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治腹胀的药剂及制法_4

文档序号:8951105阅读:来源:国知局
意义。
[0047] 本发明以吴茱萸、金星草、阴香皮和碎兰花根等为主要原料药,制成医治腹胀的药 剂。方中吴茱萸散寒止痛,疏肝下气,温中燥湿。金星草清热凉血;解毒消肿。阴香皮温中 止痛;祛风散寒;解毒消肿;止血。碎兰花根清热利湿;活血止痛。白前泻肺降气,下痰止嗽。 恭菜根通经脉,下气,开胸脯。胡荽子健胃消积;理气止痛;透疹解毒。紫楠根治跌打损伤, 催产。独脚柑健脾消积;清热杀虫。丁香温中降逆,温肾助阳。碗花草健胃消食;解毒消肿。 通花根清热利水;行气消食;活血下乳。缬草安心神。诸药合用,共奏散寒止痛、清热利湿、 泻肺降气、健胃消积、温中降逆之效,能够增强自身免疫功能,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
[0048] 最后应说明的是,实施例只是本发明最优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 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医治腹胀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吴茱萸 9-15,金星草7-16,阴香皮6-12,碎兰花根10-15,白前8-14,恭菜根11-15,胡荽子9-14,紫 楠根7-15,独脚柑8-12, 丁香10-16,碗花草8-17,通花根6-14,缬草9-13。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治腹胀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 制备而成:吴茱萸10-13,金星草11-14,阴香皮8-11,碎兰花根12-14,白前9-12,恭菜根 12-14,胡荽子10-13,紫楠根10-13,独脚柑9-11,丁香12-15,碗花草10-15,通花根8-12, 缬草10-12。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治腹胀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 制备而成:吴茱萸12,金星草13,阴香皮10,碎兰花根13,白前11,恭菜根13,胡荽子12,紫 楠根11,独脚柑10, 丁香14,碗花草12,通花根11,缬草11。4.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医治腹胀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将该医治腹胀的药剂制 成药学上可接受的散剂,所述散剂的制备方法是: (1) 取胡荽子置锅内,文火翻炒12-18分钟,取出,待凉后捣碎,加入胡荽子重量8-12倍 的水,煎煮30分钟,滤出药液; (2) 将丁香晒干,研成细粉,过150-180目筛; (3) 将除胡荽子和丁香外的其余11味原料药洗净,放入锅中,加11味原料药4. 8-6倍 的水(优选加11味原料药5. 2倍的水),浸泡40分钟,武火烧沸,转文火煮20-30分钟(优选 转文火煮26分钟),滤出药液; (4) 将步骤(1)和步骤(3)所得药液合并,静置12小时,将上层清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 32-1. 35的稠膏(优选将上层清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34的稠膏),放入65°C烘箱中,烘 6小时,取出,研成细粉,过150-180目筛(优选过170目筛); (5) 将步骤(2)和步骤(4)所得混匀,用锅炒热,待其冷却后,以每包4g装入无菌袋中 封装,即得。5.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医治腹胀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将该医治腹胀的药剂制 成药学上可接受的丸剂,所述丸剂的制备方法是: (1) 取胡荽子置锅内,文火翻炒12-18分钟(优选文火翻炒15分钟),取出,待凉后捣碎, 加入胡荽子重量8-12倍的水(优选加入胡荽子重量11倍的水),煎煮30分钟,滤出药液; (2) 将丁香晒干,研成细粉,过100-140目筛(优选过130目筛); (3) 将除胡荽子和丁香外的其余11味原料药洗净,放入锅中,加11味原料药4. 8-6倍 的水(优选加11味原料药5. 2倍的水),浸泡40分钟,武火烧沸,转文火煮20-30分钟(优选 转文火煮26分钟),滤出药液; (4) 将步骤(1)和步骤(3)所得药液合并,静置12小时,将上层清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 32-1. 35的稠膏(优选将上层清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34的稠膏),放入65°C烘箱中,烘 6小时,取出,研成细粉,过100-140目筛(优选过130目筛); (5) 将步骤(2)和步骤(4)所得混合,用米醋泛丸,制成粒径为3_的丸粒,40°C干燥至 丸粒的含水量低于2%,即得。6.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医治腹胀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将该医治腹胀的药剂制 成药学上可接受的片剂,所述片剂的制备方法是: (1)取胡荽子置锅内,文火翻炒12-18分钟(优选文火翻炒15分钟),取出,待凉后捣碎, 加入胡荽子重量8-12倍的水(优选加入胡荽子重量11倍的水),煎煮30分钟,滤出药液; (2) 将丁香晒干,研成细粉,过100-140目筛(优选过130目筛); (3) 将除胡荽子和丁香外的其余11味原料药洗净,放入锅中,加11味原料药4. 8-6倍 的水(优选加11味原料药5. 2倍的水),浸泡40分钟,武火烧沸,转文火煮20-30分钟(优选 转文火煮26分钟),滤出药液; (4) 将步骤(1)和步骤(3)所得药液合并,静置12小时,将上层清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 32-1. 35的稠膏(优选将上层清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34的稠膏),放入65°C烘箱中,烘 6小时,取出,研成细粉,过100-140目筛(优选过130目筛); (5) 将步骤(2)和步骤(4)所得混合,搅拌均匀,加入10%淀粉浆,制成软材,用14目筛 制湿颗粒,45°C干燥至水分2%以下,压制成每片重0. 4g的药片,即得。7. 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医治腹胀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将该医治腹胀的药剂制 成药学上可接受的颗粒剂,所述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是: (1) 取胡荽子置锅内,文火翻炒12-18分钟(优选文火翻炒15分钟),取出,待凉后捣碎, 加入胡荽子重量8-12倍的水(优选加入胡荽子重量11倍的水),煎煮30分钟,滤出药液; (2) 将丁香晒干,研成细粉,过100-140目筛(优选过130目筛); (3) 将除胡荽子和丁香外的其余11味原料药洗净,放入锅中,加11味原料药4. 8-6倍 的水(优选加11味原料药5. 2倍的水),浸泡40分钟,武火烧沸,转文火煮20-30分钟(优选 转文火煮26分钟),滤出药液; (4) 将步骤(1)和步骤(3)所得药液合并,静置12小时,将上层清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 32-1. 35的稠膏(优选将上层清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34的稠膏),放入65°C烘箱中,烘 6小时,取出,研成细粉,过100-140目筛(优选过130目筛); (5) 将步骤(2)和步骤(4)所得混合,搅拌均匀,加入10%淀粉浆,制成软材,用14目筛 制湿颗粒,45°C干燥至水分2%以下,干颗粒再经14目筛整粒,分装,密封,包装,即得。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治腹胀的药剂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文火 翻炒15分钟。9.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治腹胀的药剂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加入 胡荽子重量11倍的水。10.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治腹胀的药剂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过 170目筛。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治腹胀的药剂及制法,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药制备而成:吴茱萸9-15,金星草7-16,阴香皮6-12,碎兰花根10-15,白前8-14,菾菜根11-15,胡荽子9-14,紫楠根7-15,独脚柑8-12,丁香10-16,碗花草8-17,通花根6-14,缬草9-13。本发明安全,无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疗效显著,标本兼治,治愈后不易复发。
【IPC分类】A61K36/80, A61P1/14, A61P1/00
【公开号】CN105168522
【申请号】
【发明人】霍传生
【申请人】霍传生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1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