腹胀痛;呕恶反 胃;泻痢;肠风便血;脱肛;疝气;麻疹;辣疹不透;秃疮;头痛;牙痛;耳痈。
[0037] 紫楠根:基原:为樟科楠木属植物紫楠的根。药性:辛,温。功用主治:治跌打损伤, 催产。主跌打损伤;水肿腹胀;孕妇过月不产。
[0038] 独脚柑:基原:为玄参科植物独脚金的全草。药性:味甘;微苦;性凉。归肝、脾、胃 经。功用主治:健脾消积;清热杀虫。主小儿伤食;疳积黄肿;夜盲;夏季热;腹泻;肝炎。
[0039] 丁香:基原:为双子叶植物药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药性:味辛;性温。归脾、 胃、肾经。功用主治:温中降逆,温肾助阳。主呃逆,脘腹冷痛,食少叶泻,肾虚阳痿,腰膝酸 冷,阴疽。
[0040] 碗花草:基原:为爵床科植物碗花草的茎叶。药性:味辛;微酸;性平。功用主治: 健胃消食;解毒消肿。主消化不良;脘腹胀痛;腹泻;痈肿疮疖。
[0041] 通花根:基原: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根。药性:味淡;微苦;性微寒。功用主治: 清热利水;行气消食;活血下乳。主水肿;淋证;食积饮胀;痞块;风湿痹痛;月经不调;乳汁 不下。
[0042] 缬草:基原:为败酱科植物缬草、黑水缬草、宽叶缬草的根、根茎。药性:味辛;苦; 性温。归心、肝经。功用主治:安心神。主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癫狂;脏躁;风湿痹痛;痛 经;经闭;跌打损伤。
[0043] 试验例1本发明所得医治腹胀的药剂(实施例5)的临床应用:2011年10月-2012 年12月,在3所医院筛选276例腹胀患者,其中男性148例,女性128例,年龄20-65岁。随 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138例)。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进行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〇. 05),具有可比性。
[0044] 治疗方法:实验组使用本发明所得医治腹胀的药剂,使用方法为:口服,一日两 次,每次4g,开水冲服,7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使用援生力维片、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 吗丁啉等药物治疗,7天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
[0045] 疗效情况判断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部分消失 或减轻;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0046] 表1 :本发明所得医治腹胀的药剂效果验证
疗效分析:两组病例治疗两个疗程后,实验组治愈100例,好转36例,无效2例,总有效 率98. 55% ;对照组治愈46例,好转65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80. 43%。实验组的临床疗效 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〇. 05),具有统计学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